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成功「保級」

2020-12-20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10月9日從濟源市和洛陽市分別傳來同一個好消息,地跨濟源、洛陽兩地的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日前順利通過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評估,同時也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地球科學和地質公園計劃章程》實施後首批通過再評估認證的公園之一

  河南日報金水河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成利軍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由濟源市王屋山地質公園和洛陽新安縣黛眉山地質公園組成。該公園位於太行山南麓,跨越黃河兩岸,分布於我省濟源市西部和洛陽市新安縣北部,總面積約986平方千米,核心區面積約273平方千米,是一座以典型地質剖面、地質地貌景觀為主,以古生物化石、水體景觀和地質工程景觀為輔,以生態和人文相互輝映為特色的大型綜合型地質公園。2007年0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王屋山—黛眉山地質公園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自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以來,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通過實行分級保護管理、成立地質遺蹟普查小組、安裝科普標示標牌、設立地質遺蹟保護點、建設地質博物館等措施,使公園內地質遺蹟和地貌景觀得到了較好保護。

  2016年是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迎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評估的「大考」之年,通過評估,將繼續保留世界地質公園名號;通不過評估將被「摘牌」。今年7月17日至2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派捷克、日本等國專家對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進行了綜合考察評估。通過考察,專家組對地質公園的建設給予充分肯定,並給出了96.675分的較好成績。

  圍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濟源市和新安縣通過深入整改和綜合提升,在地質遺蹟保護、地學科普教育、地質公園建設管理、交流合作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七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在英國召開。在10月1日舉行的閉幕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宣布,經過投票表決,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順利通過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評估。

