這次要分享的是一個喜愛減法生活的臺灣家庭,坐標中國臺灣省臺北市,180㎡的家,4口人居住。在臺灣房屋的面積以「坪」為計量單位,其次臺灣不算公攤面積,換算成內地的套內面積,這套房子的實際使用面積就是實打實的180㎡,位置在市中心算是一套不折不扣的豪宅。但與之匹配的並不是奢華的裝修風格,屋主花費了115W打造了這套極簡之家,極簡到什麼地步呢?連我們普通裝修常用到的踢腳線都被捨棄了。筆者本人是一個典型的「強迫症」,看到這套極簡風格的家真是直呼過癮,給各位曬曬,極簡風格比較小眾,謹以此文分享給喜歡這類風格的人。(文:新秀/圖片原創:臺灣點蟲子設計師鄭明輝)
房子在整棟建築的二樓,而且開窗面積較小,導致屋內白天的採光不夠充足。
設計師為屋主把屋內的大量動線集中於靠窗的一側,靠近窗邊塑造了一排寬敞舒適的「光廊」,把自然光照最大化,其次屋內極極簡大氣的場面也讓視覺效果得以延伸,房屋大氣感倍增,一起看看實景吧
房子原本沒有獨立玄關,入戶門正對著廚房,在風水上有「開門見灶」的傳統禁忌說法。
於是設計師在入戶區打造了獨立玄關,既為存放物品提供了充足的收納功能,還完美規避了風水問題,也打造了進屋的小小玄關「儀式感」。
玄關背後視角,鞋櫃設計新穎又獨特,懸空設計,底部是一個可以充當換鞋凳功能的定製石臺。鞋櫃最底部的懸空區,暗藏燈帶造型,打開後現代感極強,玄關的空間感得以被拉伸,視覺效果也更輕盈。
玄關背面的右側區域,這裡也是站在廚房門口的拍攝視角。
可以看到右側通過原木色護牆板的設計,讓牆體和櫃體有所連貫,其次把公衛房門也藏在了護牆板當中,打造成了隱形門的設計。
一個玄關前後的完整側視圖,可以看到收納和空間布局之間的關係。
極簡裝修的場面其實是簡約不簡單。
更完美的收口,更平直的細節都需要更嚴格的施工標準和更優質的建材輔助完成。這套房子雖然是極簡風格裝修,但全屋裝修花費了115W,為了追求更簡約更完美的收口效果,平常裝修牆地面用於遮醜、防護用的踢腳線都捨棄了。取而代之的是隱藏式的凹槽收口,需要更高的施工標準才能完成。
餐廳打造成了中西廚結合的形式,用帶有儲物、西廚功能的中島臺嵌入定製餐桌,四周形成回字形動線,一家人做西點的時候可以在這裡互動交流,其樂融融。平時這裡除了當做餐廳還是一家人的休閒區,甚至可以用來做手工。
右側是屋內重要的採光區,也就是開頭說到的「光廊」,稍後介紹。
餐廳區的吊頂設計也很有特色一面牆的餐邊收納櫃,背後是臥室,為了採光更為通透,頂部打造成鋼化玻璃隔斷,保證一定的隔音效果又能透光,餐廳吊頂設計成斜面形式,恰好可以起到漫反射光線的效果,外觀上看也相當個性、現代範。
打開臥室的燈具,客餐廳區自然形成一圈燈帶,非常好看。
過道還有貓咪的貓道。
餐廳細節。
客餐廳關係。
整個客廳區就在餐廳區背後,屋外是一個景觀陽臺。
電視牆以白色凸面和灰色凹面相結合,打造最純粹最簡單的幾何造型和色彩對比,懸空的定製電視櫃視覺輕盈,收納強大。
沒有踢腳線的家,平時主要用到的是智能掃地機器人做地面清潔,拖地可以用蒸汽拖把非常方便,不會弄髒牆角。其次臺灣地區本身灰塵較少,屋主家屋內也安裝了新風系統,家中除了簡約更多的是乾淨「一塵不染」。
主臥室。
開放式的衣帽間。
主衛。
床左側還有一組小書桌。
通過光廊分別走入兩個孩子的兒童房,雖然同樣是以淺色調為主,但通過收納關係、採光設計讓極簡的裝修更顯層次更顯高檔了。
兒童房的衛生間,從第三個臥室的右手邊進入。
兩個臥室兩兩獨立又相互連貫,緊挨著光廊,採光通風效果很棒。互相之間又有長虹玻璃推拉門隔開,透光不透影。不僅可以增進孩子們的感情,又能讓兩個孩子有相對獨立的居住空間。
本案分享至此希望給大家一些參考,極簡風格比較小眾,尤其是這套房子的設計,是嚴格尊重了屋主一家四口的喜好,並不算大眾風格。所以如果您不喜歡也請包容,謹以此文先給喜歡極簡風格裝修的朋友,在這裡也祝福屋主一家越來越幸福,感恩設計師的優秀案例。喜歡了解不同的裝修案例,喜歡了解家居美學,歡迎關注,持續提升,一起成長,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