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腫伴下肢疼痛要注意 警惕骨腫瘤

2021-01-18 99健康網

  很多人都不把腿腫當回事,殊不知,腿腫疼背後,可能隱藏著一些疾病。中國人有句老話:「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指的是男人怕腳腫,女怕頭面部腫。造成腿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可能是全身重要臟器的原因,也可能是下肢局部的原因,要詳細分析。

  從水腫的程度可以分為可凹性水腫和硬腫,前者是指用手指按壓脛骨前方,感覺鬆軟,可以出現一凹坑,過一會兒才能平復。可凹性水腫一般都和水分不能及時排除有關,當靜脈回流障礙的時候,可以出現明顯的可凹水腫。「硬腫」又稱「淋巴腫」,是淋巴回流障礙導致,此時皮膚組織中除了水分還有一些蛋白質沉積,導致皮膚和皮下組織增厚,水分相對並不算很多。

  一條腿腫當心急性深靜脈血栓

  有一條腿腫的,這種大多與這條腿的靜脈回流或淋巴回流有關係。最常見的下肢靜脈病是下肢靜脈曲張,在其早期可以合併輕度的足踝部水腫,伴有毛細血管擴張或淺靜脈擴張,隨著病情進展,有些人出現脛前可凹水腫,此時往往意味著深靜脈瓣膜已經受累,出現關閉不全的表現,這種靜脈功能不全的水腫,大多晨輕暮重,經常還會伴有特徵性的夜間痙攣痛。

  對於突發的一條腿腫,要當心急性深靜脈血栓的可能,尤其是長途旅行或外傷、手術後、長期臥床的患者。在腿腫的同時,可能伴有下肢脹痛、大腿根或膝關節後方疼痛,顏色青紫或暗紅、淺靜脈擴張而明顯。這種情況應當儘快前往醫院就診。

  還有一些人不知不覺,偶然發現一條腿粗,有時候休息一晚上能好轉,有時候不能完全消腫,這種情況多見於深靜脈血栓後遺症,也有些是腹腔內的一側下肢靜脈受到動脈壓迫造成的,需要找專業醫生給予治療指導。

  有些人是從小就存在一腿粗、一腿細,伴有淺靜脈明顯的擴張迂曲,皮溫可能增高,局部易出汗,腿外側出現不規則斑片狀暗紅色斑,臨床上成為「葡萄酒色斑」,這一般是先天性血管畸形。主要表現是患側肢體的增粗、增長,骨和軟組織都粗大。成年後一些人可以有類似靜脈功能不全的色素沉著等皮膚改變。

  有的腿腫伴有明顯疼痛

  見於幾種情況:有些伴有皮膚的大片紅腫、早期是鮮紅色,按壓可以褪色,觸痛明顯,局部皮溫升高,病人往往有足癬(腳氣),或最近有蹚水的經歷,這是網狀淋巴管炎,又叫丹毒,這是一種鏈球菌感染,導致的淋巴管炎症,可以伴有腹股溝區腫大疼痛的包塊(淋巴結),需要使用抗生素進行規範治療。

  一些既往有靜脈曲張的病人,突然曲張的靜脈或大腿內側發硬、呈索條狀或塊狀紅腫疼痛、局部皮膚溫度增高,這是血栓性淺靜脈炎,也就是曲張的靜脈裡長血栓導致的。血栓後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應,類似感染,但這種淺靜脈炎一般都沒有細菌,所以用消炎藥效果不一定好。

  有些腿腫有下肢疼痛,很快增粗,特別是年輕人,還有發生骨腫瘤的可能,需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雙側下肢的水腫,多見於一些老年人、高血壓服藥患者、常年哮喘的病人,也有些人是慢性肝病或者是腎出現病變,有些人可以同時伴有顏面部水腫,肝區脹痛或者夜間憋醒,不能平臥。需要對心肝腎功能進行檢查,有些是下腔靜脈堵了,還需要做靜脈造影。有些人伴有嚴重蒼白,伴有大便顏色變黑、尿色加深呈醬油色或濃茶色、女性可能有月經量多、這種腿腫可能是貧血導致的。有些人同時伴有心率異常或體重減輕、手抖或精神淡漠,這可能有甲狀腺問題。

