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十大名將排名:關羽第三,張飛第八,第一寫進教科書

2020-12-16 騰訊網

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有臥龍、鳳雛、麒麟、冢虎、鬼才、毒士等。他們這些人隨便拉一個出來,都至少是軍中二把手的人物,臥龍諸葛亮枯坐草廬已分三分天下。冢虎司馬懿更是笑傲天下,熬死曹魏三代掌門人,最終權宜行事,一舉奪取曹魏大權。而,鬼才郭嘉那更是不得了,為曹操平呂布,定袁紹,平遼東。

而毒士賈詡呢?他更恐怖,在宛城之戰中數敗曹操,讓郭嘉都急眼兒,而且毒士最終還能伴隨曹操左右,曹老闆還不得不給他高官厚祿!與這些謀士相比起來,在三國時期的武將,就顯得要實在得多。他們,以武力為根基,以格局為導向,最終幫助主公平定城池,譜寫佳話。

在三國時期的名將如雲,但就功勞與名聲、影響力、成就感等綜合因素來看的話,只有以下幾個人可以位列前十。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排名第十位的名將是誰?

第十名:曹真

在三國時期曹真乃是,曹操所收義子。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曹真乃是曹操的義子,恐怕呂布到死都不明白,曹操當年為什麼不答應收呂布為義子,原來曹老闆早就已經有了義子了。《三國志》:曹真字子丹 ,太祖族子也。太祖哀真少孤,收養與諸子同,使與文帝共止。這個資料可真是一個猛料啊,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曹操還有一個義子存在。

或許在很多人眼裡曹真只是一個「窩囊廢」,但在真實的歷史上,曹真真的是一個沒用的人嗎?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在攻打董卓之時曹真便已經成為曹操手底下的猛將。曹真有多猛呢?在《三國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常獵,為虎所逐。顧射虎,應聲而倒。太祖壯其鷙勇,使將虎豹騎。說的什麼意思呢?很簡單,說的就是在一次狩獵時,曹真等人被後面的猛虎追趕,當時曹真直接是拿出了弓箭,把老虎給當場射死。隨後曹真便被升任為,「靈壽亭侯」,而且統領曹操的虎豹騎。

在公元228年時,曹真因為先發制人,派遣郝昭在陳倉修長防禦工事,成功抵禦了諸葛亮的突然北伐。當時郝昭在陳倉城的所有軍事防禦完全是按照曹真的意思來修築的,當時很多人都沒有想到,諸葛亮在經歷過第一次北伐失利之後,會再次組織兵馬進行第二次北伐。但是,曹真卻想到了。

總之,曹真在曹魏集團乃是核心人物。在曹丕上位之後,曹真更是持節上任,被任為鎮西將軍,成為曹魏軍權最大的人。南下敗吳,力挫諸葛亮,成為曹丕的託孤重臣,這樣的曹真他真的是一個窩囊廢嗎?

第九名:魏延

說到魏延,他可不是一般人,也並非一般人能夠駕馭得住他。當年,蜀漢官員楊戲對魏延做過這樣的評價,文長剛粗,臨難受命,折衝外御,鎮保國境」,說的也就是他魏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將,也是一代名將。但是,他的性格卻與關羽有幾分相似。

魏延,乃是由劉備一手提拔起來的,早就劉備前往襄陽之時,魏延就打算投奔劉備。只不過,魏延當時效力於荊州。好在,最終魏延流落到了長沙,最終呢,還是被劉備收入囊中。劉備這個人別的本事沒什麼,但是最善於識拔人才。劉備當時,硬著頭皮向諸葛亮求情,稱魏延這個人你最好給我留著。他絕對是一匹黑馬,後來,魏延果真為劉備立下大功。

在入川之戰時,魏延也是身先士卒,陣獲頭功。在漢中之戰後,更是替劉備鎮守漢中,率先提出並實施「錯守諸圍之法」,不但把漢中治理得井井有條,而且也讓曹魏兵馬望而遠之。隨後還在諸葛亮北伐之時,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並且大破費瑤和郭淮,讓司馬懿膽寒。如果,諸葛亮大膽採用魏延所提的子午谷戰略,我想戰局未必會大敗。

