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雙一流」高校建設效果專家評定已經開啟,有多個高校獲得了專家組的高度認可。
「雙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是我國繼985、211之後,又一個高校發展重大戰略規劃,目的是選出一批優秀的國內高校,打造成世界頂級學府,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柱。
目前,已經有13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包含42所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5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但與985、211不同的是,「雙一流」的評選不是固定的,而是以「開放競爭,動態管理」的模式,堅持「能上能下,能出能進」的建設原則,不分中央地方,不分,同等標準,同等對待,並確立了評選審核周期,不合格的「雙一流」將被淘汰,請出局,優秀的非「雙一流」高校,也有機會加入。
近日,「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諮詢評議會已經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延邊大學展開。
尤其是延邊大學能否保住「雙一流」高校的位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因為在最新的校友會2020年雙一流高校教學質量排名,延邊大學排名倒數第二,僅高於位於新疆的石河子大學,是實打實的「雙一流」吊車尾。
延邊大學位於吉林省延吉市,是吉林省三所「雙一流」高校之一,有自定的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外國語言文學。
在大部分人看來延邊大學的辦學質量,科研能力其實並不突出,能夠取得「雙一流」的頭銜,主要是政策的傾斜,非常有可能從雙一流中落選。
但在9月8日舉行的由上海交通大學王寧教授為組長,延邊大學金柄珉教授、吉林大學張福貴教授、東北師範大學韓東育教授、天津外國語大學王銘玉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金基石教授、南京大學崔昌竻教授等專家組成的「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評議會上得到了肯定。
專家們一致認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完成周期建設任務,達到預定建設目標,辦學水平、辦學質量和社會影響力顯著提升,學校發展實現了新的跨越。
在他們看來,延邊大學充分發揮了區域和民族特色優勢,在深化改革、服務需求、開放合作中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外國語言文學一流學科引領帶動了相關學科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發展,有力支撐了特色高水平大學整體建設。
這也就意味著延邊大學通過了「雙一流」建設的初步審核,基本保住了「雙一流」的頭銜,同樣,近日開展評選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北工業大學都獲得了專家組的肯定,通過了審核。
「雙一流」吊車尾大學通過評審,也就意味著這次雙一流評審,將不會有高校淘汰出局的情況,而目前江蘇大學、燕山大學已經通過官微變相的介紹自己入學新「雙一流」高校。
如此看來,雙一流將會增容。對於只進不出,是否違背當初定的「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淘汰制度呢?
「雙一流」的初衷是為了建設一批世界頂級高校,那就應該精益求精,能者居上,而不應該有其他的照顧性政策。如果要照顧弱勢地區的高校,應該專門立項,而非降低「雙一流」的質量。
不知各位網友認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