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
中華國學文化」,再點擊「
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來源:京博國學(ID: jingboguoxue)有研究證實,人的疾病70%由於家庭不和,癌症50%來自家庭不順。人活的就是一個心情,吃著山珍海味,穿著綾羅綢緞,卻整天雞飛狗跳、吵鬧不休的家庭,每個人並不快樂,沒有快樂也就沒有健康平安。有的家庭並不富有,但是其樂融融,日日歡笑,粗茶淡飯的生活也讓人羨慕。孩子在一個原生家庭裡,養成最基本的品行和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待人習慣等。只有在和諧的家庭環境中,我們才可以去談孩子的教育,談孩子的人生起點。家和萬事興,家業興旺的家庭肯定是和睦的,充滿矛盾和衝突的家庭會在「內耗」中事事不順。家人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正是因為親近,我們往往會忽略了尊重,說話無所顧忌。不要把壞情緒肆意表現在家人面前,有時候,最親近的人,也是我們傷害最深的人。
一個人能做的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把最好的脾氣給了陌生人,而把最壞的脾氣給了家人。同在一個屋簷下,勺子難免碰鍋沿。一家人在一起,面對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難免會有矛盾發生。這時切忌「冷暴力」,給家人「甩臉子」;事過就忘,別積攢矛盾;不要只是講「理」,更要講「情」,「情」通了,自然「理」就直了。做人,抬起頭無愧於天,低下頭無愧於人,不能事事盡如人願,問心無愧就好。合適的人生位置,既不靠近錢,也不靠近權,而是靠近靈魂;真正的幸福,既不是富貴,也不是凡事都對,而是問心無愧。
問心無愧是一個人的底氣,一個人可以欺騙別人,卻無法欺騙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問心無愧就是「慎獨」。撥開浮萍就能看到清水,日子久了就能見到人心。行走在紛擾的塵世,最難的是一份問心無愧。生活有時候很不公平,一個人可能會被誤解,會受委屈,甚至受到傷害。即使這樣,我們還是選擇做一個好人,畢竟,人不是活給別人看的,問心無愧本身就是回報。為人應該剛正不阿,簡簡單單,不去算計;本本分分,不去欺騙。處事但求中通外直,心中自有一桿秤,誰輕誰重分得清楚。
人生在世,有得就有失,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有時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回報,不要太苛求自己,不求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蘇東坡臨終前,對著哭泣的兒子,坦然說:「哭什麼?我平生未嘗為惡,自信必不會墜入地獄。」王陽明的臨終遺言,「此心光明,夫復何言」,這顆心是光明的,還有什麼可說的,何必留下什麼遺言呢?每個人,既是人群中最普通的一個俗人,也是人群中獨一無二之人。佛只是指出了方向,覺悟、修證還是要靠自己,其實是自己度自己,真正的智慧和福報,都是自己修成的。不必討好世界、取悅別人,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本心,做好自己,平凡的生命也會煥發出光彩。生活往往是從「認真」到「無所謂」,從不可改變到坦然接受,有太多的事情想做,卻沒有做太多的事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就深深地活在了別人的眼光中,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弄丟自己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非常在意別人的眼光。因為太不確定自己是誰,所以才要從需要從別人的評價中獲得價值感和存在感。莊子把這種狀態稱之為「喪己於物、失性於俗」,我們沒有成為自己,而是成了人群中失去了標籤的一員。「名聲、財產、知識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沒有人能夠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後,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識到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來。你的人生是否有意義,衡量的標準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對人生意義的獨特領悟和堅守,從而使你的自我閃放出個性的光華。」
請您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