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核心挑翻競品10核心旗艦!AMD銳龍7 5800X遊戲性能真有這麼猛?

2020-12-27 電腦報

AMD最新推出的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由於遊戲性能非常強勁,現在已經成為玩家最為追捧的遊戲裝機利器,不少型號都是上架即售空,爆款甜品AMD銳龍5 5600X和次旗艦AMD銳龍9 5900X更是一U難求。

為了滿足廣大玩家的升級需求,AMD已經在進一步積極備貨,至少現在8核心旗艦AMD銳龍7 5800X是可以保證隨時都有現貨銷售的,同時它也確實是目前這個價位上遊戲性能最為突出的處理器。

當然,Intel方面,老牌的遊戲處理器霸主10核心20線程的Intel酷睿i9 10900K也擁有不俗的實力,同時也有之前積攢的口碑。那麼,現在玩家裝機,在這兩款處理器中應該怎麼選擇?那就來PK一下吧!

為何AMD銳龍7 5800X遊戲性能如此強悍?ZEN3架構這些升級是關鍵

之所以這一次採用ZNE3架構的AMD銳龍5000處理器在遊戲性能方面對競品實現了全面反超,主要就是因為ZEN3架構如下的重要改進。

CCX合二為一,延遲大幅降低

新一代CCX包含8個核心,共享32MB緩存,內部延遲大幅降低

上一代的ZEN2架構第三代銳龍採用了一個CCX具備4個核心的設計,而兩個CCX又組成一個CCD,一顆AM4接口的第三代銳龍處理器最多具備兩個CCD從而組成16核心,也就是AMD銳龍9 3950X。這樣的設計雖說相比之前的ZEN+架構效率更高,也更方便擴展核心數量,但是一個CCD裡的兩個CCX不能直接共享三級高速緩存,不同CCX中的16MB三級緩存數據需要通過IF總線來實現共享,這樣就會帶來更多的數據延遲。

ZEN3架構不再採用CCD的設計,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ZEN3全新設計的CCX包含了8個核心,8個核心完全共享32MB三級緩存。如此改進後,ZEN3的三級緩存訪問速度高達ZEN2的兩倍。同時,得益於架構的改進,銳龍5000處理器的FCLK已經可以輕易達到2000 MHz以上,配合高頻內存可以做到50ns以下的內存訪問延遲,可以說是巨大的進步。這些改進對於降低遊戲的幀延遲效果很明顯,因此AMD有信心稱銳龍5000處理器為「最佳遊戲處理器」。

微架構改進,單核性能巨幅提升

銳龍5000的IPC大漲19%,單核性能突飛猛進

遊戲玩家都知道,處理器的單核性能強弱在大多數遊戲中都決定了幀率的高低,之前的ZEN2架構在單核性能方面基本快要追平競品,但競品通過犧牲功耗來暴力堆頻率,依舊保持了單核性能的領先,所以在遊戲性能方面依舊有一定優勢。AMD在設計ZEN3架構的時候,就綜合考慮了功耗與頻率的平衡,進一步改進了微架構的執行效率,如此一來,就能在大幅提升單核性能的同時,很好地控制功耗。從最終效果來看,銳龍5000的IPC大漲19%,以AMD銳龍7 5800X為例,最高加速頻率4.7 GHz,CPU-Z單核分數突破650分,而最高睿頻達5.3 GHz的Intel酷睿i9 10900K則只有620分出頭,由此可見銳龍5000這個同頻性能優勢可不是一星半點。正因為ZEN3擁有如此強悍的單核心性能,也讓AMD銳龍7 5800X在遊戲性能方面穩壓Intel酷睿i9 10900K一頭(其實……AMD銳龍5 5600X遊戲性能也強於Intel酷睿i9 10900K)。

