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銳龍5000桌面APU樣品現身:單核接近10900K

2021-01-12 科技數碼雜說

近日,VideoCardz爆料了AMD將發布的 銳龍5000系列APU的新款處理器核心圖片。

對比左側Zen2架構、代號Renoir的銳龍4000U/H系列,新一代仍然維持了最多8個CPU核心、8個GPU核心(512流處理器)的規模。

不過,每個核心的面積有所增大,另外三級緩存不但容量從8MB翻番到16MB,而且從兩部分統一成一個整體,可以被所有核心共享,可以大大提升遊戲性能,銳龍4000H跑分強勁、遊戲孱弱的尷尬局面將不復存在。

另外,PCIe部分看起來似乎沒變,還是最多20條PCIe 3.0,但是這次獨立顯卡有望獲得完整的16條通道,而不再是半殘的8條,銳龍遊戲本也終於會擁有RTX 3070/3080這樣的高端顯卡,進一步釋放性能。

面積方面,Zen3 APU估計有175平方毫米,比現在增大了19平方毫米左右,也就是大約10%。

此外在USB-IF組織中,AMD最近又有一款新處理器通過認證,名字叫做銳龍7 5700G,顯然也是Cezanne家族的一名成員,基於AM4插槽,最多8核、TDP 65W,核顯還是Vega架構。

從銳龍7 5700G而非銳龍7 Pro的命名來看,這款7nm銳龍APU是面向消費級市場的,不再是OEM專屬,意味著DIY玩家也可以買了。

而在國內某二手平臺上,已經有玩家曬出了新款銳龍APU的工程樣品,但不確定具體型號,可能是5700G,也可能是5750G。

該賣家同時還放出了該處理器的部分參數,稱這款處理器為8核16線程,「塞尚」Zen 3架構,CPU-Z單核超600分,多核超6000分,可超頻至全核4.7GHz。由於這款處理器暫未發布,核顯還沒有驅動可用。

由圖我們也能看到,這款處理器是典型的工程樣品,表面沒有印刷具體型號,只標註了「ENG SAMPLE」。

根據賣家提供的CPU-Z截圖顯示,CPU-Z可以識別出代號Cezanne、接口AM4、工藝7nm、8核心16線程、基礎主頻4.4GHz、二級緩存4MB、三級緩存16MB,但同樣沒有型號,顯然是早期樣品。

單核心跑分613.6,已經持平Intel十代酷睿旗艦i9-10900K,並相當接近銳龍5 5600X。多核心跑分6296.2,超過了同樣8核心的i9-9900KS、銳龍7 4750G。

而在超頻方面這顆處理器也是可以的,在1.468V電壓下可以跑到全核4.7GHz,此時單核心跑分達647.4,多核心則有6960.0,前者接近、後者超過銳龍7 5800X。

