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產婦生雙胞胎,買進口奶粉避三鹿,換掉50多個保姆

2020-12-22 生活報

最近有媒體報導稱,有一對夫妻在4年前因34歲獨生子出了車禍去世,去年,他們開始嘗試試管嬰兒。今年他們遠赴臺灣做了試管嬰兒。6月,67歲的妻子懷上雙胞胎,卻遭遇產檢難。她稱醫院都不收她,或建議引產。

這事在網上也引來很大爭議。遭遇網友批評的妻子很困惑:「就是喜歡孩子,咋跟罪人一樣了?」

回到8年前,安徽合肥市也有一位高齡產婦叫盛海琳,她的剛結婚不久的女兒因煤氣中毒去世。曾是醫生的盛海琳通過3個月的藥物調理恢復了月經並且通過試管受孕懷上一對雙胞胎。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60歲的盛海琳產下一對雙胞胎女兒。

如今兩個孩子智智和慧慧已經8歲,即將上小學三年級。他們一家過得怎樣?記者前往盛海琳合肥的家中與他們面對面交流。用盛海琳的話說:生活一地雞毛,幸福感正被憂愁取代自己曾勸退前來諮詢的其他高齡失獨者,她的經歷很難複製,勸她們放棄高齡妊娠的想法。

四處求助,偶然一句銘言打動專家

「以前對金錢,我是沒有概念,對社會上各種變化,我也沒有預料到,自己經歷了這一切才覺得自己剛剛起步。」盛海琳說,眼前的生活和她過去的生活是沒有辦法相比的。盛海琳和老伴吳先生都是軍人出身,吳先生從軍校退休,而她曾是軍醫,轉業後在地方一所醫院當過院長,後來又從事過外貿工作,在經濟上很富足。

「如果不是那一場意外,我們的生活該多好。」盛海琳說。

她曾經的獨生女在結婚不久,跟男方回老家的當天晚上因煤氣中毒,小夫妻倆雙雙離世,這種悲痛讓她產生了死的想法,就在為女兒買墓地時,盛海琳也為自己置辦了墓地。

為了忘卻抹不去的悲痛,認為自己有強大基因的盛海琳決定再生一個,因為她接受了藥物調理恢復了月經。

盛海琳家的雙胞胎姐妹

對於一對即將60歲的夫妻來說,正常懷孕生產幾乎不可能,她向同事、戰友四處求助,先後去過安徽、江蘇、上海、北京等各大醫院生殖中心諮詢。

「訴說自己的遭遇和再生一個想法時,真的是四處碰壁,專家們都是委婉地拒絕了我,他們覺得我的想法簡直是天方夜譚。」盛海琳告訴記者,讓她特別憋屈的是,好不容易通過電話預約掛上了國內某知名專家的號後,自己被一連串質問。

「那位專家身後圍了十幾個徒弟,徒弟們聽到我的遭遇後很多落淚,專家卻冷若冰霜地反問我,你這種想法太自私,有沒有想過會違反倫理道德,我說怎麼違反倫理道德,我用的是我丈夫的精子。

專家又問假如生下來了,你將來死了,孩子怎麼辦?有沒有為孩子考慮過?

盛海琳告訴記者,後來她又去了合肥一家醫院求助,接待她的專家當時才40多歲,是位男醫生,年輕有魄力。

談話之中,盛海琳表態自己是軍人出身,有毅力,同時堅信「成功與風險同在」。後來,盛海琳知道正是這句話打動了這位年輕的專家。

此後,盛海琳接受了試管受孕,被植入了三個胚胎,其中一個胚胎流產,另兩個順利孕育。

在此期間,盛海琳先後遇到了高血壓、尿酸數值高達1700、低蛋白血症、肝腹水等問題,同時還忍受著骨頭疼痛。

「我整個人浮腫得不像樣子,那個時候也來了許多媒體記者,醫院也頂著許多壓力,說我怎麼惹來這麼多事。」

「2010年5月25日9時許,盛海琳早產誕下一對雙胞胎,由此成為當時中國最高齡產婦,驚動了安徽本地的媒體。」

吳芳是合肥一家報社的攝影記者,他見證了盛海琳生產的全過程,並於日後和盛海琳一家建立了深入的聯繫,去年還專程到盛海琳家拍攝孩子七歲生日派對的紀錄視頻。

在他回憶中,當時的盛海琳十分虛弱,臉上布滿斑點。因為是早產,雙胞胎一出生就被轉移到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通過暖箱進行重症監護。

