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最新推出的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由於遊戲性能非常強勁,現在已經成為玩家最為追捧的遊戲裝機利器,不少型號都是上架即售空,爆款甜品AMD銳龍5 5600X和次旗艦AMD銳龍9 5900X更是一U難求。
為了滿足廣大玩家的升級需求,AMD已經在進一步積極備貨,至少現在8核心旗艦AMD銳龍7 5800X是可以保證隨時都有現貨銷售的,同時它也確實是目前這個價位上遊戲性能最為突出的處理器。
當然,Intel方面,老牌的遊戲處理器霸主10核心20線程的Intel酷睿i9 10900K也擁有不俗的實力,同時也有之前積攢的口碑。那麼,現在玩家裝機,在這兩款處理器中應該怎麼選擇?那就來PK一下吧!
為何AMD銳龍7 5800X遊戲性能如此強悍?ZEN3架構這些升級是關鍵
之所以這一次採用ZNE3架構的AMD銳龍5000處理器在遊戲性能方面對競品實現了全面反超,主要就是因為ZEN3架構如下的重要改進。
CCX合二為一,延遲大幅降低
新一代CCX包含8個核心,共享32MB緩存,內部延遲大幅降低
上一代的ZEN2架構第三代銳龍採用了一個CCX具備4個核心的設計,而兩個CCX又組成一個CCD,一顆AM4接口的第三代銳龍處理器最多具備兩個CCD從而組成16核心,也就是AMD銳龍9 3950X。這樣的設計雖說相比之前的ZEN+架構效率更高,也更方便擴展核心數量,但是一個CCD裡的兩個CCX不能直接共享三級高速緩存,不同CCX中的16MB三級緩存數據需要通過IF總線來實現共享,這樣就會帶來更多的數據延遲。
ZEN3架構不再採用CCD的設計,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ZEN3全新設計的CCX包含了8個核心,8個核心完全共享32MB三級緩存。如此改進後,ZEN3的三級緩存訪問速度高達ZEN2的兩倍。同時,得益於架構的改進,銳龍5000處理器的FCLK已經可以輕易達到2000 MHz以上,配合高頻內存可以做到50ns以下的內存訪問延遲,可以說是巨大的進步。這些改進對於降低遊戲的幀延遲效果很明顯,因此AMD有信心稱銳龍5000處理器為「最佳遊戲處理器」。
微架構改進,單核性能巨幅提升
銳龍5000的IPC大漲19%,單核性能突飛猛進
遊戲玩家都知道,處理器的單核性能強弱在大多數遊戲中都決定了幀率的高低,之前的ZEN2架構在單核性能方面基本快要追平競品,但競品通過犧牲功耗來暴力堆頻率,依舊保持了單核性能的領先,所以在遊戲性能方面依舊有一定優勢。AMD在設計ZEN3架構的時候,就綜合考慮了功耗與頻率的平衡,進一步改進了微架構的執行效率,如此一來,就能在大幅提升單核性能的同時,很好地控制功耗。從最終效果來看,銳龍5000的IPC大漲19%,以AMD銳龍7 5800X為例,最高加速頻率4.7 GHz,CPU-Z單核分數突破650分,而最高睿頻達5.3 GHz的Intel酷睿i9 10900K則只有620分出頭,由此可見銳龍5000這個同頻性能優勢可不是一星半點。正因為ZEN3擁有如此強悍的單核心性能,也讓AMD銳龍7 5800X在遊戲性能方面穩壓Intel酷睿i9 10900K一頭(其實……AMD銳龍5 5600X遊戲性能也強於Intel酷睿i9 10900K)。
規格對比,AMD銳龍7 5800X整整領先一代
PK遊戲性能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規格對比的情況。AMD銳龍7 5800X採用更加先進的7nm工藝,能效比大幅提升,即便是全核心滿載考機,PPT總功耗(包括CPU和SOC部分)也沒有超過143W,而Intel酷睿i9 10900K要是釋放全部性能,功耗已經到230W以上去了。
核心數量方面,Intel酷睿i9 10900K要多出兩個,畢竟它是Intel消費級處理器中的至尊旗艦。最高加速頻率方面,AMD銳龍7 5800X是4.7 GHz(實測中會略高於這個頻率),而Intel酷睿i9 10900K是5.3 GHz,但是,實際使用中要達到這個頻率的條件比較苛刻。而且,由於AMD銳龍7 5800X的IPC更高,所以即便頻率低一些,但單核性能依然是強於Intel酷睿i9 10900K的。
三級緩存部分,AMD銳龍7 5800X採用單CCX 8核心共享32 MB三級緩存,內部延遲相比上代大幅降低,而Intel酷睿i9 10900K只有20 MB三級緩存,容量方面有一定差距。內存部分,AMD銳龍7 5800X默認支持DDR4 3200,頻率更高一些,而且搭配任何400系及以上的AM4主板都可以使用高頻內存,玩家可以根據預算自由選擇,Intel酷睿i9 10900K則只有搭配Z490主板才能使用超過DDR4 2933的高頻內存,總體成本高出很多。
PCIe版本方面則是AMD銳龍7 5800X的獨門優勢,畢竟現在只有AMD平臺才能享受PCIe 4.0帶來的超高磁碟性能,同時旗艦顯卡在AMD的PCIe 4.0平臺上才能發揮出全部性能,這方面Intel酷睿i9 10900K就望塵莫及了。
因此,從規格上來分析,AMD銳龍7 5800X其實已經領先Intel酷睿i9 10900K整整一代,同時在價格方面,也是AMD銳龍7 5800X擁有高達900元的優勢。
暢玩電競網遊,銳龍5000無敵手!
