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醫聯體單位
關注我們,全面了解更多胃腸知識
打嗝俗稱飽嗝,正常人就是吃得過飽,胃裡面的多餘氣體流竄出來,往往會有上次吃的食物的香氣。
一般人,往往打了幾個之後,會漸漸的沒了。這就是一般常見的打嗝,所以,偶爾出現,甚至頻繁出現,只要沒有我下面要說的情況,打不可憂心忡忡。
然而,病態的,就不一樣了。
它都有什麼特點呢?
我們先從我的一個病例說起。
49歲的李女士,原來身體很好,可是不知不覺的,突然發現老是打嗝。
吃了中藥、西藥都不管用,在2020年的非常時期今天上午2月17日,通過微信讓我診斷。我當即建議做胃鏡吧。
結果真是胃癌,而且是晚期胃癌,基本上沒有了手術機會,即使在美國、日本也是無可救藥的,他的壽命也許只有幾個月,還要看他的心態。
圖片不好看,就不發了。
下午13:00,病理結果顯示,而且是非常壞的印戒細胞癌,這種癌,對化療不明感,惡性程度高,一般來說存活率不會超過一年。
這個病人是我的親戚的親戚
回想這個朋友,是我的親戚的親戚,我在醫院內鏡中心,好歹你不用預約吧,我們有一次在一起吃飯,我還勸他,有空找我做個胃鏡。
然而她沒有。
她的女兒是在鄭大學的工商專業,今年畢業,老公是我的同學,一個小學的校長
我之所以用手機花了一個小時寫出來這諸葛病例,就是讓大家一定要有個概念:
第一:常規體檢沒有胃腸鏡
恰恰要命的是,胃癌和腸癌是任何儀器都查不出來的,除非到了非常晚的時候,ct才能看得到,然而,這時候往往救不活了。
第二、年紀超過40歲的要注意
不要想著胃病是小病,尤其是經常喝酒熬夜、壓力大的人,出現胃的不舒服,要及時看醫生,這有時候可能是大病。
第三,有家族史的朋友要注意
我曾經在2019年的四月份連續在一個家族的發現4例癌症,自其中兩個是晚期,最小的才47歲。
癌症,無論是消化道還是其他,基本上100%都會有家族聚集性,所以,一但家裡有人得了癌症,一定要第一時間去做相關檢查。
第四,就是生活習慣問題
咱們可以從現在的新冠裝肺炎說起,其實死亡病例大多是體質弱的人,癌症患者、老年人。
這說明我們的免疫力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們要在平時生活中,注意生活習慣的改善。
比如生冷酸辣,菸酒等。
第五,如果持續打嗝就要注意了
持續,就是說很長時間一直存在這個情況。這時候很可能是有病了,必須要看醫生。
對於一過性的打嗝,你可以試試這些手段:
1.分散注意力,專心做些別的事情。
2.先深吸一口氣,然後憋住,儘量憋長一些時間,然後呼出,反覆進行幾次。
3.喝一口水,含在嘴裡,深吸一口氣,感覺快打嗝時立即吞下,多喝幾口一般都能見效。
4.用一個塑膠袋,罩住口鼻呼吸,多次吸、吐,讓吐出的二氧化碳重複吸入,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的改變會促使中樞神經調節呼吸運動,讓膈肌「做它該做的事」。
5.用羽毛等物體刺激鼻孔,誘發噴嚏,打個噴嚏嗝就會停止。
6.被驚嚇。這一條之所以會被奉為「絕對經典」,是因為當突然受到驚嚇時,大腦會在瞬間作出反應,除了加速心跳,升高血壓,還會將正在進行的所有不重要的肌肉活動停止,使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恐懼的來源,進入備戰狀態。
第六,祝大家都好
在疫情泛濫時間,一定不能隨便出去。
中華必勝。
這個病毒應經到了強弩之末,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正常上班了。
免責聲明:本微信公眾號部分圖片、文字及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公眾平臺,主要目的在於分享信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涉及侵權請予以告知,我們會在收到通知24小時內將相關內容刪除,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