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賽十年】我國於2010年10月7日加入世界技能組織,成為其第53個成員。從英國倫敦第41屆世賽首次參賽實現獎牌零的突破,到俄羅斯喀山第45屆世賽再次榮登金牌榜、獎牌榜、團體總分第一,我國走過了加入世界技能組織輝煌奮進的10年。10年櫛風沐雨,10年春華秋實。為宣傳我國加入世界技能組織10年來的成果,挖掘一批世界技能大賽親歷者的感人故事,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出版集團共同開展了中國加入世界技能組織10周年徵文活動,由《職業》雜誌社具體承辦。活動以來,得到了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人社廳的積極響應。現將部分徵文連續刊登,以期更好地弘揚世賽精神,迎接第46屆世賽。
精益求精 不留遺憾——我的世賽翻譯成長之路
文/畢永利
作者簡介畢永利
廣東省技師學院英語高級講師。自2014年起參與世界技能大賽(以下簡稱「世賽」),先後擔任第44屆世賽砌築項目、第45屆世賽烹飪項目翻譯,和團隊一起協助項目選手奪得金牌、銅牌各一枚。
從第44屆到第45屆參與世賽翻譯工作,短短4年,我對世賽翻譯工作的認識越來越深刻。這期間,在領導和資深翻譯的關心與幫助下,我的技術翻譯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善於總結,形成體系
我有一個常年堅持的習慣:凡事第一次要用心做,留下過程記錄,第二次就要有自己的獨特認知,形成體系。
世賽打開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口。2014年,我參與翻譯了第43屆世賽電子技術項目技術文件,並擔任了第43屆世賽電子技術國家集訓隊英語輔導工作。2016年,我隨團觀摩了俄羅斯技能大賽。2017年3月我參加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在南寧舉辦的第44屆翻譯培訓班。由此,我開始真正接觸世賽翻譯工作。經此次培訓,在資深翻譯幫助下,我結合過往經歷,完成了第44屆世賽砌築項目各種技術資料的準備工作。
2016年10月份,我被調整到學院競賽部門工作。第44屆世賽結束後,新一輪世賽備賽開始,我開始參與組織各種級別的世賽選拔賽。我逐步了解了國內競賽的各種要素,結合第44屆世賽的各種備賽材料,我創造性地總結提煉出了世賽「十大文件」。通過對第44屆世賽備賽行程的梳理,我歸納出了世賽備賽的關鍵節點和階段,並把世賽「十大文件」融入各階段的任務中。此時,我已經對世賽和翻譯工作有了更全面、系統的認識。2018年世賽選拔賽開始後,我隨團觀摩了第12屆東協技能大賽,東協技能大賽賽事組織的嚴謹、周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理清階段,分段施策
根據世賽規則,我將整個備賽周期劃分成若干階段,並對各階段任務進行梳理,做到對各階段任務瞭然於心,並明晰完成任務的常規方法。有了這些認識,備賽中任何一個通知或者文件大概在世賽周期中出現的時間、作用我都瞭然於心,兩次備賽,團隊在提交資料和辦理出國手續時沒有出現任何問題;有了這些認識,我快速融入了團隊,贏得專家組和選手的信任,提升自己業務水平,做好各種保障工作,確保團隊以最佳狀態參賽。
廣交朋友,傳遞友誼
在短短的十幾天裡,世界技能組織各成員專家和翻譯聚在一起,要讓大家快速認識你、接受你,你就必須在賽前潛心研究世賽各個成員的特點,學習人際交往禮儀和技巧,真誠待人。通過推敲論壇中專家的發言,虛心向上一屆翻譯請教,我能在賽前了解到各競賽管理團隊的性格特點和處事風格;通過識記專家註冊信息圖,我快速知曉各個專家的姓名、所代表成員體、參賽經驗、本屆世賽所擔負的工作職責等。了解了這些,就知道了在賽場中,哪些做法是大忌,在遇到問題時找誰幫助解決最快。
雖然在每一屆世賽上遇到的都是不同的專家、翻譯,但我待人熱心、真誠,在賽場上,主動幫助整理桌椅、協助專家工作,每當大家最需要的時候我都能出現在他們眼前;選手們在異國參加比賽,飲食不習慣,在比賽最辛苦的時候,大家都能得到我的一些小驚喜,綠茶、老乾媽、榨菜……我與第44屆巴西砌築項目翻譯的友誼傳遞到了第45屆的烹飪賽場,如此一來,我的工作開展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注意細節,提升素養
