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萬寶之爭」關鍵時刻,潮汕老闆集體拜會姚振華,引發輿論關於潮汕商會將為寶能系提供資金支持以打萬科收購戰的揣測。基於歷史根源,潮汕商人歷來有「抱團」的傳統。通過萬科股權大戰一炮而紅的寶能系及姚振華,更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廣東省委原常委、原統戰部部長周鎮宏的胞弟、潮汕籍商人周鎮科便曾與寶能系有過多次商業往來。寶能還是有「縮小版全國工商聯」之稱、商業大佬雲集的深圳同心俱樂部成員。在2015年年底的萬寶大戰中,同心俱樂部官主席陳紅天發文《誰是野蠻人》,炮轟王石,力挺寶能系。而在寶能系的發家史中,除了收購併拆分深業物流,寶能系還曾不止一次與國家林業局直屬科研單位中國林業科技研究院合作開展項目,姚振華亦因熱心林業相關公益事業而收穫榮譽。
「萬寶之爭」關鍵時刻,潮汕老闆集體拜會姚振華,一度讓人產生遐想。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汕頭市委書記陳良賢帶隊參觀考察寶能集團,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帶領集團高管匯報寶能集團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與陳良賢同行並跟姚振華進行座談的,還有全國各地潮汕商會會長。
這一消息,引發坊間關於潮汕商會將對寶能系爭奪萬科控股權進行資金支持的揣測。
事實上,抱團發展,是潮汕商人一直以來示以外界的形象。萬寶之爭發生後,甚至有傳言稱,廣東乃至全國的部分潮汕商人已達成共識,必要時「借錢」給姚振華去打這場收購戰。
傳言背後,實際上帶著公眾對潮汕商人特質的聯想:敢於冒險、抱團講義氣。
潮汕籍學者陳少慈曾從文化層面解釋過潮汕商人的這些特質:「因為涉及到禁海和開海禁的原因,潮商的遠洋貿易在海禁時期實際上走的都是非法的途徑。正是因為曾經遊走在律法之外,潮商才會養成了大膽、敢拼、勇於開拓的精神。也因面對的危機更大,潮商更加有組織性。」
在二級市場頻頻舉牌,並最終在與萬科的股權爭奪戰中「一炮而紅」,寶能系將潮汕商人的剽悍、兇狠演繹得淋漓盡致。
而在寶能系背後,究竟站著一幫什麼樣的商業大佬?
「親密戰友」周鎮科
網易財經獨家調查顯示,一個名叫周鎮科的潮汕籍商人,與寶能系有過多次商業往來。他們的交集,或為潮汕商人之間「抱團講義氣」的一個佐證。
2015年年底,大連籍商人陳谷嘉向網易財經獨家爆料,稱其原來在深圳西麗的一幅土地,經過一系列司法拍賣後「低價」落入寶能系之手,最終被開發成寶能城項目(詳見《寶能系「低價拿地術」:從奶牛場到深圳豪宅》)。此事涉及到的一個關鍵人物,便是周鎮科。
陳谷嘉稱,周鎮科實際控制的深圳金鵬城投資通過司法拍賣,以228.78萬元的低價拿下上述西麗土地所屬的深圳溥和實業50%權益後,又在2008年用另一場司法拍賣將相關股權轉讓給寶能系旗下的深業物流。寶能地產曾就陳谷嘉的實名舉報對外闢謠,稱「本公司取得股權的程序、對價,經多級有權機關覆核並確認合法」。
根據陳谷嘉本人的說法,以及其提供的寶能地產董事長姚建輝的談論錄音,周鎮科,為廣東省委原常委、原統戰部部長周鎮宏的胞弟。周鎮宏於2012年因「茂名窩案」落馬。需要指出的是,周鎮宏出生於廣東潮汕平原西部的普寧市。
網易財經調查發現,在前述溥和實業50%股權於2008年轉讓之後,周鎮科關聯公司還曾「折返」,再次介入寶能城項目公司,為這段長達20多年的歷史糾葛譜寫了一段「插曲」。而與這段插曲在時間上巧合的是,周鎮科還深度介入了寶能系在A股市場的第一次亮相。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披露的信息顯示,寶能系旗下深業物流在2009年6月拿下溥和實業100%股權後,於當年12月將其中49%的股份轉讓給了當時才剛剛成立1個月的廣州名翔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名翔投資」)。
資料顯示,名翔投資註冊資本1000萬元,股東為自然人周松欽、黃漢森,兩人分別出資490萬元、510萬元。網易財經獨家調查發現,周松欽出生於1986年,成立名翔投資時年僅23歲。
2013年7月,名翔投資從廣州遷至新疆喀什,並在當年8月將其持有的溥和實業14%股份轉讓給力波釀酒(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力波釀酒」)。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資料顯示,周鎮科在力波釀酒擔任董事。
