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號升空背後的意義,你了解多少?

2020-12-18 中國軍網

天宮二號,再續飛天夢

樊晨

還記得那年天宮一號順利升空時的舉國歡騰,還記得那年神八、神九和神十與天宮一號的「深情之吻」,而如今接替的天宮二號沐浴著中秋的皎潔月光,在長徵二號FT2運載火箭的託舉下,也成功踏上了太空旅程。

中秋時節再出徵,中國航天將進入嶄新紀元。如果說天宮一號是空間實驗室的特例,主要是為了完成交會對接任務,那天宮二號則完全是小型空間實驗室,其裝備更豪華、裝載量更高、內部環境更好,搭載了全新配套的空間應用系統載荷設備,將進一步用於驗證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科學家、航天員們也將在裡面展開各種工作和試驗,其在天宮二號上生活的時間也相對更長。值得一提的是,天宮二號的系統是模塊化設計,出現問題時可以快速更換和在軌維修,這在國內空間領域屬於首創。

飛天夢想,千年夙願,天宮二號將成為我國最忙碌的空間實驗室,各類計劃的實驗項目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4項,涉及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其中兩項將由駐留30天的航天員直接操作,其中一項為國際合作項目,將搭載由中國科學院、瑞士保羅謝爾研究所和瑞士日內瓦大學聯合研製的伽馬暴探測設備,測量宇宙的伽馬暴射線和散射狀態,以黑洞等極端天體作為恆星和星系演化的探針,理解宇宙極端物理過程和規律,解答宇宙組成和演化。從而研究揭示宇宙結構、起源、演化等問題,為人類了解黑洞,了解外太空奠定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天宮二號還將試驗從太空分發量子密鑰。量子密鑰的分發是實現「無條件」安全的量子通信的關鍵步驟。量子是微觀物理世界裡不可分割的基本個體。由於作為信息載體的單光子具有不可分割、量子狀態不可克隆等特性,密鑰分發可以抵禦任何形式的竊聽,進而保證用其加密的內容不可破譯。此次天宮二號扮演量子衛星中轉角色,實驗遠距離量子通信,讓信息在地面城市與太空構築的範圍內實現「無條件」安全傳輸。

經過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技術積累後,我國預計將於2020年搭建完成空間站,而國際空間站也將同年宣布退役,我國空間站將成為唯一在軌空間站,為各國提供服務。因而,我國正向著建設長期性乃至永久性的空間實驗室和建成中國空間工程系統的最終一步邁進。屆時,航天員和科學家太空實驗活動將更加頻繁,也將為我國開發與利用太空資源打下堅實基礎。

航天工業是尖端工業,它的發展能夠提振民族自信,增強民族凝聚力。對於一個強盛的國度而言,先進的航空工業不可或缺,對於太空的開發利用更是必不可少。空間站是空間實驗室的後續,也是人類在浩瀚太空的棲身之所。如今太空日漸演變成各國展現綜合國力和科技「軟實力」的重要陣地,太空探索也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

與美蘇發射的空間站相比,天宮二號飛行器雖然是「小個子」。然而卻為我國建立永久空間站奠定了技術基礎,使國人的飛天夢想繼續延伸拓展,也讓我們對無垠太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此外,航天大國普遍認為,空間站是載人航天發展的關鍵之站。載人航天及建設空間站與先前進行的無人航天實驗存在著本質差異,是一次無人航天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因為為了保障人員的絕對安全,要全面考慮各方面因素,技術要求也更為嚴苛。在載人航天工程中,建設空間站是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技術體現,直接展示了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水平。

無垠的太空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探索太空是人類永恆的追求。空間站建設不僅是民族自豪的體現,它更擔負了全人類探索未知太空的使命。如今,天宮二號已成為一個象徵,證明我國通過幾十年的繁榮發展,綜合國力已有顯著提升,而在人類探索太空的事業中,中國航天技術的高速發展,獲益的也將不只是中國,而是全球。

