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ton Friedman (July 31, 1912 – November 16, 2006)
開放市場以及企業私營化的先驅之一、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16日在美國舊金山去世,享年九十四歲。
弗裡德曼被稱為最後一位既家喻戶曉又擁有最高專業成就的偉大經濟學家。在這方面,人們常常將他與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相提並論。
弗裡德曼始終對凱恩斯心懷敬意,儘管他本人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取代了凱恩斯。此外,與許多著名經濟學家不同,弗裡德曼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學術文獻與他在報刊上發表的文章之間,保持了連貫性。1966年至1984年間,他每隔兩周為《新聞周刊》(Newsweek)撰寫的專欄,成為運用經濟分析闡明當下事件的典範。
他的讚賞者與批評者均指出,他的世界觀本質上頗為簡單:堅定信仰個人自由,深信自由市場是協調個人活動、實現共同富裕的最佳途徑。
弗裡德曼被看成是貨幣主義經濟理論的宗師,他最出名的口頭禪便是「天下沒白吃的午餐」。他的理論深深地影響了八十年代的兩位國家領袖——美國總統裡根和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弗裡德曼認為,貨幣的供應量是決定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率的主要因素,此一論點深受裡根和柴契爾夫人的認同。
得知弗裡德曼去世的消息之後,柴契爾夫人形容他是「有知識的自由鬥士」。並說,是弗裡德曼在經濟保守主義盛行的年代,復興了自由經濟主義思想。英國財政大臣布朗則讚譽弗裡德曼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經濟理論學家之一。
弗裡德曼1912年7月13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是第一代猶太人移民之子,以半工半讀的方式進入了大學。他的自由思想並不僅限於經濟方面,他生前也支持家庭自學教育、使用毒品以及賣淫合法化。另外越南戰爭結束之後,弗裡德曼推動廢除美國的徵兵制度。他自認為這是他一生當中最值得驕傲的成就之一。
在美國芝加哥大學任教三十年期間,弗裡德曼鼓吹自由市場經濟,後來便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芝加哥學派」。弗裡德曼言辭犀利、思維流暢,據稱從未輸過任何辯論。
>>>悼念博客 (歡迎大家參與更新、維護。)
相關閱讀:弗裡德曼:歷史終於向他低頭
張五常:沉重悼念經濟學一代宗師米爾頓.弗裡德曼
薛兆豐:沉痛悼念Milton Friedman
周克成:沉痛悼念米爾頓·弗裡德曼教授!
傅勇:我們最尊敬的那個人走了
董志強:悼念自由市場經濟學家弗裡德曼
郭凱:永別了,弗裡德曼
(責任編輯: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