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醫科大學融「思政」於醫學教育培育學生醫學人文精神

2020-12-16 教育信息速報

南京醫科大學將醫學教育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打造「醫學+思政」的「課程思政」新模式,著力培養學生「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學人文精神。

聚焦立德樹人,以教學改革提升醫學課程質量。創建醫學人文能力實驗室平臺,模擬醫療實踐及環境教學,幫助學生將知識轉化為人文能力,研製了臨床實訓中醫學人文技能訓練方案,構建仿真臨床客觀結構化臨床考核方案,優化標準化病人隊伍應用效能,培養學生醫學人文的實踐應用能力。採用線上和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推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依託國家慕課、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等自主學習平臺,構建了以「自主學習,師生互動」為特徵的教學新模式。

服務健康中國,以科研創新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學校整合校內外資源,成立醫學人文研究院,涵蓋了校內馬克思主義學院、護理學院以及數十家附屬醫院。研究院一方面將臨床、新技術使用、醫院管理、醫療改革面臨的人文問題上升到理論研究層面,另一方面,為研究人員採用多學科研究方法,在醫療實踐和健康服務中獲得更廣泛的數據搭建平臺。學校還通過開展課程思政專項系列課題研究、跨學科跨專業集體備課、成立「課程思政」工作坊等形式,不斷挖掘課程思政新方法新途徑。

繁榮校園文化,構建「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融合的育人模式。知識傳授與價值觀引領相結合,舉辦「醫學人文月」系列活動,通過醫學人文系列學術講座、全省醫學生人文在行動、醫學人文電影展播等20餘種活動形式,覆蓋全校所有師生。學校舉辦醫學史系列專題講座,利用「醫學倫理館」開展思政教育,引導學生參與校園活動,在校園文化中感受醫學人文,潛移默化中引領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

