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佔49.6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佔50.32%,半數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鄉村地區。我國目前全國約有60多萬個行政村,這些村莊的人口從幾百到幾千人不等,行政村大多面積小,人口少,居民聚集,但是在廣東普寧,卻有一個非常大的村子,簡直可以和一個縣城媲美了,這個村子的名字叫做大長隴村。
這個村子位於廣東省普寧市的大長隴村,由於它所處在大長隴山而得名,這個村子還是潮汕地區的五大村落之一,而它最有名的一點便是這裡人口眾多,在這個村子裡常住的人口大約有近5萬人,如果光聽這個數字很多人覺得並不是很多。但這裡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僑鄉,從這裡走出去了很多族人,遍布於世界各地。如果將海內外的所有大長隴村人加在一起,有著20萬之眾,這比國內一些鎮子的人口還要多。這和全國所有的村落相比較,人口數量遙遙領先,因此被人稱為中國的「人口第一村」。
這裡歷史非常悠久,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算起來距今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這裡是個著名的單姓村,這個龐大的村子所有人都是一個姓,村子裡的所有人都姓「陳」。要知道在我國各個姓氏中陳姓人的數量位居於第五位,而且陳姓在海外的華人是最多的,曾被人讚譽為」陳林半天下」的稱號。也可以說,這片土地也是鍾靈毓秀,人傑地靈。
雖然整個村子裡大家都姓陳,在發展過程中還是有著很多的分支系別的,尤其在南方沿海地區特別注重宗族祠堂的建設,所以這個村子在多年的發展中建設了共超過60多座祠堂,也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
大長隴村經過了幾百年的沉積和發展,形成了具有特殊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的村落,這裡的元宵節有一個特殊的儀式,就是遊燈,為了祈求下一年子嗣繁衍,人丁興旺。故而在正月十四、十五這兩天,就是這個村莊最熱鬧的時候,村民會將供在家裡的燈籠取出來,於門上插上榕枝、綠竹,再去東門埕神廠前請燈,而後會把請來的神燈插在米缸之中,整夜供奉著。
一般在請燈結束後,就會進行各項熱鬧非凡的傳統儀式,包括巡景、祈願求福、賀歲等等,不得不說,大長隴村繞境的隊伍就像萬裡長城似的,前面一般都是帶頭抬轎子的隊伍,後面幾乎看不到尾巴,隨著「老爺保賀」的嘶吼聲響起,各種鞭炮聲、嘶吼聲、祈福聲傳遍鄉野,以及各種燈光、火光照亮著,場面十分熱鬧。
作為我國人口最多的村莊,其環境建築、風俗習慣、都相當別具一格,既有濃鬱的中國風,又有海派文化的傳承,不知道當你看見這個人口第一村時,會不會被它震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