規格對比,AMD銳龍7 5800X整整領先一代

PK遊戲性能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規格對比的情況。AMD銳龍7 5800X採用更加先進的7nm工藝,能效比大幅提升,即便是全核心滿載考機,PPT總功耗(包括CPU和SOC部分)也沒有超過143W,而Intel酷睿i9 10900K要是釋放全部性能,功耗已經到230W以上去了。

核心數量方面,Intel酷睿i9 10900K要多出兩個,畢竟它是Intel消費級處理器中的至尊旗艦。最高加速頻率方面,AMD銳龍7 5800X是4.7 GHz(實測中會略高於這個頻率),而Intel酷睿i9 10900K是5.3 GHz,但是,實際使用中要達到這個頻率的條件比較苛刻。而且,由於AMD銳龍7 5800X的IPC更高,所以即便頻率低一些,但單核性能依然是強於Intel酷睿i9 10900K的。

三級緩存部分,AMD銳龍7 5800X採用單CCX 8核心共享32 MB三級緩存,內部延遲相比上代大幅降低,而Intel酷睿i9 10900K只有20 MB三級緩存,容量方面有一定差距。內存部分,AMD銳龍7 5800X默認支持DDR4 3200,頻率更高一些,而且搭配任何400系及以上的AM4主板都可以使用高頻內存,玩家可以根據預算自由選擇,Intel酷睿i9 10900K則只有搭配Z490主板才能使用超過DDR4 2933的高頻內存,總體成本高出很多。

PCIe版本方面則是AMD銳龍7 5800X的獨門優勢,畢竟現在只有AMD平臺才能享受PCIe 4.0帶來的超高磁碟性能,同時旗艦顯卡在AMD的PCIe 4.0平臺上才能發揮出全部性能,這方面Intel酷睿i9 10900K就望塵莫及了。

因此,從規格上來分析,AMD銳龍7 5800X其實已經領先Intel酷睿i9 10900K整整一代,同時在價格方面,也是AMD銳龍7 5800X擁有高達900元的優勢。

暢玩電競網遊,銳龍5000無敵手!

接下來就是熱門電競網遊的實測對比部分。為了避免顯卡造成瓶頸,讓AMD銳龍7 5800X和Intel酷睿i9 10900K都發揮出自己全部的性能,我們在顯卡部分選擇了當下的旗艦RTX 3090。當然,在實際裝機的時候,玩家可以選擇更符合自己預算情況的顯卡進行搭配。

8核輕鬆放倒10核,ZEN3架構優勢太明顯

不少朋友都說像3DMark這些Benchmark工具不能代表遊戲的實際表現,那麼我們就用熱門的遊戲實戰來進行對比。從實測來看,單核性能確實對電競網遊的幀率影響很突出,單核性能更高的AMD 銳龍7 5800X在這些高人氣的電競網遊中,幀率領先Intel酷睿i9 10900K的幅度從13%到19%不等,優勢非常明顯!相信就算Intel平臺從第八代酷睿越級換代到第十代酷睿,也很難帶來如此大的性能提升,看來AMD銳龍5000處理器的出現給了「擠牙膏」的升級方式一個大大的下馬威。總的來說,如果是裝機主要玩電競網遊,選AMD銳龍7 5800X已經是比Intel酷睿i9 10900K更好的方案,遊戲幀率優勢已經說明了一切。

其實,AMD銳龍5 5600X已經默秒全……

其實吧,用AMD銳龍7 5800X來對位Intel酷睿i9 10900K已經有點大材小用了,由於這些電競網遊都非常吃單核性能,因此單核性能同樣超越Intel酷睿i9 10900K的AMD銳龍5 5600X也一樣擁有超越Intel酷睿i9 10900K的遊戲性能。從實測來看,除了《堡壘之夜》和《守望先鋒》基本打平之外,6核心12線程的2000元級甜品處理器AMD銳龍5 5600X在其他幾款熱門電競遊戲中都相對Intel酷睿i9 10900K有4%到14%的幀率優勢,這確實有點讓競品旗艦有點沒面子,但事實擺在這裡也沒什麼好說的。換句話說,如果玩家的預算有限,而且想組裝一臺主打電競網遊的高性價比主機,選擇AMD銳龍5 5600X也可以獲得超越Intel酷睿i9 10900K的遊戲幀率,同時整機價格要低兩千元以上。

