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來之前,都會經歷「癌前病變」!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

2020-12-23 中國生物技術網

來源:健康時報

本文專家:陳曦,聯勤保障部隊第九00醫院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不少人奇怪,怎麼癌症說得就得了?

其實,癌症並不是一下子出現的,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如果在癌前病變就能止步,那麼癌症也就很難發生。

癌前病變可控甚至可逆

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

從癌前病變階段發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左右的時間。

所以,在我們身體出現癌前病變時,如果我們懂得及時「剎車」幹預,就可以避免癌症的發生,而這,也是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

記好!8種常見的癌前病變

01

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

胃癌發展有一個大致的過程:

正常胃黏膜→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屬於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癌變的風險相對增高;當胃黏膜出現上皮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腸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

胃黏膜表面明顯不平,且顏色是紅白相間,但以白色為主

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症狀:多為上腹痛、腹脹、腹部不適、食欲不振等。

慢性萎縮性胃炎通過胃鏡及黏膜活檢可以確診,只要在慢性期及時接受正規治療,通常不會癌變。

▼ 幹預方法:

1. 檢查:推薦淺表性胃炎每3年查一次胃鏡,慢性萎縮性胃炎每1~2年查一次胃鏡,並積極治療。檢測幽門螺桿菌,視情況進行規範的抗幽門螺桿菌治療。

2. 戒菸酒:萎縮性胃炎的嚴重程度和吸菸、飲酒正相關。

3. 規律飲食:飲食要細嚼慢咽、少吃醃製食品、不要暴飲暴食、不吃辛辣黴變食物。

02

腺瘤性腸息肉→腸癌

腸息肉有很多類型,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尤其是直徑大於2cm的,癌變的機會較高。

據悉,95%以上的結腸癌來自結腸腺瘤一般從息肉到癌變,平均要5~15年。在這階段,通過腸鏡進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腸癌的發生。

▼ 幹預方法:

1. 檢查:50歲以上每5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每年進行1次肛門指檢,發現息肉視情況處理。

2. 戒菸戒酒:大量飲酒、吸菸,使基因突變,腸息肉的發生率也會提高。

3. 少吃:高動物蛋白、高脂肪的食品,減少食用精糧,減少醃製、煙燻類食物。

4. 多吃: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把細糧的三分之一換成穀物、粗糧,比如豆類、紅薯、小米、高粱、玉米等。

5. 「33」運動:每周進行3次以上的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有助於促進免疫系統健康、減少腸道炎症,癌症危險自然會大大下降。

03

肺結節:不典型腺瘤樣增生→肺癌

中國目前是肺癌第一大國。而肺結節中的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屬於癌前病變。其中,結節越大,惡性的可能性也越大。

根據臨床對上千例的肺部孤立性結節觀察發現,肺部結節直徑小於0.5釐米,惡性的可能性很小,大約在1%以內;0.5~1釐米時,惡性可能性為6%~28%;直徑>2釐米的肺結節惡性概率達到64%~82%;直徑>3釐米的肺結節,90%~95%為惡性。

▼ 幹預方法:

1. 檢查:一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早期肺癌。

2. 戒菸:吸菸者肺癌發病率是不吸菸者的10倍,而戒菸可明顯降低肺癌發生率。

3. 注意室內通風:防室內微小環境空氣汙染,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4. 減少廚房油煙:烹飪儘量減少油炸、煎炒。炒菜前要開窗戶、開抽油煙機,炒菜後抽油煙機要再開5-10分鐘。

04

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

乳腺癌發展要經過:

正常乳腺導管內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性癌

乳腺非典型增生可能是乳腺癌的癌前病變。單純的乳腺增生症並不發生癌變,如果導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則可能為癌前病變。一般將乳腺組織非典型增生、導管內乳頭狀瘤及乳腺囊性增生視為乳腺癌的癌前病變。

▼ 幹預方法:

1. 檢查:女性定期乳腺自查很重要,普通人35周歲以下的女性主要使用超聲檢查進行體檢;45-55歲圍絕經期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如發現有癌前病變,建議遵醫囑複查並看是否需要手術。

2. 不亂用雌激素保健品:亂用雌激素類產品能導致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增生,甚至發生癌變。