但是像魏延這樣一匹黑馬大將,最終卻冤死,真是死得窩囊。

第八名:張飛

在三國時期排名第八的名將乃是張飛,蜀漢名將張飛他的一生可以說是頗具傳奇色彩,在當陽擋曹軍,一場大喝便讓曹操手底下十多位一流猛將不敢亂動!而且在幫助劉備進取益州之時,還用計收取了嚴顏,給劉備完全佔據益州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推進作用。

除此之外,在瓦口關擊敗張郃,葭萌關打平馬超,而且之前還敢單人匹馬與呂布交手。但是在歷史上,張飛的治後能力其實並沒有多少體現,更多的則是他的武力值的描寫。

在劉備打下漢中立穩腳根之後,張飛主要鎮守閬中,這個閬中地位置比較特殊,可以即時東徵,亦可以隨時支援漢中,而且還可以隨時轉頭回到成都。但是,劉備把張飛安排在閬中,其實主要目的就是讓張飛作為蜀漢一支靈活的機要部隊,哪裡需要他,他張飛就會出現在哪裡。

不過,在關羽戰死之後,張飛其實也沒有獨活多久。他死於自己的火爆脾氣之下。因此,張飛雖然是三國時期一代名將,但是他的排名離真正的大將,真正可以獨當一方的將才,還是差上一點點感覺的。

第七名:陸遜

陸遜,乃是東吳第四任大都督,他的能力突出,而且遇事非常冷靜,常常可以以己之長克敵之短。當年劉備率領大軍攻打東吳,但是最終卻敗在了陸遜之手。讓劉備無法報仇不說,還讓劉備痛定思痛,最終殞命白帝城。

當年陸遜在夷陵之戰中,首先採用「敵進我退」權宜之計。然後,再採取「敵疲我打」的戰略,主動進行出擊。其實在陸遜決定反攻劉備時,他早已經把劉備的平生用兵方法總結了個遍,陸遜認為劉備一生打仗,總是勝少敗多。其實劉備他是不怎麼會用戰略的。起初,劉備水陸並進,這確實是陸遜無法阻擋的,因此只能退,後來,劉備捨棄舟船,全部選擇用步兵,這無異於是自毀一臂,因此陸遜果斷出擊。

除了打敗劉備之外,陸遜還在石亭之戰中,利用「以假亂真」之計,成功誘騙曹休,《吳錄》:假陸遜黃鉞,吳主親執鞭以見之。可以看出,在孫權心中陸遜的地位絲毫不在魯肅、周瑜等人之下的。後來由於陸遜戰略成功,把曹休所帶的人馬擊殺一萬餘在石亭,而且此戰之後曹休也因為氣憤發病而死。

綜合來看,陸遜這個人是絕對合格的一員統帥,亦是一位名將。

第六名:鄧艾

在三國末期,同樣是帥鬥陣法,將鬥戰略。而鄧艾無異於是後三國時期最為耀眼的一顆將星,他多次阻止諸葛亮愛徒姜維的北伐,而且鄧艾生平最值得一說的就是他成功收降了劉禪。但是鄧艾唯一做得不好的就是太過於居功自傲了,他個人直接以朝廷的名義,還給蜀漢的將軍、王侯給封位賜官。這確實是做得太不地道,也不合乎規矩。

然而,鄧艾的帶軍能力,還是非常出眾的。他早年主要治理魏國西方,《三國志》:艾以為「田良水少,不足以盡地利,宜開河渠,可以引水澆溉,大積軍糧,又通運漕之道。」,可以通過史料可以看出,鄧艾的水平,絕對是要高出姜維的。當時,鄧艾提出屯田制,並且把黃河引水注入淮水和潁水,潁南、潁北等地,從而修成很多陂田。後來,曹魏的軍糧就越來越多,不曾出現像蜀漢一樣,老是軍糧短缺的情況。