  靜脈瓣膜返流導致的,時間長了會發生下肢皮膚增厚,變黑,嚴重的會潰爛,經久不愈,老百姓俗稱「老爛腿」或「連瘡腿」,潰爛面會經常流水,患者非常痛苦。

  靜脈血栓導致的腿腫,極端嚴重的情況下,高度腫脹會使動脈受壓,供血發生問題,可能導致肢體壞死。靜脈內的血栓也可能脫離原位,隨血流漂進肺裡,栓塞肺動脈,導致生命危險。如果是全身重要臟器的原因導致的,後果也很嚴重,需要儘快識別,加以治療。治療上也因病而異,有的簡單,穿雙醫用彈力襪或者口服藥物就行,有的不僅要吃藥、輸液,甚至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方法也是五花八門,要根據具體病情選擇。

  知識拓展:什麼是骨腫瘤

  骨腫瘤是發生於骨骼或其附屬組織的腫瘤。有良性,惡性之分,良性骨腫瘤易根治,預後良好,惡性骨腫瘤發展迅速,預後不佳,死亡率高。

  骨腫瘤的臨床表現

  1.疼痛

  為骨腫瘤早期出現的主要症狀,病初較輕,呈間歇性,隨病情的進展,疼痛可逐漸加重,發展為持續性。多數患者在夜間疼痛加劇以致影響睡眠。其疼痛可向遠處放射。

  2.腫脹或腫塊

  位於骨膜下或表淺的腫瘤出現較早,可觸及骨膨脹變形。如腫瘤穿破到骨外,可產生固定的軟組織腫塊,表面光滑或者凹凸不平。

  3.功能障礙

  骨腫瘤後期,因疼痛腫脹而患部功能將受到障礙,可伴有相應部位肌肉萎縮。

  4.壓迫症狀

  向顱腔和鼻腔內生長的腫瘤,可壓迫腦和鼻的組織,因而出現顱腦受壓和呼吸不暢的症狀;盆腔腫瘤可壓迫直腸與膀胱,產生排便及排尿困難;脊椎腫瘤可壓迫脊髓而產生癱瘓。

  5.畸形

  因腫瘤影響肢體骨骼的發育及堅固性而合併畸形,以下肢為明顯。

  6.病理性骨折

  腫瘤部位只要有輕微外力就易引起骨折,骨折部位腫脹疼痛劇烈,脊椎病理性骨折常合併截癱。

  7.全身症狀

 

  骨腫瘤後期由於腫瘤的消耗、毒素的刺激和痛苦的折磨,可出現一系列全身症狀,如失眠、煩躁、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面色蒼白,進行性消瘦、貧血、惡病質等。

(責任編輯:張淑蘭)

