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登月50周年丨仰望天宮二號 星辰大海夢還記得嗎?

2020-12-18 浙江在線

獻給人類登月50周年丨仰望星空,當初的星辰大海夢還記得嗎? 50th Anniversary of Human Moon Landing丨Do you still remember your dream into the star sea?

2019-07-20 07:03 |浙江新聞客戶端 |監製 應建勇 章宏法 策劃 屠晨昕 文案 樊成友 視頻製作 高唯 翻譯 陳凝芳

浙江新聞客戶端

謹以此視頻

獻給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

以及

中華民族千年不息的飛天夢

哲學家康德說

世界上有兩件事最能震撼人們心靈

一是內心的道德律

一是頭頂的燦爛星空

 

浩瀚星空

代表著未知,昭示著未來

從數百萬年前第一次仰望星空起

人類對它的好奇與求索

便從未停止!

小時候

在皎潔的月光下

倚在爺爺、奶奶的懷抱裡

聽著嫦娥吃了不死靈藥而奔月的傳說

開啟了我們最初對月亮的想像與憧憬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吟誦著一千多年前

中國大詩人李白的浪漫想像

我們領會了月亮更多詩意的神秘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重複著詩仙的「靈魂拷問」

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追尋答案!


神秘的宇宙

日月星辰的無窮變化

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思與靈感

而飛天探月

則一直是我們不變的夢想!

從明朝初年,

萬戶陶成道為實現

像鳥一樣飛上天的綺夢

用47枚火箭和兩隻大風箏

開始了人類第一次飛天的嘗試

到1957年10月4日

史上第一個人造物體

蘇聯斯普特尼克1號人造地球衛星

被成功發射入軌

它的電子尖叫傳遍全世界

宣告了太空時代的來臨

到1961年4月12日

27歲的白俄羅斯木匠之子

尤裡·加加林

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

衝出大氣層

在300公裡高度繞地球一周

並安全返航

地球人從此開始宇宙飛行

全人類都為之震撼

到1969年7月16日

帶著全人類對宇宙的渴望

和驅逐艦一樣重的土星五號巨型火箭

把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

送上38萬公裡的奔月路

4天後

兩名太空人登上了

我們仰望了250萬年的月亮

終於實現了

從仰望星空到腳踏實地的壯舉!

39歲的尼爾·阿姆斯特朗

在月表踩出第一個腳印時

說出了那句縈繞至今的名言: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

卻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

今天

是人類成功登月50周年

半個世紀以來

對太空、對外星球、對宇宙的探索

人類的腳步從未停止不前!

秉承先人的飛天夢想 

帶著詩人的「靈魂拷問」 

中國也一次次奏響自己的「飛天神曲」

從1970年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

到2018年北鬥三號導航衛星全球組網基本完成

從1970年長徵一號運載火箭首飛

到2016年「胖五」長徵五號從海南島騰空而起

從1999年神舟一號飛船升空

到2003年「中國太空第一人」楊利偉

搭乘神舟五號飛船成功往返

到2008年翟志剛坐神舟六號上天

首次太空行走時一句

「我已出艙,感覺良好」

傳遍神州

從2011年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升空

到昨晚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受控再入大氣層

從2007年嫦娥一號上天

踏出中國深空探測的第一步

到2019年的嫦娥四號

在人類從未踏足的月背著陸

……

中國人的太空探索

從未止步


一次次踏入太空

正實現著先人的飛天夢想

試著回答千百年前詩人的「天問」

也探尋著宇宙與星空的奧秘

人造地球衛星

載人宇宙飛船

空間站

深空探測

乃至

外星基地

星際移民

……

你是否也擁有探索宇宙的夢想

渴望乘坐宇宙飛船

登上夢中那顆遙遠的星球?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有勇氣就會有奇蹟!


1563577427000

浙江

5d4ba8cd159bb84750661d50

10617793

1247088

獻給人類登月50周年丨仰望星空,當初的星辰大海夢還記得嗎?

