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地球的吸引,我們可以像鳥兒一樣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飛翔。」在許多人們的想像中,太空行走是浪漫的、愜意的。事實上所謂太空行走,就是航天員離開飛船、太空梭和空間站,進入空曠的宇宙空間(包括在月球、火星和其它天體上),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
據記載,早期的太空行走被當成是一種試驗和演示,它到底有什麼作用和意義,人們不甚了了。1973年,美國一個空間實驗室剛一送上軌道就發生故障,太陽能帆板打不開了,後來,航天員太空行走,才使它起死回生。至此,人們才明白,航天員太空行走不是閒庭散步,而是為了完成那些自動化機械無法完成的諸多任務。
1965年3月18日,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在「上升2號」飛船航天飛行期間實現了離艙12分鐘的太空行走,成為歷史上首位實現太空行走的太空人。從那時到今天,半個世紀過去了,人類都不曾停下探索太空,行走太空的步伐,這五十年間,又有許許多多的太空人邁向太空。
1965年3月18日,前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乘坐「上升2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飛行中,列昂諾夫走出艙外,在艙外空間環境中行走了12分鐘,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進行艙外活動的航天員。
人類第一位完成太空行走的人——列昂諾夫,返回地面後創作的太空行走印象畫。劉少龍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