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龍9 5900X曝光:依然12核心、架構天翻地覆

2020-12-14 快科技

AMD已經官方宣布,將在10月8日正式發布基於Zen 3新架構的下一代銳龍桌面處理器,但時至今日,仍然缺乏確切的架構細節、產品規格。

軟體工程師Patrick Shur曝料稱,他找到了兩顆新銳龍,一是銳龍9 5900X,12核心,二是銳龍7 5800X,8核心。

對比現在的銳龍9 3900X、銳龍7 3800X,核心數量這次沒有增加,其實這也在意料之中,因為Zen、Zen+、Zen 2三代產品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不斷增加核心數量,到現在已經完全可以滿足甚至超越了絕大部分市場需求。

Zen 3作為Zen誕生以來第一次大規模重新設計的架構,則扭轉了方向,專注於提升能效比、擴展性,也就是提高性能、改善功耗。

AMD更是直言,Zen 3架構將會「空前強大」。

據稱,Zen 3架構將擁有更強的IPC(提升幅度可達17%),每個CCX模塊的核心數從4個增加到8個(八核心就不再需要雙晶片了),並改進SMT同步多線程,統一緩存體系(每個核心可訪問的三級緩存容量翻一番),升級IO晶片並強化內存控制器,此外還有更好的動態加速效率。

