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從濟源市和洛陽市分別傳來同一個好消息,地跨濟源、洛陽兩地的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日前順利通過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評估,同時也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地球科學和地質公園計劃章程》實施後首批通過再評估認證的公園之一
河南日報金水河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成利軍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由濟源市王屋山地質公園和洛陽新安縣黛眉山地質公園組成。該公園位於太行山南麓,跨越黃河兩岸,分布於我省濟源市西部和洛陽市新安縣北部,總面積約986平方千米,核心區面積約273平方千米,是一座以典型地質剖面、地質地貌景觀為主,以古生物化石、水體景觀和地質工程景觀為輔,以生態和人文相互輝映為特色的大型綜合型地質公園。2007年0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王屋山—黛眉山地質公園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自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以來,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通過實行分級保護管理、成立地質遺蹟普查小組、安裝科普標示標牌、設立地質遺蹟保護點、建設地質博物館等措施,使公園內地質遺蹟和地貌景觀得到了較好保護。
2016年是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迎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評估的「大考」之年,通過評估,將繼續保留世界地質公園名號;通不過評估將被「摘牌」。今年7月17日至2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派捷克、日本等國專家對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進行了綜合考察評估。通過考察,專家組對地質公園的建設給予充分肯定,並給出了96.675分的較好成績。
圍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濟源市和新安縣通過深入整改和綜合提升,在地質遺蹟保護、地學科普教育、地質公園建設管理、交流合作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七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在英國召開。在10月1日舉行的閉幕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宣布,經過投票表決,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順利通過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