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5月10日,禮讚祖國——抗疫與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會議召開。會議由《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倡議發起,由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中國衛生法學會、國家人口健康科學數據中心(臨床醫學)、上海市醫學倫理學會、中國高等教育工會理論研究會等聯合主辦,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陝西中醫藥大學、鄭州大學醫學院、深圳大學醫學部共同承辦。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兼醫學部主任顏虹教授,《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主編王明旭教授,中國衛生法學會會長高春芳教授,國家人口健康科學數據中心(臨床醫學)主任陳杰教授,上海市醫學倫理學會會長楊放教授,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工會理論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工會副主席劉穗燕研究員,教育部高等學校醫學人文素質與全科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河北醫科大學黨委書記翟海魂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原黨委書記、《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編委會副主任張金鐘教授擔任大會主席。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書記鞏守平教授、陝西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劉力教授、鄭州大學護理與健康學院副院長張豔教授、深圳大學醫學部黨委書記柴金龍教授擔任大會執行主席。
會議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寇筱琛、趙剛,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王方舟、馬穎穎主持。210餘所協辦單位的教師、醫護人員、管理工作者、學生、媒體朋友,以及關心人文護理教育教學及醫學生成長的各界人士與會,累計觀看人數達22餘萬人次。
本次大會內容豐富,分為愛我中華、致敬英雄、青年擔當、人文護理、和諧醫患、老年照護、西遷精神、赤誠報國、共建共享、鏗鏘行動等十個篇章。
在「愛我中華」篇章,一曲優美的《紅旗頌》拉開了帷幕。高春芳教授、李宗芳教授、王明旭教授分别致辭。高春芳教授指出,人文護理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抗擊疫情也給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本次會議必將更好地推動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發展。李宗芳教授指出,此次會議以深化人文護理教育改革、總結抗疫經驗、傳承「西遷精神」為主線,必將對進一步營造良好的人文護理工作氛圍、提升人文護理職業素養、培養優秀醫護人員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王明旭教授介紹了會議召開的背景、主題與內容、目標與意義,強調會議旨在促進中國護理事業的發展,開創人文護理教育新篇章,總結推廣並持續推進人文課程思政經驗,為實現健康中國戰略及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力量。
在「致敬英雄」篇章,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常務副主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以《守護生命,慎始如終》為題,分享了馳援武漢的經歷以及關於抗疫故事與人文護理教育的思考和建議。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繼先講述了她發現和上報疫情、參與疫情防控的經歷。原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校長助理、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袁鍾教授闡述了抗疫行動中體現出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醫學教育的利他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張衛青,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楊惠雲,上海浦東新區浦南醫院李曉靜,遵義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附屬醫院江智霞,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曹英娟等9位專家分別講述了馳援武漢的感人故事。這一篇章還分享了查瓊芳醫生的援鄂日記,西安國際醫學高新醫院的《春暖花開時 英雄載譽歸》、路玲的《為了誰》、莎茹拉的《肩膀》、李傑的《孩子,你一定要走嗎》等詩朗誦,馮慶中先生的抗疫詩詞書法作品,袁月、莎茹拉的《久別故鄉》,詹啟敏院士、曾凡一教授演唱的《醫魂閃光》,以及王剛、遠航、崔侖、馮東等人創作的《平凡英雄》等歌曲。這些形式多樣的抗疫文藝作品匯聚成戰「疫」力量,催人奮進。
在「青年擔當」篇章,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用防疫四句話口訣為學生上了復學第一課。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李佩濤、延安大學附屬醫院郎華、中山大學第五醫院楊小月、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李學佳、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宣傳部通過分享抗疫故事,彰顯了青年一代的使命和擔當。
