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醫院用「人臉識別+身份綁定」打擊「黃牛」

2020-12-19 東方網

  東方網通訊員王廣兆、王懿輝11月26日報導:患者或代掛號人持身份證「刷臉」認證,如果「證臉不符」將無法預約早高峰現場專家號。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推出專家號預約人臉識別系統,強化早尖峰時段熱門專家(特需)現場號源的管理。並通過細分排隊掛號隊伍、提前預約號源掛號時間、強化醫院制度建設等方法,「多舉措聯動」確保現場號源留在患者手中,精準打擊現場黃牛號販的同時,儘量減少患者現場排隊等候時長。運行一周後成效顯著,已有864名患者通過人臉識別預約到了專家(特需)號源,運行第一天即抓住一位以身試法的黃牛號販。

  「刷臉掛號」讓現場黃牛號販無法遁形

  在腫瘤醫院門診大廳,新裝著一排「樣貌平平」的自助預約機。一到每個工作日早上6:30和下午13:00的現場預約掛號高峰期,這些預約機便開始發揮「神通」。

  原來,這批新裝、針對專家現場號源管理的預約機上,增添了一套人臉識別系統:預約人在預約專家號前,將由系統讀取預約人身份證,並自動與自助機攝像頭拍攝到的人像進行對比,如果身份證與預約人頭像不一致,預約人將無法進一步操作。黃牛號販在人臉識別預約機前,試圖持他人身份證掛號,就會被「刷臉」識破,無法掛號;而旁邊,真正的患者可以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利用預約機順利約到專家號。

  據了解,腫瘤醫院52%以上的患者來自於外省市甚至境外,對於絕大多數外省市患者而言,並沒有預約掛號的意識,有時也因為求醫心切,根本沒有考慮預約門診的事宜,這就被黃牛號販鑽了空子。

  腫瘤醫院院長郭小毛教授表示,黃牛號販搶佔專家號源嚴重擾亂就醫秩序,不但讓真正需要專家號的患者無號可掛,還造成了專家號源的浪費。一直以來,醫院採取嚴厲手段打擊黃牛號販。近期,醫院採用了更為嚴格的掛號審核機制,綁定人臉識別系統,用新技術手段進一步加強現場專家號源管理。即現場掛專家號必須要經過人臉識別系統和身份證的比對認證,並限制代掛號人的數量,以確保掛到專家號的人確為患者本人或其委託人,而非黃牛號販。對於相對充裕的普通門診號源,目前無需人臉識別系統即可在掛號窗口或自助機便捷掛號。

  「考慮到家屬、親友代掛號的情況,我們還設定每位患者可以綁定一位代掛號人身份認證信息,」腫瘤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董楓補充,「綁定信息後的代掛號人,也可以通過人臉識別系統自助代約專家號。」據悉,從11月18日人臉識別系統應用一周來看,已經有864位患者通過腫瘤醫院人臉識別預約系統順利預約到專家號。

  「線上黑名單」嚴防網絡黃牛號販

  黃牛號販的常見套路,是利用「刷號」技術在網際網路上搶佔專家號源,找到高價買家後再退號,然後再利用買家身份信息線下掛號。腫瘤醫院「人臉識別」系統的落地應用,綁定掛號人身份,讓黃牛號販失去了現場「投機掛號」的生存空間。

  「為進一步扎牢防範黃牛號販的『籬笆』,在很早以前,醫院便對網上預約專家號的掛號、退號做出嚴格限制,並設置『線上黑名單』,」腫瘤醫院副院長吳炅教授表示,「本次推行線下人臉識別掛號措施,將與網上預約掛號管理手段形成互補,強化專家號源的管控,確保現場專家號源留在患者手中,維護良好的就醫秩序。」

  根據腫瘤醫院線上預約規則,專家門診開診前2周至開診前1個工作日的中午12:00,將開放網上的預約掛號,掛號人可以通過腫瘤醫院官方微信、官方網站、支付寶、微醫、114、申康醫聯等平臺憑藉身份證信息實名預約專家號或退號,但在超過最晚時間節點時將無法線上退號。

  針對網上預約多次退號的情況,掛號人將被拉入「黑名單」;特別是對於一些稀缺緊張的重點專家號源,退號一次將納入違約名單,影響再次線上預約看病……該項措施在更大限度上遏制了黃牛號販線上退號與線下掛號的勾結。