力波釀酒在隨後2年內完成了對溥和實業49%股權的收購。不過在2015年4月,力波釀酒又將其持有的溥和實業49%股份,返還給了寶能系旗下的深業物流。
巧合的是,正是在溥和實業的股權發生數次變更的時候,2010年5月,寶能系核心公司鉅盛華和傲詩偉傑有限公司(由「銀通投資」更名)首度亮相資本市場,以約3.5億元的價格收購了ST湖科(600892.SH)18.86%股權,ST湖科後更名為ST寶誠,現名寶誠股份。
頗為蹊蹺的是,寶誠股份這一一度被視為寶能系主要資本運作平臺、計劃將相關優質資產注入其中的「殼資源」,在2014年10月被矩盛華以3.07億元轉讓所持全部19.99%股份。
《證券時報》當時援引機構人士的話稱,「寶誠股份股本較小,即使近年來股價上漲,市值有所增加,仍不失為一個理想的殼。以此來看,轉讓價格是偏低的。而且,考慮到寶能系當年為獲得寶誠股份控制權就付出了3.5億元現金,這筆交易就顯得更不划算。」
而接盤寶能系在寶誠股份股權的公司,為深圳市大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由於周鎮科持有該公司99%股權,因而自此成為寶誠股份的實際控制人。
獲同心俱樂部主席力挺
2012年全國「兩會」期間,在深圳投資的二十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共同倡議發起成立「深圳市同心俱樂部」。
資料顯示,同心俱樂部成員企業擁有74家上市公司,整體關聯公司數量近3000家。2012年俱樂部成立之時,成員企業資產總額達1.5萬億元,利潤超3000億元,平均每年直接和間接納稅逾600億元。
萬通董事長馮侖曾將同心俱樂部戲稱為「縮小版的全國工商聯」。而在同心俱樂部擔任職務的成員名單,則更謂「豪華」。
網易財經根據同心俱樂部官網信息統計,目前該俱樂部總計有成員122人。永遠榮譽主席為已卸任的深圳市委常委張思平,名譽主席為中國銀行深圳分行原行長王少俊,現任主席為祥祺控股集團董事長陳紅天,陳也是華南城(01668.HK)的大股東之一。
近期關於陳紅天的新聞,是其在香港瘋狂掃樓。7月13日有媒體報導稱,陳紅天以45億元買下香港紅磡One HarbourGate 東座全幢。此前的6月,陳紅天還被曝以21億元買下香港歌賦山道15號一幢洋房,當時價格不但創下香港記錄,也為全球最高物業成交價之一。
在同心俱樂部的副主席中,海王生物(000078.SZ)張思民、信義玻璃(00868.HK)李賢義、中洲控股(000042.SZ)黃光苗等8人為常務副主席;比亞迪(002594.SZ)王傳福、順豐速運王衛、佳兆業(01638.HK)郭英成等22人則為副主席。
寶能集團也屬於同心俱樂部成員企業。不過寶能董事長姚振華在俱樂部裡的「地位」並不算高。網易財經注意到,在主席、常務副主席、副主席、理事四個等級架構中,姚振華屬於最「基層」的理事中的一員。理事成員總數為89人。
這或與姚振華在深圳商界屬於後起之秀有關。一位在華南地區經商的潮汕商人告訴網易財經,即便是在潮汕商人中,姚振華之前也並不是太出名。
由汕頭經濟特區報社主辦、創刊於2006年的《潮商》雜誌,在此次萬科股權大戰爆發之前,也從未提及過寶能以及姚振華。直到寶能舉牌萬科引發各界關注之後,《潮商》2015年03期上才出現了介紹姚振華的文章。
網易財經了解到,擁有122個成員的同心俱樂部,內部又有一個「小團體」——其中的57個成員在2013年成立了一隻投資基金,並註冊成立了深圳同心投資基金股份公司(下稱「同心投資基金」)。相較同心俱樂部的架構,同心投資基金披露的任職名單中,「潮汕」色彩更濃。
同心投資基金的兩屆董事長均為潮汕人,前任董事長為中洲控股(000042.SZ)黃光苗,現任董事長則為皇庭國際(000056.SZ)鄭康豪。12名董事中,潮汕商人佔了4席;4名監事中,潮汕商人佔到3位。
姚振華便是同心投資基金的監事之一。寶能系旗下鉅盛華在同心投資基金投資1億元,佔股3.6232% ,與黃光苗、鄭康豪等人的持股比例一致。
網易財經了解到,同心投資基金已經進行了一系列商業投資,對外投資了11家公司,其中包括一家融資擔保公司。而該融資擔保公司,存在以股份抵押向內部股東發放借款的情況。
同心俱樂部此前有兩次頗為引人注目的「發聲」。一次是「佳兆業事件」時針對網絡上流傳的「深圳地產預警名單」進行闢謠;另一次便是「力挺」萬寶大戰中的寶能系。
2015年12月31日,同心俱樂部官網發布主席陳紅天署名文章《誰是野蠻人》,炮轟王石。
