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真正的後浪,歷時5周,荷蘭25個中學生駕帆船跨8334km回家

2020-12-16 電車時刻

「這一路,必須學會適應環境,因為我們真的沒有其它選擇。」

在今年2月,一群自荷蘭高中生在加勒比海學習帆船項目。在他們到達時,疫情還沒有開始,但是項目結束時卻疫情爆發,邊境關閉、港口關閉,這群孩子沒有辦法回家了。

疫情無期,滯留在異國更加危險,所以,他們必須想辦法回家。

在徵得父母們的同意之後,這群孩子們在聖露西亞島儲備了一路上足夠多的水和食物,決定揚帆橫渡大西洋。

他們是12-17歲年齡間的25個孩子,我們可以在照片上看到,他們中間很多都是女孩子,儘管有15名優秀水手和3個經驗的老師同行,這一路,還是讓所有的父母充滿了擔心。

他們駕駛了一艘名叫做「威爾德天鵝號」(Wylde Swan)的改裝機動帆船,雖然名字聽起來很傲嬌,但是,這是一艘已經有100年歷史的捕魚船。

看起來,這真的太讓人擔心了,不是嗎?因為這一路,他們要橫跨大西洋的8334公裡路程,沿途有著不可預知的風暴。

即使有經驗老道的水手和老師的保駕護航,8334公裡的旅途加上隨時都有可能席捲來的風暴。

一路上太多的未知數,都是他們未曾經歷過的。

在經驗豐富的水手和老師的帶領下,這些孩子們似乎一點都不害怕。

感覺他們是付了一份6周的學費,但卻收穫了一份長達38天的帆船航海實踐課。

那絕對是大部分人一生都無法擁有的體驗式教學。

「一切都在不斷變化,到達的時間改變了無數次,靈活變通真的很重要。」其中一個成員這樣回想。

他們起初自稱為「加勒比海盜」,但是在改變航行計劃後,他們又自己重新命名為「海洋勇士」。

儘管同行有最專業的水手,但是這次突發的航行計劃,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人生前所未有一次的挑戰。

據說,因為路線在不斷調整,光到達時間,就改變了大約100次。

也許你會羨慕他們,這也太好玩了吧!

然而在旅途中,一次次的風波,讓他們回家的路,一直處於未知的情況,克服內心的恐懼,一直要給自己和同伴打氣,不斷的心生力量,這得多麼強大的內心。

「這一路,你必須學會適應環境,因為我們真的沒有其它選擇。」

不管是衣服更換頻率,還是每日的食物安排、船艙的打掃,這些平常不用操心的事,現在都需要他們自己認真考慮取捨了。

就在那個傳說中最兇險的百慕達三角,孩子們還體驗了一把死亡教育。

在書本中無數次看到神秘失蹤的人和船,也無數次學習過哥倫布的驚心動魄經歷。

而這一次,輪到他們親身來體驗。心態超好的老師們還組織孩子們製作了遺願清單,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段經歷就是和你一起橫跨大西洋!

在越洋航行三周後,為了補充足夠的生活物資,他們需要停在亞速爾群島。

因為疫情,沒有人可以下船。

在這個只能容納40人的狹小船艙中,他們同吃同住,只為了一個信念: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保證船隻安全順利到達而努力。

除了在海上曬太陽感受海上的風起雲湧,這一個月之內,這些孩子們還得要在船上完成他們的作業功課。

除了學習、玩和遊戲,孩子們還會輪流安排幫忙守夜,還有下午的例行清潔,每個人都需要參與。

儘管如此辛苦,但孩子依然認為這是最歡樂的時光。

在4月26日,這25個孩子在海上航行了一個多月之後,終於在荷蘭哈林根港登陸。

他們成功的回家了!