在「人文護理」篇章,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指出,抗疫期間護理人員在給予患者人文關懷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要積極總結抗疫經驗,強化整合型醫學教育、服務、研究、防治、管理體系,進一步促進健康維護和疾病防治的新的醫學知識體系形成。天津中醫藥大學原黨委書記張金鐘教授指出,要深入研究人文護理的概念、內涵、外延、體系、基本原則,要抓住機遇為人文護理多做貢獻。陝西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院長劉芳分享了學校構建「三維」人文護理教育教學體系的經驗做法和實施效果。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程瑜、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劉義蘭、蘇州大學護理學院李惠玲、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謝紅珍、北京大學護理學院孫宏玉、南方醫科大學通識教育部楊曉霖、河南科技大學護理學院孫妞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口腔醫學中心鄭曉丹、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喬莉娜分別就護理倫理、護理情懷、護理課程思政、護患溝通等分享了理論思考和實踐經驗。
在「和諧醫患」篇章,深圳大學總醫院骨科中心主任陶惠人、長沙市第一醫院護理部副主任解超英分別從不同角度闡釋了如何打造和諧醫患關係。此外,與會人員欣賞了上海嶽陽醫院放射介入科病友會、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第一人民醫院、西安市第九醫院選送的《因為有愛》《生命因愛而精彩》《五彩蝴蝶結》等作品。
在「老年照護」篇章,西安碑林區康福得護理院楊文英、銅川市職業病防治院金華老年公寓楊瑞輝、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王玉梅、陝西國際商貿學院趙花雲、大連華信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孫立濤、鶴童公益養老集團劉穎分別圍繞醫學生安寧療護、老年照護實踐、抗疫與課程思政相融、醫養結合與信息化、人文照護等主題作了報告。
在「西遷精神」篇章,與會人員觀看了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4月22日考察西安交通大學時的講話視頻,聆聽了西安交通大學朱繼洲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書記鞏守平教授分別作的題為《傳承西遷精神,祝祖國繁榮昌盛》和《在抗疫戰場用生命守護生命》的報告以及藏族學生白瑪央金勵志成才奉獻家鄉的求學歷程,並欣賞了尹承龍、寇筱琛的朗誦《西遷情 中國夢》。
在「赤城報國」篇章,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長胡仁宇從「兩彈精神」的起源、內涵和傳承方面作了報告。四川省科學城醫院付豔霞、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彭年才、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王煒、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等分別就傳承兩彈精神、核酸檢測、抗疫醫療設備開發生產、加強公共衛生法治建設等作了報告。
在「共建共享」篇章,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院佘軍軍作了題為《全球抗疫交流,西安交大一附院在行動》的報告,與會人員欣賞了劍橋學聯選送的《疾風知勁草 大疫鑄真情——劍橋學聯抗疫回顧》、齊愛雲的秦腔《焚香記》選段、苗阜的快板《致敬逆行者》以及《我在西安等你》《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呼喚》等文藝作品,會議還連線採訪了文藝作品創作者王硌、徐學吉、姜燕。
在「鏗鏘行動」篇章,教育部高等學校醫學人文素質與全科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河北醫科大學黨委書記翟海魂,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莢婉茹,陝西省職業病防治院(銅川市職業病防治院)院長劉峰分別宣讀了《弘揚人文精神 培養新時代卓越護理人才》《弘揚人文精神,做新時代卓越護理人才》《弘揚人文精神 發展中國老年照護事業》三份倡議書。與會人員還欣賞了國防科技大學選送的節目《我和我的祖國》。
教育部護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徐桂華教授作了大會點評。她說,本次會議立意高、規格高、專家多,大咖聚集、醫護雲集、師生匯集、患者參與,組織策劃周密、內容精彩紛呈,意義深遠。十個篇章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高潮迭起,讓我們久久不能忘懷,久久不能平靜。人文以及人文護理看似抽象的概念,在此次會議中展示得那麼具體、那麼生動、那麼鮮活。會議意義深遠,為推動人文護理隊伍建設、人文護理實踐、人文護理課程、人文護理教材等人文護理學科體系建設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會議以實際行動弘揚「西遷精神」,必將凝聚力量、堅定信念,必將為「健康中國」戰略和祖國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王明旭教授致閉幕詞。他分享了相關專家和與會人員對此次會議的讚譽,指出此次會議具有專家院士雲集、全程貫穿紅色精神傳承等多個特點,達到了預期目標。他號召與會人員共同宣傳會議成果,共同推進倡議書接龍。他表示,會後將通過期刊、新聞媒體等平臺積極宣傳與會人員的論文和感想,進一步唱響主旋律,打響主動仗,推動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為「健康中國」戰略和國家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注中國教育在線陝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資訊
中國教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