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全民參與的抗『疫』戰中,無數可敬的老師用行動詮釋了醫者責任擔當。未來的我們也會沿著你們走過的路,傳承『厚德精業、仁愛濟世』校訓精神,像你們一樣為生命護航!」6月10日,在西南醫科大學本科生畢業典禮上,2020屆畢業生代表臨床醫學專業王曉激動地說到。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校共有4000多名師生積極投身國家醫療救治隊、屬地應急志願服務工作和學校防控工作中,為思政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校本」素材。西南醫科大學將這些素材作為推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活教材,組織開展戰「疫」主題教育活動,打好思政教育「組合拳」。
打造接地氣的主題思政金課
以領導幹部講戰「疫」時局號召師生,以身邊榜樣親述戰「疫」故事感染師生,西南醫科大學精心組織黨委書記和戰「疫」英雄講授「開學第一課」「復學第一課」。
新學期開學,學校黨委書記廖斌以「在抗擊疫情中的感悟」為題,在線上為全校師生講抗「疫」開學第一課。在學生返校複課的5月25日,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長李多現身螢屏講授「復學第一課」。
「醫療隊大年初一出徵武漢」「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發熱七病區的抗疫戰鬥」「與新冠肺炎患者『胖哥』的醫患故事」……一個個感人的救援故事,師生聽得眼眶溼潤,心潮澎湃。
「李多教授和他的『戰友』以身作則,為我們樹立了好榜樣。我也要像他們一樣,以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精湛的醫術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用實際行動踐行醫者諾言。」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2017級7班何川南動情地說道。
藉助豐富的「校本」戰疫素材,西南醫科大學精心打造了「戰疫有我 醫者仁心」主題思政理論課。課堂教學以面對面訪談形式進行,戰「疫」醫生、護士、黨員、青年代表集結一堂課,從各個不同側面,生動講述西南醫大人在戰「疫」中的擔當作為和仁心仁術,以捨身忘死、救死扶傷的榜樣力量感染學生。
「老師們在分享時哽咽了,在屏幕前的我也哽咽了。他們的一言一行,無不在踐行醫者使命和擔當。」2019級中醫學專業定向2班王玉說,自己要向他們學習,在社會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2018級臨床醫學專業8班王敏激動地說道,「這是我上過的最具感染力最接地氣的思政課,形式新穎,故事鮮活。這樣的思政課以後還可以再多來一些」。
推進有戰「疫」味的課程思政
西南醫科大學還緊扣時代命題,把國家和學校戰「疫」的生動實踐融入專業課教育中,推進「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共同發力。
護理學院教師李雨昕講授《基礎護理學》,與學生分享疫情防控期間自己的「追星」經歷。這位「明星」不是別人,正是學校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邱少平護師。通過邱少平「苟利國家生死以,且因禍福以避之」的先進事跡,增強學生對自身職業認同。2018級護理專業學生王日興聽課後說道:「曾經以為成為一名男護士是一件可笑的事情,但是學習邱老師的事跡後,深感作為一名男護士同樣值得驕傲和自豪,堅定了我為人類健康事業而奮鬥的信心和決心。」
而類似於這樣的嘗試,西南醫科大學各院系教師都在進行。他們深入挖掘戰「疫」素材中的家國情懷、奉獻精神、人文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為教學加思政之「料」,為學生補足精神之「鈣」。
基礎醫學院病原教研室新學期首次在線課便以「戰疫,我們在行動」為主題,組織學生就全民戰「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以及醫務人員「逆行」行為展開線上討論活動,幫助師生樹立制度自信,培養醫學生「大醫精誠」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人文與管理學院教師葉子軼講授《醫學倫理學》,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戰「疫」一線醫護人員體現的職業倫理品質,加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公共衛生學院教師謝惠波將學校附屬中醫醫院新冠1號和0號製劑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為人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融入《中醫食療》課程教學,讓學生了解經典中醫知識,推廣中醫藥文化,增強學生文化自信……
目前,西南醫科大學已形成了立體融合、融通互補、多課程協同、多學科並舉的戰「疫」課程體系,在鮮活戰「疫」素材的滋養下,師生思想政治素質不斷提高。此外,為打好思政教育「組合拳」,西南醫大還製作發布了戰「疫」MG動畫、《仁愛濟世 「疫」不容辭》等網絡視頻宣傳片,開展「大愛有大義 西南醫科大的戰『疫』故事」等主題宣傳,組織「青春戰『疫』 共克時艱」等主題黨團日活動。
(西南醫科大學 柏珂 唐開秀 文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