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早就不是看電影的唯一渠道了,而拍電影的也早就不止傳統廠牌了。
有一種電影叫網大,即網絡大電影,就是主要選擇在網際網路上發行(尤其是首發)的電影。
提起網大,國人的印象大多是成本低、主演不太知名、製作周期短、不太精良的片子。
但是隨著時代發展和優勝劣汰,網大也升級了,有很多優秀大片了。
騰訊、愛奇藝等國內視頻巨頭都在拍電影,而國外更甚,Netflix、蘋果TV+、Disney+、HBO Max等等流媒體平臺都在進軍電影產業鏈上遊。
2015年時院線和電影節還在抵制Netflix的原創電影呢,今年Netflix在奧斯卡都能拿到24個提名力壓迪士尼和索尼影業了。
現在誰還會質疑《羅馬》、《婚姻故事》、《愛爾蘭人》等等這些流媒體平臺投拍的,不是電影而是「網大」嗎?
來看看國產新近的網大。
耀眼的你
故事本質上還是「霸總愛上我」的意淫大法,但又還挺逗的,因為言談之間和各種小情節四處「碰瓷」娛樂圈。
不完全統計,「碰瓷」娛樂圈的元素有:創造101、奇葩說、中國有嘻哈、跑男、高曉松、MC Hotdog、吳亦凡的《大碗寬面》、蔡徐坤、陳立農、歸國四子、周杰倫、昆凌。
電影開篇,就是流量明星蘭嶼獲得了第二十七屆金鹿獎的影帝——哈哈,現實裡還真有金鹿獎呢,是長春電影節的獎項,不過目前才舉辦了十四屆。
流量明星演技難服眾,臺下有人吐槽「真不要臉」、「這種流量明星 ,先讓他膨脹,看他幾時完」。現實裡的娛樂圈,德不配位也是要引起反噬的。
接著有一幕,蘭嶼戴帽子和口罩去便利商店買煙。
亂七八糟上熱搜敗壞路人緣,正巧店裡有兩個八卦女孩在吐槽蘭嶼。
一個女孩說:知乎上面有條熱門提問,如何評價蘭嶼的演技,你看這條回答,為什麼要去評價一個沒有的東西啊,逗死了,你再看這個,說他能把發呆演得出神入化。
另一個女孩附和:還有這個,自從蘭嶼獲得最佳男主角,我感覺家裡的馬桶也有靈氣了。
哈哈,真是又機靈又惡毒。
這時又殺出一個女孩護主,應該是蘭嶼的粉絲,她說:你們知道他有多努力嗎?你們知道他有做公益嗎?你們知道他對粉絲有多好嗎?
哈哈,飯圈金句來了。
八卦女孩不以為然繼續毒舌:關我屁事啊,作品就是爛,粉他的都是腦殘。
女粉絲氣不過,和她們扭打起來。
蘭嶼後來安慰了哭泣的女粉絲,女粉絲回應:我們會一直支持你的。
內心受到觸動的蘭嶼,獨自來到一處路邊公園透氣。
蘭嶼偶遇了一個也在哭泣的女孩,正是本片女主,一個清純北漂小白領。
女孩說她不開心時都會來這裡自我療傷。
女孩主動搭檔,「你有沒有覺得,北京這個地方很冷漠啊」,「這個地方的壓力,讓人根本沒有時間和心情去真正關心別人,每個人都假裝生活在這裡,其實早就失去了自己。」
哈,這女孩也是很清奇了,出口就這麼文藝哀傷。
女孩認出來他是蘭嶼,抹去眼淚,開啟十級吐槽功力。
女孩說:唱歌難聽,演技差,人也長得一般,我也不知道你是怎麼紅的,爛片一部接一部。
你粉絲很差勁你知道嗎,你粉絲天天在網上和別人撕,惡言惡語的,你的爛作品一部接一部,你的粉絲就到處替你維護,我看著都累。你就沒有想過出一點好作品,不僅是為你,也是為你的粉絲挽回點尊嚴嗎?
