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的應急語言服務——天津外國語大學的實踐與思考

2020-12-12 光明網

  2020年新春,中華大地上打響了一場波瀾壯闊、足以彪炳人類史冊的疫情防控阻擊戰、總體戰,抗疫的人民戰爭之聲響徹整個世界。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從一線醫務人員到各個方面參與防控的人員,從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到生產防疫物資的工人,千千萬萬勞動群眾在各自崗位上埋頭苦幹、默默奉獻,匯聚起了戰勝疫情的強大力量。

  天津外國語大學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部署,配合國家抗疫行動,在對外宣傳、講好中國疫情防控故事、協助國際抗疫合作等諸多工作中,表現出強烈的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擔當精神;尤其是在嚴防疫情輸入的關鍵時刻,充分發揮了外語院校專業優勢,積極提供應急語言服務,為天津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有利形勢,發揮了獨特作用。

  面對愈趨嚴峻的全球疫情防控形勢,天津外國語大學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的委託任務,由高級翻譯學院組建的翻譯團隊,圓滿完成了天津市防疫新聞發布、防疫政策通告、疫情統計數據公告、一級響應動員以及疫情形勢宣傳等200餘篇新聞報導的多語種筆譯任務,留下了大量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抗疫外譯文獻。學校意識到《入境人員健康提示(英、日、韓)》在「外防輸入」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僅有3個外語語種和書面形式傳播的局限,發出製作多語種微視頻的倡議,以期通過民眾更為喜聞樂見的形式,運用網際網路手段廣而告之,提升宣傳效度。中外師生70餘人積極響應、踴躍參加,用覆蓋全球百分之九十人口的28種外語錄製了《入境人員健康提示》微視頻,在天津融媒體「津雲」平臺分三期首發。熱點的話題、受眾的語言、現代的形式,獲得廣泛讚譽。按照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要求,學校組建了三支由專業翻譯人員和後勤保障人員組成的百人應急外語翻譯志願服務突擊隊,負責到機場、海關、邊檢、社區,為外籍人員提供入境問詢、分流安置和居家隔離的語言翻譯服務。突擊隊先後為近2000人提供服務,在京津冀聯防聯控、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再次貢獻了天外力量。

  「武漢街道空無一人,但每個窗戶後面都有配合應對疫情的市民。中國展現了驚人的集體行動與合作精神。」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加拿大籍醫學專家布魯斯•艾爾沃德在2020年2月下旬結束對中國的實地考察後發出的感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世界為之驚恐,大災大疫需要合作精神和集體行動。每個中國人在危機面前,舍小家顧大家,自覺做到個人利益服從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服從國家利益,有一份熱發一份光。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偉大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再一次得到彰顯。

  天津外國語大學長期以來致力於架好「文明互鑑」之橋,在「文明互譯」的孜孜以求中,積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天外力量。4月7日「世界衛生日」,學校啟動全球抗疫公益宣傳,以彰顯抗疫鬥爭中醫護人員的英勇無畏、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世界人民的休戚與共。在超星集團的技術支持下,歷時25天,以英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13種語言創作了反映中國抗疫過程的微視頻作品《中國人民致新型冠狀病毒的一封信》《我們都是戰士》《在一起》。整個系列作品包括40餘個短片,近250分鐘時長。譯製團隊由專家教授領銜,共有140餘名本、碩、博等各年級學生和教師參與,充分彰顯了天外紮實的翻譯功底和過硬的翻譯能力。這次宣傳活動突出了三「全」特色,即全公益——製作過程中任何人沒有收取任何報酬;全世界——面向國際社會廣泛推廣;全媒體——從平面媒體到數字媒體,從自媒體到融媒體,再到教育教學平臺,全面發布。三期視頻迅速在中外網絡媒體產生重大影響,閱讀總人數突破420萬人次。這不僅展示出改革開放以來「天外」多語種外語人才培養所取得的成績,更體現了在大災大疫面前「天外人」的家國情懷與使命擔當。