在這一個月裡,他們的家人一邊和疫情作鬥爭,一邊等待他們的歸來。

這就是來自荷蘭的航海小英雄,見識過真正的星辰和大海的後浪。

「他們是2020年最具適應能力的孩子。」

相關焦點

  • 疫情封鎖之下,24位荷蘭中學生乘坐帆船橫跨大西洋回國
    新冠肺炎大流行下,各國被迫採取停飛停航等封鎖措施遏制疫情,這迫使24名荷蘭少年踏上一場漫長又不同尋常的回家之旅。在歷經五個多星期的海上航行後,他們乘坐的帆船於4月26日安全抵達荷蘭哈靈根港。據美國有線電視網(CNN)28日報導,這群荷蘭學生年齡在14至17歲間,來自荷蘭全國多所高中。疫情暴發前,他們身處美洲加勒比海,在「惠爾德天鵝」號(Wylde Swan)雙桅帆船上參加一個帆船學習項目。他們原計劃於3月從古巴飛回荷蘭,然而,由於疫情影響,他們的返程航班無法正常起飛。
  • 歷時5周駕船航行7000公裡,25名荷蘭高中生橫渡大西洋回家
    據路透社26日報導,25名年齡在14歲-17歲的荷蘭高中生早前在加勒比海接受航海訓練,3月中旬受疫情影響,無法按計劃坐飛機由古巴返回荷蘭。這群航海經驗近乎為零的學生,決定駕駛桅杆達60米高、1920年建造的雙桅縱帆船「懷爾德天鵝」號橫穿大西洋回家。
  • 新冠疫情下沒返程航班,荷蘭25位高中生駕船橫渡大西洋回家
    據外媒4月27日報導,來自荷蘭某高中的25個高中生們在上周日(4月26日)駕駛著一艘雙桅大帆船成功從古巴返回荷蘭。這群高中生最小的14歲,最大17歲,原本正在古巴參加一個為期六周的航海學習項目。然而到了三月中旬,因新冠疫情航班不斷取消,打消了他們坐飛機回荷蘭的念頭。▲成功回家的25名高中生這次「自駕遊」的組織者說,這次長達7000公裡、耗時5周的旅程,是由12個經驗豐富的海員、3個指導教師和同學們一起完成的。
  • 航班取消,荷蘭少年橫跨大西洋航海回家,我們的孩子能做到嗎?
    關注中學生學習,備考,以及心理問題。TeacherDai小課堂,多年經驗分享,助每個家長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近日,朋友圈有朋友分享了這樣一則新聞。一群荷蘭高中的青少年們(年齡在14到17歲)。他們身處美洲加勒比海,在「惠爾德天鵝」號雙桅帆船上參加一個帆船學習項目。他們原計劃於3月從古巴飛回荷蘭,然而,由於疫情影響,他們的返程航班無法正常起飛。參與活動的教師,船員還有學生們認為,原地待命絕對不是辦法,他們應該要做點什麼。於是,一個驚人的決定產生了——橫跨大西洋回家。
  • 疫情之下航班取消,25個荷蘭孩子搞了條船,從加勒比海開回了家
    當全球無數的孩子在家裡憋悶不已的時候,當許多學子還在屋裡為升學考試發愁的時候,荷蘭25個孩子卻駕駛帆船橫渡大西洋,體驗了一把現實版的「奇幻漂流」。他們在一望無垠的海面上觀看日出日落,躺在甲板上看燦爛星河,有時在船側還有可愛的海豚相伴……是不是很刺激?有沒有很羨慕?
  • 勇敢的後浪:疫情下荷蘭的25個高中生航行7000公裡橫渡大西洋
    今年2月荷蘭25名高中生到加勒比海學習帆船項目。當他們到達時,疫情還沒有開始,但是在3月項目結束時世界已經大不同,他們的航班也被取消,回不了家了,怎麼辦?組織方提議可以駕駛帆船穿越大西洋回到荷蘭,老師們點頭了,而學生的家長們也全都同意了。
  • 夫妻駕帆船橫渡太平洋 歷時300天行程4萬裡(圖)
    經過300天的海上航行,經停38個島嶼、跨7個國家和地區、漂洋過海1.1萬海裡(折合約兩萬公裡),長沙女子萬金玉和瑞典籍丈夫若賦(中文名)駕駛帆船從墨西哥橫渡太平洋抵達菲律賓。  「現在,我們身後就是太平洋與菲律賓內海交界處。我們這對不言敗的老頑童,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終於圓滿完成橫渡太平洋之旅!」
  • 給孩子的國際新聞 | 疫情風暴中 飛翔的荷蘭人
    戰爭爆發有什麼真正原因?元首會晤有什麼重大意義?全球熱點眼花繚亂,要怎樣觀察和前瞻?中外關係錯綜複雜,要怎樣分析和判斷?01飛翔的荷蘭人在現實當中,在周日早晨有一艘帶著兩個桅杆的高高的帆船抵達了荷蘭哈林宮港。在哈裡根港靠岸以後,有24位青少年還有些船員陸續上岸了。
  • 誰說帆船只能在海上?2019家庭帆船賽帶我們一起湖上開帆船!
    ★中國家庭帆船賽★2019中國家庭帆船賽由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創辦,是以家庭為參賽單位的全國性賽事,倡導健康生活理念、享受親子互動時光。首屆賽事即受到來自全國多個城市數百個家庭的積極響應。第二屆中國家庭帆船賽計劃從5月份開始歷時8個月,將分別在三亞、武漢、青島、寧波、無錫、等13個獨具特色的海濱、內湖城市開展家庭系列賽。青島膠州站比賽將作為全國第九站,於9月20日~22日由青島天澤帆船運動俱樂部(天澤航海)承接,在青島膠州溼地公園北湖進行決賽。
  • 帆船離你並不遙遠
