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出生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人肯定是父親或者是母親,而這,意味著一個家庭的誕生。小時候家是有吃有喝的地方,是受了委屈就想回家的地方。長大了,無論身在什麼地方,不管是好朋友還是另一半陪伴著你,總覺得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我們在外面工作的時候,無論遇到多少挫折,受過多少委屈都不會掉一滴淚,可每次看到一個關於家的視頻或者收到父母的一句問候與關心的時候總會泣不成聲。一個人的生活太過孤單,也曾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孩子,幻想著一家人充滿著歡聲笑語。大多數人都會出門在外去打拼,無論多麼艱難,多麼辛苦對家裡人都是報喜不報憂,總想著多掙點錢只為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難免會因為生活上的一些瑣事吵吵鬧鬧,也會冷言冷語。人往往把最壞的脾氣都留給了最親近的人,朋友之間在乎情誼,工作之時會在乎上司下屬的關係而掌握分寸,但在家人之間,說話卻從不顧忌。以至於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對家人心生怨恨,對家庭望而卻步,想念卻不敢面對,等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一家人在一起,是莫大的緣分,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付出,多一份關愛,家庭自然和睦。
家從來不是講理的地方,就好比一支樂隊,只能有一個主唱,其他的都是伴奏,任何時候,只要我們多一份理解與信任,在苦難的日子都會過去,只有一家人一條心,生活才會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