2019-07-20 07:03:47

浙江新聞客戶端

監製 應建勇 章宏法 策劃 屠晨昕 文案 樊成友 視頻製作 高唯 翻譯 陳凝芳

相關焦點

  • 人類登月50周年的崢嶸歲月,雪佛蘭帶著《跨月飛行》告訴你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2秒,人類首次踏上了月球的表面,而登月者阿姆斯特朗的這句話,歷經50年卻依然縈繞在耳旁。
  • 阿波羅 11 號登月 50 周年: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冒險
    在這 50 周年紀念中,美國郵政為紀念阿波羅 11 號登月成功 50 周年發行了套票,「土星 5 號」火箭的全尺寸圖像在過去幾天裡被投影在了華盛頓紀念碑的一側,位於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休斯敦的詹森航天中心、華盛頓的史密森尼航空航天博物館等都開展了紀念活動。
  • 登月50周年,去看看那些「有航天夢」的博物館們
    「親愛的大家: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天宮二號』。很高興地跟大家宣布,我計劃於北京時間2019年7月19日擇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將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所以這一次,既是「回家」也是「永別」。7月19日,這封來自「天宮二號」的告別信感動了許多人,也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已經全部圓滿完成。從飛上藍天到遨遊太空,從登陸月球到就建立空間站,人類在探索宇宙徵途上從未停止腳步。今年是人類登月50周年,雖然不是人人都有機會成為航天員,但我們可以一起去博物館回顧人類探索太空的故事。
  • 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 這些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原標題: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 這些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1969年7月20日,美國成為第一個將人類送上月球的國家,距今已近50年。 「阿波羅11號」成功讓人類登陸月球成為美國和世界歷史的重要一刻,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這一刻如此重要? 美國為何要登月?
  • 香港中學生築夢「天宮二號」多方護航助夢飛天
    「神舟十一號」飛船10月中旬順利升空並與「天宮二號」完成對接,航天員繼而進行由香港中學生設計的科學實驗,其中「太空養蠶」的片段日前傳送回地球,讓香港學生們著實興奮不已。  3年前,女航天員王亞平在「神舟十號」進行的科普教育片段深深刻印在香港中學生的腦海裡,一粒粒航天科技夢的種子靜待萌芽;1年前,3個中學生團隊在「香港中學生太空搭載實驗方案設計比賽」中脫穎而出,憑藉奇思妙想與縝密設計。進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中載辦)的視線;如今,曾經仰望星空滿目欣羨的學生將他們的3個實驗送入太空,等待科學的種子開花結果。
  • 人類登月即將「年過半百」 你還記得那句名言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近日,為了紀念人類成功登月50周年的到來,美國紐約探險家俱樂部舉辦了一場紀念活動並邀請多位阿波羅登月計劃太空人,以向這些登月英雄致敬。人類第一次登月是在美國東部時間1969年7月20號下午4時17分42秒,今年這一歷史性事件將迎來它的50周年。16號,在美國紐約探險家俱樂部的第115屆年會上,活動組織者將10名曾經參加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美國太空人邀請到現場,包括和阿姆斯特朗一同首次登上月球的太空人奧爾德林。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太空人柯林斯重回39A發射臺
    美國宇航局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太空人柯林斯重回39A發射臺中新社休斯敦7月17日電 當地時間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太空人麥可·柯林斯回到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這是人類首次登月的起點。50年前的這一天,他與尼爾·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一起飛向月球。據美聯社報導,當日,美國宇航局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舉行「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的慶祝活動。88歲的柯林斯在現場回憶說:「1969年7月16日9時32分(美國東部時間),搭載著『阿波羅11號』的土星5號火箭於39A發射臺發射升空。」
  • 登月50周年:從藝術到攝影,追溯影像中的人類探月史
    撰文 | 劉雨晴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其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今年適逢人類登月50周年,世界各地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其中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的「阿波羅的繆斯:影像中的月球」主題展覽尤其值得關注。