而動態加速的主要任務也不再是拔高頻率,而是更好地應付長時間的高負載,可以在巔峰狀態下連續跑幾分鐘而不降頻。

另外,AMD這次有望統一桌面、筆記本產品的命名體系,統一划入銳龍5000系列,避免銳龍3000 CPU、銳龍4000 APU其實都是同樣架構的混亂局面。

至於10核心,看起來可能不會有了。

相關焦點

  • AMD R9 5900X上手體驗
    AMD並沒有像Intel那樣有成績後就停滯不前,Zen架構也一直在不斷進化,時間過得很快,來到2020年,Zen架構也進化到了Zen3。沒錯,我要說的是今年10月9號發布的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它採用的正是Zen3架構,採用7nm工藝,8核CCX設計可直接訪問共享的32MB L3緩存,相比上一代IPC有高達19%的性能提升。
  • i9 11900K工程版跑分曝光 性能破CPU-Z紀錄 單核反超銳龍
    近日,博主潮玩客搶先曝光了英特爾Core i9-11900K工程版的性能,其中單核心性能增長非常明顯,甚至刷新了CPU-Z的紀錄。CPU-Z檢測為8核心16線程、4MB二級緩存、16MB三級緩存,最高加速頻率5.3GHz,部分參數被抹掉,熱設計功耗(TDP)應該是125W。
  • 8核心挑翻競品10核心旗艦!AMD銳龍7 5800X遊戲性能真有這麼猛?
    AMD最新推出的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由於遊戲性能非常強勁,現在已經成為玩家最為追捧的遊戲裝機利器,不少型號都是上架即售空,爆款甜品AMD銳龍5 5600X和次旗艦AMD銳龍9 5900X更是一U難求。
  • 銳龍9 3900X/銳龍7 3700X處理器同步評測:AMD這次真的行
    第三代銳龍處理器規格一覽在今日AMD一共開賣了7款銳龍3000系列處理器,包括五款7nm Zen 2架構的CPU和兩款12nm Zen+架構帶Vega核顯的APU,包括:Ryzen 9 3900X,12核24線程,基礎頻率3.8GHz,最大加速頻率4.6GHz,擁有64MB的L3,TDP105W,而售價僅需
  • 銳龍5000U、銳龍5000H全系型號、規格曝光
    AMD此前已經官方宣布,將於美國時間1月2日由CEO蘇姿豐發表主題演講,幾乎肯定會在屆時推出基於全新Zen3架構的銳龍5000U、銳龍5000H系列處理器。
  • AMD正式發布銳龍5000!Zen3逼近5GHz、領先競品59%
    Zen/Zen+採用GlobalFoundries 14/12nm工藝製造,基本架構模塊是CCX(CPU Core Complex),每個模塊4個物理核心,並支持SMT同步多線程,也就是8個邏輯核心,並支持全新的動態加速算法,同時每個CCX集成8MB三級緩存。
  • AMD銳龍7 5800X處理器超越i9-10900K
    【天極網DIY硬體頻道】AMD新一代Zen3架構處理器將在10月8日公布,傳聞稱AMD不會有桌面版銳龍4000系列,而是使用銳龍5000作為新一代產品的命名,以保持和APU一致。作為Vermeer家族的一員,R7 5800X已被證實將在10月8日的發布會上露臉,取代同價位的R7 3800X,至於12核/24線程的R9 5900X。
  • 四款銳龍5000處理器R20性能公布:新一代單核王者
    銳龍9 5900X:雙CCD、12核心24線程、6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自然也變了),基準頻率從3.8GHz調低至3.7GHz,但是最高加速頻率從4.6GHz提高到4.8GHz,熱設計功耗保持105W,如果對比銳龍9 3900XT的話則是基準頻率降低100MHz、加速頻率提高100MHz,售價549美元。
  • Intel首次公布11代酷睿桌面處理器性能:8核i9斬落銳龍12核
    11代酷睿桌面版代號Rocket Lake-S,已經預熱很久了,去年10月底Intel官方就公布了這代處理器的架構細節,它雖然還是14nm工藝,但架構變化很大,性能提升是非常明顯的。CPU架構上,升級為全新的「Cypress Cove」,IPC性能提升了19%,這個內核應該是14nm工藝重做的Sunny Cove核心,後者的IPC性能平均提升18%。
  • 32核心64線程 第三代AMD銳龍Threadripper 3970X評測
    因為三代線程撕裂者採用的與三代銳龍一樣的7nm工藝的Zen2架構,對比上代IPC提升15%。3960X表現的都非常不錯,7nm Zen2架構提升太大了,讓AMD處理器單核心性能暴漲。POV-Ray多線程   AMD 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的渲染只用了5.95s,比銳龍9 3950X快了一倍。
  • 銳龍5950X與華碩C8DH主板內容創作實測
    而說到高端CPU就不得不提到前段時間AMD剛剛發布的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本在來三代銳龍時期,AMD處理器就憑藉著業界領先的核心線程數以及不斷提高的單核性能為我們展現了強大的生產力。這次銳龍5000整體雖然維持了三代銳龍的核心數,但在單核性能上做了突破,所以生產力更是進一步得到了提升,所以正適合內容創作者攢機使用。
  • 硬體情報站53期:AMD銳龍5000APU「塞尚」曝光 保留AM4接口
    >Intel11代8核酷睿曝光:疑似Sunny Cove架構AMD雞血銳龍公布中國區價格:12核3899元分析師:中芯國際不會繼續研發7/5nm以下工藝之前3DMark資料庫中已經出現了6核12線程Rocket Lake處理器的工程樣品,隨後GeekBench首次曝光了8核心16線程版本,據說這已經是Rocket Lake的最高配置,原因是功耗發熱控制不住,所以不會再出現類似
  • AMD銳龍5000移動處理器詳細規格批量曝光:果然Zen2、Zen3混搭
    不出意外的話,1月13日的CES專場活動上,AMD CEO蘇姿豐將揭曉銳龍5000移動APU處理器。目前,網上已經有大量洩露,包括銳龍5000U低電壓產品和銳龍5000H標壓遊戲本產品,OEM廠商涉及華碩、聯想等。TPU對這些產品的規格進行了整理,感興趣的不妨了解下。
  • AMD 7nm銳龍Zen2架構深度解析:從優秀到卓越,靠的是啥
    不過現在的兩代銳龍處理器還是有一點嚴重不足的——單核性能不足,導致AMD一些遊戲及專業應用的性能不如Intel。從一代銳龍到二代銳龍,AMD將CPU架構從14nm Zen改進到了12nm Zen+,但這依然是小修小補,縮短了與Intel的單核差距,但沒有質變,在那樣的工藝及架構下已經挖掘不出更高頻率的潛力了。
  • 11代酷睿i7曝光:性能大幅提升,但還是被AMD吊打
    一個月前,AMD的新款銳龍處理器已經正式上市發售。銳龍5000系列沒有出現擠牙膏行為,整體性能大幅提升,而且還兼容400系列主板,降低了用戶更換CPU的成本。AMD的良心行為,在讓許多人點讚的同時,也讓更多人將目光轉向了被稱為「牙膏廠」的Intel。
  • 5900x+技嘉B550超級雕+RX5600xt黑果記
    此前就寫了AMD黑蘋果的裝機單,這次就應要求,使用技嘉B550 AORUS MASTER主板,搭配Ryzen 9 5900x處理器和RX5600xt顯卡組裝3A黑蘋果主機實戰一番。硬體選購此前就有吐槽,說2020年了玩黑蘋果哪家主板都一樣。
  • AMD新品路線圖曝光,Zen3+要來了
    AMD的Zen 3架構CPU現在已經推出,而在最近,AMD的一批新品路線圖日前洩露,來自知名爆料人rogame。此番涉及的是APU陣容,包括2021年和2022年的全陣容。具體來說,AMD 2021年將要推出的APU新品包括:Cezanne-H(塞尚):45瓦、Zen3、Vega 7、7nm;Cezanne-U:15瓦、Zen3、Vega 7、7nm;Lucienne-U:15瓦、Zen2、Vega 7、7nm;VanGogh(梵谷):9瓦、Zen2、Navi2、7nm、LPDDR5
  • 魔獸世界9.0團戰幀率測試:銳龍7 5800X/i9-10900K孰強孰弱?
    傷害量不夠自然也無法在團隊中獲得更加核心的地位。為了在網遊中得到流暢的幀率,有很多玩家在升級電腦配置的時候,將重點放在了顯卡上。但恰恰相反的是,CPU性能才是影響網遊幀率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大家平常不太在意的三級緩存。
  • Zen3架構!銳龍5000G桌面APU樣品現身:單核戰平i9-10900K
    AMD本周就會推出基於Zen3架構的銳龍5000U/5000H APU系列移動版處理器,而面向桌面的銳龍5000G系列看起來也不遠了,代號都是Cezanne。USB-IF組織日前就曝光了一款銳龍7 5700G,雖然沒有給出具體規格,但不難猜測會是8核心,65W熱設計功耗。
  • AMD 銳龍9 3900X與Intel 酷睿i9-10900K全方位對比
    首先我們從參數上來分析一下這兩款產品,銳龍9 3900X為TSMC 7nm製程,12核24線程,64MB三級緩存,更大的三級緩存容量會帶來更高的IPC和更強的多線程性能,TDP為105W。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支持PCIe 4.0,PCIe 4.0可以提供最高64GB/s的帶寬,是PCIe 3.0的二倍,可以大幅度提升NVMe SSD以及高端GPU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