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媽媽調查:遭遇準生證和寶寶戶口兩大難題

2020-12-18 騰訊網

6月14日,未婚媽媽於軍的家裡,她正在陪女兒悅悅玩耍。悅悅4歲了,因為沒有爸爸的信息而始終上不了戶口。

7月11日,第24個世界人口日。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將此次人口日的主題,確定為「青少年懷孕」。這些懷孕少女中的一部分,或因為手足無措,或因為母愛湧動,最終生下了孩子。而她們中的不少人,因為沒合法的婚姻手續,會成為年輕的「未婚媽媽」。

雖然備受道德責難,可近些年來,包括「少女母親」在內,未婚媽媽這個群體還是在日益擴大,雖然沒有人知道這個群體的確切人數。現代快報 (微博)記者經調查了解到,未婚媽媽分布於國內各個城市,各個行業,分布在各個年齡段,她們正努力以自己的肩膀,為小生命和自己的生存負責。不過,因為孩子落戶、上學困難,以及經濟和精神上的巨大壓力,讓她們中的大多數,對前路感到迷茫。「對於我們來說,只能看眼前,沒法看未來。」一位未婚媽媽的話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

「未媽」QQ群,平均年紀只有20歲

-「現在的男人都會有外遇,只是很多女人沒發現,還有些是睜隻眼閉隻眼,為了孩子。」

-「可我就是特別容易哭。」

-「我現在就想快點生。我想念美美的衣服,美美的鞋子。」

-「哭什麼?堅強點。」

-「生了更累。」

-「我寶爸他媽不喜歡我,所以他就拋棄我們了。」

-「我對那些沒所謂了。對我來說,已經過去了,婚不婚,愛不愛的啊。」

在一個由未婚媽媽、或即將成為未婚媽媽的女性組成的群裡,類似的多人間的對話每天都會出現。

這是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0歲的未婚媽媽,她們中的大多數,原本都只是談著一場普普通通的戀愛,可是因為意外懷孕,不僅中止了她們甜蜜的戀愛,也斷送了她們的幸福。因為肚子裡的孩子,男人拋棄她們「遠走高飛」,從此杳無音訊。而她們因為不願傷及無辜,不願扼殺生命,選擇了把孩子生下來。

現代快報記者和這個群裡的幾個「未媽」(未婚媽媽對自己的「簡稱」)隨意聊了聊,發現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心酸的故事——

女孩1:從孩子出生到5個月,已經花了三四萬,自己父母、孩子父親都不提供幫助,只能自己照顧孩子,連月子都是一個人坐的。每天被孩子弄得沒法睡覺,日夜顛倒,身心俱疲。

女孩2:28歲,孩子3個月了,坐月子時,母親只來照顧了13天,就匆匆離開。因為覺得丟人,父母不讓她回老家,甚至前段時間爺爺去世,也不讓她回去。

女孩3:所有信用卡都透支完了,沒能力償還,被銀行拉了黑名單。想找阿姨來照顧寶寶,自己出去賺錢。工資一半給阿姨,一半還銀行,再用透支的錢供自己和孩子生活。

女孩4:家人、孩子父親都不管。最慘的時候,只能去孩子父親家樓下大喊大叫。對方給了兩千元,讓她不要再來。不知道以後怎麼辦,只能撐一天是一天。

群主:希望這裡是大家「可以依靠的港灣」

2012年12月5日,因為看到一則關於未婚媽媽的報導,家住廣西的安安(化名)萌生了建QQ群的想法,「我自己也是一個未婚媽媽,我爸媽不同意我們結婚,建這個群,就是想給那些未婚媽媽們減減壓,讓她們可以把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

建群前,安安以為自己是最悲慘的——未婚生子,很丟人。可是建群後,她才發現,她算是很「幸福」的了,「至少我還有個算是像樣的家。」

剛開始,群裡沒有人,安安就去貼吧宣傳,一傳十,十傳百,全國各地的未婚媽媽都找到了這個可以依靠的「港灣」,現在,群裡一共有169個未婚媽媽,其中有一半已經生下寶寶,還有一半正在孕育寶寶。