而鄧艾的帶兵能力,更是不用多說。蜀漢大將軍乃是諸葛亮傳人,也就是姜維,姜維一生只注重軍事、戰略,但是姜維在鄧艾面前絲毫佔不了便宜。這能說明什麼?《三國志》:二年,拒姜維於長城,維退還。後期姜維北伐,基本上都是鄧艾帶兵阻止其繼續進兵。除了蜀漢實力的原因,再就是姜維這個統帥也沒有很好的辦法來對付鄧艾。

第五名:姜維

姜維起初乃曹魏將領,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被諸葛亮收服,從此便成了蜀國的大將。諸葛亮發現姜維用兵靈活,而且極具領導的天分,因此特意把姜維當成是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諸葛亮在數次北伐一直都帶著姜維,而姜維也不負諸葛亮,終於實戰經驗得到得一步提升。

公元253年,在蜀漢幾任統事皆死後,姜維開始走上了他的軍事生涯。正式接手諸葛亮未完成的北伐戰略,但是很可惜,後主劉禪由於沒有人可以牽制他,也缺乏了像諸葛亮這樣的相父管教。在後期的劉禪,親近宦官,朝政鬆懈,導致蜀國國力大減。

而姜維在前線用兵,需要糧草、軍械、兵力的不斷擴充,但是這對於蜀國來說是一個天然的短板。最終姜維是敗在了劉禪的無知手上,因為當時姜維得知鍾會伐蜀的消息之後,立馬就向劉禪報告。只是劉禪,聽了黃皓的意見,並未第一時間採取防禦措施。

後來,姜維所率領的軍隊,不得不投降於鍾會。雖然策反鍾會,但最終匡扶漢室的計劃還是以失敗告終!

第四名:周瑜

三國時期的第四名大將,乃是周瑜。周瑜可以說是東吳的用兵始祖,當年周瑜跟隨孫策四處徵戰,幫助孫策幾乎一統江東六郡。

在公元208年時,周瑜又提出赤壁抗曹的戰略,從周瑜所提出的幾點戰略思想來看,他是一個完美的大將、統帥之才。首先周瑜指出曹操兵士大為北方人士,其水土不服,就算是有20萬兵馬實際上最多能夠出力的也就10萬上下。

再者,馬超、韓遂可為曹操後患。只要一放風說馬超、韓遂二人有異動,曹操必然分心。其次,曹操收取了之前劉表的幾萬大軍,軍心尚未歸附曹操。因此,算下來曹操也就幾萬大軍可以真正出戰、出死力!

周瑜替孫權分析過後,孫權立馬說了這樣一句話。「孤與老賊,勢不兩立」,此乃是孫權真正下定決心要和曹操徹底撕破臉皮。後來,周瑜帶頭與劉備人馬配合,在赤壁果真打敗了曹操。而且周瑜順勢還在南郡打敗了曹仁,隨後周瑜提出徵伐益州的戰略方案。只可惜當時周瑜並沒有來得及真正實施,如果周瑜真的帶兵攻打益州,那麼後面的三國天下就沒有劉備什麼事兒了。

第三名:關羽

排名第三的正是被後世奉為「武聖」的關羽,眾所周知周瑜關羽的武藝在三國時期算是數一數二,除了呂布之外,恐怕也就是趙雲、張飛、馬超能勉強與之一戰。但這真的是好事嗎?其實不然,這也導致了關羽心高氣傲的態勢。

在赤壁之戰過後,關羽主要負責鎮守荊州,以實現諸葛亮《隆中對》戰略,但是在劉備打了漢中之戰過後,關羽便傲得不行,率領荊州兵馬大舉進攻曹仁,最終被東吳趁虛而入,把荊州給一鍋端了!