  董楓提醒說,網上預約專家號源的餘號和退號,將於專家門診開診前一個工作日的中午12:00回到門診大廳的「人臉識別」預約系統,供現場掛號人預約掛號。患者可以在專家門診開診前一個工作日中午13:00以後,根據門診大廳顯示屏上的餘號提示情況,通過「人臉識別」掛號系統「撿漏」預約第二個工作日的專家門診餘號;也可以當天早上6:30現場掛當天專家門診的餘號;已經在網上預約成功的患者,則可以直接在自助機或窗口取號就診,無需再經過人臉識別,也無需急於早高峰排隊掛號。

  「精準預約」鉚牢危重患者

  對於病情緊急、危重的腫瘤患者,腫瘤醫院還在官方微信掛號渠道推出了「AI精準預約掛號」功能為他們提供「綠色通道」。吳炅教授介紹說,腫瘤醫院與相關企業合作開發AI精準預約引擎,置入疑難病症的特徵標準,危重患者在「精準預約」通道上傳病歷資料和檢查報告,經過人工智慧引擎的計算分診後,符合標準的患者將會優先獲得專家號源,以解除危重患者急於就醫的困擾。截止2019年9月底,醫院已經有11個外科科室,129名專家開通了精準預約,服務患者12.8萬人,符合病情需求的患者達21002人,佔預約總人數的約15%。專家門診效率顯著提升,患者則節約了大量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打擊黃牛號販是一項複雜而持久的工作,對於醫院而言,很多時候確實存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窘境。但醫院一直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擺脫畏難情緒,各相關部門一同想辦法、謀出路。利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現場專家號源管理,正是人工智慧技術優化門診管理的具體實踐,是「以患者為中心」的醫院管理創新嘗試。今年腫瘤醫院成功入選全市首批人工智慧應用場景,並獲得上海市經信委「2019年人工智慧創新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醫院正以「智慧門診」建設為抓手,利用新技術、新手段不斷提升服務患者的能力和水平,積極利用人工智慧手段解決以往難以突破的沉痾。

  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強化現場專家號源的管理僅僅是醫院強化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後續仍將不斷努力,持續發掘新技術、新方法為患者服務,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醫院有辦法、有能力管理好現場專家號源,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廣大來院患者的診療利益。

  腫瘤醫院溫馨提示:

  一、現場預約掛號的患者:請一定帶好身份證,醫保患者務必同時帶好身份證和醫保卡,以便「人臉識別系統」進行身份核對。專家門診開診前一個工作日中午12:00以後,可通過「人臉識別」掛號系統可以預約第二個工作日的專家門診餘號。

  (1)專家門診號、特需門診號:

  患者本人持身份證(代掛號人持本人及患者的身份證,且代掛號人僅能為一位患者代掛號,並與患者綁定,綁定後不能再為其他患者代掛號;同時一位患者也僅能有一位代掛號人,其他人不能為其代掛號)通過人臉識別自助預約機現場預約。現場預約號源後不得輕易退號,否則將按違約處理,三個月內將無法再次預約。

  (2)專病(普通門診)號:無需經過人臉識別,直接到門診二樓掛號窗口或自助掛號機預約掛號;但初診患者和首次辦理大病醫保的患者需要到掛號窗口登記掛號。

  二、已經在網上預約掛號的患者:

  (1)如果已經付費,可以直接在門診一樓大廳自助機列印發票後就診;

  (2)未付費的普通醫保及自費患者,可以通過自助掛號機、掛號窗口掛號;