「沒有人想做未婚媽媽,因為無奈,當然也因為愛。」安安說,對於未媽來說,準生證和寶寶的戶口是兩大難題。「有些媽媽像我一樣比較幸運,辦準生證比較順,沒遇到什麼太大麻煩。」安安說,但如果在大一點的城市,準生證很難辦,而如果沒有準生證,一旦被抓到,就會被罰款。

戶口更是問題,因為沒有結婚證,安安打算把孩子過繼到別人戶口上,「寶爸的大伯70多歲,沒有孩子,我們準備把兒子的戶口上到他那去。」不過,對於這到底能不能行,安安也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除了戶口,還有經濟負擔。「從懷孕到生下來,沒個三萬生不下來,很多寶媽都和寶爸斷聯繫了,又得不到家裡人認可,只能自己扛,積蓄用光只能借,以後找到工作再還。」

當然,對於這群年輕的未媽們,更多的還是精神上的痛苦。面對家人唾棄,社會歧視,以及生活的艱辛,她們只有抱團取暖,「你不開心時就說出來,我們安靜聆聽,你有難題時,我們會幫忙出主意。」安安說,讓她感到欣慰的是,很多未媽都會把寶寶穿過的衣服留下來,「如果有媽媽需要,就寄過去給她寶寶穿。」安安說,畢竟是自己選的路,再艱難她們也會走下去,但是希望得到社會的包容和理解,而不是歧視。

人物

1

三口之家,只缺一張結婚證

馮倩(化名);21歲;父母不同意,始終沒結婚

「母愛泛濫」

堅持生下孩子

馮倩(化名)今年21歲,老家貴州的她現居住在江蘇蘇中的一個城市。兒子1歲三個月。

2009年,中專畢業後,馮倩來到江蘇,在網店做客服,認識了現在孩子的爸爸小風(化名)。

「算是同事吧。」2010年3月,兩人開始戀愛,2011年6月,馮倩懷孕了。「當時我也不打算要的,可是他父母硬要我生下來。」馮倩說,小風的爸媽有4個孩子,小風是老三,「之前大哥生了個女兒,8歲了,家裡到現在都沒男孩。」馮倩有些無奈:「你也知道老人家都有點封建思想,重男輕女,他媽媽就是想賭一把,結果我還真生了兒子。」

再說馮倩自己父母這邊,「我父母在福建打工,我懷孕後一直沒告訴他們,直到把孩子生下來。」馮倩曾經跟父母說過這段感情,父母不同意,原因主要是覺得小風家裡經濟條件太差。

「我不能告訴他們,否則他們肯定會衝過來,拖我去打掉孩子。」孩子生下來之後,馮倩曾給父母去過電話,父母大罵了她一頓,然後掛斷電話,之後就沒有聯繫了,「也就這個月,我才和他們聯繫上,打算這個月帶孩子去看看他們。」

馮倩坦言,說到底,生下這個孩子還是因為自己「母愛泛濫」,「其實很多未媽都是這樣,完全可以在剛知道懷孕時打掉,但覺得畢竟是一條生命,他們是無辜的。」而比其他未媽幸運的是,寶爸也很堅定地要這個孩子,「 因為愛我 ,也為了盡孝。」

父母依舊希望

為女兒「找戶好人家」

和大多數未媽不一樣,現在,馮倩和兒子、寶爸在江蘇過得還不錯,「只是少了一張紙而已。」

馮倩說,對於結婚證,她並不著急。「我爸媽拿著戶口本不給我結,他們抱著僥倖心理,覺得這事任何人都不知道,只要他們不說,我回到老家,還能找戶好人家。」

另一方面,小風家的彩禮確實讓她很不滿意,「他們家那裡的風俗只給6000元,而我們老家那裡至少要三四萬。」

去年4月,馮倩生下一個可愛的兒子。休整了一年後,兩個月前,馮倩找了一份工作,在一個小公司做文員,寶爸幫助父母批發海產品,兩人月收入差不多4000元。

「我們還好,畢竟生的是兒子,他爸媽也會貼我們一點。」

剛開始,寶寶比較費錢,大概每個月1000元左右,現在差不多七八百元。「要省就省自己,不會對寶寶省的。」馮倩說,現在她每天早上都要去買筒骨燉湯,「燉兩個小時左右,就盛湯煮粥給寶寶吃。」