相關焦點

  • 寶寶總喊腿疼只是生長痛?還是缺鈣?要去醫院嗎?
    要不要補鈣?要不要看醫生?今天嘟媽就來把這個問題來講一講。腿疼最可能是「生長痛」生長痛通常發生在腿部,一般發生在傍晚或夜裡,尤其是白天活動量大的日子,但極少發生在早晨或白天。生長痛一般發生在3~5歲及8~12歲的兒童中。當然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會出現,一般有25%~40%的孩子會出現生長痛,且女孩比男孩多見。
  • 老人下肢骨折後腿腫很正常?醫生:下肢久腫不消可能是血栓在作怪
    為什麼下肢骨折後會腿腫? 在臨床工作中,像張大爺一樣的患者不在少數,其實不僅僅是骨折,哪怕是單純的腿外傷也會出現腫脹的情況。 當下肢出現骨折時,軟組織及血管往往也受到了較大的創傷,受傷後的軟組織出現腫脹,腫脹的軟組織及淤血會進一步壓迫血管使靜脈回流受限,從而進一步加重下肢的腫脹,以至於大家都有個共識就是骨折後腿一定會腫,雖然下肢骨折後會腿腫,但是並不代表腿腫就只有骨折。
  •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下肢靜脈血栓|下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
    一到冬天,有些人總感覺兩條腿發涼、麻木,甚至有人會出現顏色發紫、潰瘍等嚴重症狀,或者突然出現下肢腫脹、疼痛等,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竟是血管內血栓堵塞引起的問題。那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哪些人容易發生,又該如何預防呢?記者就此採訪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脈管炎科的專家,請他們一一解答。下肢血栓疾病知多D血管分為動脈和靜脈。
  • 崑山援貴醫生完成碧江中醫院首例下肢靜脈曲張手術
    健康報訊(通訊員吳詩城記者程守勤)「醫生,我這腿上是長腫瘤了嗎?」魯進(化名)一邊焦急的說著,一邊指著下肢膝內側隆起的腫塊處。「你這是下肢靜脈曲張伴發淺靜脈炎,不是腫瘤。」據了解,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是指下肢局部淺靜脈壁擴張、膨出和迂曲,俗語稱「青筋凸起」。平時有腿部酸脹不適、沉重乏力,久站後症狀明顯,甚至可伴有水腫,休息後稍減輕。病程較長的患者還可出現皮膚顏色發黑,瘙癢、溼疹或潰瘍,發展為「老爛腿」。少數患者可並發血栓性淺靜脈炎和急性淋巴管炎。血栓性淺靜脈炎是靜脈腔內的炎症,同時伴有血栓形成。
  • 女子宮頸癌術後下肢成「象腿」 湘雅專家創新術式擊退淋巴水腫
    年近五旬的劉蓮(化名)患了一種「怪病」,右下肢與常人一樣,而左下肢則跟大象的腿一般粗(如下圖)。經醫院診斷,她患的是一種叫做左下肢淋巴水腫(俗稱「象皮腫」)的疾病。宮頸癌術後下肢成「象腿」 多方求醫無療效劉蓮是婁底市新化縣的一名工地工人。四年前,劉蓮曾患有早期宮頸癌,經過手術與放射治療後,癌症已經治癒(複查時沒有發現腫瘤復發),她對此感到很高興。然而,沒過多久,劉蓮的那股高興勁兒就被隨之而來的煩惱所取代了。
  • 孩子喊「腿疼」,家長一定要上心!別讓這個「壞蛋」奪去孩子健康
    河南省腫瘤醫院骨與軟組織科主任姚偉濤想跟家長們好好聊聊…… 01 孩子喊「腿疼」,家長要上心! 2019年3月初,江西省15歲男孩兒松松不小心摔了一跤,右小腿腫了,去診所輸液消炎後腫消了。
  • 臉腫 腳腫 腿腫 眼皮腫 全身腫……這些疾病腫在哪
    晨起眼皮腫 前一晚沒有喝太多水,但早晨起床,發現眼皮腫(腫眼泡),就要注意腎臟可能出了問題。 腎性水腫一般分為兩類:一是腎小球過濾下降,腎小管對水鈉重吸收尚好,從而導致水鈉滯留,此時常伴全身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組織間隙中水份滯留,此種情況多見於腎炎。另一種原因是,由於大量蛋白尿導致血漿蛋白過低所致。 腎病引起的水腫首先發生在組織疏鬆的部位,如眼瞼、腳踝,以晨起較為明顯,嚴重時可以涉及到下肢及全身。
  • 「健康生活」注意!腿上發涼脹痛?罪魁禍首可能是它!
    一到冬天,有些人總感覺兩條腿發涼、麻木,甚至有人會出現顏色發紫、潰瘍等嚴重症狀,或者突然出現下肢腫脹、疼痛等,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竟是血管內血栓堵塞引起的問題。那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哪些人容易發生,又該如何預防呢?記者就此採訪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脈管炎科的專家,請他們一一解答。
  • 下肢靜脈曲張高發,沒事做做這個小動作,遠離老爛腿!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誤區,覺得腿上血管粗,說明身體強壯;還有的人說,我因為太瘦了,沒長肉,所以血管明顯。其實不是這樣的,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這是一種疾病——下肢靜脈曲張。這是一種多發病,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這種病,只不過要看嚴重程度。有的人可能不嚴重,就是在站立的時候出現腿部的酸脹疼痛,嚴重的就會出現皮膚瘙癢,皮膚破潰「老爛腿」。下肢靜脈曲張都有哪些臨床表現?
  • 腿疼、腿脹就揉一揉?當心導致血栓脫落,可能要命!