總結:毫無疑問,銳龍5000是電競網遊裝機最佳選擇

前面的遊戲實戰已經證明,不管是8核心16線程的AMD銳龍7 5800X(3199元)還是6核心12線程的AMD銳龍5 5600X(2129元),在多數熱門電競網遊中的幀率都要明顯高於Intel酷睿i9 10900K這款昔日遊戲霸主,現在說銳龍5000是電競網遊最佳處理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再看看裝機總價,由於銳龍5000良好的向下兼容性和AM4主板極高的性價比,其實AMD銳龍7 5800X完全可以靈活搭配400系或500系主板實現最符合玩家預算的組合,而Intel酷睿i9 10900K就算不超頻,也必須搭配Z490主板才能使用超過DDR4 2933的高頻內存,而Z490再怎麼「丐」,價格也是比較高的,和價格本來就高的Intel酷睿i9 10900K組合總成本就更高了。從表中兩套配置來看,即便是AMD銳龍7 5800X主機使用了PCIe 4.0 1TB的固態硬碟,總價都還低於使用PCIe 3.0 1TB固態硬碟的Intel酷睿i9 10900K主機,而PCIe 4.0固態硬碟高達5000+ MB/s的傳輸速度也是Intel平臺PCIe 3.0固態硬碟(最多3500+MB/s傳輸速度)望塵莫及的。因此,不管是電競遊戲性能、整機綜合性能體驗還是裝機性價比,AMD銳龍7 5800X這套主機都完勝Intel酷睿i9 10900K主機,怎麼選相信大家也不會再猶豫了。