    帆船並非豪華遊艇,這是必須明確的一個重要概念。在接受採訪時,本次中國杯顧問、擁有25年航海經驗的香港無線電視臺編劇羅錦輝表示,帆船運動並非有錢人的遊戲,並非高不可攀,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家庭完全可以負擔起一艘帆船的費用,實現自己的航海夢。
  • 廣州帆船衝浪哪裡好玩?深圳大鵬灣帆船攻略
    帆船起源於古代的荷蘭,借著當地的地勢低,運河開鑿得多,人們普遍使用小帆船運輸或捕魚。1900年第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帆船開始列為比賽項目。它是一項集競技、娛樂、觀賞、探險於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運動員駕駛帆船,比賽速度。在風雲莫測、氣象、水文條件的不斷變化中迎風鬥浪。
  • 中學生奧運會英語詞彙:Sailing 帆船
    帆船(Sailing)即利用風力前進的船。1900年第2屆奧運會開始列為比賽項目。帆船起源於歐洲,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帆船是人類向大自然作鬥爭的一個見證,帆船歷史同人類文明史一樣悠久。 帆船作為一種比賽項目,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1900多年以前古羅馬詩人味吉爾的作品中。到了13世紀,威尼斯開始定期舉行帆船比賽,當時比賽船隻沒有統一的規格和級別。
  • 航海傳奇:80歲航海家駕電動帆船再次開啟環球航行之旅
    吉米將在"Aventura Zero"號雙體帆船上完成他的』挑戰埃爾卡諾500年項目『的探險,這是一艘全電動雙體帆船,他希望能在9個月內完成這次環航。新聞發布會現場為了紀念吉米挑戰的正式開始,11月19日上午在塞維亞海軍總部舉行了新聞發布會。
  • 看看荷蘭小朋友另類的暑假活動-帆船營
    今年荷蘭的暑假已經陸陸續續開始。要照往年,大家肯定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出遊度假。然而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人的旅遊計劃都不得不擱淺,孩子又要在家待六周,父母們想起來都抓狂。最近正好看了對特斯拉老闆伊隆-馬斯克母親的採訪,被問到養育三個成功孩子的秘訣,她說:「我從不檢查他們的作業...但我每次都會問:最近在讀什麼書?學了什麼新東西?
  • 荷蘭「三劍客」、德國「三駕馬車」他們的名字,你可還記得?
    現代足球起源至今,經歷了很多時代,也出現過許多優秀的球員,「荷蘭三劍客」、「德國三駕馬車」,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盛極一時。他們互為對手,米蘭雙雄的對決在那個時代就可以看作是他們之間的對決。如今,離他們退役已有20餘年,這6大巨星的名字,你還記得幾個?
  • SMART是後浪,錯,「FOLDS」才是真正的後浪?
    在短短1個多月的時間裡,出現三次熔斷,但很快在美聯儲的無限QE政策之下,美股創下了自1927年以來的最佳季度回報,在Robinhood上湧現出了無數新晉投資者,他們的激進風格和老派的保守投資人形成了鮮明對比,這批前進中的「後浪」將給美股帶來多大的浪花?
  • 因疫情航班都取消了,荷蘭高中生開船橫渡大西洋返鄉!
    關注我們,掌握更有溫度的資訊導讀一群幾乎沒有航海經驗的高中生,從中美洲加勒比海出發,駕駛帆船穿越大西洋回到荷蘭,這種史詩般穿越的故事,你敢信嗎?如果他們真的是荷蘭人,那這事兒假不了了……首先,我們看一下,從加勒比海航海到荷蘭的距離,比當年荷蘭人去到美國紐約(新阿姆斯特丹)都還要遠。疫情突發,耽擱回程整件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 510km超長續航 卓越駕控性能 奇瑞新能源螞蟻打造高能廣西之旅
    11月14日-11月16日,歷時三天的旅程,我們一路向東,途經靖西、南寧,最後到達素有「北部灣畔的明珠」之稱的北海市。全程近850公裡,不僅親身體驗了螞蟻非凡卓越的駕控性能,同時也感受了綠城廣西別樣風景。這裡有小橋流水人家的靖西鵝泉風景區,有波瀾壯闊的通靈大峽谷,還有鬱鬱蒼蒼的北海金灣紅樹林,路途漫長卻充滿驚喜,在螞蟻的陪伴下,行進在大自然的懷抱裡。
  • 荷蘭學生因疫情被迫橫穿大西洋
    5.They had been taking part in an educational cruise of the Caribbean when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forced them to greatly change the way they returned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