也許是因為當了媽,馮倩明顯和其他90後不一樣,雖然只是在QQ上聊天,但記者明顯感覺到她的堅強和獨立,「我從不隱瞞沒結婚的事實。」馮倩說:「如果這點歧視都受不了,當初就不該生下他。」

人物

2

孩子能否有爸爸,還是未知數

薇薇(化名);懷孕4個月;不知道孩子父親是否會離開

離婚中的兩人

走在了一起

談起還有5個多月就要出生的寶寶,「薇薇」(化名)既充滿期待,又滿心惶恐。「我們這群人,最需要強大的心理和經濟承受能力,這恰恰是我們沒有的。」

薇薇是揚州人,今年25歲,幾年前從老家來到蘇州一家私企工作。得知懷孕的消息後,老闆二話不說,立即炒了她的魷魚。對此,薇薇一點沒辦法反抗,「我本來就沒有勞動合同,叫我走,就得走。」理論上說,薇薇還沒有離婚,而她的孩子,是蘇州另一個大她十幾歲的男人的。儘管和兩個男人都有瓜葛,但是,肚子裡的孩子以後有沒有父親,對薇薇來說,依舊是未知數。

自己過去的經歷,薇薇不願提太多,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幾句,比如她結過婚,但是因為性格等很多原因,兩人一年前鬧翻了。可是,又由於經濟、財產等因素,這個婚,始終沒離成。「後來就和他失去聯繫了,也就在這一年時間裡,我認識了孩子的爸爸,他給了我很多支持和安慰。」兩人之所以能很快走在一起,是因為孩子的父親羅豪(化名),和薇薇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

羅豪是北京人,在蘇州工作。因為和妻子感情不好,兩人也在辦協議離婚,但因為房產等條件,始終沒有談攏。因為妻子不能生育,羅豪的母親對此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但自從去年妻子從老家抱養回來一個孩子後,老人便不同意了,「都三口之家了,好好過吧,離什麼婚。」羅豪是孝子,老母親的反對,讓他也有些動搖,離婚的事也就「擱淺」了下來。

和羅豪在一起沒多久,薇薇就發現,自己有了。她的第一反應是,去打掉,住院單都拿了,計劃第二天一早住院,可前一天下午又轉變了主意。「我已經打過3次了,」薇薇淡淡地說,「太造孽了。」而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她覺得自己是愛羅豪的,她心疼他,希望他有自己的孩子。

孩子父親說

他想「回歸原來的家庭」

她唯一氣憤的是,她覺得自己認定的這個男人,太過優柔寡斷。「我的婚是鐵定要離的,」薇薇打算等到分居滿兩年,就走訴訟離婚的程序,「我放棄財產,不要賠償,只想把婚離了。」但是,羅豪卻有些猶豫不決。他極其渴望擁有這個孩子,並希望和薇薇組成家庭,但離婚,對他來說並不容易——他不能告訴妻子自己出軌了,這樣離婚的「代價」會增大。而來自母親和朋友的壓力,更讓他糾結無比。複雜的形勢,令他倍感痛苦。前幾天,他的一句話,讓薇薇膽戰心驚,「他說他壓力太大,想『回歸原來的家庭』。」

薇薇認真想過,如果有一天羅豪不管她了,她該怎麼辦。懷孕的事,薇薇至今沒告訴父母,怕他們逼著她打掉,因此想結婚後再說。但如果真結不了婚,必須自己帶孩子,她還是得求助於他們。「孩子的花銷大,可到時候我照顧孩子,又沒法上班,哪來錢。」薇薇說,她已經做好了羅豪離開的心理準備。「如果他能離婚,和我結婚,最好。如果不能,他願意支付(撫養費)就付,不願就算了:付錢,算他願意認這個孩子;不付錢,就當孩子沒他這個父親。」薇薇打算萬不得已的時候,自己先回老家,探探父母的口風,如果他們同意,就把孩子帶回揚州落戶;如果不同意,就自己想辦法帶著孩子在蘇州生活。「太久遠的事我不去想了,我只能看眼前,沒法顧未來。」

