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寶寶能長得個高,沒有哪個家長想讓孩子長的矮吧?
像這兩個孩子,只相差4個月,就比別人矮了一頭。相信兩個孩子這樣一起走,這個小男孩的媽媽都會感到很尷尬吧!
只差四個月的兩個寶寶
那怎樣才能讓寶寶長高呢?秘訣就是三個字——蛋白質
為什麼會這麼說?我們從兩個小故事說起
故事一 古代的日本人真的很矮小嗎?
日本最初是叫倭國,意思是矮小之國。在中國古代把日本人叫做倭人,而把日本侵略者稱作倭寇,國家則被稱作倭國。倭在中文中就有矮的意思,所以倭國就是矮人國的意思。
古代中國人叫日本海盜為倭寇,抗戰時期中國人又叫日本兵為小鬼子。其實原因就是古代日本人特別矮
日本人矮小到什麼程度呢?
咱們熟知的日本戰國雙雄——豐臣秀吉只有140公分左右,他的老對手德川家康就是高海拔——159公分;而德川家第一猛將、有「戰國呂布」之稱的多忠勝,他的身高據推測也只有140公分,「日本武力軍神"武田信玄身高不過153公分。當時,在日本身高1米6的話會被稱為巨人,戰神。
古代的日本人這麼矮,會不會是基因問題呢?
日本和中國人一樣,都屬於東亞,所以基因基本差不多
二戰時期日本入侵中國。日本士兵的平均身高是1.5米,而中國士兵的平均身高是1.60米。
所以,日本人個子矮不是基因問題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孩子的身高是決定於父母基因的。但其實對孩子的身高,除了父母的基因外,決定孩子身高的更主要是營養充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蛋白質
古代日本人個子矮,其實跟中國有直接的關係,也可以說是中國害的,哈哈!
唐朝的時候,中國被稱為盛唐,國力相當發達,尤其是武則天的時候
而武則天特別信奉佛教,據說當年洛陽的龍門石窟有一尊大佛,就是依照武則天為原型修建的
而盛唐的時候,日本人相當崇拜中國,也把佛教從中國傳到了日本。大家知道佛教是不殺生不吃葷的。日本人接受了佛教這個理念,從此只吃素不吃葷。那個時候又不懂營養學,不懂蛋白質,不吃葷又不知道如何去攝入植物蛋白,結果就慘了。
中國人把佛教傳到日本,整整害了日本人1200年。在長達1200年的歷史當中,日本人都是缺乏蛋白質的,結果就是一個個奇矮無比
禁肉令
1200年前,中國的佛教傳入日本,日本天武天皇在公元675年頒布了「肉食禁止令」,規定自今以後,雞、鴨、魚、肉一律不準殺生,禁食。
而且日本是個山國、島國,不像中國平原多,吃不起肉,我還能種點大豆,有豆腐等植物蛋白或者吃點雞蛋。這樣的話肯定就缺蛋白質了。
在長達1200年的歷史當中,日本人就是吃一點大米加梅乾菜了。
日本戰國時期的神飯:梅乾菜泡飯。
故事二 現在日本人的個子還矮嗎?
2016年,國際生命科學權威期刊《eLife》(生命)發布了針對過去一個世紀全球人口身高的研究報告。該項研究從1996年便已開始,持續研究周期達到20年(所以下圖數據標定年份為1896-1996)。
根據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男性的平均身高為171.9cm,中國大陸女性平均身高為159.7cm;而日本的男性平均身高為170.8cm,女性平均身高為158.3cm。
從二戰時期的,日本男性平均身高1米5。到現在的平均身高1米7,幾十年的時間,日本人的身高整體增長相當迅速,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日本是世界上第1個營養立法的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壽命最長的國家
二戰以後日本提出了「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口號
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
每天免費給中小學生提供一杯牛奶,而且日本人整體飲食搭配非常合理
這就保證了長個子最重要的營養素——蛋白質的充足
日本的午餐,種類多,量少
昨天在一個電梯裡碰到一個小女孩,父母身高都一般。然後她五級的時候身高1米58,六年級時身高1.65米。一年的時間長了7公分。
一般中國家庭的孩子早餐都是大餅,油條,饅頭,肉包,稀飯。
但是這個女孩的飲食很奇特:她很喜歡喝牛奶,吃雞蛋,豆腐腦,豆腐花、豆腐皮。三餐都是如此。顯然,這小女孩無意當中都是高蛋白飲食,而且她的胃功能強大,對蛋白質的消化能力厲害。
大餅油條和雞蛋牛奶,優劣立現
寶寶長高的秘訣就是——蛋白質。
缺乏蛋白質,不僅影響身高、體重,包括心力、腦力,免疫力等等發育都要受影響。
所以各位媽媽們,要想孩子長高,一定要適量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