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少自律性,一直都是困擾許多父母的問題,不知道主動學習、寫作業時三心二意、不按時睡覺、懶得運動等等,都是孩子經常出現的問題,這就是孩子缺乏自律的表現。
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出現自律性差的表現,孩子更是如此,看電視沒完沒了、喜歡吃的東西總是吃不夠,其實這都是正常現象。
因為孩子的年齡小心智較為稚嫩,所以自律性差很正常。雖然正常,但不代表家長就要放棄對孩子自律性的培養!
自律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斯坦福的幾位教授曾專門針對「自律」做過一次實驗研究,「棉花糖實驗」他們找來了十多個小孩,讓小孩對棉花糖做出選擇,孩子可以現在立即得到一個棉花糖,也可以等待一會得到兩個棉花糖。
後續調查中教授們發現,得到兩個棉花糖的孩子,他們的人生比得到一個棉花糖的孩子要好很多,不論是抗壓能力、學習能力、智商、情商、學習成績都要高出一截。他們分布在各行各業,但不論在哪個行業,他們都非常成功,這都是因為他們的自律。
在當代社會,無數新鮮有趣的產品對孩子有很大的誘惑,而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所以父母儘早培養出孩子自律的好習慣,不論是對孩子現在還是未來都很有益處。
如果您的孩子自律性差,不妨試試以下3種方法,既簡單又實用。
3種簡單實用的方法,讓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一、幫助孩子做出人生規劃
家長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勵志的名人故事,然後在詢問孩子未來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讓孩子自己做出人生規劃。
並鼓勵孩子,告訴他未來是由自己的雙手創造的,讓孩子自己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成長。
現在有許多家長都喜歡「包辦」孩子的未來,家長認為讓孩子學什麼好,就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不管孩子的感受,到最後孩子沒興趣,學了也沒學進去,錢白花了不說,時間還都浪費了。
家長不妨試著「放手」給一些讓孩子做選擇的權利,有困難自己學著面對,最後什麼結果自己承擔責任。
二、設定具體的目標
讓孩子作出規劃之後,自己設定一個具體的目標,並分析要達成這個目標自己要有哪些前提條件,然後自己再把這些前提條件一一落實,如果太難還可以再次將條件拆分,這樣落實起來就很容易。
要注意開始的時候不要讓孩子定一個特別「遠大」的目標或者理想,而是要一步一步來,這樣才不會給孩子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當這一目標達成後,就可以繼續向更高的目標發起挑戰。
三、利用興趣去引導孩子
孩子缺少自律性,很大程度可能是對這件事不感興趣,那麼家長就可以利用興趣來引導孩子。
例如孩子不喜歡數學,那麼家長就可以利用數學遊戲、數字遊戲、思維邏輯遊戲來鍛鍊孩子,雖然孩子不喜歡數學,但一定不排斥這類遊戲。
這樣既可以引起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喜歡上數學,又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律性,一舉兩得。
自律也是習慣的一種,只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那麼孩子自然就會變得自律,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不自律的「問題」。
好的行為習慣越早培養越好,這都我們做父母的都知道,如果在孩子十多歲在想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非常難了。因為那時的孩子性格與習慣都已經已經成型了,所以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
這裡我給大家推薦一套《2-6歲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是一套專門培養孩子好習慣、好性格的早教啟蒙繪本。當初我就是用這套書來教育我們家文文的,我做過很多對比,發現這套繪本效果最棒,所以才推薦給大家。
一套裡面有12本書,每本書都對應著孩子的一個成長主題,可以說非常切合實際,與孩子經常發生的問題重合度很高,並且讓孩子意識到問題所在也很有效。
12本書分別是:自己睡沒問題、有趣的農場、看望爺爺奶奶、和爸爸捉迷藏、我會洗澡了、看醫生不可怕、帶妹妹去遊樂場、發燒了要抱抱、給媽媽的驚喜、和媽媽做餅乾、我會稱水果了、好玩的職業體驗。
我家文文很喜歡裡面的故事,讓孩子在故事中不知不覺養成許多良好習慣,例如孩子知道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了,知道按時睡覺了,知道幫我做家務了,等等還有許多改變。
孩子的這些行為,這當初我都是不敢奢望的,可以說想都不敢想,可這套繪本卻做到了。
現在文文不僅非常自律,而且還非常懂事聽話,性格也變得積極樂觀了。
現在購買非常合適,原價102現在只要45.8,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呦[愛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