人物

3

爺爺去世

都沒讓她回家

許鑫(化名);28歲;孩子父親失蹤,自己父母不認外孫

每天從冰箱裡拿出點冷飯

逼著自己吃下去

家住浙江的許鑫(化名),已經連著3個多月沒睡過一趟安穩覺了。每夜孩子一哭起來,她如同耳邊掠過轟炸機,「嗡」的一聲醒了。然後,便是一系列規定動作:餵奶、哄睡,有時還得換尿布,清洗等等。這樣的動作,一晚少則兩三次,多則十多次。

許鑫今年28歲,她的兒子剛滿3個月。一個人照顧兒子,許鑫用「身心俱焚」形容自己的處境。孩子的父親,是兩年前許鑫在一家網吧做收銀員時認識的。兩人在一起大半年,許鑫懷孕了。「他當時沒逼我打掉,而是說,再攢點錢,和我結婚。」獲得了男友的承諾,許鑫放下心來。因為身體不好,發現懷孕一周後,她就辭了職,專心在家安胎。而也就是從那段時間開始,男友回家越來越晚。他解釋,自己想多掙點錢,所以又找了份網絡的兼職工作,每晚都要去倉庫清點貨物。「他嘴挺甜的,」許鑫無奈地笑笑,「大概過了4個月吧,有天晚上,他整晚沒回來。」許鑫打了一晚的手機,又找到他的朋友、工友,對方的一句話,讓她一瞬間跌入谷底,「他不是前天就辭職回老家了嗎?」末了,還反問一句,「弟妹你不知道啊。」那是許鑫長這麼大,過得最人事不知的一周,每天除了流淚,就是從冰箱裡拿出點冷飯,自己逼著自己吃下去,「還有寶寶呢,」她不忍心把他打掉,「他都已經『認識『我了。」

為給寶寶上戶口

她打算隨便找個人就嫁了

本想著等領男友回家談結婚事宜時,再把懷孕的事告訴父母,如今,許鑫被迫打出了艱難的電話。如她意料中的一樣,母親嚎啕大哭,不願再說,而父親接過電話,沉默良久,「你和你肚裡的娃,和我們沒關係,我們丟不起那人。」

許鑫原來每月只有一千多工資,沒多少存款。為了省錢,她產檢都沒做。而因為沒有準生證,她甚至想好了,自己在家生。可生產那天,許鑫實在疼得受不了,最終還是被鄰居送去了醫院。因為懷孕時天天只吃素菜,有時一頓麵包就打發了,孩子出生後就營養不良,住了一周保溫箱才回家。而這近萬的費用,她至今還欠著,無力償還。

坐月子時,母親來照顧了13天,就離開了,臨走丟了兩千塊錢,「別告訴你爸錢的事,我是瞞著他出來的。」因為覺得丟人,就連一個半月前爺爺去世,父母只是打了個電話告知,堅決不同意她回老家。

「原來關係好的同事,有時會來看看我,我和寶寶偶爾能吃頓好的。」許鑫說,她每天的指望只有兩個:兒子的笑容,QQ群裡媽媽的安慰和鼓勵。「沒有她們,我早就已經帶著寶寶『走了』。」許鑫說,自從自己懷孕、「眾叛親離」開始,自己的精神也幾乎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自己的生計怎麼辦?孩子未來上戶口、上學怎麼解決?許鑫說她大概會和群裡一些媽媽一樣,等寶寶兩三歲了,隨便找一個條件差的人嫁了。她也在網上看到有的母親為自己智障的兒子尋親,「嫁這樣的也行,寶寶能上戶口就行。」

計生委:「未婚媽媽」的概念包含多種情況

「落戶需要結婚證、準生證、出生證,我現在一個也沒有。」孩子的落戶,是薇薇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薇薇說,據她目前了解,如果在出生證上開「單親」、只寫母親一方的名字,一方面可以少交點罰款;另一方面,方便她以後單獨帶著孩子,回自己的戶口所在地揚州落戶。可是,如果這樣,當以後走投無路、上法庭向孩子父親討要撫養費時,也就少了一項有力的證據。而如果寫兩個人的名字,落戶則還需要父親一方的材料,可是,萬一父親一走了之、從此「失蹤」,就等於落戶一事走入了死胡同。在這種情況下,也有媽媽選擇「假結婚」,給一些報酬,換得一張結婚證和一張離婚證。

