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女士是一位膽結石患者,多年的膽結石病症深深的折磨著她,為了防止膽結石進一步惡化,方女士想將膽囊切除,誰知道這個決定卻引來家庭大戰。原來,方女士的母親也是膽結石患者,多年前將膽囊切除後相繼出現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方女士的母親深受後遺症的困擾,知道女兒的膽囊功能還是正常後,無論如何也想讓女兒保住膽囊。經過一番討論方女士最終決定聽取母親的意見,通過手術將膽結石去除,保留了膽囊的完整功能。
為什麼切除膽囊對身體會產生影響呢?
這要從膽囊的功能說起,大家都知道人體的器官各有不同,每個部位都有自己的作用,沒有哪一個是可以被取代的。比如說心臟居領導地位,起著統領作用,肝臟的主要功能是代謝廢物,腎臟可以生成尿液維護機體的酸鹼平衡。膽囊也有這自己的作用,就是幫助消化。
我們的肝臟每天24小時都在不停的分泌膽汁,這些膽汁被儲存在膽囊裡就可以用來消化食物。膽囊還會生成黏液,黏液又起著保護膽囊的作用,防止膽囊被有害物質刺激。當食物被我們吃進肚子裡膽囊就開始工作,一般進食三十分鐘後膽囊內的膽汁就被消耗完了。說到這裡很多人應該就能明白為什麼切除膽囊會對身體產生影響了,沒有膽囊就沒有器官幫助我們消化。
切除膽囊對身體會有什麼後遺症?
膽囊的作用雖然至關重要,但是如果膽囊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病症,可能會引起嚴重後果的還是要切除。當患者膽囊惡變,已經影響到周圍的組織,不僅要切除膽囊,還要連同部分肝臟組織一起切除。如果膽囊腫瘤直徑超過一釐米,癌變機率較大,切除膽囊可以預防惡化。如果是膽囊腫瘤個數比較多,治療起來效果不好,建議患者將膽囊切除,相應的也會出現一些後遺症。
1、消化不良、腹瀉腹脹
膽囊切除後患者一旦食用油膩、高脂肪的食物就會感到噁心想吐。這是因為油膩的食物不容易被腸道吸收消化,吃一點點都會難受胃脹氣,久而久之身體就會自動反胃抵抗進食這些食物。消化不好的患者一般會有臉色發黃、口氣重、飯後容易打嗝的現象,不過這些情況也會慢慢改善,只要在平時調理養護,不吃粗纖維難以消化的食物都會逐漸好轉。
2、增加患結腸癌的風險
沒有了膽囊的儲存,膽汁會直接進入腸道。如果患者有早上不吃飯或晚上不吃飯的習慣,膽汁就會對大腸進行刺激,時間久了就容易患上結腸癌。
3、容易出現膽總管結石
因為失去了膽囊,所以膽總管就承擔起了膽囊的作用。但是膽總管不會分泌黏液形成自我保護,當膽總管內壓力升高無法排解時就會導致膽汁堆積,形成膽總管結石。
總之,醫生建議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切除膽囊,能保守治療的最好是接受保守治療,儘量保持膽囊的正常功能。如果情況危急也不要排斥切除膽囊,畢竟對我們來說生命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