3. 少吃高脂食品:少吃油炸食品、奶油、奶酪及各種甜食,控制脂肪的攝取,避免肥胖。

4. 保持好心情:負面情緒很容易導致機體內分泌紊亂,跟乳腺疾病有一定關係。

5. 適當運動:是預防乳腺癌發生的重要因素。

05

肝硬化→肝癌

國際癌症研究署發布的全球惡性腫瘤疾病發病報告中(GLOBOCAN2012),2012年世界約有 782 000 例新發肝癌病例,中國新發肝癌佔 50.5%。

中國肝癌發生存在一個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如果有B肝病史伴肝硬化基礎,則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如伴有影像學發現可疑佔位或甲胎蛋白升高,則可能是出現癌變。

▼ 幹預方法:

1. 檢查:B肝肝硬化的病人,最好每三個月~半年體檢一次,主要查肝臟B超和甲胎蛋白。

2. 積極治療:肝硬化患者要及時接受規範的治療,有B肝要積極治療B肝。

3. 戒菸限酒,避免過勞。

06

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宮頸癌

宮頸上皮細胞在HPV持續感染後,可從發生非典型增生再轉變為癌變,這個時間可長達10年或更長時間。

其中,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也就是常說的宮頸癌前病變,分為一、二、三級別,級別越高越容易癌變,而級別越低越好治療。

要注意!性交、婦科檢查後有少量陰道出血的現象就是接觸性出血,有可能是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症狀。

▼ 幹預方法:

1. 檢查: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應做一次TCT及HPV檢測。如有異常,則需要進行陰道鏡檢查或活檢。

2. 積極治療炎症:積極治療慢性宮頸炎及宮頸癌前病變。性生活要注意衛生。

3. 接種HPV疫苗:條件允許下可接種宮頸癌疫苗,預防宮頸癌發生。

4.防止過度疲勞:不良生活習慣會降低人體免疫力,給病毒入侵製造機會。

07

交界痣→黑色素瘤

交界痣多長在手掌、足蹠、外陰部等易摩擦部位,與其他痣相比癌變可能性高。

一旦發現痣的形狀不規則,邊界模糊,顏色深淺不一,出現暈開或者體積慢慢增大,皮膚出現輕微隆起或變厚時,就要及時就診。

▼ 幹預方法:

1. 化學剝脫或雷射祛痣方法刺激性較大,不推薦大的交界痣這樣處理。

2. 生活中避免過多摩擦,對於有危險信號的交界痣,最好採用手術切除加病理檢查。

08

黏膜白斑→癌症

黏膜白斑是一種上皮異常增生的癌前損害特徵,常見的有口腔、食管、陰莖、外陰和宮頸處的白斑等。

▼ 幹預方法:

發現異常的黏膜白斑,最好到醫院及時檢查。

雖然,萎縮性胃炎、息肉、肝硬化......這些情況都可能與癌症相關,但它們從良性疾病發展到癌前狀態再演化成癌變卻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所以不必驚慌,但一旦發現也要引起足夠重視,積極治療和調整生活方式。

每個癌症發生前,

其實都有預警,

只是看你重不重視!