世賽是青年技能健兒展示技能的舞臺,非常注重參賽選手的素養,工具的擺放,工位的清潔、有序,選手的衣著和禮貌等,都需要在備賽時對參賽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參加第44屆世賽時,每次比賽結束後,我和專家都協助選手把工位打掃乾淨,將不用的磚塊碼放整齊,把對裁判打分用的靠尺擦了又擦,把選手工位下的墊子擦得錚亮。旁邊觀賽的人開玩笑說:「你們將工位清理成這樣,是想要裁判脫了鞋子來打分嗎?」其實無論有評分點與否,這樣做都是代表著選手對自身的要求,更能體現出中國新一代技能人才的素養。
在烹飪比賽備賽過程中,根據場地圖和基礎設施清單,我們對參賽選手操作的每個細節都進行了嚴格的設計:如何轉身洗手,如何出菜,如何擺放工具……就是靠這樣不計其數的訓練、不厭其煩地提醒參賽選手注意操作要求以及全團人員的共同努力,才使得使我國的烹飪選手藺永康在西餐這個西方優勢項目中斬獲銅牌,取得歷史性突破。
語言培訓,影響降到最低
世賽雖是技能對決,但也不能缺少翻譯語言的輔助。賽前通過項目分析,讓選手了解選手使用英語的場合和內容並做針對性的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衝刺階段,選手的技術儲備已經非常成熟,但是我國選手歷經的國際大賽少之又少,因此,如何把語言不通給他們帶來的心理影響降到最低,是我考慮最多的問題之一。
砌築項目選手使用英語機會不多,我就把重心放在自身專業發揮上,中英互譯做到最貼切,選手賽場中出現的問題能馬上脫口譯出,做到安全操作培訓翻譯穩、準、快。
烹飪項目具有特殊性,考核內容是西餐,除翻譯任務外,禮貌用語、日常打招呼和賽場指令培訓是備賽中必不可少的。備賽時,我觀看了大量國外烹飪比賽的視頻,如《地獄廚房》等節目,提煉出精確的賽場指令,用在選手訓練和模擬比賽中。
精益求精,不留遺憾
對於世賽翻譯來說,要在項目輪換後短短的4個月內,快速了解並精通一個陌生項目難度不小。但萬丈高樓平地起,唯有功夫下在賽場外,方能披荊斬棘,一往無前。我利用阿里巴巴英文網站,藉助CNKI翻譯助手把每個專業術語翻譯貼切;通過閱讀往屆論壇文章和專業書籍積累專業詞彙;觀看大量相關比賽視頻感知比賽;仔細推敲賽程表預測賽場內發生的事情,並做好各種保障預案。兩屆世賽,我都抱著精益求精的態度、不留遺憾的信念與團隊成員攜手工作,百分之百地圓滿完成了任務。
主動工作,引領帶動
翻譯不僅是語言橋梁,更應該是整個項目的潤滑劑。在備賽前期獲取信任的基礎上,翻譯在參賽保障方面主動工作有利於避免突發情況,確保參賽任務順利完成。我在賽場上發揮對現場規則能原味解讀的優勢,引領帶動團隊儘量避免非主動違規。兩次備賽,我都利用生活經驗,根據選手的飲食習慣準備好相關保障物品,確保選手在外衣食無憂。在賽場上,在徵得代表團領導同意並不影響所擔負的翻譯工作的情況下,我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保障賽事順利進行:第44屆世賽缺少志願者,我在賽場上推水泥砂漿,協助計時;第45屆參賽選手眾多,專家忙碌,我就幫助技能管理團隊做了些文職工作。
對世賽有了深入系統認識後,我主動要求把所學奉獻出來。自2018年11月開始到喀山世賽參賽前一天,我共給第45屆世賽新遴選翻譯做了三次培訓。這三次經驗分享,從抽象到具體,從朦朧到清晰,尤其是臨出發前的規則培訓,其內容與形式與世界技能組織給翻譯的賽前培訓要求十分吻合。
參加第45屆世賽總結表彰會時,我與其他翻譯交流時說:「我只是套用了我上一屆的做法就完成了本屆比賽的相關翻譯工作」。有翻譯接話說:「我們是套用了您的做法完成了本屆比賽的相關翻譯工作」,聽完此話,我很欣慰,感覺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了。烹飪選手藺永康在賽後採訪中也說:「技術是專家組傳給我的,規則是畢老師告訴我的。」
世賽工作只有開始,沒有結束,我將堅守初心,篤定前行,助力我國技能人才培養,助力中國代表團在世賽上取得新的更好的成績。
文字編輯:靳小靜 責任編輯:張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