「實際上,『未婚媽媽』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說法。」南京市計生委有關工作人員介紹,僅僅是「未婚」這一概念就包含很多種情況。「比如是未到法定結婚年齡而不能結婚的,或者是到了法定結婚年齡、但是生育的時候是未婚狀態的,這不是簡單的兩個字『未婚』,就能說得清楚的。」

記者了解到,儘管法律上規定,婚生和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權利。不過,僅上戶口一項,對非婚生兒童來說,就困難得多。以江蘇省為例,《江蘇省常住戶口登記管理規定(試行)》裡要求:辦理非婚生子女上戶口提交的材料包括出生醫學證明,父母雙方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而這些涉及孩子父親的證明,是不少未婚媽媽很難提供的。此外,違反了計生相關規定的「未婚媽媽」們,都需要繳納「社會撫養費」。按照社會撫養費的徵收標準,以2012年南京市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3.6萬元計算,實際收入在7.2萬元以內的人士,非婚生育一個孩子,需要繳納幾萬元的社會撫養費;而非婚生育兩個以上的,社會撫養費可以達到十幾甚至二十萬元。實際收入超過7.2萬元的人士,這一數字會更高。

南京計生委的這位工作人員表示,由於「未婚媽媽」的問題涉及到很多職能部門,而每個「未婚媽媽」的情況又不一樣,因此在處理時,要遵循「個別案例個別分析」的原則。

「『未婚媽媽』是一個社會問題,計生部門近年來也在不斷地加大對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力度。」目前,南京市的相關教育已經普及到了中專和高校。

婦聯:「未婚媽媽」前來求助的不多

南京市婦聯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他們的工作中,遇到的未婚媽媽分為好幾類。比如,有的是男方事前承諾結婚,但孩子生下來,便消失無影。或者男方刻意隱瞞了自己已經結婚的事實,用無效身份證件辦理了婚姻手續,女方實際上依舊是未婚媽媽。對於這兩種前來求助的情況,婦聯將及時給與法律政策方面的諮詢服務。

此外,他們也會幫助母親爭取孩子的撫養費;幫助未婚媽媽聯繫家人,勸說家人帶她回家,幫她度過這段非常時期;他們還會教育未婚媽媽,要學會獨立,學會判斷,分辨是非。

不過,還有一部分未婚媽媽,明知道男方有家庭甚至有孩子,為了經濟等方面的考慮,還是執意生子。這種情況,已經侵害到他人的合法權益。「這種情況下,較難幫助未婚媽媽本人維權。畢竟我們不能為某個人的不合法權益,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

不過,相較於有近年來不斷擴大的「未婚媽媽」的數字,婦聯的工作人員也坦言,在他們的實際工作中,「未婚媽媽」前來尋求幫助的案例,少之又少。由於目前「未婚媽媽」仍然是一個遊走在法律和道德邊緣的群體,不少人在遇到生活困難的時候,仍然會選擇「自己承受」。

「法律規定,不管是婚生還是非婚生子女,都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婦聯工作人員表示,父母對子女具有教育和撫養的義務,這種義務不會因為是否結婚而改變。「社會上,目前還應加大這塊的宣傳和教育力度,儘量減少『未婚媽媽』現象的出現。關鍵來說,女性還是要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

專家:愛,也要學會承擔責任

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教授、戀愛婚姻與家庭研究專家金一虹,把「未婚媽媽」這一群體分為三類:一類是少不更事型,一時衝動而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後果。這類「未婚媽媽」通常沒有撫養子女的能力,也沒有婚姻關係的保護。一方面身心都受到困擾,另一方面還要承受社會輿論的壓力,處境非常可悲。第二類是同居不婚型,這一類型的「未婚媽媽」雖然物質上要比第一類好一些,但是仍然沒有婚姻關係的保護,在自身利益受到損害的時候,往往求訴無門。第三類是一心想要做母親型,這類「未婚媽媽」往往會通過試管嬰兒等方式圓自己的「母親夢」。然而在當前的環境制約,這類「未婚媽媽」是得不到制度上的保障。