說到進保溫箱,盛海琳又回到一開始為何跟記者說自己曾經生活富足對錢沒概念的話題,她說,直到做試管受孕時才發現自己多麼缺錢。

兩個孩子進保溫箱,最初一天花了3萬元,後來少的也要6000元。因此,那個時候就到處借錢。盛海琳笑著說,大女兒智智在保溫箱待了33天,到她準備出院時,自己家的帳戶上還剩餘6000元。

儘管如此,但盛海琳的心裡還是高興的。可沒想到臨出院,智智偏偏拉了一泡屎,體重不足4斤了,所以不能出院了,於是又在醫院住了4天。

如今的盛海琳和女兒

收入不低,但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記者進入盛海琳在合肥的家中時,雙胞胎姐妹看到有生人來家裡就躲進了房間。沒過多久,她們又興高採烈地準備出門,去幫媽媽領取剛送到的快遞。

記者注意家中布置,在電視機柜上、沙發旁邊小桌子上、展示櫃中……到處都可以看見兩人的照片。

盛海琳家裡女兒們的照片

盛海琳的兩個女兒分別叫做吳尚智、吳尚慧,寓意為「無上的智慧」,當年起名時對兩個小生命寄予的期望,可見一斑。

如今,兩個女孩看起來活潑、健康,雖然只有八歲,但個子已經長到了1.3米。可是她們剛出生時,大的體重3.7斤,小的體重僅有2.9斤。

因為早產,兩個寶寶住進了保溫箱,由於盛海琳的情況特殊,當時沒有相應的保險或報銷政策,她說「當自己知道要全部自費時,腦袋要炸掉了」。那個時候,靠著同事朋友看望時的份子錢和單位的資助,才緩解了捉襟見肘的局面。

盛海琳說,其實自己決定生下這對雙胞胎的時候,並沒有考慮經濟方面的問題。愛人在部隊,她在醫院上班,因此,「生養第一個女兒的時候,經濟上感覺毫無壓力。」但這一次,盛海琳感覺不一樣了。

因為當時剛曝出「三鹿奶粉」事件,像很多父母一樣,盛海琳給兩個女兒購買了進口奶粉,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之後在醫院、月嫂、保姆、教育等等項目上的花銷,一筆筆向這個家庭壓來。雖然從家庭收入來看並不算低,但養育兩個女孩,使得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為了掙錢補貼家用,盛海琳應企業的邀請,利用自己在健康方面的專業知識,往來於全國各地進行講座,和兩個女兒聚少離多。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在兩個孩子五歲以 前,與她們在一起的時間只有一年。

記者發現,比起一般同齡的孩子,雙胞胎姐妹倆從性格上顯得成熟一些。甚至在看到媽媽因為談到大女兒不幸去世面露悲傷的時候,她們會輕輕安慰:「媽媽,你不哭好嗎?現在有我們了。」

雙胞胎女兒

雖然是雙胞胎,在外人看來長相差不多,但在媽媽眼中,兩人還是有所不同。盛海琳覺得,姐姐比較早熟,妹妹則情商更高一些。

雖然因為生活的壓力常常愁眉不展,但只要聽到別人誇獎兩個孩子長得好,或者乖巧的時候 ,盛海琳的臉上還是會露出笑容。

近些年,盛海琳也在想辦法增加與女兒相處的時間。儘管覺得精力有些跟不上,她還是決定將兩個孩子從寄宿學校轉到家附近的一所小學。

矛盾與糾結:選擇陪伴還是掙錢?

「我們想姐姐,如果姐姐活著該多好啊!」——吳尚智、吳尚慧還不懂事的時候,時常對媽媽這樣說。

「如果姐姐在,也許就沒有你們了。」——盛海琳無奈的語氣裡能讓人聽出一絲悲傷。

「那就先生我們嘛……」——雙胞胎小姐妹依然童言無忌。

「……」——盛海琳已經無言作答。

因為踏上了一條至少在國內沒有人走過的道路,很多時候遇到的都是其他人沒有遇到的問題,所以矛盾與糾結始終伴隨著盛海琳。

她並非不知道孩子需要自己的陪伴,卻因為需要賺錢而時常去往全國各地講座。

她並非不想省下月嫂和保姆的費用,但畢竟年過六旬,加之丈夫偏癱,實在無法應付兩個孩子。

盛海琳的丈夫

她並非不知道暑假裡的十來個培訓班會給孩子和自己的經濟帶來額外的負擔,但面對兩個正在頑皮年齡的孩子,實在無處安放她們旺盛的精力,同時也擔心她們比別人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下午一點多,倆姐妹出門去上漫畫班。記者在盛海琳家的餐桌的玻璃臺布下,看到一張姐妹倆的「暑期課程表」,包括鋼筆字、小主持人、數學、圍棋、遊泳等,安排的非常滿。