相關焦點

  • 癌症來之前,都會經歷"癌前病變"!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
    不少人奇怪,怎麼癌症說得就得了?其實,癌症並不是一下子出現的,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如果在癌前病變就能止步,那麼癌症也就很難發生。癌前病變可控甚至可逆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從癌前病變階段發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左右的時間。
  • 科普丨癌症來之前,都會經歷「癌前病變」
    不少人奇怪,怎麼癌症說得就得了?其實,癌症並不是一下子出現的,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如果在癌前病變就能止步,那麼癌症也就很難發生。癌前病變可控甚至可逆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從癌前病變階段發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左右的時間。
  • 癌症來之前,都會經歷「癌前病變」!可惜很多人沒重視!
    不少人奇怪,怎麼癌症說得就得了?其實,癌症並不是一下子出現的,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如果在癌前病變就能止步,那麼癌症也就很難發生。癌前病變可控甚至可逆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
  • 得癌前,經歷的「癌前病變」,是什麼意思?癌前病變就等於癌症嗎
    癌症是大多數人的陰影,對很多家庭都產生了影響,讓人特別難受的地方,在於它的複雜,雖然現在很多癌症患者的生存率都得到了提高,但是依然有很多癌症難以治癒,癌症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致癌得癌前,經歷的「癌前病變」,是什麼意思?
  • 患癌之前,很多人都會經歷癌前病變!抓住這個階段,消結節、除息肉...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大眾健康管理意識的提高,結節、息肉、增生、囊腫的檢出率越來越高,但很多人對這些「異樣」的檢查結果,還是一知半解,有些人認為這是癌前病變,離患癌只有一步之遙了,整日惶恐不安;有些人卻對這樣的結果放任不管,再去體檢時發現已經是癌症了。那結節、息肉、增生、囊腫是不是癌前病變?
  • 癌症來之前,其實都有跟你打「招呼」,可惜很多人忽略了!
    癌前病變並不是癌,如果能在癌前病變時期就重視並加以治療,還是可以將癌症扼殺在搖籃中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談談癌前病變。 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不會,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癌前病變是種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從這一階段發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
  • 患癌前,會經歷癌前病變!4種常見病是癌症「敲門聲」,別不知道
    一、癌前病變,讓人聞之色變 癌前病變,是指發展下去具有癌變可能的某些病變,大多數是慢性炎症性疾病。 很多人覺得,炎症不會像癌症那樣侵襲和轉移,吃點消炎藥對付一下就好了,但現有證據表明,癌症的發生和發展,與慢性炎症有著密切的關係。
  • 癌症來臨前,或會經歷癌前病變:做好2件事,及時逆轉
    一個原本紅彤彤的蘋果從出現斑點到完全腐爛只要一到兩周的時間,那麼癌症呢?很多癌症患者總是天真的認為癌症發生在一瞬,實際上癌症的發生緩慢隱匿,有癌前病變之餘也具有一定的發生規律。沒想到之後症狀持續加重,到醫院檢查,原來竟是外陰上皮內瘤病變,也就是外陰癌的前期病變,還查出尖銳溼疣。「我就是平時有點懶,特別是內褲經常一個月不洗,大姨媽來了墊點紙就過去了。」被醫生問起原因時,芳芳這樣解釋道。癌症這樣「作」出來,芳芳懊悔不已也令人感覺到十分的惋惜。
  • 什麼是癌前病變?8種常見的癌前病變,希望你早點知曉
    癌症通常可以分為三步走,分別是癌前病變、原位癌以及浸潤癌,所以癌症的發展過程一般極其漫長,而癌前病變就是說人體內的某個細胞開始出現增生異常,潛伏在人體持續發展一直到有可能變成癌症。幾乎所有的癌症在發作之前都有癌前病變的症狀,但不是所有的癌前病變最後都會發展為癌症,不僅如此,他們還有可能會恢復到原先的正常狀態中。所以癌前病變只有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才會發展成癌症,但是認識癌前病變對於大家來說,可以幫助大家防治癌症,因此今天我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8種常見的癌前病變。
  • 癌前病變是指什麼?醫生說到4種癌症,要留意身體的早期變化