見蘭嶼被懟得低頭沉默不語,女孩語氣軟下來:好啦,其實我也沒有那麼討厭你,畢竟我自己過得也很糟糕。
女孩接著又把吐槽升華了:我只是覺得吧,你們這些大明星佔了太多社會信息資源了,屁大點事就上個頭條,而那些真正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卻被忽視和遺忘了。說白了,就是你們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才容易招黑的。
蘭嶼聽不下去了:你話很多誒。
二人的初遇不歡而散。但「霸總愛上我」的套路就是這樣的:一個與眾不同的你,格外引起我注意。
蘭嶼開始在拍戲時有意識地主動要求多來幾遍,導演略帶諷刺地說「看來咱們蘭嶼要求很高哈」。
經紀人玟姐趕來敲打蘭嶼:你別耽誤了下面的行程,我們來這裡就是為了賺錢的,不是來搞創作的。
但玟姐自己也忍不住吐槽「這都什麼破戲啊,浪費時間」。經紀人辨得清項目優劣,但她的職責只是讓藝人服從公司安排、為公司多賺錢。
一天晚上,蘭嶼又去了公園,果然又遇到了又在那神傷的清純女孩。
女孩的問題依舊犀利:你們的片酬為什麼那麼高啊?聽說你們拍一部戲,幾千萬呢,嚇死人的。
蘭嶼透露內幕:其實當初我們也沒想那麼高,有的項目拿到劇本就知道很爛,所以就抬高了價來推託,結果對方就接受了,我們有什麼辦法。
女孩天真:那你可以拒絕啊。
蘭嶼苦笑:幹嘛跟錢過不去啊。
女孩不解:賺那麼多錢幹嘛?
蘭嶼科普:你知道推個藝人需要花多少錢嗎,宣傳、包裝,花錢像流水,一旦網上有什麼風波,就要砸錢、控評,你要明白一個藝人名氣越大開銷越大,賺的不是錢,是安全感。
女孩不忿:賺錢沒錯啊,但圈錢就有錯了,有時候你的作品對觀眾不只是欺騙,而是侮辱。
蘭嶼委屈:我們也想拍好電影,哪有那麼多好導演、好劇本啊,而且很多導演和製片人甚至要求我們這樣演,省事、效率,於是就變成了現在這樣。
女孩支招:那總要有人先改變啊,不然不就惡性循環了嗎。
蘭嶼想轉移話題,要女孩聊點她的事情,女孩拒絕後要離開,不過兩人約定好過兩天再見。
女孩還拒絕了加大明星的微信:大家雖然都在北京,但不是一個世界的人,現在這樣挺好的,不期而遇。
哇,「霸總愛上我」套路第二重:好酷好特別的你,對我吸引力又升級。
蘭嶼受女孩開示,要在追求演技的路子上狂奔了。
他開始主動挑劇本了,新導演的文藝片也願意接,還和女孩在公園裡對臺詞。
女孩有模有樣地教他:這段詞雖然字不多,但也是有節奏的,前面兩句稍微輕一點,後面再上情緒。
蘭嶼有樣學樣,轉身就把這話教給了同劇組的新人師妹。
女孩還勸蘭嶼為了融入角色應該去體驗生活,蘭嶼有點無奈,行程太滿沒有時間,而且公司保護藝人形象,不讓他們扮醜。
女孩又說出了金句:所以咯,不是什麼人都能叫演員的。
蘭嶼追問女孩名字,女孩說,叫我魚仔吧,來自盧廣仲的同名歌曲。
蘭嶼準備推掉很多賺快錢的活動,想騰出時間修煉,經紀人玟姐雖然反對,但也從了他。
蘭嶼要接青春勵志片,請魚仔帶她體驗生活。
這麼體驗呢,就是扮成卡通公仔去街頭髮傳單,戴上假髮去路推APP下載。
哈哈,也是相當淺層的體驗了。
這邊廂,經紀人玟姐發現蘭嶼有談戀愛苗頭,威脅他五年內若談戀愛要違約賠大錢,又說談戀愛也要找女明星,找素人女友是自毀前程,還告誡蘭嶼,素人與流量談戀愛是要被網暴的。
那邊廂,魚仔在公司被好色上司覬覦,閨蜜也勸她不要和明星牽扯太深否則自己會受傷。