「一些年輕的『未婚媽媽』,在知道自己懷孕了以後,會覺得自己『做錯事』了,感到深深的恐懼。」金教授說,當前社會上對這類人群存在的歧視現象,是對「未婚媽媽」更大的傷害。

「歸根到底是我們的教育問題。」金教授認為,目前我國的性教育不是沒有,而是不到位。「很多地方的性教育課上成了『生理衛生課』,我們沒有告訴孩子們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很多地方即使有『生理衛生課』,也是『走過場』。」金一虹說,「未婚媽媽」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要想得到妥善的解決,需要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制度都「跟上」。「我們應給予『未婚媽媽』更多的社會關愛,讓她們不至於有羞辱感。」

金一虹表示,現在的社會對待「未婚生育」的問題,更多地仍然是將矛頭指向了「媽媽」,指責她們「不自愛」,這對女孩並不完全公平。「不應該把所有的問題都交由女孩子來買單。」金教授認為,社會應該加大對這一群體的寬容度,同時也要普及這樣一個概念——愛,也要學會承擔責任。

相關焦點

  • 未婚媽媽給寶寶入深戶因辦準生證犯難,被罵小三的單親女人太辛酸
    女孩子一超過30歲就被各種催,催找男朋友 ,催結婚,催生孩子 ,很多女孩子因為迫於家庭長輩的壓力,都不敢回家,也有一部分女孩子乾脆舉起了不婚主義的牌子,但是不結婚不代表不要孩子 ,在一線城市,就有很多未婚媽媽,他們沒有結婚,經濟獨立,獨自帶著孩子 ,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在像從前那樣受封建思想的束縛,怕人背後喊小三了。那麼就會有人問了,深圳入戶新政策,未婚媽媽的小孩可以正常入戶嗎?
  • 未婚媽媽群體:承受道德經濟壓力 孩子戶口成難題
    相關法律規定,婚生和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權利,在生活相對困難的未婚媽媽群體,她們守護著小生命的尊嚴,存留著對未來的期望;現實中,她們承受著道德、規章制度、情感、經濟上的種種壓力。網絡裡,她們互助互慰,抱團取暖。  截至目前,有關我國「未婚媽媽」的總體數量,尚無機構或部門有過權威統計。專家認為,對未婚生育現象的關注亟待加強。
  • 湖北未婚媽媽生子也可落戶 北京落戶三證缺一不可
    原標題:湖北未婚生子也可落戶在湖北,即使沒有結婚證,新生嬰兒也能落戶口了。日前,湖北省衛生計生委、省公安廳近日聯合制定下發的《湖北省〈出生醫學證明〉管理辦法》規定,湖北省境內出生的嬰兒均應依法獲得《出生醫學證明》,該證明與結婚證、生育證等脫鉤。這就意味著,在湖北,未婚媽媽可以為寶寶上戶口了。
  • 2019年準生證的新政策,辦理準生證需要準備什麼證件呢?了解一下
    如果要是你準備生孩子的話,或者是已經在懷孕期間的準媽媽,也是需要去了解一下準生證的辦理,並且除了準生證我們還需要一些爸爸媽媽給小寶寶準備的證件。2019年準生證的新政策,辦理準生證需要準備什麼證件呢?4、給小寶寶上戶口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只有領取了準生證的夫妻在孩子出生之後才可以持續這一個準生證和出生證,去給小寶寶辦理戶口。
  • 女子未婚生子要上戶口被徵收4萬撫養費
    受訪者供圖昨天,6月21日,父親節,是吳霞和沈博倫孩子出生的日子。雖然這是吳霞第一個孩子,但她還是被徵收4萬餘元社會撫養費——因為吳霞和沈博倫並未結婚就已分手,這個孩子屬於非婚生子女。 為什麼未婚男女不能生孩子?為什麼未婚生孩子也得被徵收社會撫養費?為什麼非婚生孩子不能辦戶口?
  • 未婚生子要上戶口 「眾籌」罰款4萬元
