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小姑娘,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積極向上,可愛漂亮,如果你仔細了解你會發現,原來這麼美好的女孩,也會在每個月的生理期痛得嗷嗷叫,難過起來像個小朋友無助地全身蜷縮在一起。大概率上講女性都有痛經的經歷,甚至有的人痛經比較嚴重,需要服用止痛藥才來緩解,但是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止痛藥對身體的副作用也會比較大。今天,我就來推薦幾個穴位,建議痛經之人,或者她的親戚朋友不妨試一試按摩這些穴位來緩解痛經。
1、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是身體的一個穴位。三陰,足三陰經也。交,交會也。三陰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條陰經中氣血物質在本穴交會。本穴物質有脾經提供的溼熱之氣,有肝經提供的水溼風氣,有腎經提供的寒冷之氣,三條陰經氣血交會於此,故名三陰交穴。
位置: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內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寬,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此穴位於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
按摩方法:按揉,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壓對側三陰交,一壓一放為1次;或先順時針方向、再逆時針揉三陰交,持續5-10分鐘;手掌擦熱後摩擦三陰交穴,20次左右。按摩最佳時間:中午11點,按揉三陰交健脾,晚上5~7點,按揉三陰交補腎,晚上9~11點,按揉三陰交暢三焦。
功效:三陰交穴,十總穴之一。所謂「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對於婦症甚有療效,舉凡經期不順,白帶,月經過多,過少,經前綜合症,更年期綜合症等,皆可治療;又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因此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2、血海穴
血海,血,受熱變成的紅色液體也。海,大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為脾經所生之血的聚集之處。本穴物質為陰陵泉穴外流水液氣化上行的水溼之氣,為較高溫度較高濃度的水溼之氣,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氣血物質充斥的範圍巨大如海,故名。
位置:血海穴,是足太陰脾經的一個普通腧穴,位於股前區,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內側肌隆起處,在股骨內上髁上緣,股內側肌中間;有股動、靜脈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經及股神經肌支。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的9—11時,做一次舒舒服服地按揉吧。這個時辰是脾經經氣運行最旺盛的時候,人體的陽氣也正處於上升趨勢,所以直接進行按揉就好了。每一側3分鐘,要掌握好力道。
功效:是脾經所生之血聚集處,有化血為氣,運化脾血的功能。它還有引血歸經,治療血症的作用。其實在古代,人們就在不經意間刺破這個地方去除體內的淤血,並促進新血再生。主治婦科病,血熱性皮膚病,膝股內側痛,月經不調或肥胖症。每天上午9到11點拍打是最好的,這個時辰是脾經的運行時,陽氣處於上升趨勢,這種體質的人非常適合按摩血海穴。
女性的每次生理期基本都是由於身體原因或是環境影響的因素,使很多女性遭受著痛經的苦楚,為了避免痛經給女性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以上這些緩解痛經的穴位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尤其是當你身邊有一個愛痛經的女性朋友,不妨轉發給她,讓她嘗試一下,至少能緩解姨媽痛。碼字不易,期待關注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