姐妹倆培訓班的課程表

盛海琳說,「我不能讓兩個孩子產生自卑的情緒,不想讓她們受委屈,我盡我的能力,讓兩個孩子在同等條件下不輸於任何人。」

關注盛海琳一家的吳芳對記者說,在自己眼中,盛海琳選擇高齡產子是為了從失獨的陣痛中解脫。但現實是,他們必須面對世俗的眼光,對孩子的吃穿住行,以及長大成人承擔責任。

這些年在和這個家庭打交道時,他能看到盛海琳的疲累,日夜為謀生計。老伴此前還中風偏癱,扶老攜幼的重擔全壓在她一人身上,但她並沒有將這些負面能量傳遞給孩子。相反地,她從小就教育她們,要學會生活自理。

60歲才上起跑線,未來路在何方

今年67歲的盛海琳依舊需要在外奔波出差進行保健講課,她說能掙一點是一點。記者問她,眼看兩個女兒一天天成長,自己有沒有覺得回歸幸福和快樂。

「幸福正在被憂愁取代,我不快樂呀,你覺得我這樣的年紀在外面為生計奔波會快樂嗎?回到家還要面對一地雞毛的事情,累呀!精力跟不上呀!」

她說:「曾有人問她失獨之後又有了兩個孩子,是否覺得幸福快樂?其實身臨其中,幸福是暫時的,更多的是壓力和責任,有遠慮也有近憂。

為什麼生活會是一地雞毛?盛海琳舉例說,這些年她更換保姆達50多位,孩子幼小的時候,她僱一個保姆和一個鐘點工,時常出差回到家處理保姆之間的矛盾。

再比如說,8月11日那天,家裡一隻烏龜死了,老兩口還爭執了一番,她認為烏龜是熱死的,而老伴偏偏說要把烏龜放到陽臺,除了老兩口爭執,兩個娃為烏龜的死哭得稀裡譁啦,她還得去市場上再買一隻。類似於這些令人心煩的瑣碎事幾乎每天都有。

盛海琳說,沒想到自己進入老年後與同齡人太不一樣,別的同年人都在曬自己旅遊照片,或者帶著孫子孫女一起玩耍,而她帶的是和別人孫輩年齡一樣大的女兒,雖然自己已經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但或多或少心煩,壓力大。

或許有一天,同齡的別人病倒了,有兒子兒媳接手孩子,假如自己有一天倒下了,誰來接手智智和慧慧呢?說到這裡,她說:「當年那位冷冰冰拒絕我的專家說的不無道理呀!」她沒想到自己60歲重新迎來一個起跑線,自己越來越失去朋友,因為沒有共同語言,所想所慮談不到一塊兒。

這些年,很多高齡失獨者慕名前來諮詢,她都勸他們「我的情況很難複製,要慎重。」有的人表示不理解說:「你自己生了,還勸我們不要生!」

記者注意到,談到這些,盛海琳也多次數落老伴沒有聽她的話,以至於中風偏癱。記者表示驚嘆這對早產的雙胞胎個子長得這麼高,盛海琳說,這也是她覺得比較欣慰的地方。說到這裡,老伴吳先生唯一一次插話說:「有痛苦也快樂!」

記者順著這話問吳先生對於將來還有什麼想法?

他說,眼前先得保重好自己,才能保住這個家。盛海琳說,老伴有40餘年軍齡,加上教授級別,退休工資比較高,在外界看來他們很有錢,其實每月是「月光族」,家裡開支太大了,最重要的是,這些開支主要依賴於退休金。

無疑,對吳先生來說,在家裡即便什麼也不做,只要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就是對家裡的最大支持。

