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南京市民楊女士向荔枝解憂幫反映,說她在南京建鄴區有一套37平米的公寓住宅,最近偶然發現,這套公寓住宅一下成了32家個體公司的註冊地,而她本人根本就沒有註冊過任何公司,究竟怎麼回事呢?
在建鄴區的弘瑞廣場公寓樓,記者見到了焦急的楊女士,她告訴記者,這棟公寓樓是商住一體,2017年年初,她購買了其中一間37平米的公寓二手房,這兩年一直相安無事,可是最近頻頻被陌生人上門騷擾。
楊女士說,前天有個胖胖的個子不高的人在門口一直徘徊,正好有物業上門收物業費,開著門,那人探著身子想進來看下,物業就問他幹嗎,那人說「我準備進來偷東西」,原話就是這樣,很衝動。
當時對方衝動的方式讓楊女士無法理解,可對方表示,他要來找的這家公司地址就是楊女士的公寓住宅。對方說是按照公司的地址門牌號來找上門的,他要找的是長江集團消防公司,楊女士就在網上查了一下,這家公司在百度上地址確實是這個地方。
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記者查詢發現,這家名叫南京長江消防(集團)公司建鄴分公司的營業場所,顯示的正是楊女士公寓的住宅地址。
在建鄴區政務服務中心查檔室,楊女士查詢發現,居然有多達32家企業和個體的經營場所,顯示的都是楊女士的公寓所在地,其中有10家公司和22家個體工商戶。楊女士發現,這些註冊的個體工商戶和公司,有些是在她購房之前,而在2017年她購買公寓之後,仍然有十多家個體工商戶用這個地址註冊,據此楊女士認為,自己的住房產權信息被人盜用。
南京市建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一般這種情況可能是房產證流露出去,也有經辦公司產權證造假的,這種肉眼是無法辨別的,只能靠經驗辨別。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政務大廳工作人員在審批材料時並不會實地勘察地址,只有靠分局工作人員檢查時發現問題。那麼,分局又是如何檢查呢?
南京市建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南苑分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不要求檢查,就是每年的抽查就可以了,國家都有規定的,如果抽查不到它,它也沒事。
今天(10月31日)早晨,記者再次來到南京建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南苑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接到投訴後,他們已經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對相關涉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行警示,目前全部納入到經營異常名錄中。
南京市建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南苑分局分局長蔣兵說,會聯繫這些企業,發整改通知書,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限期整改。仍不整改的,一個月的時間處以一萬以上十萬以下的罰款,後期要把工作派專人進行跟蹤、處理,給投訴人一個滿意的回覆。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18:20江蘇城市頻道播出的《零距離》欄目,有線電視南京地區27頻道。
(來源:《零距離》記者/秦禾東 編輯/貝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