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代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讓本不知名的寒山寺成為遠近周知的名寺。
情境交融,千古傳誦,此詩碑順理成章地置於寒山寺中。但去過南京的人會發現,南京總統府的煦園也有一方《楓橋夜泊》碑,精雕細刻,與蘇州現存的那塊十分相似。
△寒山寺詩碑
△總統府詩碑
1
同款詩碑,兩地出現難辨真假
南京總統府內的詩碑與寒山寺內的俞詩石碑,從形狀到大小及文字書體及布局基本一致,連碑額、碑身及碑座等圖案也一模一樣。曾經很多人認為此碑是汪偽時期從寒山寺移置於此,兩碑一度出現真偽之爭。
直到1981年,在總統府一次大修整中,發現碑座上刻有七排日本文字,記錄此詩碑刻於昭和十四年(1939年)。由此可以斷定,總統府詩碑為寒山寺的複製品。
那麼,這塊本該屬於蘇州的詩碑為何會出現在與其看似關係不大的南京總統府呢?
2
日本侵略者對詩碑覬覦已久
1937年南京城被日本鬼子攻破,盤踞在蘇州的松井石根欣喜若狂,率百餘護衛策馬狂奔到寒山寺,在《楓橋夜泊》詩碑前與另8名日本人合影。
甲級戰犯松井石根與詩碑合影/網絡
自唐以來,日本人就對寒山寺情有獨鍾,可謂到了痴迷的地步,還仿蘇州的寒山寺,在日本東京也建造了一個寒山寺,而且刻了《楓橋夜泊》詩碑,更是被視為國寶。
日本的「寒山寺」
松井大將知道裕仁天皇很是喜歡《楓橋夜泊》一詩,便將自己和詩碑的合影寄給了裕仁。裕仁看到照片後,立即發電報讓松井把詩碑運到日本……
日本寒山寺張繼《楓橋夜泊》詩碑
3
日寇陰謀,策劃「天衣行動」
松井接到旨意後,立即找人商議,經過一番密謀,詭計悄然實施...1939年3月15日,《蘇州新報》第2版刊發了一條新聞,文中寫道:
「日本朝日新聞社定期在大阪甲子園舉辦東亞建設博覽會。茲悉該社此次舉辦之展覽會中,除陳列名貴出(展)品外,並以唐代詩人張繼所詠之《楓橋夜泊》詩聞名中外,故特在會中仿照寒山寺假造一所,為逼真起見,將寒山寺碑即日搬運赴滬,再轉運至大阪陳列……此碑一俟大會閉幕再行運歸原處。」
隨後命部下策劃了一個「天衣行動」:組織精幹特工喬裝成海盜,隨時待命;另派幹練特工在日本本土博覽會結束時對《楓橋夜泊》詩碑進行掉包,用假碑換下真碑,待運碑船啟程返回途中,待命的 「海盜」特工迅速採取手段,使運碑船和假碑同沉汪洋,而真碑則被留在日本。
松井石根/網絡
4
保護古碑,連夜仿刻足以亂真
寒山寺住持靜如法師看到報導後心急如焚,為不使國寶流失海外,他邀請蘇州石刻大師錢榮初到寺,奉上20根金條,說明請其刻碑瞞敵之事。
錢榮初被法師的愛國熱情打動,表示一文不收。為趕在日軍搬運詩碑之前將真碑救下,錢榮初白加夜連軸轉,僅用了兩天時間就將《楓橋夜泊》詩碑仿刻成功。
錢榮初大師正在刻石/趣觀歷史
豈料,就在錢榮初仿刻詩碑時,卻被一個大漢奸盯上了……為了向天皇邀寵,大漢奸梁鴻志將仿碑截住,送到了南京。並向松井石根獻媚,建議日軍悄悄將寒山寺內的詩碑用商船運往日本,與此同時,將仿碑當作真碑在南京總統府內展出,這樣可保真碑順利抵達日本。
總統府舊照/網絡
5
大師殞命,千年詛咒嚇壞日本人
松井石根並沒有採納漢奸梁鴻志的建議,怕夜長夢多,而是決定提前執行「天衣行動」,可是,就在「天衣行動」啟動的前一天,一樁詭異的命案發生了……
那天,仿刻詩碑的錢榮初離奇死亡,在對其進行屍檢時發現其上衣口袋內有張紙條,上面的血字赫然在目:「刻碑、褻碑者死!吾忘祖訓,合(活該)遭橫事!」
一位日本士兵與俞樾詩碑合影/網絡
錢榮初因私刻詩碑而暴斃,松井石根驚出了一身冷汗。立即放下繁雜的軍務,查閱有關詩碑的歷史記載。據野史記載,關於詩碑詛咒的傳說確實存在,由唐武宗發出的,且宋代翰林院大學士郇國公王珪、明代才子文徵明、清代俞樾,都因書刻此詩沒有善終。
唐武宗像
看來此碑真的是烙上了千年的詛咒,萬一日本天皇也難以跳出唐武宗詛咒的怪圈,那該如何是好?松井石根越想越怕,並將悟出的道理電呈裕仁天皇。於是,忍痛放棄了「天衣行動」。
日本天皇裕仁像
6
錢榮初暴死之謎數年後破解
其實當時錢榮初並沒有死。多年後,人們才知道當年暴斃在寒山寺外的乃是與錢榮初長相酷似的錢達飛,錢達飛與錢榮初有刎頸之交,也是個愛國志士。
錢達飛在得知靜如法師和錢榮初的計劃失敗後,謊稱自己身染重病勸好友錢榮初遠出避難,自己捨身取義,用「血書」引誘松井石根研究有關詩碑的歷史記載,以嚇阻日寇掠碑之陰謀!
一首詩,一塊碑,一座寺,見證了中日兩國的千年恩怨。其實,詩碑的千年詛咒並不存在,只是沒想到的是這詩碑背後,竟隱藏了這麼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壯愛國故事!
*部分圖文資料來自趣觀歷史、揚子晚報、未解之謎吧、讀史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看見蘇州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