  (3)初診患者及初次辦理大病醫保患者需至窗口登記掛號。

相關焦點

  • 打擊「黃牛」,上海醫院嘗試「人臉識別+身份綁定」掛號
    「黃牛」(號販子)搶佔醫院專家號源,嚴重擾亂就醫秩序,不但讓真正需要專家號的患者無號可掛,還造成了專家號源的浪費。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一種運用人臉識別+患者身份綁定的新科技被賦能醫院門診管理,目的是從源頭上遏制號源被「黃牛」搶佔。
  • 速讀長三角:滬上醫院啟用「人臉識別+身份綁定」打擊黃牛號販子
    上海上海38家三甲醫院最新科研競爭力榜單出爐近日,「上海市38家三甲醫院2018年度科研競爭力排行」榜單出爐,前十名依次為:中山醫院、瑞金醫院/上海第九人民醫院(並列)、仁濟醫院、華山醫院、長海醫院、長徵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腫瘤醫院、新華醫院
  • 上海醫療機構探索刷臉預約專家 黃牛號販失去投機掛號空間
    記者25日獲悉,上海醫療機構率先探索使用人臉識別系統,讓現場黃牛號販無法投機掛號;而真正的患者則可利用預約機迅速順利約到專家號。據悉,除了此前的細分排隊掛號隊伍、提前預約號源掛號時間、強化醫院制度建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此番嘗試推出的專家號預約人臉識別系統,強化了早尖峰時段熱門專家(特需)現場號源的管理。
  • 華西附二院建檔號被黃牛壟斷!孕婦呼籲開通掛號人臉識別
    「找一個串串(四川對『黃牛』的別稱)幫忙買票都比見到華西的醫生容易!」在一個成都孕婦交流群裡,「華西附二院建檔號搶不到」是孕媽媽們最常提起的話題。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產科建檔號難掛,黃牛收取高價服務費,而且多年未得到有效處置,引起了眾多孕婦不滿。
  • 華西二院產科掛號人臉識別上線後,你搶到建檔號了嗎?
    (健康時報記者李超然)「通過人臉識別掛號、建立緊密型醫聯體等方式,我們爭取讓每一個想到華西生寶寶的孕媽媽都享受到最好的醫療服務!」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工會主席、產科主任醫師肖雪接受健康時報記者專訪時說。
  • 掛號要交2000元服務費,黃牛壟斷號源,醫院鬥智鬥勇!
    三甲醫院掛號系統加入人臉識別技術,並不能長久解決黃牛搶號高價賣給患者的問題。如果不能平衡有限的優質資源,那麼催生出畸形需求就不足為奇。醫院在技術層面跟「黃牛」鬥智鬥勇的過程中,也需要考慮提升掛號系統的管理能力。
  • 樓盤暗裝人臉識別 購房者被抓拍識別身份毫不知情
    來源:富匯財富酒店入住使用人臉識別,進小區用人臉識別當門卡,動物園用人臉識別入園……看起來已經「平常」的技術應用,消費者是否考慮到數據及隱私被濫用的可能性?最近南都記者報告了一個在售樓盤的個案,在售樓處中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即使客戶戴著口罩,也能夠辨別出前來客戶的身份,並按照「客戶類型」制定不同的價格。
  • 重醫兒童醫院實行實名制掛號 就診卡需綁定身份證或社保卡
    初次到重醫兒童醫院就診的,需要攜帶社保卡或孩子的身份證原件;如果沒有社保卡或身份證的孩子,就需要攜帶父母戶口本或身份證原件,用於臨時註冊就診卡信息,等孩子有了身份證號碼後再更新註冊信息。  再次到院就診但未綁定身份證信息的,綁定身份證的過程可以在掛號機上完成。
  • 校園應用人臉識別系統怎麼樣?
    隨著軟硬體的升級,人臉識別技術越來越完善,適用場景也越來越多。 人臉識別系統滲透在辦公大樓、智慧工地、學校、政府機構等各種場景,門禁管理進入了智能化時代。那我們來聊聊校園應用人臉識別系統怎麼樣?  智能校園門禁系統是人臉識別終端和門禁設備的組合,使用人臉識別門和匹配的人臉識別系統來控制行人進出。系統將通過黑名單預警阻止陌生人和犯罪分子進入校園。  人臉識別終端安裝在學校的每個通道的門上,使用人臉識別系統監控人行通道。 所以校園內的教師,學生和工作人員都要經過人臉識別系統。進入學校時,必須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識別,識別成功後,將會自動打開閘門。
  • 不好意思,您已經被拍下人臉識別了!
    但是,人臉識別系統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闖紅燈者們心中的固有觀念,會受到的處罰已經不僅僅是口頭警告和罰款20元這麼簡單了,甚至有可能會「丟臉」!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最近,山東濟南和江蘇宿遷等地在十字路口啟用人臉識別系統,對闖紅燈的行人和非機動車進行抓拍曝光。自濟南5月初啟用人臉識別系統,已抓取6200多起闖紅燈違法行為。
