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沒返程航班,荷蘭25位高中生駕船橫渡大西洋回家

2020-12-16 冰川思想庫

據外媒4月27日報導,來自荷蘭某高中的25個高中生們在上周日(4月26日)駕駛著一艘雙桅大帆船成功從古巴返回荷蘭。

這群高中生最小的14歲,最大17歲,原本正在古巴參加一個為期六周的航海學習項目。然而到了三月中旬,因新冠疫情航班不斷取消,打消了他們坐飛機回荷蘭的念頭。

▲成功回家的25名高中生

這次「自駕遊」的組織者說,這次長達7000公裡、耗時5周的旅程,是由12個經驗豐富的海員、3個指導教師和同學們一起完成的。

「知道這個計劃後,我的第一想法是,在這麼長時間的航行裡,我帶的衣物夠嗎?食物和水又該怎麼解決?」學生安娜告訴記者,「但你必須學著去適應海上的生活,因為除此之外我們別無選擇。」

這些問題都被他們一一解決了。正式起航前,他們在東加勒比海的聖露西亞島上囤足了衣物、食物等必需品。由於不是遠洋航行,他們的前期準備多是為了應對熱帶氣候。

▲高中生們成功橫渡大西洋後合影

船上的生活除了學習和娛樂以外,還需要時刻注意著航海情況。一個高中生說,她得在凌晨三點到六點之間幫忙盯著航海狀況。而她將每天下午的時間段形容為「快樂幾小時」。「這意味著風平浪靜,儘管可能少了點樂趣,但這也是航海的一部分。」

一路上大家遇到了不少困難。當行駛到葡萄牙附近的亞速爾群島時,他們被當地政府命令只能呆在船上。此外,另一個學生說,在船上狹小的空間內和這麼多人一起相處這麼久也考驗著他們。

然而也有美好的時刻。組織者前段時間曬出了航行過程中,一大群海豚追著船一起遊的視頻。而到達荷蘭哈林根的港口後,學生們遵循疫情下保持距離的原則,一個接一個地下了船,他們的家長則在各自的車內等待著他們。

能回家真好!

(肘子,審校:和若)