智智和慧慧照片

臨走前,記者忍不住問她,假如有一天他們倆身體衰弱到自顧不暇甚至倒下,兩個未成年的孩子怎麼辦?盛海琳覺得沒有可以託付的人,至少目前答案無解。

來源:錢江晚報 紫牛新聞

相關焦點

  • 10年前,60歲的高齡產婦生下雙胞胎,現在她們過得怎麼樣了?
    十年前一對雙胞胎女孩的出生引發了大量熱議,並不是因為這對雙胞胎有何特別之處,而是她們的母親竟然是一名60歲的高齡產婦。那時60歲的盛海琳已經絕經,北京的生殖專家直接拒絕了她的請求,那是她人生當中最痛苦的一年。
  • 當初,那位不顧勸阻生下雙胞胎的60歲高齡產婦,如今現狀如何?
    有人曾說過「沒有做過母親的女人是不完整的,」女人的天性及本能,讓很多女性不願留下無兒無女的遺憾,不計代價的都要生下自己的孩子,體會身為母親的那份美好,林心如是最為典型的,四十歲時和霍建華結婚,同年產下孩子,女明星尚且不計孕育孩子對容貌和體形的影響,何況普通人呢?當初,那位不顧勸阻生下雙胞胎的60歲高齡產婦,如今現狀如何?
  • 60歲高齡產婦生下雙胞胎,丈夫中風臥病在床,為養家她無法回家
    經醫學上鑑定,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但一般過了30歲的準媽媽們都會害怕自己的健康方面出現問題,而過了35歲,則會被稱為「高齡產婦」。此時,女性的身體健康已經呈現下降趨勢,還容易出現各種疾病,因此懷孕成為較為困難的一件事情。
  • 60歲高齡產婦生下雙胞胎,丈夫中風臥病在床,為養家她無法回家
    經醫學上鑑定,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但一般過了30歲的準媽媽們都會害怕自己的健康方面出現問題,而過了35歲,則會被稱為「高齡產婦」。此時,女性的身體健康已經呈現下降趨勢,還容易出現各種疾病,因此懷孕成為較為困難的一件事情。
  • 同是高齡產婦,一個60歲一個67歲生,如今兩家的差距卻天差地別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30甚至40多歲的中年夫妻紛紛投入生二胎的大軍,這些人到中年的女性成了妥妥的高齡產婦。雖說中年的高齡產婦並不少見,但是還有的老年女性竟然也能生娃。
  • 60歲生下雙胞胎的盛海琳,現狀如何?古稀之年的她心有餘而力不足
    案例:有報導一名60歲老人為了彌補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遺憾拼生雙胞胎的新聞。盛海琳在60歲的時候失去了唯一的獨生女,這讓她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她無法承受這樣的噩耗。於是為了彌補這個遺憾,她決定拼生二胎。顯然做這個決定時,感性的成分更多。
  • 10年前,不顧反對堅持生一對雙胞胎的60歲老太,如今後悔嗎
    女子一般都是在25歲左右結婚生子做母親,與此同時在50歲左右的年齡做奶奶,在60歲的時候大多孫子都上幼兒園了。而且按照醫學上的解釋,女性大於35歲便可以被歸於高齡產婦或者說是高齡孕婦,這時候生育引發胎兒流產和畸形的概率也會增加,所以醫生一般都是不會建議高齡生育的。
  • 那位60歲通過試管嬰兒技術生下雙胞胎的老奶奶,如今過得怎麼樣
    導讀:那位60歲通過試管嬰兒技術生下雙胞胎的老奶奶,如今過得怎麼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那位60歲通過試管嬰兒技術生下雙胞胎的老奶奶,如今過得怎麼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60歲冒險生下雙胞胎的失獨老人,10年後現狀如何?惹人唏噓
    說起高齡生二胎的原因,每個人的理由可能都不一樣,有些人認為孩子多才有福氣;有些人是想兒女雙全,一家人過美滿生活;還有一些人的理由比較悲傷,即失獨。不管她們各自的理由是什麼,從現實角度來講,高齡產婦生二胎,無論身體還是精神上的壓力,都要比年輕人大太多了。
  • 10年前,那個被叫做中國最高齡產婦的64歲老太,生雙胞胎後來如何
    只不過在古代時候的老來得子,大多數都是男性年紀比較大,但是產婦卻是比較年輕的情況。畢竟我們也都知道,女性如果在年齡過大再次選擇懷孕的話,對她的身體是非常不好的。通常女性年齡超過35歲之後就被稱為高齡產婦了,這樣的產婦,她不僅在懷孕的時候對自己的身體有傷害,對孩子的發育也不是很好。而在女性絕經之後,一會兒就是不可能懷孕的了。