關羽一生,雖然堪稱獨當一面的大將,但是由於性格問題,最終還是大事未成。即使是白馬斬顏良,襄樊擒于禁、殺龐德、威震華夏那又如何呢?最終,還是歸於塵土。劉禪封給關羽的諡號就叫,「壯繆侯」,可以看出,劉禪在心裏面還是不安逸他這個二叔關羽的。

第二名:張遼

排名第二的名將乃是張遼,張遼原本是呂布手下的猛將,但是後來卻成為了曹操手底下的王牌大將。張遼一生,斬蹋頓,大破烏桓;後來又在合肥之戰中,險些活捉孫權,更是以800精壯兵士,衝破了孫權當時所帶領的10萬大軍的氣勢。

讓孫權辛辛苦苦帶領的10萬大軍白跑一趟,而且還差點把孫權給活捉。在合肥一戰過後,天下人無不知道張遼的大名。而「張遼止啼」也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張遼以區區7000人便能克服孫權所帶領的10萬大軍,這簡直讓人不敢想像!

第一名:呂蒙

那麼,誰才有資格做三國時期第一名的寶座呢?這個人堪稱完美,此人在早年幾乎和蜀漢的大將王平一樣,他大字不識幾個。但是後來,經過老闆的建議,他便開始看書,從一張白紙到飽覽兵書,讓人刮目相看。

而今天要說的這員名將,也與一個成語「刮目相看」有關,這個成語的主人公其實就是三國時期第一名將也就是呂蒙。呂蒙在前期基本上是幾個無腦英雄,大字不識,更不懂得戰略。但是在後來,聽了孫權的話,他便發奮學習,就連魯肅後來與他交流,想要諮詢呂蒙如何對付關羽,當時呂蒙便說。「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畫五策。其實在魯肅時期,呂蒙便已經在開始如何圖取關羽了。只是,當時魯肅並不知道,魯肅對於呂蒙有如此才能也感到驚訝。

後來,呂蒙做了東吳的大都督,便趁關羽北伐之際,便先採用「以假亂真之計」,然後再來了一個暗渡陳倉之計,最終兵不血刃把關羽盤踞多年的荊州給拿下了。呂蒙的故事說明了什麼呢?一個大將如果真正開始學習、開始讀兵書之後,他的潛在力確實是讓人害怕的。

