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個進行太空艙外行走的太空人,Alfred Worden逝世

2020-12-25 十輪網

如果說阿姆斯特朗是史上第一個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則阿爾弗萊德·沃爾登(Alfred Merrill Worden)便是史上第一個在外太空進行艙外活動的人類。美東時間2020年3月18日,沃爾登已經家人確認於睡夢中長眠。

NASA於1961~1972年間推出一系列阿波羅登月任務,其中阿波羅11號為人類史上第一次登月成功,尼爾·阿姆斯特朗與伯茲·艾德林2名太空人先後成為第一批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阿波羅11號之後,阿波羅12號、14號、15號、16號、17號任務也皆成功完成登月。

其中阿波羅15號任務3名太空人分別為:指令長大衛·斯科特、登月艙駕駛員詹姆斯·艾爾文、以及指令艙駕駛員阿爾弗萊德·沃爾登,顧名思義,踏上月球表面的太空人是斯科特與艾爾文,沃爾登則獨自一人留守在太空艙。當另外2人在第一次嘗試駕駛NASA月球車時,沃爾登從軌道上拍下了當時最清晰的月表照片,協助日後月球地形的模擬映射。

當另2名太空人完成地質勘測任務返回指令艙後,沃爾登又首次在月球軌道投放子衛星,並首次在返回地球的途中進行艙外活動(38分鐘),取回外部科學儀器模塊(Scientific Instrument Module)記錄的月表地形磁帶,成為第一個進行太空漫步的太空人。

美東時間2020年3月18日,沃爾登經家人證實於睡夢中長眠,享年88歲。從1968~1972年間執行過阿波羅登月/繞月任務的24名太空人中,目前只剩11位還在世。

I’m deeply saddened to hear that Apollo astronaut Al Worden has passed away. Al was an American hero whose achievements in space and on Earth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My prayers are with his family and friends.https://t.co/ZUx1yMv6iJpic.twitter.com/Y7F6RT1foZ—Jim Bridenstine (@JimBridenstine)March 18, 2020