【來源:南京醫科大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南京醫科大學新生上了一堂「無聲」的醫學思政課
    龍虎網訊(通訊員 蔡心軼 記者 杭程)南京醫科大學的新生在上第一節解剖課時,學校都規定了這樣一個特殊的儀式:大家穿著白大褂,默默地站在「大體老師」周圍,低頭行禮一分鐘。「大體老師」,是同學們對遺體捐獻者的尊稱。
  • 醫學教育中的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光明日報-光明網
    醫學院校還可以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思政課堂活起來,推動醫學傳統優勢思政課程同「易班+思政課程」、慕課等網際網路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思政課程的時代感和吸引力。    在課程思政中挖掘醫德元素。醫學教育課程體系中,很多課程都體現著對生命的尊重意識、對科學的追求精神、對醫學的奉獻精神、對病人的關懷精神,醫學院校應該遴選一批專業課程進行課程思政改革探索,挖掘其中的醫德元素。
  • 抗疫與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會議召開
    「禮讚祖國——抗疫與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會議」在線召開。原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校長助理、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教授袁鍾闡述了抗疫行動中體現出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醫學教育的利他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張衛青、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楊惠雲、上海浦東新區浦南醫院李曉靜、遵義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附屬醫院江智霞、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曹英娟等9位專家分別講述了馳援武漢的感人故事。
  • 禮讚祖國——抗疫與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會議順利...
    、北京大學工會副主席劉穗燕研究員,教育部高等學校醫學人文素質與全科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河北醫科大學黨委書記翟海魂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原黨委書記、《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編委會副主任張金鐘教授擔任大會主席。
  • 南京醫科大學不是雙一流,但實力強,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是A+級
    南京醫科大學位於南京市,由教育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江蘇省共建,是江蘇省屬重點建設大學、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中國醫科大學中,北京協和醫學院排名第一,首都醫科大學排第二,江蘇醫科大學排在第三名。
  • 首屆兩岸醫學人文合唱節在溫醫大舉行
    11月15日至17日,以「醫行天下·藝行天下」為主題的首屆兩岸醫學人文合唱節在溫州醫科大學舉行。來自兩岸的17支團隊參加了本次合唱節,參與人數逾700人。本次合唱節聚焦醫學生人文藝術素養的培養,旨在展示醫藥類高校藝術教育成果和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促進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交流,推動醫學教育與人文藝術教育融合。
  • 南京醫科大學:疫情下的思政課,彰顯「身教」的力量
    在南京醫科大學一次特殊的「雲班會」上,校長沈洪兵院士作為「成長導師」通過網絡與同學們進行了一次在線交流。在疫情特殊時期,南醫大始終堅持「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成長」,努力做到了育人工作與抗疫同行。 據悉,南京醫科大學線上開學第一周,全校共開課 1075 門次,學生在線學習133359人次,即便周末,每日也有 1萬多人次的學生在線學習。「不停下成長的腳步,不放鬆思政的節奏」,這是南京醫科大學線上開學以來的一項總原則;「宅在家裡,但要心繫祖國」這是學校為線上思政定下的「底色」;「關注民生現實,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言傳與身教並舉」這是學校給醫學生們開展線上思政的總方向。
  • 南京醫科大學是211嗎?實力比肩天津醫科大學的一所醫學類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南醫大,學校坐落於六朝古都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南京,是江蘇省屬重點建設高校,省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南京醫科大學不是211院校,但是實力很強勁。
  • 中國醫科大學醫學心理與精神衛生系招生簡介
    2018年中國醫科大學精神醫學專業擬招收30人,其中遼寧省12人,其他省份18人。   精神醫學專業人才就業前景相對樂觀,就業方向廣闊,畢業後可以在醫療機構從事精神科醫師、心身科醫師、心理治療師、精神康復治療師等臨床醫師類工作;也可以進入教育機構從事心理諮詢和心理教育工作;可以進到科研院所進行21世紀最重要的腦科學研究工作;也可以走進企事業單位從事心理培訓工作。
  • 西南醫科大學:用活戰「疫」新素材  打好思政教育「組合拳」
    未來的我們也會沿著你們走過的路,傳承『厚德精業、仁愛濟世』校訓精神,像你們一樣為生命護航!」6月10日,在西南醫科大學本科生畢業典禮上,2020屆畢業生代表臨床醫學專業王曉激動地說到。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校共有4000多名師生積極投身國家醫療救治隊、屬地應急志願服務工作和學校防控工作中,為思政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校本」素材。西南醫科大學將這些素材作為推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活教材,組織開展戰「疫」主題教育活動,打好思政教育「組合拳」。
  • 南京醫科大學你了解嗎?南京醫科大學排名前五的專業有哪些呢?
    【一、南京醫科大學簡介】:南京醫科大學(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是首批教育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江蘇省共建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是教育部&34;試點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國家&34;建設高校、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34;培訓基地,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創始成員。
  • 天津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學系、中心成立
    為弘揚天醫精神,提升人文素質教育水平,推動醫學教育改革與創新,加強醫學人文學院各學科建設,經學校批准,於6月4日正式成立天醫文化傳承研究中心,設置在醫學人文學院;醫學人文學院設立醫學英語系(語言與文化研究中心)、醫學法學系(衛生健康法治研究中心)、醫學倫理與文化學系(醫學倫理研究中心)。日前,天醫文化傳承中心、人文學院三個學系(中心)成立儀式在公共教學樓909會議室舉行。
  • 美國醫學人文教育的發展及啟示
    美國醫學人文教育的發展及啟示[J] .醫學與哲學,2020,41(21):61-65.醫學服務對象是人。人是一種集生物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於一體的獨特生命。醫乃仁術,醫學是集自然科學、人文和社會科學屬性於一體的綜合學科。
  • ...助推學生成長成才——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思政創新示範案例
    在新百年的徵程中,學校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堅持傳承、創新、發展的理念,以「韻聲光樂」品牌活動為載體,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突出醫學人文特色,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方法和手段,創新性培育出凸顯醫學人文特色的「韻聲光樂」思政育人品牌。
  • 首都醫科大學VS南方醫科大學VS南京醫科大學
    學校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中唯一的醫學院校,全國首批、廣東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全國首批開設八年制本碩博連讀臨床醫學專業的8所高校之一,全國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南方醫大的臨床醫學、藥理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進入ESI全球前1%學科行列,值得有志於報考醫學專業的同學著重考慮。
  • 充滿科學與人文精神的《醫學心理學》英文版教科書出版上市啦!
    我國醫學教育規模十分龐大,學生的種類多、人數龐大,僅在校的五年制本科生就以百萬計,近年來還有大量國際學生在華讀臨床醫學本科(簡稱MBBS)。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日益被接納,各種類型的學生都需要既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又與國際接軌的英語教材。作為「走出去,引進來」戰略的一個舉措,全國高等醫藥院校教材建設研究會、人民衛生出版社於2015年啟動了全國高等學校臨床醫學專業英文版規劃教材的編寫工作,系統地引進國際上的優秀醫學教材,由國內專家進行改編,提供給中國學生和外國留學生使用。
  •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最強,2019年各地錄取分數線
    南京醫科大學,簡稱南京醫科大,1934年在鎮江建校,當時校名為江蘇省立醫政學院,1957年遷至南京市,定名南京醫學院,1993年升為南京醫科大學,一直沿用至今。南京醫科大設有18個學院,27所附屬醫院,50多所教學醫院,教職工1800人,教授302人,副教授255人,博士生導師720人,中國工程院士2名;全校學生總數1.9萬,男女比例0.76一級博士點8個,分別為: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醫學技術、護理學,
  • 2019年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九年制來了,畢業後六證合一!
    2019年,南京醫科大學將面向江蘇省普通全日制優秀高中畢業生,招收臨床醫學(九年本碩博一貫制),成立「天元班」。「天元班」將培養具有良好的醫學職業素養和人文精神、廣博的社會和自然科學知識、堅實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理論、紮實的臨床實踐技能,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科研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能夠獨立從事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的高層次、創新型臨床醫學專門人才,為未來成為臨床醫學領軍人才奠定基礎。
  • 學口腔醫學專業,南京醫科大與山東大學選哪個好?
    南京醫科大學PK山東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簡介南京醫科大學,是江蘇省屬重點建設高校。口腔醫學是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學位授權點已覆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和文學等7個學科門類。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是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南京醫科大學在2018中國醫藥類大學中排名第九,綜合實力還是比較強的。
  • 江蘇兩所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徐州醫科大,2019年錄取分數線!
    1、辦學歷史1)徐州醫科大學,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創辦於1934年的江蘇省立醫政學院,1958年由南京醫學院分遷至徐州成立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為徐州醫學院,2016年更名為徐州醫科大學,是江蘇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培育)支持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