  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為了總結疫情期間應急外語服務的經驗,進一步凝聚京津冀高校外語專業碩士(MTI)教育力量,發揮資源優勢,更好地為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由「天外」任理事長單位的「京津冀MTI教育聯盟」主辦、以「全面凝聚抗疫合力、加強京津冀語言服務合作」為主題的高層論壇於4月18日在「線上」召開。這是一次關於應急語言服務研究的思想碰撞,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圍繞疫情防控應急語言服務的理論與實踐,發表了真知灼見,思源致遠。論壇通過「譯直播」平臺向全球同步推出,同時,得到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中國日報網、新浪網、鳳凰網和中國網等媒體積極支持。本次論壇,無論研討內容還是研討形式,在外語界均屬創新之舉,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天外人」不僅以自己的方式積極投身疫情防控,更以積極進取的精神深入思考、積極建言、廣泛發聲。疫情防控期間,天外學者的文章頻頻見載於各大主流報刊和網站,彰顯了「天外」作為一所有著優良學術傳統、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為黨分憂、為國獻智的一片赤誠。尤值一提的是,在總結抗擊疫情應急外語服務的經驗與不足基礎上,天津外國語大學10名外國語言文學教授聯袂提出建議,呼籲儘快建立和完善我國應急外語服務體系。建議包括,設立國家應急外語人才培養基地,培養高層次應急外語服務碩士、博士等高層次專門外語人才,為國家應對全球突發公共事件做好高端外語人才的戰略儲備;建設國家應急外語研究智庫,通過深入研究、廣泛研討,形成高質量智庫成果,為黨和國家應急決策提供智力支持;建設國家應急外語人才庫,匯集覆蓋全球主要語種的外語人才,包括小語種人才,通過常態化應急演練,不斷強化應急語言服務能力,確保在關鍵時刻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建設國家應急外語服務多語種語料庫,藉助網際網路技術和大數據平臺,廣泛收集、分析全球範圍內各類應急外語語料,為應急公告發布和宣傳的翻譯以及現場應急處置翻譯等,提供遠程大規模、強有力的語種語料後臺支持。

  多難興邦,苦難輝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在災難中前進,為我們留下了舉一反三、深謀遠慮的思考基因。應急語言服務既是天津外國語大學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向,也已經成為天津外國語大學的特色研究領域。應急語言服務能力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在抗疫應急語言服務中,「天外人」的思考與行動傳遞出強大的正能量,為外防輸入和全球疫情防控團結合作貢獻了力量。

  (天津外國語大學供稿 作者:殷奇)

[ 責編:張悅鑫 ]