    癌症是每一個患病者及其家人的陰影,現在的醫學水平可能還沒辦法將這些癌症患者都治癒。隨著時代的發展,癌症被人們發現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了,很多癌症有額越來越年輕化。相信大家經常在新聞報導中聽到過很多年輕人患癌的消息。有的時候很多年輕人會引以為戒,及時的調整好自己的作息和飲食等習慣。
  • 癌前病變不是癌,積極治療可逆轉
    癌症的發生發展可以分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三個階段。當一個正常的細胞出現異常增生時,它就開始被「賦予」了癌變的可能,如果再繼續發展就有可能發展為癌。因此被稱為癌前病變,即癌症正式形成之前的一個「預備」狀態。
  • 什麼是「外陰癌前病變」,等於癌症嗎?婦科醫生一次說清楚
    「外陰癌」,有人聽說過嗎?它是女性常見的婦科腫瘤之一。有數據顯示,15%的癌變發生在四十歲以下的女性,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長期瘙癢或伴隨著出血、分泌物增多、疼痛等情況。很多女性可能存在瘙癢的情況,誤以為是普通的陰道炎症,從而錯過治療,誘發癌症。
  • 約20%癌症患者死於這種不可逆疾病!4大常見癌前病變,越早幹預越好
    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多種癌症的發病率卻不斷攀升,而且呈現年輕化趨勢,不少尚未步入中年的人也因癌症喪命。不過,癌症患者最後都是死於癌症本身嗎?癌性惡病質已經被認為是癌症的一種共患病,患者一旦出現惡病質,身體狀況會不斷衰退,表現為食慾下降、疲倦無力、極度消瘦等。很多癌症末期患者都骨瘦如柴、皮包骨頭。
  • 癌前病變就是宮頸癌?沒有這3個症狀,或許還不算太晚
    通過健康檢查可以了解是否有疾病出現,很多人在體檢的過程中被告知出現了癌前病變,有這種情況需要足夠重視,因為癌前病變可能是即將出現癌症,如果沒有積極治療,通過有效的手段來控制,可能會因為病情的不斷發展而讓癌細胞產生,癌症出現後再去處理,難度已經增大。
  • 【防癌有方】這些「常見病」,當心是癌前病變
    癌前病變是指某些具有癌變潛能的良性病變,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轉化為癌。但並不是說,癌前病變一定會變為癌,癌也不是都來自癌前病變。 出現這些變化,當心是癌前病變 其實所謂癌前病變,是指繼續發展下去具有癌變可能的某些病變,最常見的有以下10種。
  • 醫生提示:看似是小病,其實是癌前病變,這4種病,很少人放心上
    雖然現在醫學飛速發展,但是癌症依然是沒被攻克的難症之一,人們會「談癌色變」,但卻會對癌前病變放鬆警惕,什麼是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指的是在沒有任何幹預、治療的前提下,有機率發展為癌症的病理性改變。雖然有癌前病變發展成癌症需要一段時間,雖然並不是所有癌前病變都會發展成癌症,但是有一部分癌前病變不可逆轉,且具有高危性的,因此需要引起警惕,積極幹預,積極治療,切不可不管不顧。比如以下這幾種癌前病變,危險性較高,需要我們從日常生活以及醫療方面進行幹預,這樣才能將危險性降到最低。
  • 該怎樣區分口腔潰瘍和癌前病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韓虹麗若要猜發生在舌頭上的疾病,很多人都會認為是「口腔潰瘍」,大多時候人們對口腔潰瘍這種病覺得不用在意,自己過幾天就能好,但沒想到有的人卻「拖」成了舌癌!相比於其它癌症,舌癌很少被人們關注。口腔潰瘍會發展成舌癌嗎?人們又該如何分辨口腔潰瘍和癌前病變的區別呢?
  • 檢查出宮頸癌前病變怎麼辦?宮頸癌前病變的誘因,你都知道嗎?
    每個人在提到「癌」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痛苦和死亡!事實也的確如此,癌症帶給患者的折磨,是健康者想像不到的,而且癌症可能病發在任何一個人,任何一處有細胞的部位上,且發展到晚期後的癌症治療難度相當大!一般宮頸癌會經歷癌前病變、早期、中期和晚期幾個階段。而宮頸的癌前病變,又包括了宮頸非典型增生和宮頸原位癌兩種,臨床將其統稱為CIN!雖說,宮頸癌前病變並沒有發展為癌腫,但若沒有在早期發現並及時處理,後期同樣會逐漸發展為早期癌變,最終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 5種常見的「小毛病」,說不定就是癌前病變,提前了解下沒壞處
    小方今年27歲,是個網文寫手,經常深夜寫稿、吃外賣,導致經常胃痛,但是她都靠吃止疼藥草草了事。前段時間痛的受不了,才來醫院檢查,被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還伴隨著腺體增生,是胃癌前病變症狀,胃癌前的最後階段!醫生們都直嘆氣,年紀輕輕,胃就已經被折騰的「千瘡百孔」。
  • 癌前病變 4 大問題,一文幫你搞定
    癌前病變是癌症嗎? 如果說癌症是一個窮兇極惡的「大壞蛋」,那麼,我充其量只能算是個「熊孩子」。在我的大家族中,大家可以看到,大多是慢性炎症性疾病。在常人眼裡,炎症既不侵襲也不轉移,吃點消炎藥萬事大吉,可醫生們對我卻了解的透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