(首圖來源:NASA)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首次試吃太空種植蔬菜:味道爽口
    昨天,美國宇航局又發布了國際空間站的最新消息,一個是關於生活的,空間站的太空人第一次吃上了太空種植的蔬菜;第二個是工作方面的:兩名太空人在昨天晚上出艙進行太空行走,他們此次的任務是對自己的太空住所——國際空間站進行維護。昨天晚上美國國家宇航局對這兩項行動進行了視頻直播。
  • 行走的「太空飛船」:解密航天服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行走的「太空飛船」:解密航天服的前世今生  從「神五」到「神十一」  從出徵到返回,從艙內到艙外……  中國自行研製的航天服裝  始終伴隨著每一名航天員  保障著航天員的人身安全和工作效率  展示著航天員隊伍的良好形象  本次讓我們走近航天員系列服裝
  • 人類太空行走50周年:靠手來「走」的跋涉之旅
    在許多人們的想像中,太空行走是浪漫的、愜意的。事實上所謂太空行走,就是航天員離開飛船、太空梭和空間站,進入空曠的宇宙空間(包括在月球、火星和其它天體上),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據記載,早期的太空行走被當成是一種試驗和演示,它到底有什麼作用和意義,人們不甚了了。
  • 兩名太空人完成人類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10月18日上午,兩名美國太空人傑茜卡·邁爾和克裡斯蒂娜·科克走到國際空間站外面更換電源控制器,這是太空行走史上的又一個裡程碑,因為完成此次任務的兩名太空人都是女性。上周五(10月18日)上午,美國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克和傑茜卡·邁爾走出國際空間站,完成了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 他「上天」長高5cm,落地後又縮回,史上最高太空人談太空旅行
    太空艙內的所有人和物體都處於失重狀態,這期間太空人如何生活?「首先要解決飲食問題,」讓·雅克·法維耶說,由於太空艙內空間十分有限,攜帶的食物都是經過乾燥壓縮的。太空人可以選擇冷水、溫水或熱水浸泡食物,搖勻之後食用,「就像泡方便麵一樣」,讓·雅克·法維耶開玩笑說。為了避免食物在艙內四處飄灑,太空人們必須非常謹慎地用小勺盛取食物,「如果不慎將食物弄到儀器上,將會導致可怕的事故」。
  • 如果太空人太空出艙時沒有抓緊,脫離了飛船會怎麼樣?
    1965年,前蘇聯航天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乘坐上升2號飛船順利升空,並成功進行太空行走,成為世界歷史上首位離開太空艙開展太空漫步的太空人。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航空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太空人被送入太空執行各種各樣的任務,那麼離開太空艙進行太空行走,也已經成為太空人們的「家常便飯」。
  • 太空人穿太空服能在太空活多久?大約 6.5-8 個小時
    第二種太空服是艙外航天服(EMU),顧名思義,這種太空服是在任何艙外活動中穿著的,因此它是用於保護太空人免遭上述所有威脅。為了便於理解,艙外航天服可分為兩個主要部分:壓力服和生命維持系統。壓力服實際是人形服裝,是由上軀幹、下軀幹、降溫服和頭盔四部分組成,從內而外,太空人在進行隨意的太空行走之前要首先穿一件降溫服,這件降溫服是由網眼氨綸材料製成,覆蓋著 100 米長的微管,微管中大約有 4.4-10 攝氏度的水持續流過這些微管,幫助散熱。
  • 從SpaceX「龍飛船」太空艙看地球是什麼體驗?NASA太空人拍下一段...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美國東部時間11月25日,美國宇航局太空人維克多·格洛弗分享了來自太空的第一個視頻,他和其他三名太空人在飛往國際空間站的途中飛越了地球
  • 太空人三次太空行走完美收工
    「發現」號機組兩名專職太空行走太空人12日下午完成了第三次太空行走任務,為此行的三次太空行走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12日的最後一次太空行走歷時7小時11分鐘,塞勒斯和福薩姆重點測試了針對太空梭隔熱板系統的檢查和修復技術。
  • 在九號宇宙化身太空人 遨遊浩瀚無垠的太空
    【體驗主題】九號宇宙航天深空科技體驗館◆圓孩子一個航天夢【體驗項目】①太空衣裝備——穿上太空衣,瞬間變身太空人;②航天體驗——返回艙體驗、艙外任務體驗、火星基地體驗、天外來客體驗;③參觀項目——觀看項目火箭發射、講解員講解太空衣;④互動項目——月球探測,互動拍攝,航空基地搭建;⑤太空體驗——乘坐太空梭,帶上3D眼鏡,來一場特殊意義的星際旅行;⑥課程體驗——對話少年星課程、我是飛行員課程、科學實驗秀課程。
  • 太空行走可不是在宇宙空間中散步,為何女航天員太空行走少?
    種類繁多用手走不少人以為太空行走是在宇宙空間中散步,其實不然,因為在載人太空飛行器艙外活動一是開放的太空無路可走;二是航天員處於失重狀態,也沒法行走,他們移動身體是靠手或機動裝置。為了方便航天員艙外活動,艙外專門裝了一些扶手,航天員可像攀巖一樣移動身體。所以,太空行走不是用腳走,而是用手走,嚴格地講應該叫太空出艙活動。
  • 史上最悲催的太空人:被遺忘太空近1年,回來時國家已經沒了
    下文轉載自作者:趣說科學文/行走天涯史上最悲催的太空人:被遺忘太空近1年,回來時國家已經沒了太空人是一份非常神聖的工作,每一位太空人身上承擔的責任都是非常重大的。相比較任何一份工作而言,太空人的工作是最危險的,特別是上天工作的太空人們更是如此。
  • 進得了太空,吹不響口哨
    當時,身為美國宇航局太空人的巴裡正穿著笨重的太空服,進行長達7個小時的太空漫步。如果巴裡回到地球表面上,吹口哨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動作。就像美國電影《逃亡》中女主角說的那樣:「你只需要把上下嘴唇湊到一起,然後吹一下。」不過,遠離地球、身在太空的太空人要是想藉口哨的旋律給自己解解悶,卻怎麼也做不到。
  • 史上唯一的太空遇難事件
    迄今為止,共有561位太空人曾經去過太空,只有3位蘇聯太空人在那裡遇難(另外,還有15位太空人曾經死於火箭爆炸等航天事故,但死亡地點均位於卡門線以下),他們的名字分別是格奧爾基多勃羅沃利斯基、維克託帕查耶夫以及弗拉季斯拉夫沃爾科夫。這3位太空人共同死於「聯盟11號事故」,該事故也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次太空人在太空遇難的事件。
  • 太空衣重量比人類還重,為什麼太空人卻能夠健步如飛?
    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我們深刻記得我國第一個載人太空人楊利偉。在隨後的航天事業發展中,我國先後把楊利偉、聶海勝、翟志剛、劉洋等在內的11位航天員送上了太空。為什麼太空人要穿太空衣呢?我們通過新聞聯播可以清晰看到太空人們都是身穿重重的白色宇宙服,很是不方便。有人會詢問,為什麼人類到宇宙中要穿這樣笨重的服裝呢?
  • 太空睡眠艙,太空旅行顛覆未來
    我相信你一定看過科幻電影中的太空休眠艙,太空人在登上飛船後睡著了,醒來後到達目的地,太空旅行就像睡覺一樣簡單,事實上這不僅僅是一種幻覺,而是太空人在世界各地的真實願望。然而如何讓太空人在健康狀態下長時間酣睡呢?
  • 天文之最:誰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誰又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在那一天俄羅斯太空人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男人。在俄羅斯東方一號(Vostok 1)航天飛船中他創造了他的歷史——在從沒有人到達過的地方環繞地球108分鐘.加加林的成功拉開了美蘇兩國太空競賽的序幕。每一個國家都想要打敗對方,搶先在太空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例如,在晚加加林一個月後,謝潑德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
  • 7部頂尖的太空電影,流浪地球上榜
    7、搏擊太空影片再現了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完成人類第一次太空飛行的全過程。劇本參考了最近解密的蘇聯航天檔案。影片片長108分鐘,也是加加林這一次飛行的時間。5、曼加號任務印度一直在努力發射衛星進入太空,基於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成功發射火星軌道飛行器任務(曼加裡安號)的真實事件而改編,這是人類史上最便宜的火星飛行任務,折合每公裡7盧比(0.7元人民幣)。
  • NASA: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將於明年1月執行兩次太空行走任務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9日消息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言人向衛星通訊社表示,國際空間站考察組人員將於2021年1月根據美國項目完成兩次太空行走任務。
  • 太空人史努比邀你太空漫遊探索宇宙奧秘
    太空人史努比來了!1969年,史努比在《花生漫畫》中首次登月,他不僅是航天事業的守護犬,更有著豐富的太空旅行經驗!11月史努比將搭乘巨大的宇宙飛船空降魔都小巨蛋,邀請大家化身太空人一起前往太空漫遊。此次漫遊任務配備了各類黑科技設施,所有太空人必須像史努比一樣自信、鎮定、有原則並且充滿想像力,才能面對各類體能智能挑戰,模擬火星移民生活,飛躍神秘土星,踏上充滿未知的探索地外文明之旅,揭開宇宙的奧秘,感受太空旅行的奇妙。所有太空探索者做好準備了嗎?抓緊機會來體驗太空人的神奇工作吧。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