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律性差,父母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既簡單又實用

2020-12-16 文文媽育兒說

孩子缺少自律性,一直都是困擾許多父母的問題,不知道主動學習、寫作業時三心二意、不按時睡覺、懶得運動等等,都是孩子經常出現的問題,這就是孩子缺乏自律的表現。

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出現自律性差的表現,孩子更是如此,看電視沒完沒了、喜歡吃的東西總是吃不夠,其實這都是正常現象。

因為孩子的年齡小心智較為稚嫩,所以自律性差很正常。雖然正常,但不代表家長就要放棄對孩子自律性的培養!

自律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斯坦福的幾位教授曾專門針對「自律」做過一次實驗研究,「棉花糖實驗」他們找來了十多個小孩,讓小孩對棉花糖做出選擇,孩子可以現在立即得到一個棉花糖,也可以等待一會得到兩個棉花糖。

後續調查中教授們發現,得到兩個棉花糖的孩子,他們的人生比得到一個棉花糖的孩子要好很多,不論是抗壓能力、學習能力、智商、情商、學習成績都要高出一截。他們分布在各行各業,但不論在哪個行業,他們都非常成功,這都是因為他們的自律。

在當代社會,無數新鮮有趣的產品對孩子有很大的誘惑,而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所以父母儘早培養出孩子自律的好習慣,不論是對孩子現在還是未來都很有益處。

如果您的孩子自律性差,不妨試試以下3種方法,既簡單又實用。

3種簡單實用的方法,讓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一、幫助孩子做出人生規劃

家長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勵志的名人故事,然後在詢問孩子未來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讓孩子自己做出人生規劃

並鼓勵孩子,告訴他未來是由自己的雙手創造的,讓孩子自己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成長。

現在有許多家長都喜歡「包辦」孩子的未來,家長認為讓孩子學什麼好,就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不管孩子的感受,到最後孩子沒興趣,學了也沒學進去,錢白花了不說,時間還都浪費了。

家長不妨試著「放手」給一些讓孩子做選擇的權利,有困難自己學著面對,最後什麼結果自己承擔責任

二、設定具體的目標

讓孩子作出規劃之後,自己設定一個具體的目標,並分析要達成這個目標自己要有哪些前提條件,然後自己再把這些前提條件一一落實,如果太難還可以再次將條件拆分,這樣落實起來就很容易。

要注意開始的時候不要讓孩子定一個特別「遠大」的目標或者理想,而是要一步一步來,這樣才不會給孩子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當這一目標達成後,就可以繼續向更高的目標發起挑戰。

三、利用興趣去引導孩子

孩子缺少自律性,很大程度可能是對這件事不感興趣,那麼家長就可以利用興趣來引導孩子。

例如孩子不喜歡數學,那麼家長就可以利用數學遊戲、數字遊戲、思維邏輯遊戲來鍛鍊孩子,雖然孩子不喜歡數學,但一定不排斥這類遊戲。

這樣既可以引起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喜歡上數學,又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律性,一舉兩得。

自律也是習慣的一種,只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那麼孩子自然就會變得自律,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不自律的「問題」。

好的行為習慣越早培養越好,這都我們做父母的都知道,如果在孩子十多歲在想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非常難了。因為那時的孩子性格與習慣都已經已經成型了,所以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

這裡我給大家推薦一套《2-6歲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是一套專門培養孩子好習慣、好性格的早教啟蒙繪本。當初我就是用這套書來教育我們家文文的,我做過很多對比,發現這套繪本效果最棒,所以才推薦給大家。

一套裡面有12本書,每本書都對應著孩子的一個成長主題,可以說非常切合實際,與孩子經常發生的問題重合度很高,並且讓孩子意識到問題所在也很有效。

12本書分別是:自己睡沒問題、有趣的農場、看望爺爺奶奶、和爸爸捉迷藏、我會洗澡了、看醫生不可怕、帶妹妹去遊樂場、發燒了要抱抱、給媽媽的驚喜、和媽媽做餅乾、我會稱水果了、好玩的職業體驗

我家文文很喜歡裡面的故事,讓孩子在故事中不知不覺養成許多良好習慣,例如孩子知道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了,知道按時睡覺了,知道幫我做家務了,等等還有許多改變。

孩子的這些行為,這當初我都是不敢奢望的,可以說想都不敢想,可這套繪本卻做到了

現在文文不僅非常自律,而且還非常懂事聽話,性格也變得積極樂觀了。

現在購買非常合適,原價102現在只要45.8,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呦[愛慕]。

