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小白菜」的美好記憶不曾遠去,世遊賽又有了一群可愛的志願者。
昨天,「海上王冠」更是添了一批海外志願者,他們來自西班牙。至此,上海世遊賽的志願者總人數已經超過3500人。
身著火紅的T恤衫,掛著熱情洋溢的笑臉,體貼周到的個性化服務……東方體育中心的觀眾們,都親切地喊他們為「小番茄」。
「90後」勇士
世遊賽有個「運行支持部」,那裡的志願者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志願者裡的志願者」。
1991年出生的唐勤,是個標準的「90後」。這次,他被推選為「運行支持志願者團隊」的學生負責人。
6月20日開始,唐勤就帶著一幫「90後」起早貪黑,清點、分發制服、手冊等各類物品,不計其數。「我們每天有30名志願者上崗,一天要把1.7噸礦泉水送到各個崗位。分攤下來,每人要發113瓶礦泉水,這還只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唐勤指著倉庫裡的手推車,「你看,開賽才幾天,光是這種載重150公斤的手推車,就已經壓壞了7個。」
唐勤走路時有點一瘸一拐,原來開賽前3天,他不小心摔傷,小夥子只休息了兩天,就回到了工作崗位。「我們這裡一共有50名志願者,一半是女孩。工作量很大,少了一個,其他人就要多流汗。」
最忙時,唐勤凌晨3時半起床,晚上11時到寢室。「我們計算過,一天至少出四身汗,回到房間,T恤衫上都是白色的鹽鹼。」
超級聯絡
世遊賽參賽國家和地區有181個,是歷屆之最。組委會提供10種語言服務,給每個隊都配了一個「聯絡官」。這些志願者,會兩門外語的很正常,能講三四國語言的,也大有人在。
丁笑春來自上海外國語學院,她是西班牙隊的聯絡官,不僅說得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英語也很棒。晚上7時在「海上王冠」找到她時,小姑娘正在給西班牙花遊隊做翻譯,這已經是她一天中第5次提供隨隊服務。
本屆世遊賽,西班牙隊參加了所有大項的比賽。小丁一個人負責85人的團隊,工作量不小。每天晚上,她要給自己列出第二天的行程單。昨天,小姑娘從早上7時開始工作,一口氣跑了5支運動隊,下午3時才吃上午飯。
西班牙語光是「跳水」這一個單詞,就由18個字母組成。小丁手裡有一個「萬能本」,幾十頁紙上記得密密麻麻。「賽前,我就準備了這個小本子,把平常不經常使用的詞彙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幾天相處下來,小丁已經和西班牙隊選手打成一片。「2013年,來西班牙吧,我們也要舉辦世遊賽。」小丁接二連三收到西班牙隊員的邀請。
攜手同行
經過20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康奇塔、馬努爾和另外3個同伴從西班牙輾轉抵達上海。還沒來得及等到組委會發放的T恤衫,昨天上午9時,這5位西班牙志願者就出現在「海上王冠」的三層看臺,給觀眾提供引導服務。
康奇塔已經68歲,是位喜歡戴黑色墨鏡的老奶奶。退休後,她開始從事志願者工作。最早,康奇塔一個人去了衣索比亞,在一家西班牙醫院裡做護工,一待就是一年。「當地的條件很艱苦,人們看病常常要走兩天的山路,才能到醫院。」康奇塔說,在那裡的國際志願者,都是發自內心想提供幫助。她自己雖然不是醫生,但可以給病人按摩身體,減緩疼痛。
2007年,薩拉戈薩世博會,康奇塔結識了長鬍子老爺爺馬努爾。「他以前在古巴做過志願者,因為相同的經歷,我們一見如故。」後來,二人經常一起做志願者。去年,他倆就為上海世博會服務,今年又攜手來到世遊賽。
傍晚5時,在東方體育中心找到康奇塔和她的夥伴,這個平均年齡超過40歲的外籍團隊剛剛結束一天的工作。「有點累,但是能幫助到身邊人,我們很開心。」康奇塔笑得很燦爛。
「晚安世遊」
世遊賽跳水館有個美麗的名字——「月亮灣」。
夕陽西下,月光灑向樹梢。「月亮灣」裡國歌嘹亮,獎牌是對冠軍的禮讚。每天的謝幕是「月亮灣」裡最熱鬧的一刻。
「關注世遊賽,歡聚月亮灣,謝謝觀賽。」四五十名志願者載歌載舞,在「月亮灣」門前排成一列。小朋友、大朋友,不分年齡,不分國籍,伸出熱情的雙手,來個百米衝刺,和歡送他們的「小番茄」擊掌相慶。身旁的家人,趕緊拿出攝像機記錄下這難忘的一刻。這個特殊的歡送儀式被取名「晚安世遊」。
「月亮灣」看臺上志願者有86名同學,是從杉達大學1300名報名學生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烈日炎炎下,引領觀眾、檢票……一幹就是一整天,志願者的工作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光鮮。
「到場館後,我們就想,怎麼能讓觀眾高高興興來,開開心心離開。」杉達大學的魏佳介紹,「月亮灣」的志願者世博期間在中國館附近服務。世博會後期,大家想出了「晚安世博」的點子,受到了觀眾的歡迎。「這次,『晚安世遊』的創意就來自世博會。我們希望世博精神,能在世遊賽延續下去。」 (記者 鍾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