  • 當年她60歲生雙胞胎,被「中國最自私媽媽」的她,現在怎麼樣?
    當年她60歲生雙胞胎,被「中國最自私媽媽」的她,現在怎麼樣?各位在二胎政策開放的時候應該都有被普及到,一個在生育上比較特殊的情況,就是高齡產婦了。基本上上了27、8歲已經叫晚生晚育,在以前單位上這樣的年紀生孩子是要頒發獎狀的。
  • 高齡產婦才生完就進ICU,74歲生雙胞胎是圓夢,或孩子噩夢?
    前幾天才上了吉尼斯世界記錄——74歲,生雙胞胎。 一個印度的老人家,為了堵住村子裡的悠悠之口,篤定要在這麼大的年紀,生孩子。主要是因為,自從她嫁人,從妙齡女郎到如今垂垂老矣,生不出孩子,村裡人都說他們家有詛咒。所以,必須要生孩子。
  • 60歲冒險生雙胞胎,如今10年過去了,盛海琳是否後悔了?
    文|小不點隨著人們生活質量越來越高,醫療技術也越來越發達,很多女性就算年紀已經很大了,還是具備一定的生育能力,而且有不少高齡產婦、甚至超高齡產婦順利生下小寶寶,其中一個讓人印象很深刻的就是盛海琳。60歲失獨老人,冒險生雙胞胎,如今10年過去,現狀如何?盛海琳因為早年失獨,自己的獨生女兒因為煤氣中毒不幸離世,這讓她們夫婦非常受打擊,當時盛海琳早已經年邁,但是面對空蕩蕩的房子,以及對女兒的思念之情,她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自己要再生一個孩子。
  • 60歲的高齡產婦,思慮再三產下雙胞胎,如今無力撫養現狀令人可憐
    當時的她已經是60歲的年紀,卻陷入到了失獨家庭的困境當中,一時間無法承受這一殘酷的現實,女兒的離去仿佛一夜之間讓盛海琳失去了精神支柱,也更加沒有了活下去的勇氣,在渾渾噩噩中度日
  • 67歲產婦終於後悔了?網友:想不到的還在後面
    前段時間,山東67歲高齡產婦自然懷孕產女的消息,震驚到了很多人,即便是消息鋪天蓋地而來,還是有人不太相信。 其實67歲的田女士是婦幼保健院的退休醫生,對於高齡孕婦的危險,她不是不知道,她起先也猶豫過,單位的同事也都勸她放棄,但是丈夫黃先生比較堅決,一心想要生下這個孩子。
  • 60歲冒險生下雙胞胎,自信能把娃帶好,如今十年過去卻輸給現實
    在國家放開二胎政策以來,很多高齡產婦加入了二胎隊伍,但在很多人眼裡,超過50歲基本就是逆天了,因為50歲的女性,開始進入到更年期,很多人基本失去了生育能力。而十年前,一位60歲高齡的老人誕下了雙胞胎女兒,也是驚呆了很多人。
  • 60歲高齡產婦,冒險生下雙胞胎女兒,如今無力撫養現狀可憐
    一位失去孩子的母親對於重新能夠擁有孩子是有著多麼深切的期待,在山東棗莊就有這樣一位六十歲的母親,她叫做盛海琳,在2009年,她唯一的女兒和女婿因為煤氣中毒不幸離世,作為一位只有一個女兒的母親,這對於盛海琳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 60歲因失獨試管生雙胞胎的「盛媽媽」,如今過得好嗎?現實很辛酸
    在60歲高齡的時候毅然決然的選擇再度當媽,面對年齡已高,在一連串碰壁後,2009年7月份,她找到一家醫院做試管,苦苦哀求,並最終被接納。經過3個月的用藥調養後,身體各項機能都有所好轉,2009年10月13日上午,盛海琳進行了試管嬰兒手術,三個受孕成功的胚胎,被移植到盛海琳體內,存活下來兩個。
  • 61歲失獨奶奶冒險生下「雙胞胎」,如今10年過去了,現狀如何?
    之前高齡產婦生孩子很危險,現在似乎也成了比較尋常的事情了。之前有一位67歲的女性,不顧子女的反對,質疑生下了第三胎。孩子生下來之後身體很健康,她自己的身體恢復得也不錯。不過冒著巨大的風險生孩子,真的能夠得到想要的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畫面嗎?
  • 試管嬰兒生下雙胞胎的60歲老人,10年過去,她現在怎麼樣了
    在現在的社會上,有很多人都是選擇在二三十歲的時候結婚生子,因為這個年齡是最合適的。等到五六十歲的時候再去生孩子,那就是高齡產婦了,高齡產婦生孩子是很危險的,相信這點大家都知道。現在的醫學科技比較發達,也有避孕措施,不會像古代一樣,只要有了孩子就得生下來。但是有這麼一個人,她已經60歲了,還堅持生孩子,這是為什麼呢,你想知道的話就接著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