相關焦點

  •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在這裡可以免費走進雲臺山!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是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的配套設施,整個博物館主體分為三層,地上兩層和地下一層,博物館的建成可以更好的對遊客進行地質科普的宣傳,人們在了解雲臺山地質地貌的同時,也起到了更好的宣傳作用。
  • 鄭州出發三日自駕遊景點,王屋山下憶愚公,小浪底上觀碧波
    晚上住王屋山景區,全天行程188公裡。D2第二天全天遊玩王屋山景區。D3第三天從王屋出發,沿S312至邵原後,沿S245經大峪到達小浪底景區遊玩,路況較好。遊玩結束後繼續沿S245至吉利上高速,再經由連霍高速G30返回鄭州,之間可自行選擇前往洛陽白馬寺參觀,也可在洛陽吃過晚飯再回鄭州,全天行程274公裡。
  • 圖文:泰山成為第三批世界地質公園
    >   本報濟南9月18日訊(記者 王凱 王冰 通訊員 譚業剛)今晚,正在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舉行的第二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傳來消息:泰山(上圖)成為第三批世界地質公園。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這次大會,第一項議程就是對來自歐洲、亞洲、美洲5個國家的12個候選世界地質公園進行評審,泰山第一個獲得9名評委一致通過。我國參評的王屋山—玉黛山國家地質公園(河南)、雷瓊國家地質公園(廣東—海南)、房山國家地質公園(北京—河北)、鏡泊湖國家地質公園(黑龍江)、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河南)也通過評審,成為第三批世界地質公園。
  • 地學博士做地質公園科普 年入超2000萬元
    他所在的課題組開始涉足地質遺蹟保護開發和地質公園領域,他也多次奔赴廣西、山西、福建等地,參與了當地地質公園項目的申報、規劃和建設。  地質公園最初由歐洲發起,旨在促進地球生態地質保育及人類生存發展。在北京召開的第一次世界地質公園年會上,李鑫發現,國外的地質公園建設,不僅與自然環境結合緊密,更要求開展一系列科普活動,讓每一個當地人都了解地質公園,推動全民科普。
  • 畢業季 | 青春不散場,黛眉山帶你一起拼(內含福利)
    「黛眉奇景甲天下,應嘆桃源小洞天」,婀娜多姿的黛眉山位於我們的母親河之濱,以商湯王妃「黛眉聖母」名字命名,主峰1346.6米,是一座地質奇山、文化名山、生態名山。黛眉山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三千年的商湯故事源遠流長,自古以來這裡就是人們遊山樂水、登高祈福的歷史文化名山。
  • 河南雲臺山地質公園與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河南雲臺山地質公園與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2019年07月26日 13:1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雲臺山地質公園與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圖片來源:焦作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7月26日訊 7月19日上午,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籤約儀式在臺北成功舉行。
  • 雲海之上,高山之巔,這個初秋讓我們相約最美王屋山
    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王屋山景區王屋山景區位於濟源市西北40公裡處,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在司馬承楨所著的《上經天宮地府經》中,將王屋山定為「天下第一洞天」,亦稱「天下第一神山」。王屋山風景區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的濟源市,東依太行,西接中條,北連太嶽,南臨黃河,是中國九大古代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一謂「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宮,故名曰王屋也」。
  • 四明山地質公園是寧波市首家省級地質公園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四明山地質公園是寧波市首家省級地質公園,擁有華東地區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夷平面,總面積61.7平方公裡,共分為三大區塊,即之前開放的河姆渡古人類文化園區和四窗巖-丹山赤水地質園區,及羅成山-
  • 八家地質公園將在首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期間開園
    新華網北京6月24日電(記者謝登科)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姜建軍2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被首批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的8家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將在首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期間正式揭碑開園。  這8家世界地質公園分別是: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河南雲臺山、雲南石林、廣東丹霞山、湖南張家界、黑龍江五大連池和河南嵩山地質公園。
  • 地質歷史時期,南太行山的滄海桑田變遷
    南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黃河的渾然天成,獨步世界;南太行山的構造斷塊山是我國斷塊山的典範;王屋山元古宙的「人」字型三叉裂谷,雲臺山寒武紀—奧陶紀的古陸表海沉積層序,南太行山的峽谷群以及關山的山崩地裂遺蹟等均有世界對比意義;這裡的泉類景觀國內少有,世界罕見。資源條件十分優越。
  • 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被譽「東南第一山」,還是世界地質公園
    是日本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被稱為「東南第一山」嗎?還是世界地質公園?帶你去三千裡,吃商品見面忘恩負義,RR帶你去看世界,大家好,我是靠那張臉吃飯的小R。其實這些有名的山峰的夥伴們都被數得像家人一樣珍貴,都是朋友們常去的地方,當然最受歡迎的還是我們國家的安徽黃山,同時人們也說「五嶽歸來不見山,黃山歸來不見嶽」。這座山的山峰是九華山,也許很多朋友聽到這個名字都知道,這座山還是我們國家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同時也被稱為東南第一山,但是,對於大多數朋友來說,這座山峰只有名字,今天帶著同伴詳細調查一下,真是座有名的山啊。
  • 讓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更加絢麗多彩---寫在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揭碑之際
    2015年9月25日,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揭碑開園,2020年7月7日,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成功晉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成績令人欣喜,成果來之不容易。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成功,中國最美的六處奇異地貌之一、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和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全國最美休閒鄉村、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南臺村等殊榮花落張掖。2019年,張掖世界地質公園共接待境內外遊客285萬人次,今天的張掖世界地質公園已成為中國西部旅遊的新地標,己成為中國西部最具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和甘肅省發展最快、成長性最好的旅遊景區。
  • 「又見沂蒙山」首屆臨沂地質文化年暨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成功...
    【摘要】10月17日,「又見沂蒙山」首屆臨沂地質文化年暨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成功一周年宣傳活動在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龜蒙園區隆重舉行。活動期間,聯合發布了「沂蒙山精品旅遊線路產品」,揭牌成立了「金剛石成礦機理與探測」院士工作站,隆重舉行了「首屆臨沂地質文化年」開幕儀式。
  • 「景區」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被稱為「世界化石寶庫」,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地質遺蹟保護區、3A級旅遊景區。山旺化石形成於距今1800萬年的第三紀中新世時期。特別是山旺山東鳥、齊魯泰山鳥等鳥類化石的發現,填補了中新世時期的空白,成為我國鳥化石豐富的產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鹿類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產地。新發現的帶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一具大型脊椎動物懷胎化石,在國際學術界引起了轟動。植物化石枝葉最多,花、果實和種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山旺國家地質公園不愧為地質科研天堂、益智拓能基地、休閒觀光樂園。
  • 洛陽黛眉山,見證夏商更迭!吸引了不少遊客!
    新安縣的黛眉山距洛陽100公裡,被 黃河三面環繞,森林覆蓋率95%以上,最 高海拔 1346.6 米,自古以來這裡就是人 們遊山樂水、登高祈福的文化名山。黛 眉山的名字從何而來呢?這與商朝湯王 的夫人黛眉有關。夏朝末期的君王夏桀 執政時期暴虐無道、民不聊生,當時湯王 是夏朝的一位諸侯,目睹時局混亂、無力 回天而憂嘆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