相關焦點

  • 孩子自律性差,怎麼辦?
    孩子自律性差,怎麼辦?孩子寫作業寫一會就去玩,一拿上手機就玩的停不下來,我們開始發愁孩子的自律性這麼差,究竟怎麼辦?自律性與自尊水平、價值感是緊密相關的。孩子的價值感高,自尊水平高,自律性就好,孩子的價值感低,自尊水平低,自律性就差。怎麼建立價值感呢?就是你要讓孩子知道,他是有價值的,他是有能力的,他是可以自己解決很多問題的,他的自尊水平才會高。在價值感的建立過程中,避免出現對孩子習慣性打擊。
  • 孩子愛拖延,自律性太差,父母了解這3種原因,幫助孩子變得優秀
    這讓很多家長都很失望,比如寫作業寫到一半就開始玩耍,發呆,不想再次寫作業。為了快速地把作業寫完,有的孩子就上網搜尋答案,來彌補作業,總之孩子的拖延是對父母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面對這種情況,父母就會催促,說孩子行為慢。如果一直不找對孩子幫助的辦法,而是一直來催促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做不好,則會一直做得更慢。那麼孩子愛拖延,沒有自律性是什麼原因呢?
  • 孩子處於學生階段,自律性差,父母苦惱,多半是這幾點做的不夠好
    第一 父母和孩子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一下,為什麼會自律性差,無非就是,孩子在現階段學習和辨別能力尚未成熟,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心,難以抵抗外界新鮮事物的吸引,同時無法把握好這個被吸引的尺度,所以會造成孩子的自律性差,有時候還會出現偷偷摸摸的打遊戲等不良行為。適度的遊戲有利於身心健康,這是作為父母應該植入孩子心裡的觀點,正確的引領孩子樹立這種意識,同時應該給孩子一些自由的時間,讓孩子也發展一下自己的業餘愛好,不論是小學階段,還是初高中階段。
  • 養孩子的自律性?這些方法簡單又有效!
    自律對於每個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家做過研究,孩子在年齡小的時候,自律性都是非常薄弱的,因此孩子自律是需要依靠父母的培養。關於培養孩子的自律性,爸媽需要抓住關鍵期。孩子在3到4歲會經歷一個時期,這個時期叫做秩序敏感期,這個時期對於孩子培養自律是非常合適的。那麼什麼是孩子的自律?
  • 父母課堂: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科學家將孩子的3-6歲稱為「潮溼的水泥期」,意思是說孩子的85%性格、習慣和生活方式都在這一時期形成,將7-12歲稱為「正凝固的水泥期「,這一時期孩子85—90%的性格特徵、志向理想、生活方式等已形成。  所以,孩童時期可塑性最強,從小培養他的自律習慣比傳授知識更有益。只是,要一個孩子自律談何容易?
  • 培養孩子的自律性,這幾點很重要
    自律性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無論孩子天賦多好多聰明,如果沒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做事也是很難成功的。因此,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注意對孩子自律能力的培養。那麼在培養孩子的自律性中應該注意什麼呢?小編整理了4個應該和5個不要的準則,家長們可以參考一下。
  •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律性?以下三點父母值得學習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常常發現,自己明明想要好好陪伴孩子,卻總忍不住催促孩子「趕緊的」,或者抱怨孩子「真是的,你現在到底在做什麼?」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卻發覺自己總是這個那個說個沒完。但沒完沒了的嘮叨卻起不了任何作用,孩子的自律性變得越來越差,變成不催促,就一直磨磨蹭蹭,孩子變成了「不說不動」星人。
  • 孩子的「自律性」如何培養?做到這3點很重要,聰明家長要學會
    自律性差的孩子往往也缺乏責任心,比如他們在玩玩具的時候,不會懂得收拾,而是任憑玩具散落滿地。聰明家長要學會做到這3點。首先,家長以身作則俗話說孩子是家長的鏡子,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自律的家長能教出自律的孩子,而懶散的家長的孩子也必然懶散。
  • 想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試試這7個簡單、實用的鍛鍊方法
    7個小方法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對孩子提出設想,讓孩子獨立思考家長可以問孩子:我們出去玩但孩子卻猜不出下文,父母可以自己編一個故事,讓孩子自己猜一下結局,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猜想的過程。這樣孩子既不會覺得無聊,還能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 幼兒時期孩子抗挫折能力差,怎麼辦?家長可以試試這4個方法
    要知道一個擁有"輸得起"的精神孩子,將來在遇到挫折時,可以用冷靜、樂觀的心態面對,從而可以有效地戰勝困難,獲得成功。晨晨媽媽知道,這對於晨晨的成長來說,並不好。將來到學校之後,同學們是不會有意讓著他的;競爭激烈的社會,更不會有人故意讓他贏,所以晨晨媽,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故意不讓著孩子,這不僅惹惱了孩子,也得罪了全家,這讓晨晨媽媽頭疼不已。
  • 孩子情商低怎麼辦?可以試試這5種實用的方法
