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身上的任何一處,都不能隨意去掉,這是很多人最樸素的觀點之一。而對於有膽囊結石的患者而言,常會面臨這樣的抉擇:切除膽囊還是保膽取石。
很多膽囊結石的患者,在被告知需要切掉膽囊時,都有不少疑問,比如:「為什麼不能只把膽囊切開,取出石頭再縫起來?」「膽囊沒了會不會影響健康?」「為什麼你們不做保膽手術?」...這些疑問,就請武漢市第六醫院肝膽胰血管外科行政主任崔軍凱來給大家解答一下。
本期嘉賓
崔軍凱
江漢大學附屬醫院·武漢市第六醫院
肝膽胰血管外科行政主任
崔軍凱,江漢大學附屬醫院武漢市第六醫院肝膽胰血管外科行政主任。湖北省醫學會普通外科分會青年委員,武漢醫師協會老年外科醫師分會委員。武漢市中青年醫學骨幹人才,江漢大學附屬醫院武漢市第六醫院青年骨幹人才。
從事肝膽胰脾臨床、科研及教學近20年,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0餘篇,參與多項省市級科研課題研究。擅長各種肝膽胰脾疾病的診治,尤其是肝膽胰脾疾病微創手術治療。
患了膽囊結石,
選擇保膽取石還是膽囊切除呢?
更多知識
1
膽囊有什麼作用?
簡而言之,就是膽汁是肝臟分泌的,不是膽囊分泌的,膽囊只是膽汁的儲存站和濃縮站。
肝臟會持續不斷分泌膽汁,每天分泌總量在600~900ml之間,在流向腸道的過程中,會暫時存放在膽囊。
這麼小的膽囊怎麼存得下這麼多的膽汁?確實,膽囊的容積一般在60~90ml左右,膽汁流到膽囊後會被濃縮,當人們進食後,膽囊就會釋放濃縮的膽汁,參與食物消化。只要肝臟功能正常,膽汁的產生就不受影響。
02
膽囊切除後身體的變化
膽囊被切除,膽總管會代償性擴張,部分代償膽囊的儲存功能。當然,代償功能也有限。
膽囊切除後,膽總管下端的Oddi's括約肌就像一個閥門,在人們進食時打開,排放膽汁進入腸道。因為膽總管的容積相對較小,所以在大量進食時,膽汁的供應量相對不夠,可能導致膽囊切除後患者的消化不良,所以,有些患者術後可能出現腹瀉、拉肚子的情況。不過人體有強大的調節適應能力,經過一段時間後,絕大多數可以恢復消化功能。
3
不能「保膽取石」的原因
既然有一定的風險,為什麼還要把膽囊和結石一起「一切了之」呢?把石頭拿出來不就可以了嗎?
其實由於結石的存在使膽囊反覆炎症發作,導致膽囊壁結構改變,即使取出石頭,也無法回到原來的樣子了。這樣的膽囊還容易發生結石。
更可怕的是,這種膽囊會變成膽囊癌。幾乎所有的膽囊癌都是由慢性結石性膽囊炎或膽囊息肉演變來的,而目前膽囊癌的死亡率較高。
04
好好的膽囊為什麼會長結石呢?
對於這個問題,目前的醫學還不能完全解釋,不過有研究表明,膽囊結石的產生是由於膽汁代謝異常引起的。許多疾病,比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都能夠引起機體脂類代謝紊亂。
膽囊裡長出結石,不僅僅是膽囊自身的問題,更是全身的問題在局部的體現。
當然,膽囊的自身問題也會引發結石形成。例如,炎症損害膽囊黏膜後,就容易引發結石。所以,「保膽取石」的過程會不可避免地損傷膽囊壁黏膜,即使把結石取乾淨了,還會發生結石。
如果沒取乾淨,那麼殘留的結石,哪怕如「塵埃」般大小,也會成為發生結石的「核心」,並迅速復發。
【武漢市第六醫院重磅惠民】
打造無假日醫院
推出延長普通門診
時間:7:30~20:00
12小時不停診
急診24小時
來源:湖北之聲《健康合伙人》節目
編輯:葉靜
審核:劉雅婷、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