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父母」。
人心難測,人性難捉摸。這一點,很多人都清楚。
可我們不清楚的是:那些可能的傷害和阻礙,有時也會來自最親近的人。
1
當親情變成了博取利益的工具,幸福只會越來越遠。
以前,只要一提起「啃老」二字,心裡自然地生出不屑輕視感。
我們不解於為什麼自己四肢健全,正值壯年時期,有賺錢養活自己的能力,卻整日依賴父母,心安理得的讓父母養著。
本以為這樣「啃老一族」的存在已經夠讓人寒心了。沒想到,這些年出現了比「啃老族」更可怕的存在——啃小族。
近日,一位名叫「佩琪」的3歲小網紅引起了大家廣泛關注。
同樣是曬娃,但是與其他曬萌娃的父母不一樣的是:
「小佩琪」的父母在網上上傳的都是她各種吃的視頻,是那種大吃特吃的吃。
剛開始網友很訝異於一個孩子有如此大的飯量,也因此被圈粉。
但很快網友就發現,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曬娃了。
在視頻中,小佩琪即使吃光了盤裡的東西,盤也很快又會被加滿。
哪怕她用稚嫩的聲音反覆央求「別弄了別弄了」,父母還是會把剛吃空的盤子弄滿。
就這樣,年僅三歲的「小佩琪」體重已經高達70斤,失了孩童本有的天真可愛。
如若說這是自然生長的結果,那也無可厚非。
令人憤懣的是:是父母為了蹭蹭上漲的粉絲和熱度,直接無視了孩子的成長,把父母該有的關愛和體貼丟在了一旁。
孩子吃的越多,他們越高興;體重漲的越快,他們越興奮。哪怕「小佩琪」早已超出了正常孩子在這個年齡段該有的體重,即將突破100斤,他們也不以為然。
此時,在他們眼裡:小佩琪帶來的利益價值更重於她身體的康健。
孩子本是愛的結晶。
每一個鮮活的生命來到我們的身邊,是為了感受愛,遇見愛,延續愛。
在父母的呵護關愛裡幸福成長,然後自己去探索擁抱這個世界。
而他們卻把孩子當作為自己謀取利益的工具。拿一個「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還不能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的孩童去換取自己想要的物質享受。
這樣的父母的存在,即顛覆了我們對於「父母」二字的認知,也讓我們見識到了比「啃老一族」更寒心的存在。
2
「啃小族」,啃掉的是自己的人生,斷送的是孩子的未來。
無獨有偶,不是只有「小佩琪」的父母如此。
前不久,網絡上曾爆出一件讓眾多寶媽為之氣憤的事件:4歲的童模豆豆因為拍攝太累,不配合拍照,被媽媽腳踢手打。
在《以家人之名》裡,唐燦幼時因為嬌好的容顏,也被父母當作賺錢的工具。
在她本該好好上學的年紀,他們帶著她到處拍廣告賺錢。當唐燦最終沒能如願成為明星時,他們反倒覺得唐燦丟人,置之不理。
這些孩子,在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裡,被迫成為了父母的「搖錢樹」,失去了自己的童真。
更讓人心寒的是:當某一刻、某一天他們沒有按照父母期待的方向前進時,似乎就成了「累贅般」的存在。
古語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雖離不開「利益」二字,可利益之外,還有情分。
虎毒尚且不食子。
而這樣的父母,在高額利益的驅使下,把自己的孩子當作博取利益的手段,為了滿足自己不勞而獲的快感,心安理得的享受,做著那個「被孩子養著的人」。
這是在毀自己的人生,也是在斷送孩子的未來。
我們追求理想的生活沒有錯,但想要的一切,憑藉自己的努力去爭取,才能內在外在雙贏。
在孩子還懵懂無知時,就強行把自己應該背負的一切,加諸於孩子身上。
讓孩子過早的接觸名利場、少了該有的童年,無法擁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自然生長。
3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碎銀幾兩。
金錢物質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健康成長、身心俱康健更重要。
前一段時間鍾美美因超高的模仿能力一度走紅,甚至有公司意圖以年薪100萬籤下他。
同樣是父母,面對如此誘人的條件,鍾美美自己都動心了。可媽媽卻說:「100萬遠遠比不上孩子健康的成長環境。」
孩子雖然現在有一年賺100萬的能力,但金錢利益的背後,消耗的是孩子的童年,更可怕的是滋長了孩子的虛榮心。
他喜歡表演,有演員夢。媽媽選擇一點點引導他,讓他在成長中積澱,擁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在將來自己能夠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時,選擇一條不悔於自我的正確的道路。
孩子的出現,是為了讓愛延續,讓我們在愛與被愛中,收穫真正的幸福。
父母作為他們人生的引路人,做好擺渡的船,才能給自己和孩子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