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新生正在進行身份認證。
只需「滴」一聲刷一下身份證,就能完成身份認證……8日,山東大學2018級迎新正式拉開帷幕,全校共6500多名本科新生陸續報到。「人臉識別」、大數據平臺亮相今年的報到現場,讓「00後」們在大學入學時就體驗了一把高科技的魅力。
「人臉識別」瞬間完成身份認證
「新生們只需要把身份證放在這兒刷一下,就可以完成自動識別。」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團委書記馬豔妮告訴記者。她介紹,在往年的新生報到時,學院都要配備電腦和掃描槍,首先掃描錄取通知書來確定身份,再手動錄入學號等內容。「而今年人臉識別系統第一次在國教學院等幾個學院進行試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山東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本套人臉識別迎新系統是專為山東大學研發的。學生們先在系統右下角標示區域刷個人二代身份證,保持眼睛目視屏幕上方,系統讀取到身份信息後,會顯示在圖二中所標示的區域,此時保持眼睛目視屏幕上方,等到「身份認證成功」提示後,即完成人臉識別身份驗證+報到流程環節。
「全程只需要幾秒鐘,給新生們提供了更安全的身份認證、更便捷的報到服務和更有AI的全新體驗。」該工作人員介紹,同時會把數據上傳至系統,就能更好地掌握學生們的信息。除了國際教育學院,興隆山校區的土建學院和青島校區的不少學院,都已經用上了「人臉識別」技術。
報到之前就能網上查詢宿舍
在山大信息辦的展示臺前,立著一塊大屏幕,上面實時播報新生報到的情況。可以看到,截至9日上午10時左右,報到率前三的院系和專業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本科)、藝術學院;而招生數量前十的學院為管理學院、基礎醫學院、軟體學院等。此外,還有今日過生日的學生、最新報到同學、生源地展現等內容,豐富多彩,吸引了不少家長和學生駐足觀看。
據介紹,今年信息辦對迎新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新生在來校報到之前,就能用手機或電腦查詢到自己的宿舍、輔導員等信息,青島校區的學生可以網上自助選宿舍。現場學生報到、申請綠色通道只需手機或電腦終端掃碼便捷處理,工作人員和新生對報到動態通過手機可隨時查看。
相關新聞
有學校專門為迎新開發APP
除了山大新生報到廣泛應用高科技,山東交通學院為了迎接2018級新生的到來,專門研發並投入使用「微哨APP」智能迎新系統,學生可以通過手機端掃碼方式完成全部報到流程。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軟體可在學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後掃碼安裝,學生在假期裡通過手機端即可完成學費繳納、安全教育、心理評測、宿舍用品預訂等工作。報到時,工作人員只需掃描新生的二維碼即可完成各項流程,大大簡化了報到手續、提高了迎新效率,讓該校新入學的7000多名學生都嘗了嘗「鮮」。
據了解,截至9月9日,駐濟高校新生報到告一段落,新生們即將在濟南開啟他們美好的大學之旅。而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今年錄取的1900名新生中,最小的只有14歲,最大的已30歲。
能動學院家長給孩子寫家書
今年的山東大學能源動力與動力工程學院迎新十分溫情。記者採訪時注意到,有的家長送孩子報到時,會將一封信投到專門設置的郵筒裡。
原來,這是該學院與新生家長在假期就做好的「約定」。今年暑期錄取結束後,該學院便將新生和家長拉到了微信群裡,並發起了家長為孩子寫一封家書的倡議。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孩子們進入大學後可能有些不適應,家長們也有許多想和孩子說的,但許多話當面說不出口,用一封家書的形式能帶給孩子沉甸甸的愛。「這封家書或許能緩解學生們因為軍訓不能回家過中秋節的思鄉之情。」據介紹,該學院還計劃鼓勵新生給家長寫回信,由學院統一郵寄。
迎新現場
歷史文化學院送出新生大禮包
一來到山大報到現場,就被各個學院的「花式迎新」所吸引。歷史文化學院本科新生輔導員李婧介紹,今年給每位新生都準備了一個特色禮包,裡面有一本學院院刊《長風》、一本優秀閱讀推廣人獲獎書評,一個各專業卡通人物鑰匙扣和專門設計的具有專業特色的明信片。「希望能引導學生們多讀書、讀好書。」李婧說。
記者發現,他們還在現場設置了「時光膠囊」,新生可以寫下自己的大學規劃,或者願望清單,或者想說的話,一年以後再打開,把當年的這份美好再次送給新生。
而專門送給研究生的印有「多發論文」、「熬夜使人脫髮」、「歷史」等字樣的帆布包,更是讓新生們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