接下來就是熱門電競網遊的實測對比部分。為了避免顯卡造成瓶頸,讓AMD銳龍7 5800X和Intel酷睿i9 10900K都發揮出自己全部的性能,我們在顯卡部分選擇了當下的旗艦RTX 3090。當然,在實際裝機的時候,玩家可以選擇更符合自己預算情況的顯卡進行搭配。
8核輕鬆放倒10核,ZEN3架構優勢太明顯
不少朋友都說像3DMark這些Benchmark工具不能代表遊戲的實際表現,那麼我們就用熱門的遊戲實戰來進行對比。從實測來看,單核性能確實對電競網遊的幀率影響很突出,單核性能更高的AMD 銳龍7 5800X在這些高人氣的電競網遊中,幀率領先Intel酷睿i9 10900K的幅度從13%到19%不等,優勢非常明顯!相信就算Intel平臺從第八代酷睿越級換代到第十代酷睿,也很難帶來如此大的性能提升,看來AMD銳龍5000處理器的出現給了「擠牙膏」的升級方式一個大大的下馬威。總的來說,如果是裝機主要玩電競網遊,選AMD銳龍7 5800X已經是比Intel酷睿i9 10900K更好的方案,遊戲幀率優勢已經說明了一切。
其實,AMD銳龍5 5600X已經默秒全……
其實吧,用AMD銳龍7 5800X來對位Intel酷睿i9 10900K已經有點大材小用了,由於這些電競網遊都非常吃單核性能,因此單核性能同樣超越Intel酷睿i9 10900K的AMD銳龍5 5600X也一樣擁有超越Intel酷睿i9 10900K的遊戲性能。從實測來看,除了《堡壘之夜》和《守望先鋒》基本打平之外,6核心12線程的2000元級甜品處理器AMD銳龍5 5600X在其他幾款熱門電競遊戲中都相對Intel酷睿i9 10900K有4%到14%的幀率優勢,這確實有點讓競品旗艦有點沒面子,但事實擺在這裡也沒什麼好說的。換句話說,如果玩家的預算有限,而且想組裝一臺主打電競網遊的高性價比主機,選擇AMD銳龍5 5600X也可以獲得超越Intel酷睿i9 10900K的遊戲幀率,同時整機價格要低兩千元以上。
總結:毫無疑問,銳龍5000是電競網遊裝機最佳選擇
前面的遊戲實戰已經證明,不管是8核心16線程的AMD銳龍7 5800X(3199元)還是6核心12線程的AMD銳龍5 5600X(2129元),在多數熱門電競網遊中的幀率都要明顯高於Intel酷睿i9 10900K這款昔日遊戲霸主,現在說銳龍5000是電競網遊最佳處理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再看看裝機總價,由於銳龍5000良好的向下兼容性和AM4主板極高的性價比,其實AMD銳龍7 5800X完全可以靈活搭配400系或500系主板實現最符合玩家預算的組合,而Intel酷睿i9 10900K就算不超頻,也必須搭配Z490主板才能使用超過DDR4 2933的高頻內存,而Z490再怎麼「丐」,價格也是比較高的,和價格本來就高的Intel酷睿i9 10900K組合總成本就更高了。從表中兩套配置來看,即便是AMD銳龍7 5800X主機使用了PCIe 4.0 1TB的固態硬碟,總價都還低於使用PCIe 3.0 1TB固態硬碟的Intel酷睿i9 10900K主機,而PCIe 4.0固態硬碟高達5000+ MB/s的傳輸速度也是Intel平臺PCIe 3.0固態硬碟(最多3500+MB/s傳輸速度)望塵莫及的。因此,不管是電競遊戲性能、整機綜合性能體驗還是裝機性價比,AMD銳龍7 5800X這套主機都完勝Intel酷睿i9 10900K主機,怎麼選相信大家也不會再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