相關焦點

  • ...真的更猛嗎?AMD銳龍7 5800X/Intel酷睿i9 10900K遊戲性能實戰對比
    AMD銳龍7 5800X/Intel酷睿i9 10900K遊戲性能實戰對比 《看門狗:軍團》
  • AMD銳龍7 5800X大戰Intel酷睿i9-10900K:誰才是網遊神器
    今天我選擇了兩個呼聲最高的處理器型號進行測試,它們分別是來自AMD的銳龍 7 5800X處理器以及來自Intel的 酷睿 i9-10900K處理器,這兩顆處理器的Boost頻率都是非常高的,關於這兩顆處理器的詳細信息可以查看下表:AMD 銳龍 7 5800X處理器AMD的銳龍 7 5800X是一顆8核心16線程的處理器,相比5000系列的其餘低端產品來說,5800X
  • AMD正式發布銳龍5000!Zen3逼近5GHz、領先競品59%
    能效方面(每瓦性能),AMD宣稱Zen 3架構達到了初代Zen架構的2.4倍之多,對比Zen 2也提升了20%,而對比競品主流旗艦i9-10900K,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8倍!銳龍5000系列首發四款型號,旗艦是「銳龍9 5950X」,和現在的銳龍9 3950X一樣都是雙CCD模塊、16核心32線程、8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當然這些三級緩存從四塊16MB變成了兩塊32MB,分別由8個核心共享
  • 不懼十核旗艦,八核性能霸主銳龍7 5800X以一敵二
    一、規格與價格對比  酷睿i7-10700K和i9-10900K屬於第十代酷睿產品,在工藝方面它仍然採用14nm+,而AMD銳龍7 5800X製程工藝為7nm;熱設計功耗(TDP)方面AMD銳龍7 5800X為105W,而酷睿i7-10700K和i9-10900K則有125W;
  • 32核心64線程 第三代AMD銳龍Threadripper 3970X評測
    前段時間,AMD正式上市了三代線程撕裂者,我們測試了24核心48線程的銳龍Threadripper 3960X,如今我們又拿到了32核心64線程的銳龍Threadripper 3970X,這是目前AMD當值無愧的旗艦處理器
  • AMD銳龍7 5800X處理器超越i9-10900K
    【天極網DIY硬體頻道】AMD新一代Zen3架構處理器將在10月8日公布,傳聞稱AMD不會有桌面版銳龍4000系列,而是使用銳龍5000作為新一代產品的命名,以保持和APU一致。作為Vermeer家族的一員,R7 5800X已被證實將在10月8日的發布會上露臉,取代同價位的R7 3800X,至於12核/24線程的R9 5900X。
  • 第三代AMD銳龍實力升級,AMD銳龍3000XT系列首發評測
    到了今年5月,Intel的第十代酷睿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不過這次第十代酷睿的升級確實非常有針對性,不但提升了頻率,還全線普及了超線程技術,在多線程性能大幅落後於銳龍旗艦的情況下揚長避短地猛推處理器高頻遊戲性能,可見Intel確實感受到了來自第三代銳龍的巨大壓力。
  • 如今酷睿i7-10700KF只要2199元,銳龍7 5800X還有性價比嗎
    11月5日,新一代的Zen3構架處理器上市,8核心的銳龍7 5800X首發價3199元,而同期的i7-10700KF卻僅僅只賣2299元。 最近筆者在京東平臺看到i7-10700KF正在進行促銷,秒殺價2199元,比銳龍7 5800X整整便宜了1000元。 銳龍7 5800X的性能優勢是否值得玩家付出1000塊錢的差價呢?
  • 酷睿i7-10700KF和銳龍7 5800X對比評測:千元差價如何選擇?
    《絕地求生》非常吃CPU和內存性能,將內存頻率超頻到4500MHz,CPU超頻到5.1GHz之後,i7-10700KF平臺的幀率提升了28FPS,將近10%,此時的性能表現也超越了銳龍7 5800X。這次我們一共測試了多達20款遊戲,默頻下i7-10700KF領先的有8款,幅度最高為6%,銳龍7 5800X領先的有也是8款,幅度最高為8%,另外四款持平,綜合下來銳龍7 5800X略微佔優一些,但是幅度只有0.8%,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 更高頻率,更好體質,更強性能 第三代AMD銳龍3000XT系列首發評測
    7月7日,AMD發布了採用7nm製程工藝的Zen2架構第三代銳龍處理器,IPC性能和處理器頻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從而一句超越對手,讓競品的同代產品有了巨大的壓力。而像AMD銳龍9 3950X這樣的AM4平臺旗艦,更是在消費級市場沒有敵手。