    受訪者供圖展讀湖北境內出生的嬰兒一律可合法落戶未婚生子在國外較為常見。吳霞曾在美國留學工作9年,在美國,許多單身女性選擇人工受孕,成為未婚媽媽。但是,當吳霞也想在中國成為未婚媽媽時,卻遭遇諸多制約。「對於一個新時代的女性來說,有自主獨立的選擇,期望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這些要求並不過分。但把生育權強行和婚姻綁架在一起,這真的合理嗎?」他們在眾籌社會撫養費項目上問道。
  • 三胎沒有準生證可以上戶口?辦準生證還有必要嗎?
    大家都聽過準生證吧,以前計劃生育一家只能生一胎,超生是要罰款的。小品《超生遊擊隊》就反映了這種現實生活。現在國家放開二胎政策了,允許人們生育二胎,那要是生三胎算不算超生呢?不給辦準生證怎麼上戶口呢?其實啊這個問題已經不需要你發愁了,原因就是上戶口現在不用準生證,你還需要辦嗎?
  • 外地孕婦 為了辦「準生證」把戶口從老家遷過來 太拼了!
    準生證需要的材料: 1、結婚證,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及複印件,結婚照片兩張。如屬未婚生育或未婚收養者,持小孩出生證或小孩收養證。 2、夫妻雙方到各自的戶籍所在地的計生部門領取一胎婚育證明,村委會或者居委會蓋章。
  • 赴美生子是否適合單身媽媽?這些你知道嗎?
    在我們國內有很多未婚先孕的媽媽,這已經是屢見不鮮,但在國內仍不見容於世俗。尤其我國以家庭為本位的戶口制度高度重視婚姻合法性。 非婚生子屬於是超生,國家是辦不出準生證,而且媽媽們還須繳納社會撫養費,未來寶寶上戶口、入託、就學都寸步難行,在未來成長過程中也難免會遭遇對其身心健康有害的流言蜚語。
  • 無條件為「非婚生」孩子上戶口,會導致未婚媽媽增多?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律師羅愛萍和學者陳亞亞。羅愛萍在擔任律師職業之餘,也熱心性別平等議題,曾出版《中國剩女調查》(合著)《世界那麼大,我想一個人:反逼婚攻略》等書,譯有《夾縫中的女人》。陳亞亞長期從事性與性別問題的研究,目前供職於上海市社科院,著有《親密關係如何傷害我們:性別暴力的94個案例》等。
  • 未婚媽媽 被遺忘的相依為命(2)
    艱難生活  未婚媽媽所面臨共同的現實問題是:非婚生子沒有準生證,問了幾家公立醫院都沒法建檔。魏蘭最後聯繫到一家私立婦產醫院。  因為非婚生育,所有的費用都無法報銷,魏蘭重複著喬敏早年的經歷,對錢從來沒什麼概念的她,開始算計每一筆開銷,「要為倆孩子的將來打算。」
  • 準生證、生育服務單有什麼區別?辦理準生證需要什麼材料?
    一般新手媽媽懷孕後就要開始辦理準生證了,畢竟這關係到後面寶媽報銷生育險及寶寶上戶口等。此外北京好多醫院也要求準媽媽生寶寶時攜帶準生證入院。既然準生證如此重要,那麼新手媽媽們清楚如何辦理準生證嗎?準生證和生育服務單、生育服務證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 未婚生子怎麼上戶口?
    未婚生子怎麼上戶口?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搜狗旗下的互動問答社區,用戶可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或者搜索其他用戶沉澱的精彩內容;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最熱烈的互助氣氛,瀏覽到最精彩的問答內容。   未婚生子的原因可能是父母未滿結婚年齡,無法辦結婚證、準生證,也有可能是父母無法結婚等,這時孩子的戶口就是個問題,因為是計劃外生子,因此給孩子上戶口需要繳納一定社會撫養費(具體繳納多少社會撫養費每個地方都不同,需要諮詢當地戶籍管理部門)  1、提供《出生醫學證明》  2、嬰兒父親、母親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
  • 未婚媽媽:生活在社會的「隱形群體」權益何時能保障?
