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醫學會數據統計,目前,中國兒童生長發育遲緩率高達9.9%,全國4-15歲生長發育遲緩的矮小患兒數量約為700萬人,而每年能夠接受合理治療的患兒數量不到3萬。調查顯示,97%的家長不知道兒童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30%的家長在孩子發生發育遲緩時盲目樂觀,固守「晚長」的老觀念!
為關愛孩子成長,貝格爾國際託育中心旅遊路館啟動了「嬰幼兒發展評估篩檢系統」,定期為孩子進行發展篩檢,及時發現發育遲緩現象,給予適當的引導,並協助家長及早進行早期療育!國外專家研究顯示,6歲前是發育遲緩的黃金治療時期,而3歲前的一年療效更是3歲後的10倍!
其實,造成孩子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很多,研究顯示,遺傳因素佔比大概只有15%-25%,而有75%-85%與環境因素有關。同時,發育遲緩現象並非單指孩子身體發育的遲緩,還會表現在知覺認知、動作、溝通、社會情緒、自理能力等方面。
貝格爾嬰幼兒發展評估篩檢系統採用臺北市現行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PCDC)作為發育篩檢工具。該檢核表是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鄭玲宜心理師及專業團隊於1998年建構完成的,已在臺北市實行了22年。鄭玲宜心理師,是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臨床心理師!
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在內容上分為4個月、6個月、9個月、1歲、1歲3個月、1歲半、2歲、2歲半、3歲等9個年齡層的檢核表,每個年齡層有11-13不等的題目,篩檢內容包括動作、視覺、聽覺、語言、認知、社會等各個領域的發展。
在進行篩檢時,施測人員通過與家長1對1的綜合訪談及實際測試的數據,獲得孩子的發展數據,進行檢核表圈選。在進行實際測試前,讓孩子處於舒服、情緒好的狀態下,保證測試數據的正確性。
檢核表中的題目分為一般題及標有星號的關鍵題,如果存在2個一般題或1個關鍵題沒有通過,則說明孩子在某一方面發展存在問題,需要進一步觀察引導,或者轉介治療。
據臺北市實際數據顯示,學前兒童檢核表「能夠正確排除沒有問題的孩子」的比例高於九成,仍有存在輕症、認知、情緒方面發展疑慮的孩子未被篩檢出來。但篩檢並非診斷,不能通過一次篩檢就可以完全排除發育遲緩的可能性,而且隨著年齡增長,環境、教養方式或其他的生理發展的問題,都有可能在未來的成長階段導致發育遲緩,因此必須進行定期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