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新聞記者 沈麗娟
近日,哈爾濱市32歲的張妍(化名)出現腹痛、發燒、皮膚發黃的症狀,來到哈工大附屬省醫院消化病院消化二科就診,經過超聲檢查後,醫生發現張妍的膽結石掉到了膽管內,引發了急性膽道梗阻、合併膽囊炎。
省醫院消化病院消化二科副主任陸以霞表示,膽囊結石繼發膽管結石,頻繁地經內鏡取石不能達到根治,建議儘快切除膽囊。因此,張妍在第三次膽管取石後,進行了膽囊切除術,術中仍有結石逃逸到膽管內,最後又做了第四次膽管取石,才把結石全清理了。住院三周做了4次經內鏡膽管取石術,是十分罕見的。
因懼怕後遺症 不敢切除膽囊
張妍告訴記者:「我家裡有親戚做過膽囊切除手術,膽囊切除後會引起很多後遺症,他們都勸我還是保膽治療,儘量別切除膽囊,但沒想到做過這麼多次膽管取石術,還是避免不了膽囊炎復發。」對此,陸以霞說,像張妍這種膽總管反覆的繼髮結石,需及時做膽囊切除,但不是所有的膽結石病人都需要手術治療,有些膽結石不引起任何症狀,就不用切除膽囊。
膽結石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手術?
陸以霞介紹,無症狀的膽結石不需要處理,但要定期超聲複查,70%沒有症狀的膽結石可以定期複查,不服藥,不手術。一般情況下,半年至一年複查一次超聲檢查。對於有1-2cm左右的膽囊結石且無症狀的病人來說,無需治療,密切觀察,定期檢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膽石能與人體和平共處。30%沒有症狀的膽囊結石會在隨訪過程中出現嚴重症狀或併發症,或膽囊結石明顯增大增多,或膽囊壁改變或膽囊功能消失等情況,這就需要手術治療。
患者如果暫時無症狀,那麼在出現以下嚴重併發症時需手術治療:急性膽囊炎反覆發作3次以上,膽囊炎發作後不能控制的膽囊增大積液;並發一次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發作;膽囊多髮結石並發一次膽總管梗阻。此外,有合併糖尿病、有嚴重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也存在潛在的隱患。
切除膽囊後會引發很多後遺症?
在切除膽囊後,一些患者會出現長期腹瀉的症狀,但也不必驚慌。陸以霞說,膽囊切除後,膽汁沒有了儲存的空間,肝臟產生的膽汁直接流入腸道內,幫助消化脂肪類食物的作用減弱,導致進食油膩食物後會出現腹瀉,但是一般通過口服促進膽汁分泌的藥物,患者膽管代償性擴張等,腹瀉症狀會在一到兩年內緩解;如果超過2年以上腹瀉不緩解,應考慮是否有腸易激症候群等功能性腸道疾病;還有少數患者會出現術後膽總管狹窄的情況,這種情況需要進行膽管支架治療,但這也是極少數的後遺症。
最後,陸以霞提醒需要膽囊手術的患者,不要因為懼怕出現後遺症而拒絕手術治療,如果一旦出現膽結石嵌頓在膽總管的現象,極易引起化膿性膽管炎或急性胰腺炎,在病情危重的情況下,再進行手術治療會增加很大風險。
來源:龍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