  • 酷睿i7-10700KF vs 銳龍7 5800X對比...
    一、前言:如今i7-10700KF只要2199元,銳龍7 5800X還有性價比嗎一直以來,AMD處理器都是以高性價比的形象展示在玩家面前。Zen1時代,8核心的銳龍7 1700X甚至比4核心的i7-7700K更便宜。
  • 6核滅8核你說香不香?AMD銳龍5 5600X硬剛Intel酷睿i7 10700K
    那麼,這兩款一個是6核心12線程,一個是8核心16線程,看起來規格差別還挺大,實際的遊戲表現是怎樣呢?且看我們的詳細分析。單核效率暴增,其實AMD銳龍5 5600X已經"默秒全"ZEN3架構IPC暴增19%,這使得AMD銳龍5 5600X的單核性能已經突飛猛進,超越競品旗艦ZEN3架構採用單CCX共享32MB三級緩存設計,內部延遲大幅降低,有效提升遊戲性能
  • 桌上型電腦與筆記本電腦詳細介紹-電腦核心CPU
    現在筆記本主流算是amd銳龍3-1300x,銳龍5-1600x,銳龍7-1800x.從功耗方面對比,銳龍3是銳龍5和7的2/3,主頻分別是3.5/3.7;3.6/4.0;3.6/4.0,核心與線程方面(如果不懂,你可以理解為越多越好)4核4線程、6核心12線程、8核心16線程。
  • 酷睿i9-11900K參數洩露,性能接近5800X
    根據CPU-Z識別顯示,這顆Rocket Lake處理器還是工程樣品,雖然沒有給出具體型號,但規格基本都有了:14nm工藝,LGA1200封裝接口,8核心16線程,基準頻率3.4GHz,最高加速5.0GHz(倍頻8-50x),二級緩存4MB,三級緩存16MB,熱設計功耗125W。
  • 銳龍9 3900X/銳龍7 3700X處理器同步評測:AMD這次真的行
    這樣的設計對單個晶片來說可能更簡單了,但是要在AM4 CPU這麼大的PCB上讓三塊晶片互聯難度可想而知,第三代銳龍處理器採用了12層的PCB來滿足這些更多更複雜的走線,每塊PCB上最多可安裝一個I/O核心和兩個CCD核心,這些採用7nm工藝生產的CCD核心每個的面積是74mm2,內部有39億個電晶體,而採用12nm工藝I/O核心面積則是125mm2,內部有20.9
  • 銳龍9 5900X曝光:依然12核心、架構天翻地覆
    AMD已經官方宣布,將在10月8日正式發布基於Zen 3新架構的下一代銳龍桌面處理器,但時至今日,仍然缺乏確切的架構細節、產品規格。軟體工程師Patrick Shur曝料稱,他找到了兩顆新銳龍,一是銳龍9 5900X,12核心,二是銳龍7 5800X,8核心。
  • AMD銳龍5000桌面APU樣品現身:單核接近10900K
    不過,每個核心的面積有所增大,另外三級緩存不但容量從8MB翻番到16MB,而且從兩部分統一成一個整體,可以被所有核心共享,可以大大提升遊戲性能,銳龍4000H跑分強勁、遊戲孱弱的尷尬局面將不復存在。另外,PCIe部分看起來似乎沒變,還是最多20條PCIe 3.0,但是這次獨立顯卡有望獲得完整的16條通道,而不再是半殘的8條,銳龍遊戲本也終於會擁有RTX 3070/3080這樣的高端顯卡,進一步釋放性能。面積方面,Zen3 APU估計有175平方毫米,比現在增大了19平方毫米左右,也就是大約10%。
  • 首發銳龍7 4800H!華碩天選筆記本評測:9900K九成性能-AMD,銳龍7...
    從規格來看,Renoir APU最多能擁有2個CCX也就是8個CPU核心,8個CU單元(512個流處理器)。稍顯可惜的是PCIe版本依然是3.0,一共有16條,8條連接獨顯,另外8條則有筆記本廠商自行分配。此外,Renoir APU能原生支持Type-C、USB 3.1。
  • AMD R9 5900X上手體驗
    AMD並沒有像Intel那樣有成績後就停滯不前,Zen架構也一直在不斷進化,時間過得很快,來到2020年,Zen架構也進化到了Zen3。沒錯,我要說的是今年10月9號發布的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它採用的正是Zen3架構,採用7nm工藝,8核CCX設計可直接訪問共享的32MB L3緩存,相比上一代IPC有高達19%的性能提升。
  • 魔獸世界9.0團戰幀率測試:銳龍7 5800X/i9-10900K孰強孰弱?
    在網路遊戲中,團戰時的DPS(秒傷)與畫面幀率息息相關。如果在30FPS的時候秒傷可以達到1萬,但是在幀率爆降到2~3FPS之後,基本上就很難打出傷害。傷害量不夠自然也無法在團隊中獲得更加核心的地位。為了在網遊中得到流暢的幀率,有很多玩家在升級電腦配置的時候,將重點放在了顯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