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個微信好友向我求教,說她的父母在老家的山上放養公雞,每年都能養300多隻,因為在山上散養,不需要投餵太多飼料,也不用特意管理,養出的雞肉質好,特別受城裡人歡迎,今年春節前都沒夠賣的,今年春天想擴大養殖數量。不過有個特別頭疼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她的父母不敢輕易擴大養數殖數量,想讓我給出出主意,看看能不能解決數。
原來她父母養殖的公雞在生長過程中,出現了公雞互相鬥架的問題,經常有體型瘦弱的公雞被體型健壯的公雞啄傷叨死。本來公雞鬥架是散養公雞的賣點,散養公雞都在山上自由採食,自由活動,不會人為的給雞分群圈籠,如果偶爾有幾隻雞互相鬥架,還挺有畫面感,很多人看了,都會說這才是自然生長,原生態的公雞,這樣餵養的公雞才好吃。
可是成群的公雞,整天鬥架,時常有公雞被啄傷叨死,就給養殖者帶來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公雞為什麼那麼喜歡鬥架呢?怎樣才能讓公雞不鬥架?成了養殖戶最頭疼的問題。
其實我在最初養殖散養雞的過程中也遇到過這個頭疼的問題。
六年前,我從一名養殖技術員轉變為三農的創業者,在最初就是選擇果樹下養溜達雞的。第一年在11畝的果樹下放養了200隻公雞,由於活動場地大,養殖數量少,散養在果樹下的雞互相之間也不容易碰見,並沒有遇到公雞打架至傷至死的問題。
第一年養殖很成功,第二年我就加大了放養數量,在果樹下放養了500隻公雞,從200隻增加到500隻,放養密度增加了1倍以上,雞互相之前就常能碰面,長到60日齡以後的公雞們就開始互相啄毛鬥架,時常就會有一隻雞被別的雞啄傷,叨死。
於是我就從飼養管理開始做調整,給雞加強營養,改善雞的生活環境…可是想了各種辦法,隨著公雞一天天長大,公雞間互相打架造成傷亡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放養500隻公雞的死淘率達到了5%以上,在沒有這個問題前,放養200隻雞的死淘率只有2%左右。
公雞互相鬥架至傷至死,直接影響了養殖的總體經濟收益。於是我開始上網查資料,並向有多年養殖經驗的農戶請教,經過多次的摸索實踐,最後終於把這個問題徹底解決了。
下面就把我解決防止公雞互相鬥架致傷致死的具體辦法分享給大家:
一.公雞喜歡鬥架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公雞天生就有好鬥的天性,正常的成年公雞也經常鬥架,但是不會互相間啄叨至傷至死。只有出現以下情況時,才會不停的啄叨至傷至死:
1.營養不良
體內缺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導致雞有異食癖,喜歡互相啄叨羽毛並嗜血,一但有雞被啄叨見血,就會被其它雞圍攻襲擊,直至死亡。這種原因引起的鬥架,需要及時給雞群補餵多種複合維生素等飼料添加劑。
2.飼養密度過大
場地過小,養殖數量多,公雞活動空間有限,導致雞群躁動不安,使本就天性好鬥的公雞更加喜歡叨架打鬥。經常打鬥,不但容易導致體型瘦弱的雞隻死亡,還會影響雞群的生長速度,導致料肉比增高,增加飼養成本。
這種原因引起的鬥架,需要擴大養殖場地,減小養殖密度。正常的散養雞放養密度應該在每平方米5隻雞以內,當然每平方米的養殖數量越少,雞的自由活動採食空間越大,互相之間鬥架的問題就會越少,也越有利於雞的生長。
3.光線過強,溫度過高,也會使雞群躁動不安,增加雞群互相鬥架的機率。這種原因導致的鬥架就需要給雞群採取遮光,降溫的措施。
以上問題裡關於營養缺乏和光線溫度造成的雞群鬥架原因是容易解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成本很低。可是如果現有養殖場地有限,為了更大的養殖效益,需要在現有養殖場地裡加大養殖數量,就不能用減少放養密度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了。
二.如果雞群互相鬥架的情況是養殖密度過大造成的,又但限於條件,不能改變養殖密度,那麼還可以用給雞戴眼鏡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很多朋友都會疑惑,難道公雞是近視眼嗎?怎麼給公雞帶眼鏡呢?帶了眼鏡就能解決打架的問題嗎?
雞的眼鏡可不是人帶的眼鏡,它是一種養殖輔助用具,是專門為公雞設計生產的,只需要把它固定到雞的鼻子上,擋住雞的部分視線,使雞可見範圍縮短到直徑20釐米以內,即不影響雞的採食和活動,還使雞互相之間看不到了,這樣就避免了雞互相鬥架至傷至死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三、雞公帶眼鏡,投入成本低,操作方法簡單。
(1)1個雞「眼鏡」的價格大約0.2元左右,投入很低。根據使用經驗總結,最好不要使用需要穿透雞鼻孔的雞眼鏡,這種眼鏡佩戴後雖然不易掉落,但是需要穿透鼻孔,給雞造成傷害。近兩年已經有新型雞眼鏡上市了,只要把新型雞眼鏡夾到雞的鼻孔裡就可以,不需要穿透鼻孔。在淘寶上就可以購買到。
(2)給雞帶眼鏡只需要兩個人就可以,一個人負責抓雞,另外一個人負責給眼鏡固定在雞的鼻孔裡就行了。省時省力, 沒有技術含量,養殖戶都能自己操作。
四給公雞帶眼鏡的注意事項:
1.選擇適合的日齡給雞佩戴。
一般公雞在生長到60日齡以後,第二性生殖器官開始快速發育,雄性荷爾蒙分比過多,使雞變的好動好鬥。在這個日齡就需要開始給散養公雞佩戴眼鏡。
2.散養公雞的養殖數量和放養密度不一樣,公雞出現互相鬥架的時間不完全一樣。
養殖數量多和放養密度大時,出現互相鬥架的日齡就會更早。氣溫的高低不同,出現鬥架的日齡也會不同,氣溫高的季節出現互相鬥架的日齡就會比天氣寒冷的季節出現的早。因此30日齡以後就要及時觀察雞群的情況,一但有互相鬥架的情況出現,及時給雞佩戴眼鏡,以防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給雞佩戴眼鏡的時間要選擇在晚上,等雞群都回雞舍後再抓雞操作,白天抓雞更易引起雞群的炸群驚嚇,影響雞的生長發育。
4.給雞佩戴眼鏡後,也要經常檢查眼鏡佩戴情況。一但發現有眼鏡遺失掉落的,及時把雞抓住給重新配戴眼鏡。
5.如果雞群活動場地有圍網的,一定要經常檢查是否有雞因佩戴眼鏡而把頭部掛到圍網上,一但發現應該及時把雞從網上摘下來。
以上只是給散養公雞提供的防止互相鬥架的方法。規模化養殖的蛋雞、公雞都是在育雛階段的6-9日齡期間就給雞做斷嘴的操作,以防雞長成後啄叨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