    日常生活中,出現腿疼、腿腫,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揉一揉」,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腿疼都是由骨科疾病引起的,盲目「揉」腿可能會導致血栓脫落。下肢血管病如果出現單側腿,尤其是左腿有點麻,痛感一開始不明顯,走路不太利索,時不時會出現腿疼,但是休息一下就不太疼了,可能是下肢血管病。
  • 神草御骨王:關節紅、腫、痛及功能障礙四肢肌肉疼酸痛無力
    一、關節紅、腫、痛及功能障礙: 風溼病大多伴隨關節腫痛症狀:有的引起畸形、功能障礙——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有的突然間無明顯原因出現關節紅、腫、熱、痛,幾天後又症狀消失——痛風性關節炎的可能性大;長期的腰背部、臀部、髖部僵硬、疼痛——有脊柱關節炎的可能。
  • 腿腫的像火腿?可能是這6種疾病的徵兆,揪出元兇,遠離死亡威脅
    審閱者: 荊志成(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作者: 華潞(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下肢靜脈血栓較為常見的症狀是下肢腫脹,有時伴隨疼痛。但反過來,下肢浮腫一定是深靜脈血栓形成嗎?這可不一定,因為有多種生理現象或疾病都會造成下肢腫脹。
  • 人美先看腿,拒絕「蚯蚓腿」……
    76歲的婆婆,腿部常年疼痛,近年來在各大醫院各大診所求醫,各種治療方法以及偏方也試了個遍,依舊還是疼痛。最近幾天,婆婆腿還是像往常一樣不舒適,但突然發現小腿出現蚯蚓狀突出且伴酸脹感,並且發現小腿長出了一個包,局部紅腫疼痛明顯,婆婆沒在意,但就在2-3天的時間裡,腿部包塊越來越大且發硬,腿部疼痛劇烈,已經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
  • 國慶坐飛機出遊 眼乾耳鳴腿腫怎麼辦?
    今年國慶休息8天,大夥都按捺不住想「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出國遊只能坐飛機,但是,坐10小時的長途飛機,坐到四肢浮腫;飛機下降時耳痛、耳鳴、聽力下降;機上看電影還眼乾難受……怎麼辦?趕快看看醫學專家的建議,為你的出行提前做好準備吧!
  • 腿上發涼脹痛?可能是它在作怪
    一到冬天,有些人總感覺兩條腿發涼、麻木,甚至有人會出現顏色發紫、潰瘍等嚴重症狀,或者突然出現下肢腫脹、疼痛等,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竟是血管內血栓堵塞引起的問題。那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哪些人容易發生,又該如何預防呢?記者就此採訪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脈管炎科的專家,請他們一一解答。
  • 10歲男孩腹部包塊患罕見腫瘤 醫生提醒:要學會「兩會自查手法」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魏然 馬計超)10歲男孩左腹部隆起,腹腔內長有巨大腫瘤,將腎臟擠到肋下,也壓迫得左腿運動不靈,因手術病理診斷為罕見的小圓細胞惡性腫瘤,免疫表型符合腎外惡性橫紋肌樣瘤伴出血壞死。據男孩回憶說,只記得從一個月前被桌角撞了一下後就開始感到不適。
  • 手術切除椎管腫瘤,再續芭蕾舞人生
    今年1月因為整夜腿疼到醫院檢查,發現她的椎管內有腫瘤生長,壓迫到了脊髓,已經非常接近侵蝕脊神經(可導致永久不可逆的癱瘓)。幸運的是,手術成功完成,術後她克服疼痛從拄拐學習走路開始慢慢復健,用了兩個月的時間重新回到學校,並幸運地趕上了期末考試。
  • 孕晚期腳腫腿也腫,孕期水腫是所有準媽媽都要經歷的嗎?
    小美懷孕30周了,腳腫的一塌糊塗,原來的鞋都穿不進去了,最近幾天手也開始腫了。那麼孕期水腫是所有孕媽媽都要經歷的嗎?孕晚期為什麼會水腫呢?有什麼好方法可以緩解嗎?因此很多孕婦在孕晚期都會有點四肢水腫和手指活動不便,腿和腳晚上腫脹更明顯,第二天早晨會有所減輕,而雙手在早晨腫脹明顯,有些準媽媽早晨起床後手指握拳都困難。孕期水腫在準媽媽人群中很常見。一、孕期為什麼水腫?
  • 腿上出現這些症狀,可能是它在作怪……
    一到冬天,有些人總感覺兩條腿發涼、麻木,甚至有人會出現顏色發紫、潰瘍等嚴重症狀,或者突然出現下肢腫脹、疼痛等,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竟是血管內血栓堵塞引起的問題。那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哪些人容易發生,又該如何預防呢?記者就此採訪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脈管炎科的專家,請他們詳細解答。
  • 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方法要因人而異
    近年來,她發現她的小腿遠端皮膚變得更黑了,兩腿酸脹、麻木、經常奇癢難忍,一天工作下來足部腫得厲害,一摁一個坑。王老師為此苦不堪言,但又很害怕手術,因為手術創傷大、風險高,術後疼痛,還會遺留一條條難看的手術疤痕。最近,她來到火箭軍總醫院,醫生為她實施了微創雷射手術,僅半小時就解除了多年的病痛之苦,沒有留下疤痕,也沒感到痛苦,徹底恢復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