相關焦點

  • 銳龍5000G桌面APU樣品現身:單核戰平i9-10900K
    AMD本周就會推出基於Zen3架構的銳龍5000U/5000H APU系列移動版處理器,而面向桌面的銳龍5000G系列看起來也不遠了,代號都是Cezanne。USB-IF組織日前就曝光了一款銳龍7 5700G,雖然沒有給出具體規格,但不難猜測會是8核心,65W熱設計功耗。
  • AMD5600X跑分出爐:單核性能超越酷睿i9-10900K
    距離新一代桌面端Ryzen5000系處理器的發售時間越來越近,現在各種測試數據也越來越多。最近PassMark公布了AMD Ryzen5 5600X的測試成績,在單核測試中得分3495,榮獲PassMark測試資料庫單核排行榜榜首。
  • AMD銳龍7 5800X處理器超越i9-10900K
    【天極網DIY硬體頻道】AMD新一代Zen3架構處理器將在10月8日公布,傳聞稱AMD不會有桌面版銳龍4000系列,而是使用銳龍5000作為新一代產品的命名,以保持和APU一致。作為Vermeer家族的一員,R7 5800X已被證實將在10月8日的發布會上露臉,取代同價位的R7 3800X,至於12核/24線程的R9 5900X。
  • AMD銳龍7 5800X/Intel酷睿i9 10900K遊戲性能實戰對比
    正因為遊戲對於處理器的要求更高,可以看到單核性能更強的AMD銳龍7 5800X在1080P解析度下相對Intel酷睿i9 10900K有4.6%的幀率優勢,而在2K解析度下也有2.4%的優勢,比較接近《賽博朋克2077》的測試情況。由此可見,在場景複雜、同屏NPC眾多的最新開放世界遊戲大作中,AMD銳龍5000平臺的優勢會更明顯一些。
  • AMD 銳龍9 3900X與Intel 酷睿i9-10900K全方位對比
    CPU基準性能測試:銳龍9 3900X強於i9-10900K在基準測試這塊,可以看到核心數更多的銳龍 9 3900X表現也更強,領先幅度還是比較明顯的。只有在CPU-Z單線程項目裡落後於i9-10900K。
  • AMD銳龍7 5800X大戰Intel酷睿i9-10900K:誰才是網遊神器
    今天我選擇了兩個呼聲最高的處理器型號進行測試,它們分別是來自AMD的銳龍 7 5800X處理器以及來自Intel的 酷睿 i9-10900K處理器,這兩顆處理器的Boost頻率都是非常高的,關於這兩顆處理器的詳細信息可以查看下表:AMD 銳龍 7 5800X處理器AMD的銳龍 7 5800X是一顆8核心16線程的處理器,相比5000系列的其餘低端產品來說,5800X
  • 11代酷睿i9實測:單核/多核兩重天、功耗爆炸!
    ,基本上和i9-9900K、i9-10900K差不多的樣子,再加上這是一顆65W標準版的樣品,未來更可期待,而多核性能因為只有8核心,可以媲美i9-9900K,但是和10核心的i9-10900K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 AMD正式發布銳龍5000!Zen3逼近5GHz、領先競品59%
    AMD剛剛正式揭曉了全新的Zen 3 CPU架構,以及全新的銳龍5000系列桌面處理器,華麗的規格、性能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這是Zen、Zen+、Zen 2之後的第三代新架構,也是銳龍1000、銳龍2000、銳龍3000系列之後的第三代新處理器,而為了和銳龍APU命名序列保持一致,同時便於消費者識別,AMD這次在CPU上跳過了銳龍4000系列,直接進入銳龍5000系列。
  • AMD銳龍5000 Cezanne APU預告:單CCX Zen 3八核 沿用AM4接口
    WCCFTech 剛剛放出了有關新一代銳龍 5000 Cezanne APU 的預告,可知升級 Zen 3 架構後的單 CCX 模塊可容納八個 CPU 核心。接口方面,桌面平臺將沿用當前的 AM4 插槽,而採用 BGA 焊接的移動平臺也將延續當前的 FP6 封裝。
  • 十一代桌面酷睿大曝光:最高八核,單核性能大提升
    之前已經有一些Intel的工程樣品處理器,跑了一些測試成績。我們可知道的有兩點,第一這次Intel似乎在核心數量上不會再去累積太多,估計是為了平衡能耗和頻率,最高端的處理器比如i9 11900K,也只有八核心;第二從測試成績來看,Intel的這一代桌面處理器在單核心性能上比十代有不小的提升。
