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驟然而至。受疫情影響,各地各校按照教育部通知精神,作出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決定。區教育部門前置部署,從抓好網上教學質量、管好教學秩序、提升全面素質、做好復學準備入手,打出了一套有實招、有實效、有質量、有溫度的教育抗疫「組合拳」。
4月14號,南化塘鎮南化中學語文教師劉正平正在通過網絡課堂與學生分析講解月考結果,學生則通過直播,了解和掌握本月第一次月考的知識要點。這種「停課不停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受益良多。
南化中學九年級七班學生 王順芳:
即使老師不在身邊,這樣的線上教育也可以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學習,比起自學,可能會有更大的幫助。
南化中學有1600餘名學生,其中部分學生屬於留守兒童。疫情期間,該校採取線上教學方式抓好學生日常學習,但是一部分留守兒童缺乏監管,在學習中存在疑點、難點也很多,不能及時反饋。4月8號,南華中學老師李俊蘭帶著糧油來到九五班學生王來柱家裡,為他和另一名學生補課。
線上教學,送教上門,多種教學方式有力地保障了學生學習效果。
南化塘鎮南化中學校長 張國利:
組織各教研組進行線上教學研討,面向學生展開線上教學檢測,面向教師開展線上教學培訓,教務處及時收集老師們在教學過程當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和困難,進行實時解答、反饋和解決。
特殊時期,我區各教育機構結合自身實際,按照「多平臺支撐、多形式實施」的網上教學組織基本原則,分區域、分學校、分學段靈活組織教學活動,有效確保了網上教學質量。
在近日的一次語文課上,南化塘鎮黃柿中學九二班班主任王蘭隔著屏幕,對班上的謝俊熙同學提出了嚴厲的批評。當天早自習,謝俊熙同學遲到近30分鐘。下課後,王蘭帶著課本來到了謝俊熙家中,為他補上當天的課程。
特殊時期,為確保線上教學按照時間、按照標準正常進行,黃柿中學緊抓教學秩序,建立了一系列教學制度。
南化塘鎮黃柿中學校長 趙敏:
領導包班,七重監督,校長巡課,抓兩個典型,表揚與批評相結合,日通報、周總結,月檢測;對教學常規,我們有硬性要求,要求四個有,送教上門、心理輔導、教育扶貧、走訪相結合,通過以上的措施,教學常規穩步推進。
全面教育是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宗旨,疫情期間,我區各教育機構還緊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斷擴大教學範疇,引導學生養成崇德向善、誠實守信,熱愛集體、關心社會的良好道德品質,讓學生在生活中將德育深植心底。
除了在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方面加強培育外,我區教育機構還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自開展網上教學以來,青曲鎮中心小學的老師每三天都會進行「電話家訪」。
孩子今天做了哪些事?心理情緒大不大?家長有沒有及時引導?郭老師在「電話家訪」中,會將這些都一一了解清楚,以便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
疫情總會過去,學校總會開學。除了做好教學工作外,我區各教育機構還積極做好復學複課籌備工作。4月11號,在青曲鎮中心小學,記者看到,老師們利用課餘時間,正對校園進行大清掃、大消殺。
青曲鎮中心小學還制定了一系列值班值守制度,確保做好復學準備,並著眼學生在家期間的安全防護,強化宣傳。
青曲鎮中心小學校長 楊惠:
制訂了《開學前後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等九項制度,同時,我們也加強了學校與學生家長的聯繫,通過家長群將防疫制度、防護知識宣傳到每一個家庭。
疫情向好發展,復學的條件越來越成熟。為確保復學後各項工作萬無一失,白桑關鎮九年一貫制學校適時開展復學演練。
在演練現場,記者看到,進入校區需要經過有距離標尺的消毒地毯,測量體溫無異常並登記,全身消毒後,有序進入校園,校園裡,各種防疫知識宣傳隨處可見。課堂裡,課桌前後左右間距都以1米為標準。
演練模擬上課過程中,某同學偶感身體不適,第一時間告知老師,老師則立即撥打學校應急處電話。交由學校疫情防控工作人員處置。
有發燒症狀的同學第一時間被帶到了學校的隔離觀察室,工作人員對其體溫進行反覆測量。經過測量,該同學體溫為39.4度,學校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學校工作人員立即將其他學生轉移至備用教室,並對所有人進行體溫測量。防疫員則立即對原教室進行消毒。
演練查找出了學校應急處置存在的薄弱環節。白桑關鎮九年一貫制學校還聯合家長,做細、做實防護宣傳。
疫情雖然向好,還未全面勝利,區教育局充分發揮協調督導作用,組織學校做好復學準備,備齊防控物資,全力打好「復學複課」組合拳。自2月6號開始,全區61400名學生全部參加網上學習,受課率達到100%,區教育局組織教師電話家訪近30萬人次,收集家長意見建議10萬餘條,開展家校互動,組織線上家長培訓200餘場次。
區教育局 副局長 劉強:
通過全區統籌、學校組織、班級管理、精準施教等方式,紮實做好線上教學服務。(同時)制訂了鄖陽區中小學復學工作方案,組織學校全面消殺消毒,開展疫情防控演練。籌備120萬隻口罩、額溫槍1200個、酒精6255升、84消毒液13000升,以確保學生復學萬無一失。
來源 / 鄖陽區融媒體中心
編導 / 時玉林責編/ 王雨薇
審核/ 王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