呂蒙一生助孫權攻皖城;取三郡;襲荊州,為東吳的江山立下汗馬功勞。

相關焦點

  • 三國二十四勇將排名:如果典韋排名第三,關羽還能排第四位嗎?
    如果典韋可以排名第三,那麼關羽關雲長就排不到第四位,而是頂多只能位列第八——還有四人與典韋的武勇不相上下,如果他們跟典韋並列第三,那第四名關羽豈不是要變成第八名?典韋在後漢三國時期並不是無敵的,在曹魏陣營內,就有一個人曾經跟他足足打了一天,從天亮打到黃昏,馬累趴了才罷兵休戰,這一整天的戰鬥,根本就沒分出高下:「兩個從辰至午,不分勝負,各自少歇。
  • 三國中最忠誠的六大名將,關羽第二張飛落榜,排第一的他毫無爭議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忠將歷來是被大家歌頌的,說明這位大將是能夠信任的,三國時張飛、關羽和劉備結義的故事就流傳至今,曹操欣賞關羽的才能,好吃好喝的供著,結果關羽還是選擇回到了劉備身邊,成為了一樁美談。要說忠誠,有一名大將遠超關羽,三國中最忠誠的六大名將,關羽第二張飛落榜,排第一的他舉世公認。
  • 三國名將排名(名將譜)
    三國24名將排名: 呂布:單挑之王,三國戰神。趙云:萬馬軍中,來去自如。典韋:一夫當關,百夫莫進。關羽:衝關名將,無人能擋。馬超:西涼公子,錦繡馬超。張飛:百萬軍中,單取帥首。一呂二趙三典韋(呂布、趙雲、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馬超、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黃忠、許儲、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二張徐龐甘周魏(張遼、張頜、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神槍張鏽與文顏(張鏽、文丑、顏良),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 趙雲張飛關羽馬超黃忠,誰的武功最厲害?答案並不意外
    為了慶祝來之不易的勝利,劉備稱漢中王,分封有功之臣,封武功最高的五個人為蜀漢五虎上將,分別為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好多三國迷好奇,蜀漢五虎上將,誰的武功最厲害呢?如何排名?下面先看看這五人的驚豔表現,再進行排名。(本文純屬三國演義,與正史無關)
  • 張飛六十回合擊敗呂布趙雲,哪位三國名將能跟張飛大戰一百回合?
    陳壽在給蜀漢名將作傳的時候,諸葛亮單獨一傳,其後就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合傳,緊接著就是龐統法正合傳,這說明在陳壽眼裡,趙雲的地位是可以跟關張馬黃並列,是要高於龐統法正,更遠遠高於費禕蔣琬魏延。至於被網文吹上天的陳到,不好意思,在《三國志》裡只有一句話介紹,而且是在介紹趙雲的時候順便提的一句,在《三國演義》裡,根本就找不到他的影子。
  • 三國正史上的十一位名將排行榜,關羽排名第二,呂布僅排第五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三國中有很多名將,他們到底該如何排名呢?總是看到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許九姜維的武將排行,我覺得有必要來探討探討,有可能我的觀點傷害到某些神經脆弱的人的三觀世界,只能說抱歉,請繼續活在演繹世界了吧。
  • 揭秘三國:三國二十四名將排名,第一名無人可以撼動
    三國24位名將源於一首串聯三國前期到後期武將的打油詩,出處不詳,在網絡論壇廣為流傳。此排名書籍、戲曲、民間資料亦找不到出處。詩為,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 十大三國戰將武力排名,第二名爭議最大,第一名毫無爭議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在中國的一些古典文學小說中,總是喜歡給武將排名。例如隋唐有十三傑,四猛,四絕。嶽飛傳裡有八大錘六幹槍等排名。在三國演義中民間也同樣有一個順口溜排名武將的武功高低: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槍神張繡和文良,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和姜維。
  • 三國最牛武將排行榜,名將趙雲排名第三,老將黃忠排名最後哦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凡好三國者,讀三國必不下三遍,凡讀三國過三遍者,心中難免會將其中武將默默排名一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估計一百個人排名,就會有一百個結果,那麼你知道三國名將有哪些嗎?哪一位是三國最牛武將呢?三國武將排行榜,聊為古人擔憂,博諸君一笑哦。
  • 三國武將一對一單挑,誰能打敗張飛?或許只有他能一戰
    在廣大讀者中,相信有不少人都是三國迷,要問三國中什麼最為出名?那便是謀士與武將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武將。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有一段關羽三國24名將戰力排名的順口溜,其中有一句是這麼說的:「一呂二馬(趙)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這順口溜上面說的就是三國時期的6位武將,排名為呂布、馬超、典韋、關羽、趙雲、張飛。