  • 千萬別低估Intel 11代酷睿:新i7單核反超銳龍9 5950X
    日前,酷睿i7-11700K現身GeekBench資料庫,識別為8核16線程,基礎頻率3.6GHz,16MB三緩。此次跑分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運行在Z490主板上,證明11代酷睿的確沒有變更LGA1200接口,且向下兼容。二是跑分成績本身,單核1807,多核10673。
  • AMD銳龍7 5800X遊戲性能真有這麼猛?
    微架構改進,單核性能巨幅提升銳龍5000的IPC大漲19%,單核性能突飛猛進遊戲玩家都知道,處理器的單核性能強弱在大多數遊戲中都決定了幀率的高低,之前的ZEN2架構在單核性能方面基本快要追平競品,但競品通過犧牲功耗來暴力堆頻率,依舊保持了單核性能的領先,所以在遊戲性能方面依舊有一定優勢
  • 硬體情報站53期:AMD銳龍5000APU「塞尚」曝光 保留AM4接口
    AMD銳龍5000APU「塞尚」曝光:保留AM4接口儘管銳龍4000系列桌面APU處理器還沒有正式發布,但已經有不少關於下一代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的消息流出。根據網友Komachi的爆料,AMD銳龍5000 APU代號為「Cezanne(塞尚)」。
  • AMD銳龍5000桌面APU具有8個Zen 3核心
    本文轉自【cnBeta.COM】;OpenBenchmarking 基準測試資料庫表明,AMD 新一代 Ryzen 5000「Cezanne」APU 具有 8 個 Zen 3 CPU 內核、以及增強的 7nm Vega 核顯,意味著其在兩項性能上都有巨大提升。
  • AMD銳龍5 5600X硬剛Intel酷睿i7 10700K
    >從Cinebench R20的單核測試結果來看,其實AMD銳龍5 5600X已經比Intel酷睿i9 10900K更強了我們知道,對於大多數遊戲來講,處理器的單核性能就是影響幀率的關鍵,單核性能越強,遊戲幀率越高、玩起來越流暢。
  • 都是各家頂級CPU:銳龍9 5950X有錢買不到、酷睿i9-10900K跌破4000
    AMD銳龍5000處理器自發布以來都非常緊俏,至少在日本市場,四款CPU的價格甚至比月初首銷時貴了點。其中5950X和5900X現在是有錢也買不到,5800X、5600X備貨也不是很多,甚至需要多跑幾家才能買到。
  • 第三代AMD銳龍實力升級,AMD銳龍3000XT系列首發評測
    AMD銳龍9 3900XT和AMD銳龍7 3800XT最高加速頻率提升到了4.7GHz,因此在單核心性能方面的表現更上一層樓,特別是在Cinebench R20中,已經成功地超越了單核頻率最高5.3GHz的Intel酷睿i9 10900K,4.7GHz可以戰勝5.3GHz,可見Zen2架構的IPC確實非常高。
  • AMD宣布1月12日將發布銳龍5000系列低壓處理器
    目前AMD已經發售了銳龍5000系列的桌面版處理器,而移動版處理器暫時沒有太多的消息,不過今天AMD官方稱,將會在CES 2021期間舉辦主題演講,具體的時間為當地時間1月12日11點至12點,屆時AMD將會公布自家未來的發展計劃,以及更多的新產品,而外界表示在這一次的主題演講中,
  • AMD CES發布會官宣:或推銳龍5000 APU等新品
    雖然官方措辭模稜兩可,但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本次CES上很有望發布新處理器,即面向輕薄本的銳龍5000U、遊戲本的銳龍5000H等。此外,移動顯卡或者桌面顯卡,比如RX 6700/6700M等也可以期待下。當然,第三代EPYC也非不可能,不過考慮到CES主要是圍繞消費電子,霄龍這類企業級產品顯得並不恰如其分。
  • i9 11900K工程版跑分曝光 性能破CPU-Z紀錄 單核反超銳龍
    單核性能相比目前的i9-10900K/KF提高了足有26%,也輕鬆超越了銳龍9 5900X 5%左右,當然因為最多8核心,多核性能面對10核心的i9-10900K、12核心的銳龍9 5900X就非常吃虧了。CineBench R20成績也是類似,多核心毫無優勢,單核心比上代提升19%,比對手高出約1%,差不多可以奪回最強遊戲處理器名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