  • 招商銀行啟用人臉識別技術
    摘要 【招商銀行啟用人臉識別技術】從招商銀行獲悉,該行已在全國率先啟用人臉識別技術,輔助辦理開戶、風險評估等業務。目前,可在招行網點人臉識別輔助開卡,開卡速度大大提高。
  • 《登記註冊身份驗證》人臉識別失敗解決辦法
    登記註冊身份驗證進行實名認證的時候,是需要經過人臉識別的,只有經過了人臉識別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操作。但是有的小夥伴在進行人臉識別的時候,會出現人臉識別不了的情況,登記註冊身份驗證人臉識別不了怎麼回事?下面小編也為大家帶來了詳細的解決辦法,一起來看看吧!
  • 山大新生報到用上「人臉識別」 瞬間完成身份認證(圖)
    「人臉識別」、大數據平臺亮相今年的報到現場,讓「00後」們在大學入學時就體驗了一把高科技的魅力。  「人臉識別」瞬間完成身份認證  「新生們只需要把身份證放在這兒刷一下,就可以完成自動識別。」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團委書記馬豔妮告訴記者。
  • 百度雲人臉識別落地浙理工圖書館
    4月11日,浙江理工大學圖書館在第八屆讀書節——夢回金沙迎校慶活動上,宣布在百度雲和感創科技的支持下,將百度雲人臉識別等技術應用到圖書館管理中,成為全國首家將人臉識別系統引入圖書館管理系統的高校。  人臉識別是一種利用、分析和比較人臉視覺特徵信息進行身份鑑別的計算機技術,它是非接觸採樣,無需被測者配合,使用起來更方便、更智能。
  • 一文讀懂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的理解人臉識別(Face Recognition)是一種依據人的面部特徵(如統計或幾何特徵等),自動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又稱為面像識別、人像識別、相貌識別、面孔識別、面部識別等。通常我們所說的人臉識別是基於光學人臉圖像的身份識別與驗證的簡稱。
  • 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失敗怎麼辦?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失敗解決辦法
    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失敗怎麼辦?人臉識別失敗的玩家登錄遊戲之後,帳號會被納入到健康系統「12周歲及以下未成年人」的防沉迷限制中,也就是說即使進入遊戲中也只能玩2、3個小時。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失敗解決方法:原因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出現失敗的情況,一般是玩家的帳號綁定的是他人的身份證,或者選擇了拒絕兩種情況。
  • 「刷臉」開啟的AI熱浪 百度大腦人臉識別新產品及夥伴計劃發布會等...
    提起人臉識別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告別排隊,刷臉就能支付的超市;還是告別黃牛,刷臉就能自助掛號建檔的醫院?其實,「刷臉」的時代早已到來,並且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已經超越你的想像,而這些背後都是強大的AI在支撐。9月26日,百度將來到深圳舉辦百度大腦人臉識別新產品及夥伴計劃發布會。
  • 「AI點金」提升效率,優化模式,「人臉識別」成智慧旅遊關鍵一環
    然而景點門票一旦出現明顯供求不平衡,就如同春運期間的火車票、知名歌手的演唱會門票一樣,成為黃牛漁利的溫床。面對這種「痛並快樂著」的煩惱,如何最大限度提升景區運營效率及公平性?以人臉識別進行票務管理成為有效方式。作為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每年暑期都是敦煌莫高窟的旅遊旺季。
  • 「人臉識別第一案」宣判,用法律為人臉識別釐清邊界
    「人臉識別第一案」判了。去年4月,郭兵支付1360元購買了杭州野生動物世界雙人年卡,當時確定指紋識別入園方式。郭兵給園方留存了電話號碼等信息,並錄入指紋。之後,園方單方面要求改成人臉識別。既然指紋就能識別消費者的身份,防止年卡被冒用,那麼,為什麼還要使用刷臉技術?這符合收集公民個人信息的「必要原則」和「最小夠用」標準嗎?推而廣之,刷臉技術成為資本驅動之下的「風口上的豬」,不管有沒有必要,什麼場景都要加一個「刷臉」,刷臉成了各種場所中的時髦做法。不過,是否所有的刷臉場景都經得住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