    張萌和兒子 圖片來源:新京報張萌之所以執著申領和勇敢提起訴訟,是因為她和她的律師都認為,未婚媽媽也有領取生育保險金的權利。孩子生了是他爹娘花奶粉尿不溼錢和針藥錢,今後這個孩子會消費商品附加稅收,未來還會用力氣建設國家,沒理由遏制他。如果說張萌是因為未婚媽媽的身份,申請計劃生育證明和領取生育保險金就遭到拒絕,那麼這件事也可以看出,這個社會對「未婚媽媽」這個群體,還是頗有偏見的。
  • 單親家庭怎麼給孩子上戶口?這4個方面家長要先了解,避免跑趟趟
    上期小辰發了一篇孩子出生後需要合適辦理戶口的文章,有粉絲留言問,如果是單親家庭需要怎麼辦理戶口呢?對此小辰做了充分的了解,給大家推出今天這份乾貨,希望能幫助到各位。說道單親家庭,情況有以下幾種:一種是離婚或者亡夫亡妻的單親家庭;一種是就是未婚生育的單親媽媽。我們來看看單親家庭給孩子辦理各證件需要注意的情況。
  • 中國家庭︱未婚媽媽:生活在中國的「隱形群體」
    為了揭開這類人群的生存狀況,2014到2015年,我通過田野調查深入接觸了這一群體。因為很多未婚媽媽都隱瞞自己的婚姻狀態,在現實生活中找到這類群體並不容易,最後我不得不將眼光轉向了網絡。我所接觸的這些未婚媽媽散居在中國不同的城市,我不知道她們的真實姓名,不知道她們的長相,很多甚至不願意告訴我其出生地和現在的居住地。可是透過她們的敘述,我能感覺到她們的善良、不易和勇敢。通過和未婚媽媽的深入交流,我發現政策屏障、經濟壓力和社會歧視是未婚媽媽們最難以承受的生育之重。
  • 嬰兒上戶口時間 嬰兒上戶口時間過了怎麼辦
    嬰兒上戶口時間說到相愛的兩個人的愛情結晶,一般都是指寶寶,但是,如果是因為某些原因,離婚了之後才發現自己懷孕了,雖然說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但是對於女性朋友來說一般都捨不得把寶寶打掉,而是想著把他生下來,但是,如果是這樣的話,寶寶以後的戶口就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不知道該如何去上戶口,那麼
  • 怎麼給寶寶上戶口?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二胎寶寶、未婚生下的寶寶、超生的寶寶辦理上戶手續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來和找法網小編一起看看吧!新生兒上戶口需要攜帶的證件1、夫妻雙方有效身份證。身份證的信息要和戶口本上的信息一致,小編同時建議辦理上戶的父母多帶幾份身份證複印件、戶口本複印件,因為派出所可能會要求留底。 2、夫妻雙方的戶口本、結婚證。如果夫妻雙方的戶口不在一起,雙方可以自行選擇讓孩子跟著父親的戶口還是母親戶口,落在哪方戶口就要去哪方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辦理上戶手續。
  • 未婚媽媽如何給孩子上戶口?
    在社會上會有很多的單親媽媽,單親媽媽的產生有很多種情況,作為一個母親,對於孩子的愛都是無私、偉大的。但是畢竟無合法婚姻關係的生育是國家所不允許的,所以未婚生育的單親媽媽想給孩子落戶,就比較麻煩。 今天我們就詳細的說一下,單親媽媽應該怎樣給孩子上戶口以及需要哪些材料?
  • 現在生孩子還需要準生證嗎?很多媽媽不清楚,早知道,早準備
    導讀:二〇一六的一月一日,是我們國家正式施行二胎政策的日子,在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以來,很多媽媽想問,現在生孩子還需要辦理準生證嗎?今天我們來做解答,並給大家科普除了新生兒都需要哪些重要證件。現在的二胎政策下,生育一胎的家庭,選擇再次生育二胎時,是不需要辦理準生證的,但如果是第一次生育的家庭,則需要辦理準生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