    如果平時孩子在家中經常說這幾句話,就很有可能是「低情商」的表現1、 「我才不做」隨著孩子的長大,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安排一些簡單的任務來鍛鍊他們。父母要在平日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教導孩子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不恰當的說話方式很可能會傷害到別人,哪怕說話者並沒有惡意。當孩子們逐漸認識到良好的交流方式可以給自己帶來好處後,他們就會自己學著去尋找令人感到舒適的表達方法,進而逐漸提高自己的情商。
  • 睿智燈塔-孩子缺乏自制力怎麼辦,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其實,在孩子的性格和習慣還沒有形成時,父母做一些必要的幹預措施,對提高孩子的自律性是非常重要的,這將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做一些努力,掌握一些教育方法,是孩子養成自律習慣的最好捷徑。
  • 孩子長期遭受吼叫會變得自卑,父母想要彌補,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
    孩子長期遭受吼叫會變得自卑,父母想要彌補,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第一次做孩子的家長,在教育孩子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很多家長都很難以平和的心態去教育孩子,在遇到孩子不聽話,做事拖拉,調皮甚至是做錯事的時候,90%的家長都會用吼叫,甚至是體罰來教育孩子。
  • 孩子記憶力差,這3個毛病是「元兇」,試試這3種方法,早幫娃改正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會出現這種問題呢?孩子記憶力差,這3個毛病是「元兇」,家長要注意!試試這3種方法1、有壓力才有動力孩子在一個輕鬆的環境中,是會安於現狀的。所以為了避免孩子過於的安逸,不期待去學習,我們就要適當地給孩子施壓,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壓力,這樣他們才會有動力去學習。
  • 想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試試這7個簡單、實用的鍛鍊方法
    7個小方法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對孩子提出設想,讓孩子獨立思考家長可以問孩子:我們出去玩,但是忘記回家的路怎麼辦?我們正在開車回家,結果車子出現故障不能動了怎麼辦?但孩子卻猜不出下文,父母可以自己編一個故事,讓孩子自己猜一下結局,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猜想的過程。這樣孩子既不會覺得無聊,還能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 開發孩子右腦,家長可以試試這五個方法,簡單有效
    不過,每次說到開發孩子的右腦,很多的家長都不知道使用什麼方法,接下來,小編就教會大家如何的開發孩子的右腦,5個小方法,讓你家的孩子變得更聰明。當然有啦,因為人體的左側部位都是有人體的右腦指揮的,家長平時多讓孩子鍛鍊自己的左手、左腳等等,就相當於鍛鍊了自己的右腦,所以,家長可以試試讓孩子用左手拿東西、吃飯等等。
  • 暑假沒空帶孩子?父母試試這四個方法,簡單又實用
    暑假馬上就要到了,這可能是孩子們一年中最快樂的時光。但許多父母卻沒有放假,沒法隨心所欲地陪著孩子們到處走,甚至日常沒空在家照看孩子。這種情況下,如何計劃他們的暑假?1.讓孩子們上託管課。思思媽媽也是工薪一族,暑假她根本沒時間陪她的孩子們,所以她不得不去託管班,沒想到孩子過得挺充實的,有其他小朋友相伴,也挺開心。 當然,要讓孩子們去幼兒園、託管班度假時,他們很容易抗拒。這時,需要媽媽做好說服工作。比如告訴他們:「託管班和幼兒園是不一樣的,託管班裡會有新的孩子,一起玩很多遊戲,一起生活,可以結識很多新朋友。」
  • 孩子特別愛發脾氣,父母該怎麼辦?引導孩子試試這3個方法
    孩子愛發脾氣,該用這5個方法引導,聰明家長這麼做一言不合就發脾氣,是孩子的通病,怎樣改善,3個辦法解決家裡有孩子的家庭都會遇見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讓我們特別操心,那就是孩子的脾氣很大,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會讓孩子一言不合的生氣,還喜歡亂摔東西。
  • 孩子寫字不好看?語文老師:不如試試這3個方法
    因為,字寫得好還是差,對語文成績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語文成績的優劣。今年教的這屆學生就很好地證明了這點兒,那些字寫得不錯的孩子,雖然語文理解能力稍差,但最後的中招成績也是令人滿意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 孩子是個「愛哭鬼」?父母試試用這3個方法,讓孩子更易接受
    這些情緒可能客觀上對於孩子而言過於複雜,讓孩子一時之間不知如何處理,於是將這些情緒統統都劃歸用哭來處理。所以家長才會認為孩子是個「愛哭鬼」,其實是因為孩子還沒有學會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教導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父母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僅是能夠緩解孩子愛哭的方法之一,更是解決孩子心理問題的途徑之一。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比如焦慮不安,失落等情緒時,家長第一反應不應該是一味地指責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