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物語
大唐,自古以來第一個盛世。
而此時,開元盛世已過了十多年了。李隆基,一個在戲曲方面很有造詣的皇帝,被梨園子弟尊為聖人。大唐經過貞觀年間的積累,國民經濟得到了很大提升。開元盛世雖在李隆基手裡創造,盛極而衰,也由他手中,大唐國運呈崩天之勢不可逆轉。
李隆基寵幸楊玉環,為博其一笑,一騎紅塵只是荔枝。楊國忠,奸賊一個,大唐國運倒在這兩人手中。
天保十二年,張繼進士及第,沒想到僅僅兩年後,安祿山和史思明以誅殺奸賊楊國忠為名帶兵攻入長安,李隆基及一幹文武倉皇奔走,雖在馬嵬殺了楊國忠和楊玉環,但不是李隆基本心。朝中文士也紛紛出逃避難。
寒秋,肅殺之氣。張繼隻身逃到江蘇姑蘇城。文士被逼到此種境地也算是悲劇。只因當朝皇帝寵幸後宮寵幸奸佞不聽忠言,致使被蒙蔽,受災難的還是老百姓。
深夜,透骨之冷,又怎及得世間之冷?
一壺酒已醉。人無論高興或是煩心的時候總喜歡喝點酒的,尤其是男人。沒有說平常心態也喝酒的,喝酒就是有事。張繼此時想到的是什麼?說自己麻木不仁吧,卻以進士之身做官一絲不苟;說自己盡匹夫之責吧,卻也對廟堂之亂無能為力而孤身流落於江南,說白了就是逃難。
這種時候一個人借酒是最好的。搭一葉扁舟,孤星獨飲。
一輪孤月懸於空,周圍只有點點寒星微弱地閃爍。
「呱、呱、呱」……一隻烏鴉在樹上亂叫。
突然,張繼一個酒瓶向樹上飛去,你這隻烏鴉亂叫什麼?還未到冬季,為何出來這麼早?你和長安的烏鴉有什麼區別嗎?所謂天下烏鴉一般黑,看到我落難,卻叫得像只青蛙一樣,黑夜看不見黑色的烏鴉,你也只會隱藏於黑暗中嘲笑這世道吧。或者你也有自己的苦衷?
一壺酒過,有點醉意,卻仍不能掩蓋內心的潦倒。看著手裡的酒壺蓋,內刻「再來一瓶」是什麼意思?船家,那就幫我再來一瓶。
姑蘇城,乘一葉扁舟,順水而流,漂到哪裡算哪裡,沒有目的。酒沒有澆去愁思,反而澆去了睡意。夜已深,卻不知此時是何時?水裡的月影隨著水面的波動而顫動。停舟近岸,在樹下獨坐一陣,天再冷一點又何妨?已入深秋,楓樹和草都結上了霜,這天地之間也似乎結上霜。朝堂之事何時方能穩定?盛世總是短暫的,大同社會遙遙無期啊。
紅葉似火,卻仍不能祛除天氣中的寒冷,本打算借酒澆愁,卻愁上了心頭,倒不如痛痛快快地睡一覺。大唐國運已呈崩天之勢不可逆轉,盛世難以再現。大唐就算能出一個或幾個中興之臣,若不能有一個明君,不能有一個胸懷天下心系黎民百姓的實幹的皇帝,百姓只會越來越苦。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深夜的姑蘇城,寂靜如斯。江南的文採風流盡現,是城郭的文化與國運的文明。姑蘇城儘管很大,但身在其中也只能窺視一條街,一條路,一口井,一家店,一條河。相距不遠的寒山寺,也不寂寞,偶爾傳來幾聲敲鐘聲,夾雜在鴉啼、流水聲中,一絲絲傳入了客船上。論文採,比不過李杜;論心機城府,及不上安史;論進言,更不如名不副實的奸臣楊國忠。在這個士農工商排行的時代,仕途不濟,倒不如做一個能種幾畝薄田的農夫,養活一家人不成問題,雖辛苦些,但靠天吃飯,到底來得踏實和心安理得。看天氣遠比與人鬥容易得多。回家後,不再入仕。
張繼有感而發,借酒意,隨意寫下一首《楓橋夜泊》,不意流傳於世: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相關照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