  • 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太空人的「史努比帽」亮相倫敦!
    當地時間2019年7月18日,英國倫敦,為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當地展出了180多件登月主題的私人藏品,包括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在阿波羅11號在執行任務時戴過的「史努比帽」。英國倫敦,為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當地展出了180多件登月主題的私人藏品。
  • 天宮二號:想你們!我要回來啦!
    文字丨付毅飛製圖丨陸越Hi,我是天宮二號。想你們!自從2016年9月15日離開家鄉,我已經在太空工作快三年了,比設計的工作時間多出10個月。2016年9月15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還真是!只過了一個月時間,神舟十一號飛船就來看我了,還帶來兩名航天員帥哥。你好,天宮二號!
  • 夢想不熄:谷歌協同阿波羅11號功勳麥可·柯林斯共慶登月50周年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每年的7月19日,當你在搜索幾乎任何東西的時候都會被提醒當天是阿波羅11號(Apollo 11)登月紀念日,尤其是2019年登月50周年期間,格外火爆。因為谷歌為這一慶祝壯舉的50周年紀念日設計了一個生動的彩蛋。彩蛋的內容:在開始播放一段由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下簡稱為柯林斯)旁述的4.5分鐘長的影片。柯林斯是50年前踏上登月旅途的三位NASA太空人之一。
  • 人類登月50年:夢想、陰謀論與大國爭霸
    說來奇怪,除了阿波羅11號登月有一些影像資料,後續的發射要麼因為信號問題無法直播,要麼就是簡單照片,根本沒有關於月球地面更清晰的照片,而且阿波羅11號的登月影像膠片還丟失了,再加上阿波羅計劃的突然無限期擱置,人們對發射的真實性表示懷疑。
  • 雪佛蘭攜手探索頻道 發布登月50周年紀錄片
    影片回顧了人類在登月50年間,探索月球和宇宙的眾多重要時刻和背後的故事,展現人類探索未知領域的成就。1969年阿波羅11號成功著陸,實現了全人類探索月球的夢想。同時,登月壯舉也成為人類科技跨越式提升的證明,並大力推動了現代科技的深遠發展。其時,雪佛蘭以創新突破的科技打造出經典超跑科爾維特,並成為美國人的夢想之車,也讓走入太空的太空人們為之傾心。
  • 天宮二號升空背後的意義,你了解多少?
    天宮二號,再續飛天夢■樊晨還記得那年天宮一號順利升空時的舉國歡騰,還記得那年神八、神九和神十與天宮一號的「深情之吻」,而如今接替的天宮二號沐浴著中秋的皎潔月光,在長徵二號FT2運載火箭的託舉下,也成功踏上了太空旅程。
  • 《登月第一人》讓人類登月真假再掀質疑,人類到底登上過月球嗎
    阿波羅計劃已經過去將近50年,月球雖然被人類徵服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月球卻變得越來越神秘。首先不要把《登月第一人》看成是一部娛樂動作爽片,不然你會因此覺得特效動作意猶未盡。根據調查,在1999年的時候,只有6%的人不相信人類登上月球,但到了2013年,不相信的人攀升到了37%,這跟時間的推移和科技發展,造成人們對近50年前人類登月科技越來越懷疑。
  • 人類登月50年 這些日常生活用品都是它的衍生產品
    原標題:永不消逝的信號人類登月後的第50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仍在分享著阿波羅計劃給人類日常生活帶來的衍生產品。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真空吸塵器,在50年前,太空人用它提取月球表面10英尺深的巖心樣本。這些產品,都是50年前,第一次向月球發出信號後,人類獲得的持續饋贈。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的兩位太空人成功登月。NASA估計,當年全世界有6.5億人觀看了太空人登月的直播。
  • 大家丨登月電影百年回顧:多少人類的恐懼與神話由此而起
    關於人類的登月執著,美國總統甘迺迪說過一句名言:「我們選擇在這個時代登月,還要做其他事,並不因為它們簡單,而是因為它們很難。」——這句話裡的「其他事」,包括了人類的大多數理想主義的行為,當然也包括拍電影本身。
  • 記者手記:50年前,「登月名言」從這裡傳向世界
    新華社坎培拉7月20日電記者手記:50年前,「登月名言」從這裡傳向世界新華社記者白旭 嶽東興 周子寒曾經的澳大利亞金銀花溪航天測控站現在已經人跡罕至,安靜地躺在坎培拉南部的山裡,只有一條通向城市的路名記載著曾經的輝煌
  • 阿波羅人類登月到底是不是個陰謀大騙局?
    縱觀人類幾千年文明史,從某種角度上講,人類做出的最偉大壯舉就是登上月球,比地球上所有奇蹟加起來都要偉大。 1969年7月21日凌晨2點56分,阿姆斯特朗的左腳率先踏上了月球表面,太空人們在月球上逗留了21小時18分後,開始返航。7月25日,阿姆斯特朗等人在太平洋安全著陸,至此人類登月計劃宣告圓滿結束。「阿波羅」號成功登月,不僅是美國人的成就,也是全人類的成就。
  • 人類首次太空腦-機交互實驗將在"天宮二號"上進行
    人類首次太空腦-機交互實驗將在"天宮二號"上進行太空腦-機交互實驗  人類首次!太空腦-機交互實驗將在「天宮二號」上進行 世界首套在軌腦-機交互及腦力負荷等測試系統日前隨「天宮二號」飛上太空。待「神舟十一號」和航天員到來,「天宮二號」將開啟人類史上首次太空腦-機交互實驗。此實驗可將航天員的思維活動轉化為操作指令,並監測航天員的腦力負荷等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