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女王是堯十三的一首歌,這首歌是他本人自己作詞和作曲的,很多人都說,這首歌就像是在訴說一個人和訴述一件故事,聽的多了,又像是在說自己,這也是這首歌的魅力所在。堯十三北方女王背後有什麼故事?
堯十三人物介紹:
堯十三是一個把雨霖鈴改編成了貴州方言的瀟灑「盲客」,他用不拘一格的音樂,自成一派、契合大眾審美的同時,又撩撥著大眾的萬千思維。堯十三是一個帶著濃厚人文氣質的年輕音樂人,他低調的做派讓喜歡他的人只能從他的音樂中去了解他。他以天才般孤獨而敏感的觸覺讓作品游離在詩意與痞性之間。
網上流傳的關於《北方女王》的故事:
《北方女王》描述的其實是一個發生在堯十三身上平淡而真摯的故事。大學畢業將至,男女同學因為即將展開的新生活,面臨種種問題與矛盾,在湖北江頭矗立彷徨;此時,男生鼓勵女生一起度過難關,兩人維持著微妙的情感;後來,「女王」終於鼓起勇氣,大跨步地邁入未來的生活,大家惜惜作別那校園的美好,漸行漸遠。於是歌詞裡面就只剩下想像和期盼,用十三自己的話來說,「這一首歌可以像一個酒瓶一樣把自己的情緒全部裝起來,偶爾拿出來喝一口,味道還是一樣的。」
一首《北方女王》,唱盡堯十三對愛情所有的柔情與悲喜。這首情歌最過人之處在於它也成為所有人的回憶。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北方女王,而她存在的意義在於讓我們銘記曾經最柔軟的時光——在那些最低落最脆弱的時候,你都不敢相信還有人可以陪伴身旁。可是,回憶中的全部都在這兒了,過去和未來可能有的一切也全在這兒了。
堯十三用一首歌的創作時間,開始和結束他迄今為止最長的一段愛情,從湖北長江邊的淤泥到想像中的四川瀘沽湖,從武漢樂器店裡她彈的鋼琴到十三寫給她唱的歌,這一切看起來美好得就像他們會永遠在一起一樣。過去的愛人啊,能做的也只是喝一杯酒,唱一首歌。堯十三說:「不知道她有沒有可能會再聽到這首歌。一定有來生。」十三啊,那些來不及說的話都咽回去吧,那些無法忘卻的傷感都隨一杯酒喝下去吧。
正如記憶需要時間的發酵才能變得深刻,這首《北方女王》經歷了非常漫長而艱辛的創作過程。作為專輯的先行單曲,正式發布的錄音室版本和之前網絡上的版本有所不同,新編的鋼琴和曼陀鈴碎撥的聲音將那些細密的心思全部融入其中。
而對於曲末的一聲驚雷,堯十三是這樣說的:「我做了錯誤的事情,一聲雷能不能叫醒自己?可能不行。」堯十三,他永遠低調的做派讓喜歡他的人只能從他的音樂中去了解他。他以天才般孤獨而敏感的觸覺讓作品游離在詩意與痞性之間,你所看到所聽到的都只是他多樣的表達狀態中的一種。而堯十三的作品卻永遠真實得令人無法相信,他活生生地展現著我們不願意去直面的孤獨和荒唐,所以他戲謔,所以他嘲諷,所以他深刻。
如此說來,既然盛夏的暑氣令人無法自持,就期待著堯十三即將發布的新專輯能帶來寧靜的力量,一定可以放下那些固執,重新開始。
相關閱讀:
堯十三和李志什麼關係?堯十三和李志作品雷同是怎麼回事
原標題:唱出過去和未來,堯十三《北方女王》背後的故事是什麼?
責任編輯:柯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