「在資本市場和企業經營中,我們必須遵守這樣一種遊戲規則:企業是誰的,就應該誰說話算數或者聽誰的,這是常識……職業經理人不喜歡新的股東,或者不喜歡『老闆』,我們都知道,他只有一個做法,那就是辭職另謀高就。北方話叫做『滾蛋』,廣東話叫『劈炮』。」陳紅天在該文最後如是說。
多次與國企合作
在2015年12月17日萬科的內部講話中,王石將寶能系的發家史總結為「一進、一拆、一分」,直指寶能系通過拆分深業物流發跡。
收購、拆分深業物流或許並非寶能系唯一參與的國有企業改制。網易財經了解到,寶能或參與了2009年深圳建業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改制,其在深圳的房地產項目「寶能公館」,為深圳福田竹子林建業小區舊改項目。
此外,鮮為人知的是,在與國企合作的歷史中,當年尚名不見經傳的寶能,還曾一度醉心於林業事業。
根據《新財富》雜誌報導,早在2002年3月,寶能投資、鉅盛華實業聯合國林竹藤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國林竹藤科技」)、中國林業科技研究院(下稱「中國林科院」)共同成立了深圳市中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林實業」),主營竹木貨櫃底板的研製和開發。其中,寶能系佔股50%,國林竹藤科技和中國林科院分別佔股30%和20%。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林科院是國家林業局直屬的科研單位。而國林竹藤科技則是中國林科院和寶能投資參與投資的,以生產竹藤產品、林產品合成材料及製品的相關技術公司。
擁有中國林科院支持的中林實業,一度承擔了國家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創建新興環保材料與林業生物工程製品基地的任務,並在深圳龍華獲得了一塊佔地面積達30萬平方米的土地,用於興建高新科技示範工業園。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披露的信息顯示,2004年12月至2007年4月,寶能系分三次收購了國林竹藤科技和中國林科院持有的中林實業股份,最終實現了全資持有中林實業。
而前述那塊30萬平方米的土地,也從曾經的高新技術示範工業園,搖身一變成了今天的寶能科技園所在地。
網易財經獨家調查顯示,除了中林實業之外,寶能系的「林業事業」版圖還延伸至距離深圳1500多公裡的安徽省。
2005年4月8日,寶能投資再次聯合國林竹藤科技、中國林科院,以及安徽省廣德縣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蘇州蘇福馬機械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在廣德縣註冊成立了安徽國林貨櫃底板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安徽國林」)。
公開資料顯示,安徽國林主要生產竹木複合貨櫃底板,系2000年國家計委批准建立的新型複合材料製作貨櫃底板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
除了深圳和廣德的兩次林業投資,網易財經了解到,寶能系掌舵人姚振華也同樣熱心於林業相關的公益事業,並有多次公開活動的記錄。
2006年4月,寶能集團向建設在美國華盛頓國家樹木園內的「中國園項目」捐贈100萬美元,該項資金主要用於中國園項目建成後購置園內建築的家具、字畫和工業品等。中國園項目由寶能合作夥伴中國林科院牽頭。
2006年12月,國林竹藤網絡中心(INBAR)擴建工程奠基,姚振華親赴北京參加奠基儀式。
2008年10月,姚振華當選為中國生態文化協會副會長。次年10月,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成立一周年慶典暨全國生態文化示範基地、全國生態文化村授牌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姚振華以副會長身份出席了儀式。
2011年,姚振華還出席第七屆中國花卉產業論壇圓桌會議並發表講話。是次會議的主題是「大力發展現代花卉物流」。姚振華在會上介紹「寶能集團的第一主業是物流業,現在物流園區一年的交易額是4萬億」,並表示「寶能集團特別願意和中國花卉協會及其他企業合作,共同為標準化建設做出貢獻」。
(爆料郵箱:gzzhaoyan@corp.netea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