相關焦點

  • 首屆應急語言服務發展論壇在天津外國語大學舉辦
    為建設集服務國家和地方宏觀決策、應急語言服務、協同創新於一體的新型高端智庫,推進應急語言服務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實踐體系的建設和創新,首屆應急語言服務發展論壇日前在天津外國語大學舉行。  來自北京語言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學者專家參加論壇。
  • 天津外國語大學:出版新書《抗疫應急外語服務的思考與行動》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欣然)8月26日,天津外國語大學與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抗疫應急外語服務的思考與行動》新書發布會暨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天津外國語大學積極配合國家和天津市的抗疫行動,在對外宣傳、講好中國疫情防控故事、協助國際抗疫合作等諸多工作中,表現出強烈的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擔當精神。尤其是在嚴防疫情輸入的關鍵時刻,充分發揮外語院校專業優勢,積極提供應急語言服務,持續派出46批次志願翻譯突擊隊168人次,服務時長達1340餘小時,服務入境旅客4200餘人,向國際友人展示了友好熱情的中國形象、天津形象。
  • 天津外國語大學出版新書《抗疫應急外語服務的思考與行動》
    近日,天津外國語大學與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抗疫應急外語服務的思考與行動》新書發布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天津外國語大學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提供應急語言服務,持續派出46批次志願翻譯突擊隊
  • 首屆應急語言服務發展論壇在天津外國語大學成功舉辦
    為建設集服務國家和地方宏觀決策、應急語言服務、協同創新為一體的新型高端智庫,推進應急語言服務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實踐體系的建設和創新,12月9日,首屆應急語言服務發展論壇在天津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天外」)逸夫樓大江廳舉行。
  • 天津外國語大學與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抗疫應急外語服務的思考與行動》新書發布會暨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8月26日,天津外國語大學與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抗疫應急外語服務的思考與行動》新書發布會暨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天津外國語大學積極配合國家和天津市的抗疫行動,在對外宣傳、講好中國疫情防控故事、協助國際抗疫合作等諸多工作中,表現出強烈的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擔當精神。
  • 天津外國語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發布應急外語服務多語種...
    11月23日,天津外國語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面合作協議籤約暨應急外語服務多語種語料庫實驗室聯合發布儀式隆重舉行,雙方將在多語種語料庫平臺、基礎設施建設、校企融合發展等方面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天津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殷奇在發布儀式上表示,為落實市委市政府指示批示精神,天外已經組建了應急外語服務多語種語料庫實驗室管理團隊,並組建起以首席專家、特聘研究員等為主體的50餘人的多語種語料庫實驗室研究團隊,此次通過與華為集團合作,藉助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和大數據平臺,以天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為主的33個外語語種,35個外語專業為建庫基礎和人員及語料保障,可以聯合構建起為我國各類突發事件提供大規模
  • 首屆應急語言服務發展論壇舉辦-新聞中心-北方網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天津外國語大學師生勇於擔當,積極作為,在中央和天津市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應急外語服務人才培養基地、應急外語服務人才庫、應急外語服務研究院、應急外語服務多語種語料庫實驗室(「一基地三庫」)
  • 應急語言服務的使命與擔當
    此次疫情襲來,語言服務經受了一定的考驗,一些語言團隊的作用也受到了社會的讚譽。比如,以北京語言大學李宇明為首的40餘名專家組成了「戰疫語言服務團」,日夜兼程研發了《抗擊疫情湖北方言通》《疫情防控「簡明漢語」》《疫情防控外語通》,翻譯了6種外語的新冠肺炎病毒治療手冊,建立了專業平行語料庫和翻譯庫,還策劃了病患康復者向疫區國寫信的「語言撫慰計劃」。
  • 抗擊疫情不停步 志願服務不停歇──天津外國語大學應急外語翻譯...
    內容提要:僅暑假期間,突擊隊就已執行8批次任務,派出41人次,工作時長240餘小時,服務保障1250餘人次,從機場到隔離點,毫不猶豫、毫無怨言地完成一項項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應急語言服務保障任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天津北方網訊:眼下正值暑假之際,天津外國語大學應急外語翻譯志願服務突擊隊的師生們依然是24小時嚴陣以待。
  • 天津外大與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抗疫應急外語服務的思考與行動》新書發布會暨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8月26日,我校與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在逸夫樓大江廳舉行《抗疫應急外語服務的思考與行動》新書發布會暨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儀式上,胡春豔和段瑋作為媒體代表對新書進行了精彩點評,她們認為,《抗疫應急外語服務的思考與行動》的出版發行具有重要意義,不僅為天津建設應急外語服務體系積累有益的經驗素材,更是抗擊疫情的珍貴記憶。
