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推遲了一個月,歷經7月7日-7月9日三天的拼搏,考生們終於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接下來就是放肆的狂歡。那麼你知道古代考生是在哪裡考試,如何狂歡的嗎?答案就是-夫子廟。
夫子廟
夫子廟的歷史源遠流長。
起源於六朝時期,就是東漢末年三國到隋朝時期。在東晉鹹康三年(337年),當時王導提議「治國以培育人才為重」,立太學於秦淮河南岸,但是當時只有學宮,還沒有孔廟。
到了北宋時期(1034年),朝廷基於東晉的學宮擴建,因為在學宮的前面又建了孔廟,所以夫子廟的名字正式形成。
直到明朝初期的時候,夫子廟作為應天府的國子監的科舉考場開始了它的鼎盛時期,此時的夫子廟就是南方經濟文化的中心。包括書院,酒樓,茶館,妓院等等林羅密布。
民國時候(1937年)被日本兵給焚毀,損失嚴重。
重建前的夫子廟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1986年,夫子廟重建,後來不斷擴張,形成了今日的夫子廟5A景區。
回顧完夫子廟的歷史,我們來看看夫子廟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為什麼會讓歷代文人騷客為之折腰。
秦淮河
夫子廟在秦淮河畔,和秦淮河有關的故事和詩句隨口可吟唱。
比如在唐朝時期的杜牧在《泊秦淮》中提到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雖然借秦淮河說的的亡國之痛,但是也從詩句中把秦淮河的繁華和美麗給表現出來了。兩岸的酒肆娛樂場所在唐代時期就繁華異常,在今日更是美不勝數。到夫子廟旁邊的渡口,坐上遊船,途經泮池碼頭-白鷺洲明文化主題公園——七彩水街——東水關——中華門——泮池碼頭,差不多一個小時,一路觀賞兩岸的美景畫舫。簡單來說,隨手一拍就是大片。
秦淮河
秦淮河
烏衣巷
唐代劉禹錫寫過《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雖說是唐人寫的,但是寫的確是六朝時期的事情,晉朝時候的烏衣巷是王導,謝安兩大貴族的住所集中地。因為兩大貴族都喜歡穿烏衣(黑色的衣服),因此得名。這裡曾經走出了王羲之,王獻之,謝靈運等中國文化上流傳千古的人物。
如今這條小巷就在夫子廟景區內,是一條幽靜狹小的巷子,如果不仔細找,可能還找不到。
有機會去看看,讀一讀古詩,品一品古韻,也是相當不錯的。
烏衣巷
江南貢院
南方考生哪裡去,江南貢院歡迎你。
江南貢院
江南貢院位於夫子廟的東側,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科舉考場,被稱為「中國古代官員的搖籃」。
江南貢院始建於南宋,明清時期達到鼎盛,可容納2萬多名考生同時考試。明清兩代名人唐伯虎、鄭板橋、吳敬梓、施耐庵、 翁同和、張謇、陳獨秀等皆出自於此。
如今江南貢院已經成為了中國科舉博物館,建議白天去玩,晚上的話還是要有些膽量的,因為裡邊的古人雕像晚上看著還是有點嚇人的。
江南貢院
景點就簡單介紹到這裡,其他的還有許許多多好玩的,有古韻的。比如學宮,明遠樓,美食街,大成門等等,只要有時間,移步便是一景,舉眉皆是文化。
這個其實就不用介紹了,因為北方的我覺得沒有什麼好吃的美食。[驚呆]
你要是真的想吃的話,可以去試試鴨血粉絲湯,蓮湖糕團,蔣有記鍋貼這些小吃。但是現在全國的吃的基本上差不多,所以我也不會太做推薦了。自己試著發掘一些吧。
總之,夫子廟是一個古韻很足,文化更足但是吃的其實一般般的地方。要是有幾乎,真的可以來這裡打卡,不虛此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