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維諾說:「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但是數據也許會說出它的明天。
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商正在改變整個中國。如果分割到城市,淘寶又是怎樣改變我們的城市的呢?每一個城市都平等得得到改變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今天是淘寶的狂歡節。通過「淘寶全網商品數據」的大數據分析,我們一起來看看淘寶是怎樣改變我們生活的城市的。
淘寶改變了哪些城市?
在大眾的感知中,淘寶與城市是掛不上邊的兩個事物。城市是一個涉及到空間屬性的概念,而淘寶作為一種網際網路經濟模式,它有空間屬性嗎?
按照馬首富的理念,阿里巴巴(淘寶)是一個基於網際網路的能夠無差別支持商業夢想的偉大虛擬平臺。就這個意義而言,淘寶是一種抹平了傳統商業的地域屬性且徹底顛覆了「產地-渠道-市場」 的傳統商品交換邏輯的商業模式。
換句話說,淘寶應當是一種去空間化的、一種相對扁平的、一種反集聚的商業模式。
那麼現實如何呢?看圖便知:
從數據上看,毫無疑問,商品數量的分布並不扁平,反而是高度集聚在少數城市當中,我們將每個城市的淘寶商品數量和排名取對數製作出下圖:
看到這張圖,我們長舒一口氣。原來每個城市的淘寶商品總數量和其排名,是基本符合齊夫法則的(Zipf's Law)。這也就意味著:
淘寶作為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經營平臺,它在空間上自然產生了某種程度的集聚。由於空間上的集聚,使得淘寶對城市的影響並不是均衡的,而是對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在這樣一個認識的前提下,問題來了:
淘寶在哪些城市或哪些區域聚集?
看圖便知:
上圖是淘寶網在賣的商品數量在全國各個地級以上城市的分布。很明顯,淘寶的商品數量高度集聚在東部沿海地區。為了觀察其空間集聚的程度,我們再用核密度進行分析,得到下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以下結論:
1,淘寶商品分布的高密度地區仍在東部沿海地區;
2,其中最強的兩個區域仍然是長三角包郵國與珠三角省港深;
3,帝都雖然也較強,但卻孤獨地矗立在華北平原當中,驕傲地俯瞰著其南部的河北山東的各個孤點。
當然,商品總數量只是其中一個指標。事實上,我們還比較了店鋪數量的聚集和商品種類的豐富度。但在全國尺度上來看,基本也呈現相同的態勢。可以參看下面兩張圖(左圖是店鋪數量分布,右圖是商品種類數量分布),不再具體展開了。
事實上,這三個指標之間有著很強的相關性。我們按照城市在商品總量上的排名,取出了前50名(否則圖太長看不清楚)。分別疊加了店鋪數量和商品種類數量製作出下圖:
如圖所示,總體而言每個城市的商品數量與店鋪數量呈現除了高度統一的趨勢。在這兩個指標上面,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廣州、金華、北京、深圳、杭州、蘇州、溫州、佛山、台州。而每個城市的商品種類數曲線則略有一些局部的波動,但前十名梯隊仍然不變,且呈現與商品和店鋪數量統一的總體規律。
做完這張表,我弱弱地問:「金華排名第三?難道火腿真的那麼受歡迎嗎?」這時遠處傳來一個微弱的聲音:「義烏,在金華。」
果然解釋了一切。但第二個疑惑仍未得到解答:
到底菏澤究竟是有什麼逆天的獨門特產呢?
按下菏澤的問題先不表。我們起碼得到了這樣一個初步的結論:
在網際網路時代,淘寶商品並沒有扁平地分布在全國尺度的空間當中,而是保持了高度的集聚。其集聚的空間範圍基本上是三個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帝都。
雖然看到了淘寶在空間上的集聚狀況,但淘寶商品和賣家的集聚程度並不一定意味著淘寶對城市的改變程度。對於這三個城市群而言,其經濟和人口本來就高度集聚,淘寶的集聚也可能只是一種附屬現象。因此,某城市的淘寶指數(商品量/賣家量/商品種類數)高,並不意味著淘寶對城市的改變(影響)程度大。在此我們還需要探討另一個問題:
共2頁 [1] [2] 下一頁
「雙11」前夜淘寶App流量創新高
如何做好農村電商?農村淘寶負責人詳解「村淘2.0」
日本商家開淘寶店宰中國人:發明新詞調侃土包子
日本商家開淘寶店「忽悠」中國人:價格翻6倍
阿里發力影業全產業鏈 擴充淘寶電影、娛樂寶
搜索更多: 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