相關焦點

  • 因疫情航班都取消了,荷蘭高中生開船橫渡大西洋返鄉!
    關注我們,掌握更有溫度的資訊導讀一群幾乎沒有航海經驗的高中生,從中美洲加勒比海出發,駕駛帆船穿越大西洋回到荷蘭,這種史詩般穿越的故事,你敢信嗎?如果他們真的是荷蘭人,那這事兒假不了了……首先,我們看一下,從加勒比海航海到荷蘭的距離,比當年荷蘭人去到美國紐約(新阿姆斯特丹)都還要遠。疫情突發,耽擱回程整件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 歷時5周駕船航行7000公裡,25名荷蘭高中生橫渡大西洋回家
    據路透社26日報導,25名年齡在14歲-17歲的荷蘭高中生早前在加勒比海接受航海訓練,3月中旬受疫情影響,無法按計劃坐飛機由古巴返回荷蘭。這群航海經驗近乎為零的學生,決定駕駛桅杆達60米高、1920年建造的雙桅縱帆船「懷爾德天鵝」號橫穿大西洋回家。
  • 勇敢的後浪:疫情下荷蘭的25個高中生航行7000公裡橫渡大西洋
    今年2月荷蘭25名高中生到加勒比海學習帆船項目。當他們到達時,疫情還沒有開始,但是在3月項目結束時世界已經大不同,他們的航班也被取消,回不了家了,怎麼辦?組織方提議可以駕駛帆船穿越大西洋回到荷蘭,老師們點頭了,而學生的家長們也全都同意了。
  • 夜讀|25名高中生因疫情滯留海外 駕船一個月橫渡大西洋回國|「搶章...
    【疫情下的回國路】25名高中生因疫情滯留海外 駕船一個月橫渡大西洋回國封面新聞青蕉視頻消息,4月26日,荷蘭。荷蘭25名高中生駕船橫渡大西洋回國, 歷時5個星期。因受疫情影響,他們無法從古巴乘飛機回國。
  • 疫情封鎖之下,24位荷蘭中學生乘坐帆船橫跨大西洋回國
    新冠肺炎大流行下,各國被迫採取停飛停航等封鎖措施遏制疫情,這迫使24名荷蘭少年踏上一場漫長又不同尋常的回家之旅。在歷經五個多星期的海上航行後,他們乘坐的帆船於4月26日安全抵達荷蘭哈靈根港。據美國有線電視網(CNN)28日報導,這群荷蘭學生年齡在14至17歲間,來自荷蘭全國多所高中。疫情暴發前,他們身處美洲加勒比海,在「惠爾德天鵝」號(Wylde Swan)雙桅帆船上參加一個帆船學習項目。他們原計劃於3月從古巴飛回荷蘭,然而,由於疫情影響,他們的返程航班無法正常起飛。
  • 航班取消,荷蘭少年橫跨大西洋航海回家,我們的孩子能做到嗎?
    一群荷蘭高中的青少年們(年齡在14到17歲)。他們身處美洲加勒比海,在「惠爾德天鵝」號雙桅帆船上參加一個帆船學習項目。他們原計劃於3月從古巴飛回荷蘭,然而,由於疫情影響,他們的返程航班無法正常起飛。參與活動的教師,船員還有學生們認為,原地待命絕對不是辦法,他們應該要做點什麼。
  • 疫情下真正的後浪,歷時5周,荷蘭25個中學生駕帆船跨8334km回家
    在今年2月,一群自荷蘭高中生在加勒比海學習帆船項目。在他們到達時,疫情還沒有開始,但是項目結束時卻疫情爆發,邊境關閉、港口關閉,這群孩子沒有辦法回家了。疫情無期,滯留在異國更加危險,所以,他們必須想辦法回家。
  • 荷蘭學生因疫情被迫橫穿大西洋
    參考譯文 荷蘭學生因疫情被迫橫穿大西洋 上周日,一群沒有航海經驗的荷蘭高中生完成了為期五周的橫渡大西洋之旅。這群學生表示,由於冠狀病毒的旅行限制,他們無法坐飛機只能乘船回家。
  • 疫情之下航班取消,25個荷蘭孩子搞了條船,從加勒比海開回了家
    當全球無數的孩子在家裡憋悶不已的時候,當許多學子還在屋裡為升學考試發愁的時候,荷蘭25個孩子卻駕駛帆船橫渡大西洋,體驗了一把現實版的「奇幻漂流」。他們在一望無垠的海面上觀看日出日落,躺在甲板上看燦爛星河,有時在船側還有可愛的海豚相伴……是不是很刺激?有沒有很羨慕?
  • 女兒的記錄:從荷蘭到美國,飛越大西洋——疫情下不可思議的旅程
    近兩年,我女兒在荷蘭讀書,以下是她對自己在疫情中離開荷蘭赴美國休斯敦這一旅程的記錄——另外,撇開機票價格不談,也少不了別的麻煩——我希臘的同學六月初從希臘飛回荷蘭,預訂的航班被取消了五次,還沒退現金,給了五張代金券……綜合各方面信息,我原本以為要飛休斯頓也不會太順利,但沒想到航班還挺多,價格也不算高,而且居然還有不少直飛的航班。
  • 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今年春節還可以回家嗎?
    據了解,自7月份起,全國各地本土出現散發疫情,形勢複雜。11月25號,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透露,近30天,全國累計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12月19號,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第一個橫渡大西洋的竟然是心理學家,只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
    1956年10月20日,一位叫林德曼的精神病學家獨自一個人駕著一隻小舟駛進了波濤洶湧的大西洋。在這之前,已經有不少勇士相繼駕舟橫渡大西洋,結果均遭失敗,遇難者眾多。林德曼認為,這些死難者不是從肉體上敗下陣來,主要死於精神上的崩潰,死於恐怖與絕望。
  • 夫婦旅行遇見流浪貓,疫情爆發本可以回家,卻為它滯留原地一年!
    起初他們在街頭遇到一隻黑色的小貓Molly,但貓咪因為太自身還帶有很多病,在治療途中,於是沒活幾天便去了天堂。緊接著Willow夫婦又在華盛頓遇上了一隻流浪貓並給它取名為Aimee,從此便成了家裡的一份子。他們帶著Aimee遊山玩水,Aimee也早習慣四處遊玩的生活,不會亂跑亂跳,就是乖巧的在主人身邊一起戶外探險。
  • 最新疫情荷蘭播報:英德航空取消往返中國航班,國外更多病例
    抗擊疫情,眾志成城,我們在行動!疫期收到眾多海內外同胞要為疫區送去一份溫暖,貢獻一份力量!湖北當前急需防控的物質,如您有:醫用防護服、N95口罩、醫用口罩、防護面罩、正壓隔離衣、護目鏡、消毒液等物質,請聯繫我們採購送往疫區。
  • 墨西哥報告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來自荷蘭
    新華社墨西哥城1月10日電(記者吳昊)墨西哥衛生部10日宣布,最新檢測結果顯示,此前入境墨西哥的一名外籍人士感染了變異新冠病毒。這是該國報告的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在10日晚舉行的疫情發布會上,墨衛生部官員何塞·路易斯·阿洛米亞說,這名感染者為一名56歲外籍人士。
  • 荷蘭最新實時疫情播報: 荷蘭目前要解決病床危機;查爾斯王子也中招...
    關注荷蘭,從關注一網荷蘭開始!荷蘭最新疫情播報荷蘭方面今天的疫情播報從荷蘭當地時間3月24日17時開始,至3月25日17時結束。(疫情播報來源:荷蘭共同日報AD)有關疫情重點事件,請參閱荷蘭一網的專題新聞。
  • 北京今日航班未現返程高峰,多家外航調整取消北京航班
    1月3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華北空管局方面了解到,受春節假期延長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今日首都機場和大興機場航班兩場航班總數較去年同期首都機場、南苑機場航班總數下降約30%,北京區域航班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5%,未出現往年正月初六的返程高峰。
  • 新冠疫情下,加拿大哪個城市最好找工作?
    新冠病毒大流行給加拿大造成的首要衝擊就是失業率急劇上升,一向被認為是加拿大最容易找工作的地方比如多倫多、蒙特婁、溫哥華等城市現在幾乎成了最難找工作的地方。最新調查顯示,加拿大大西洋省份的城市在這次疫情下損失的工作最少,反而成了就業最好的地方,名不見經傳的N.B.省城市蒙克頓市( Moncton)就業市場最強勁,名列加拿大第一。據huffingtonpost報導,在最新一期的BMO勞動力市場報告中,蒙克頓今年第二季度的失業率為9.9%,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12.3%。
  • 新冠疫情下暴露出的一個值得讓人深思的問題
    新冠疫情下暴露出的一個值得讓人深思的問題據【財新網】(記者 周泰來 實習記者 黃晏浩 陳怡帆 鄧睦申)報導:新冠疫情下多位家長對財新記者稱,由於學校關閉,留學生們無法繼續住宿,回國機票一票難求,有的寄宿家庭已明確拒絕接收中國留學生。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在北京時間3月18日晚接受央視採訪時稱,中國僅在英國就有大約1.5萬小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