  • 天津外國語大學發揮語言服務優勢承擔疫情信息翻譯工作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欣然)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津外國人的各項服務保障和涉外事件處置工作,特別是便於在津外國人及時了解掌握疫情防控相關信息,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翻學院積極發揮多語種語言服務優勢
  • 最美「翻譯官」多線戰「疫」顯身手──記天津外國語大學應急外語...
    內容提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抗擊疫情嚴防境外輸入的戰場上,有這樣一群志願者,他們成為防疫一線翻譯服務多面手,積極投身於學校、機場、社區等多線作戰。這就是天津外國語大學應急外語翻譯志願服務突擊隊。他們衝鋒在前,不畏艱難,用語言築起防範疫情輸入的「防護牆」。
  • 應急語言服務(一)
    三、應急語言服務能力建設王銘玉(天津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導)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中央及各地政府部門、高校、翻譯機構以及大批具有家國情懷的語言學者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為疫情的防控提供了強有力的語言支持。我以為,應急語言服務能力應從如下方面進行建設:一、建立關於疫情的權威外文發布機制。
  • ...翻譯官」多線戰「疫」顯身手——記天津外國語大學應急外語翻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抗擊疫情嚴防境外輸入的戰場上,有這樣一群志願者,他們成為防疫一線翻譯服務多面手,積極投身於學校、機場、社區等多線作戰。這就是天津外國語大學應急外語翻譯志願服務突擊隊。他們衝鋒在前,不畏艱難,用語言築起防範疫情輸入的「防護牆」。
  • 「全球抗疫促進應急語言服務的發展」 第三屆「京津冀MTI教育聯盟...
    為進一步凝聚京津冀高校MTI教育力量和資源優勢,交流互鑑,共促發展,由「京津冀MTI教育聯盟」主辦,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北京大學MTI教育中心、天津外國語大學翻譯與跨文化傳播研究院、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北京語言大學國際語言服務研究院和北京悅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協辦,「中國語言服務40人論壇」提供學術支持的「第三屆京津冀MTI教育聯盟高層論壇」於4月18日下午召開,此次論壇的主題是「全面凝聚抗疫合力
  • 天津外國語大學在京津冀地區高校中 率先恢復海外考試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局勢日漸平穩,經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准,9月5日,天津外國語大學在京津冀地區高校中率先恢復IELTS(以下稱「雅思」)、TOEFL(以下稱「託福」)、GRE等各類海外考試。9月12日,學校迎來雅思考生單次最大量,達到600名。
  • 天津「一基地三庫」建設步伐加快 應急外語服務人才庫率先投用
    8月26日,記者從天津外國語大學獲悉,其中的「應急外語服務人才庫」已經率先投入使用,目前建立起了覆蓋13個外語語種,569人的譯員隊伍。同時由天津和全國外語學者、資深譯員等組成的200人專家團隊也在抓緊組建當中。一支多語種、高質量的應急外語服務人才隊伍在天津初具規模。
  • 天津市應急外語服務「一基地三庫」成立 建好應急外語人才「蓄水池」
    內容提要:天津市應急外語服務「一基地三庫」(天津市應急外語服務人才庫、應急外語服務人才培養基地、應急外語服務研究院、應急外語服務多語種語料庫實驗室)成立儀式在天津外國語大學舉行。天津北方網訊:昨天,天津市應急外語服務「一基地三庫」(天津市應急外語服務人才庫、應急外語服務人才培養基地、應急外語服務研究院、應急外語服務多語種語料庫實驗室)成立儀式在天津外國語大學舉行。「建設『一基地三庫』,有利於進一步加強應急外語人才培養,建好應急外語人才的『蓄水池』,不斷提高我市應急外語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 國內首部《「戰疫」應急語言服務報告》發布
    2020年10月31日上午,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語言服務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語言服務研究首屆學術研討會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召開,開幕式上舉行了《「戰疫」應急語言服務報告》新書首發式,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會長羅選民教授、語言服務研究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李宇明教授、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長計金標教授、語言服務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司顯柱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副總編宋海玲博士等嘉賓共同為新書發布揭幕
  • 建設應急多語種語料庫,助力國家應急語言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內上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在國內疫情明顯好轉之際,境外新冠肺炎的蔓延,使得國際合作抗疫、防範境外輸入成為重中之重。防範境外輸入過程中,暴露出應急外語人才儲備不足問題,凸顯了對外應急語言服務研究的必要性,揭示了應急外語服務多語種語料庫建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