  • 正史中的三國八位勇士,呂布趙雲馬超排不上號,關羽張飛排第幾?
    這是演義小說的排序,而且也沒有得到完全的認可,以至於有人說:按照正史記載評選三國悍將,呂布趙雲馬超連前八名都進不去,能稱得上三國八勇士的,關羽或許能排第六名,至於張飛能排第幾,那就值得商榷了。雖然《三國演義》把趙雲描寫成一身是膽的常勝將軍,但是《三國志》等三國正史,對趙雲的記載實在是太少了,少到沒有記載趙雲武力的片言隻字。
  • 三國正史中八大名將的排行榜,號稱「飛將」的呂布卻排在倒數一
    諸葛亮書與關羽:「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郭嘉、程昱稱關羽、張飛:「萬人敵」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傅幹稱關羽、張飛:「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很多人覺得就憑一個斬顏良排第一很難,但畢竟是三國唯二的萬人敵最強的,後世都以關羽張飛為勇猛善戰的代名詞。
  • 三國武將的實力排名,張飛都只能排第五,前兩位無人能敵!
    三國武將的實力排名,張飛都只能排第五,前兩位無人能敵!文:景天三國的這段歷史可以說是中國歷史長河中最令人嚮往的時代,雖然是群雄逐鹿但也是英雄豪傑遍地,對於三國中的武將大家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不過三國的武將誰最厲害卻一直都是大家喜歡討論的話題,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侃一侃三國中的武將實力排名,張飛都只能排第五哦!
  • 關羽馬超對呂布心存畏懼,三國時期不怕呂布的,是哪四位悍將?
    這排名肯定不準確,因為馬超並沒有贏過張飛,關羽認為張飛比自己還能打。雖然五虎上將未必互相服氣,但是他們幾乎都會承認呂布是三國時期第一勇將,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並非浪得虛名。我們細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在後漢三國時期,關羽馬超都對呂布心存畏懼,馬超關羽也未必能打贏呂布,真正不懼怕呂布,並且有可能跟呂布單挑不輸的,也許只有四位悍將。
  • 呂布從未斬殺一員名將,為何被稱為三國第一?一項紀錄無人能破
    正是因為戰火紛飛,所以後世之人一提到三國,都會首先想到那些徵戰沙場的武將,並不自覺地就想著將三國諸位名將按照武力值來一個排名,想著對比究竟誰強誰弱,即使他們之間很多人並沒有交過戰。在根據武力值排名的時候,大多數人首先都會想到趙雲、關羽、張飛等《三國演義》主角軍團中的五虎上將大隊,亦或者是梟雄曹操軍團的五子良將。這些名將在戰場上的確都是以一敵百的強者,各自為自己的君主立下過赫赫戰功,成為軍中大才。
  • 關羽還是張飛還是趙雲?
    不過至此關羽也開始犯兵家大忌,開始居功自傲,不進忠言,傾出荊州重兵,導致兵敗遂敗走麥城,東吳生擒,和長子關平於臨沮被害身首異處,終年五十九歲。孫權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將其安葬於洛陽,同時孫權則將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 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因此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裡」。
  • 三國電視劇中的十大虛構情節,你們知道嗎?
    第一,桃園結義桃園結義一直是三國必不可少的橋段。劉備,關羽,張飛這三個豪傑,便是在這裡義結金蘭。他們發誓同生共死,榮辱與共,這種兄弟感情不知道多麼讓人羨慕,多麼讓人嚮往。可是,事實上,正史並未有過關於三個人結拜的一丁點記載。
  • 呂布前期單挑無敵,後期可能打不過張飛,誰是三國武功最強者?
    這個評語並不為過,因為在後漢三國時期,單挑還真沒人能打過呂布呂奉先——虎牢關前劉備關羽張飛三英齊上,濮陽城外曹操麾下六將圍攻,都沒能傷到呂布分毫,這讓當時九位頂尖高手都認清了一點:單打獨鬥,誰也不是呂布的對手。呂布是後漢三國前期單挑第一名將,這一點確切無疑,但是他後期可能就打不過張飛了。這時候問題就出來了:誰是三國武功最強者?
  • 三國演義中,一對一單挑,有實力戰平關羽的名將,有幾人?
    三國演義中有不少狂人,如大罵曹操、劉表、黃祖的禰衡,「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的邢道榮,以及許攸、孔融等人,都算狂人,但是三國時期,名氣最大的狂人,還要數蜀漢名將關羽了。三國演義中,雖然呂布是第一猛將,但是關羽和名將交手的戰績是最好的,三國中的華雄、顏良、文丑,以及龐德4位名將死於關羽之手,曹仁、于禁等名將,也敗於關羽之手,這讓關羽有狂的底氣。那麼,從武功層面來論,三國中有哪些名將,一對一單挑,可以擊敗或者戰平關羽?
  • 三國演義中,如果一對一單挑,有哪幾個名將的實力可以戰平關羽?
    《三國演義》裡有不少狂人,比如罵曹操、劉表、黃祖的禰衡,「說吾名,嚇汝一跳」的邢道榮,以及許攸、孔融等人,都是狂人,但三國時期,最出名的狂人,還得數蜀漢名將關羽。三國時期,雖然呂布是第一猛將,但關羽與名將交戰的戰績最好,華雄、顏良、文丑三國,以及龐德四人中的四人都死於關羽之手,曹仁、于禁等名將也敗在了他們的手中,這都讓關羽有了瘋狂的底氣。所以,從武功的層次上說,三國有哪些名將,一對一單挑,能打敗或平定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