兩人都心有顧慮,於是都默契地選擇終止關係發展。
但兩人最後來了一次體驗約會,吃飯、看電影,看的還是《愛樂之城》。
魚仔金句又來了:是我們在看電影,還是有人在看我們。
約會最後一項是男孩背女孩回家。蘭嶼背著魚仔在街上奔跑,魚仔感嘆了一句「今晚的月色真好看」。
哈哈,這是表白啊,按夏目漱石的說法,「今晚的月色真美」=「我愛你」。
「霸總愛上我」套路第三重:為了告別的聚會最是刻骨銘心啊,也為必然的重逢埋下伏筆。
蘭嶼在演戲上開竅了,苦練臺詞,動作戲真摔、耳光戲真打,造型上也不介意扮醜。
經紀人玟姐雖然一心想讓蘭嶼接爆款相的戲,但看蘭嶼這麼投入認真,倒也沒真的攔他。
在蘭嶼和公司師妹傳出緋聞時,玟姐主張在公關上迎合,配合即將上映的新片炒作。
蘭嶼很牴觸這種消費,在記者問起時還是做了澄清。
這邊廂,蘭嶼的新片上映5天收穫6億票房,口碑也翻身了,蟬聯了金鹿獎影帝,好一派春風得意馬蹄疾。
那邊廂,魚仔被好色上司騙去出差同行,還用魚仔信任的男同事作掩護。上司闖門差點性侵了魚仔,老實說,老闆吃女員工豆腐的擦邊性騷擾是比較可信的,直接霸王硬上弓的上手性侵有點誇張了。
接下來就「霸總愛上我」套路第四重了:衝破枷鎖,追回真愛。
蘭嶼聽師妹唱了一曲《魚仔》,徹底喚醒了內心情意衝動。
雨夜,蘭嶼拿著影帝獎盃來到公園,但是受傷的魚仔沒有再出現——魚仔心灰意冷,準備回老家了。
蘭嶼發微博吐露對魚仔的思念,引起了風波,經濟人玟姐又來擦屁股,嚇他公司可以捧他也可以封殺他,但蘭嶼心意已決,情真意切也感染了經紀人,決定幫蘭嶼。
公司安排蘭嶼去紐西蘭拍好萊塢電影,航班起飛前夕,他來公園老地方等魚仔,並在微博做了公示預告。
魚仔沒來,一大波粉絲倒是聞風趕來了。但是結局嘛,自然是「霸總愛上我」慣有的結局:最後一刻女主終會現身,男主深情告白,兩人在一起了,真愛無敵。
本片很多地方符合往日網大印象:海報簡陋、物料很少(豆瓣上一張劇照也沒有)、主角名氣不大,甚至沒有經費專門請人寫電影配樂。
片中用了幾首熱門歌曲,盧廣仲的《魚仔》、A-Lin的《有一種悲傷》和韋禮安的《女孩》,片尾還用了一首日文歌,沒有列出歌名。
但片尾字幕有專門註明片中音樂是非原創,有些沒有聯繫到版權人,求生欲還是很強的。
不去討論生活細節塑造、人物飽滿度和動機合理性,前面說了,不評價一個沒有的東西。
本片貴在有很多真實揭露娛樂圈生態的地方,但也充斥著俗套瑪麗蘇的構架和溢美的想像,例如經紀人太好說話,簡直就像以為楊天真就真的天真;又例如流量明星轉型太容易、認愛太勇敢,扮醜出演《寶貝兒》也救不了楊冪才是現實嘛,肖戰那種「現在談戀愛就是失業」的自我認知才是現實嘛。
而且這種霸總套路的片子,男主有沒有觀眾緣感簡直太重要了。本片男主劉尚宇,在豆瓣沒有影人頁、百科的資源也很簡單、微博粉絲只有2萬多,說明非常不紅,外表也不夠帥,看著就沒有爆紅體質(就事論事哈)。
本片1月3日上線,一個月了豆瓣上還沒評分,影評0篇短評才17條,說明毫無水花。
但我花了103分鐘看完了,覺得有點被埋沒了,確實不算什麼佳作,但這麼默默無聞顯然也委屈了,畢竟比起題材相似的院線片《怦然星動》,它不輸呢。
而且,比起近日一部院線轉網大的《肥龍過江》,它也不輸呢。
肥龍過江
《肥龍過江》原本是院線片,定檔在情人節。
但鑑於目前疫情形勢,電影院何時重新營業還不知道呢,再營業恐怕也是那幾部春節檔撤檔的熱門電影先來轟炸。
於是我們看到《肥龍過江》2月1日起在視頻網站收費提前點映了,還美其名曰是創新視頻行業商業模式。
《囧媽》的騷操作已經給大眾科普了一把影片發行的水很深,我等普通觀眾也無意深究,只是從口碑結果看,《囧媽》的豆瓣評分已經跌破及格線,《肥龍過江》更是只有4.8分,說明影片本身質量不佳,網播或許更多是止損之舉——好不好看,這才是我們普通觀眾關心的。
我是愛奇藝會員,花6個奇點觀看了《肥龍過江》。
其實看它的海報,就透露著網大風。也罷,不是部部片都能請黃海來做海報。
據悉它是部壓箱片,2018年4月就殺青了。
1月23日在香港上映,8天票房僅為430萬港幣。
《肥龍過江》最大看點自然是甄子丹,而且是大胖子版甄子丹。
好像男明星常喜歡演胖子來力求突破,例如劉德華的《瘦身男女》、包貝兒文章的《胖子行動隊》,但他們都是靠特效化妝,並不是阿米爾·汗、克裡斯蒂安·貝爾那樣自己真的長胖。
甄子丹飾演香港警察朱福龍,體重66.4公斤的時候身手敏捷。
抓賊拼命但常鬧出破壞性場面,當差十幾年也沒升為督察,加之有次抓劫匪後駕車衝撞了警察局長,於是被雪藏去了證物房。
未婚妻宋可兒是個三流女演員,因為當警察妻子太沒安全感,兩人分手了。
久坐辦公室的朱福龍少運動又好吃零食,六個月他就長成了113.4公斤的大胖子。
他為了早日官復原職,接受了前往日本遣返一名犯人的任務,結果牽涉進日本黑幫東野組的渾水,幸好得到王晶飾演的慄子攤老闆瀟灑哥幫忙,瀟灑哥以前也是香港警察。
宋可兒此時事業起飛,來到日本發展,老闆還是東野組表態少主。
113.4公斤的朱福龍依然能打,和66.4公斤的他幾無區別,但200多斤的胖子還能飛簷走壁其實有點誇張,讓甄子丹特效化妝成個大胖子的意義又何在呢,就只為找個噱頭吧。
朱福龍在追查案件的時候和日本黑幫正面交鋒,破壞了可兒的登臺。
劇情發展自然是慣常套路,朱福龍獨闖虎穴掃蕩掉黑幫,重新抱得美人歸。
最後再上一下價值,「只要學懂包容和尊重,其實胖或者瘦,又有什麼分別呢」。然後,收工。
片中有橋段致敬(惡搞?)了《導火線》和《殺破狼》的名場面。
《導火線》甄子丹在南山圍大戰Tony三兄弟,是放出了原片畫面。
《殺破狼》甄子丹在寶勒巷對決吳京,是重新演繹,沒讓吳京露面,稱呼其為「全國武術冠軍金毛仔」,重拍畫面還醜化了下他:踩香蕉皮摔倒、趴地求饒。
而後面甄子丹又提起過這次巷戰,則手機放出自己當年的肌肉帥照。
另外少不了日常cue一下李小龍,無論是《肥龍過江》還是小瀋陽的《猛蟲過江》,片名就是在往《猛龍過江》上靠啊,片中甄子丹還提到了這部片。
甄子丹的著名銀幕角色就是李小龍的師父葉問,在《肥龍過江》裡一些拳腳動作也有詠春範。
《肥龍過江》的名場面就是東京塔上甄子丹的雙截棍大戰少主的短柄三叉戟。
但從整體來說,全片沒什麼新意,王晶和毛舜筠有點點火花,甄子丹的文戲武戲其實都是老樣子。
請了很多熟臉客串,倒是像香港賀歲片作派。
6個奇點倒也不貴,比電影票便宜多了,姑且算不冤吧。疫情死宅期間,看看也是殺時間了。
疫情要完全渡過,社會恢復正常估計還得有些日子,預測在未來一兩個月裡,還會有影片從院線轉網播吧,希望來點好貨。
這次疫情波及範圍廣、影響時間長,註定會改變很多事,包括一些領域的商業變局。會不會改變電影在網絡渠道的環境,會不會改變中國電影市場的一些玩法?其實都說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