相關焦點

  • 天宮二號是幹什麼的 五個問題讓您快速了解
    9月15日22時04分09秒,搭載天宮二號的空間試驗室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正式點火升空,至22時25分,天宮二號宣布發射任務正式成功。
  • 天宮二號為啥帶這本書帶上天?聽楊利偉講端詳
    2016年11月22日,楊利偉向西城區教育工會主席任颺交接「天宮二號」搭載物品《家風》。 人民網北京1月18日電(記者申寧)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發射升空。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隨「天宮二號」一起飛天的,還有一本書——《家風》,在太空翱翔了兩個月後,這本書由神舟十一號任務乘組航天員帶回地面。為什麼會選擇《家風》?今天,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北京市第八中學校長王俊成,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工會主席任颺博士做客人民網,暢談這背後的故事。
  • 漲知識:天宮二號繞地球一圈多少分鐘?
    人民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林露)今天是中秋佳節,天宮二號定於22:04發射升空。 據了解,天宮二號繞地球飛行一圈大概90分鐘,僅僅一場足球比賽的時間,航天員就會看到一次日升日落。按照地球上的時間算的話,24小時航天員能看到16次日出。
  • 天宮二號,你的包裹已經發出,請注意查收
    三,二,一,點火。時鐘定格在4月20日19時41分28秒。隨著指令員的倒計時,「天舟一號」從海南省文昌市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區的地面拔地而起,向著太空中的小夥伴「天宮二號」飛去。在這趟航程中「天舟一號」充當了一個「快遞員」的角色,不僅承擔了給懸掛在銀河的「天宮」 「加油」和運輸貨物的重擔,還負責將未來空間站裡的廢棄物帶回大氣層進行燒毀。
  • 天宮二號獨家故事:1036天熱血青春!
    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這是天宮二號與大氣層接觸帶來的絢麗閃光,它最後的生命軌跡定格在這瞬間。
  • 戚發軔:天宮三號2015年發射 或有兩對接裝置
    天宮一號升空之前,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採訪了原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他透露,天宮一號兩年使用期限過去後,我國將在2013年和2015年分別發射天宮二號和正在徵名的天宮三號空間實驗室,相比實驗性質的天宮一號,他們這兩個小兄弟才是真正的空間實驗室,並且天宮三號的直徑有望達到5米,搭載大推力的長徵5號火箭。
  • 十九大精神進央企|「天宮二號」總設計師:不再有天宮三號 三年後...
    新京報快訊(記者 戴玉璽)「天宮二號」後,不再開發「天宮三號」,中國將直接進入空間站時代,空間站預計2020年建成。11月21日,由中央網信辦、國資委聯合開展的「十九大精神進央企」網絡主題活動走進中國航天技術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簡稱航天五院),「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就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展做出上述介紹。「天宮三號」任務已併入「天宮二號」航天五院成立於1968年,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艘載人飛船、第一個月球探測器、第一顆商業出口衛星的誕生地。
  • 天宮二號發射成功 標誌著我國將邁入空間站時代
    綜合新華社電 9月15日22時04分,搭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天宮二號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 天宮二號即將發射 先看它如何"坐上"火箭直立行走
    垂直轉運順利完成 天宮二號正式進入發射階段天宮二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搭載了空間冷原子鐘等14項應用載荷,以及失重心血管研究等航天醫學實驗設備,配備在軌維修技術驗證裝置、機械臂操作終端在軌維修實驗設備
  • 香港中學生築夢「天宮二號」多方護航助夢飛天
    「神舟十一號」飛船10月中旬順利升空並與「天宮二號」完成對接,航天員繼而進行由香港中學生設計的科學實驗,其中「太空養蠶」的片段日前傳送回地球,讓香港學生們著實興奮不已。  勞莉欣和其餘4名同學設計的「微重力狀態下製作多用途的聚合物有孔薄膜」實驗隨「天宮二號」進入太空。這是「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中,3個由香港學生設計的實驗項目中的1個,也是「香港中學生太空搭載實驗方案設計比賽」70份參賽作品中的冠軍之作。  他們參照王亞平在「天宮一號」所做的基礎物理實驗啟發,設計了將聚合物聚乙烯醇溶液及飽和鹽水混合以進行相轉化過程的實驗。
  • 天宮2號即將墜毀,不會有天宮3號了,將會有新的空間站!
    天宮2號的全稱是天宮2號實驗室,它是在天宮1號中國自主研發的第2個空間實驗室,也是中國第1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目前天宮2號一直在空中正常的運行著,但是在一周之後天宮2號將會人為的受到控制,進入到大氣層並且墜毀。
  • 天宮二號上有多少讓人腦洞大開的「神器」?
    12345 第八問 2016-11-16 天宮二號上有多少讓人腦洞大開的「神器」?天宮二號裡的各種科技神器,真的是讓人眼界大開!除了「天極」望遠鏡,神奇的實驗爐,多波段紫外臨邊成像光譜儀,三維成像微波高度計等,中國人還帶了多少神器到太空?太空人們在太空都做了哪些科研項目?關於這些,你有啥特別想知道的,趕緊來@太空人吧!
  • 天宮一號即將燒毀是為何 天宮一號是什麼時候發射升空的
    記者今天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了解到,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即將「謝幕」,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今年3月31日~4月4日之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後續將每日發布有關監測預報信息。
  • 天宮二號完美謝幕,謝謝你為我們指明去往星辰大海的道路!
    據「中國科普博覽」公眾號(kepubolan)消息,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在軌運行1036天後,天宮二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 天宮二號,一次在中國載人航天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獻上華麗終章,就此完美謝幕。今天,回頭看它的每一幕,依然感到震撼無比。
  • 天宮二號:想你們!我要回來啦!
    文字丨付毅飛製圖丨陸越Hi,我是天宮二號。想你們!自從2016年9月15日離開家鄉,我已經在太空工作快三年了,比設計的工作時間多出10個月。2016年9月15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還真是!只過了一個月時間,神舟十一號飛船就來看我了,還帶來兩名航天員帥哥。你好,天宮二號!
  • 天舟一號完成兩次軌道控制 運行狀態良好|貨運飛船|天宮二號|西安...
    作為我國航天測控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所屬的三亞、廈門、喀什、渭南、青島等多個測控站點與遠望測量船組成測控網,對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持續跟蹤測控。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高級工程師 潘偉全:截至到今天上午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已經完成了兩次的軌道控制,目前,飛船的飛行狀況良好,後續還要再進行兩到三次的軌道控制,保證貨運飛船控制到天宮二號的後下方,
  • 2017考研英語拓展閱讀:神十一與天宮二號對接成功
    下面一篇文章是關於神十一與天宮二號對接成功。   本周一,神舟十一號飛船從中國北方點火升空,於北京時間周三凌晨3點24分(中央時區周二19點24分)和天宮二號成功實現對接。   Jing Haipeng and Chen Dong will be spending the next 30 days in space conducting experiments.
  • 天宮二號「回家」帶來不少好消息
    來源:科技日報7月19日晚,天宮二號返回地球。從2016年9月發射至此,它的運行天數,定格在「1036」這個數字上。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在接近三年的工作時間裡都忙了些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了解到,天宮二號共搭載14項應用載荷,以及航天醫學實驗設備和在軌維修試驗設備,共開展了60餘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 天宮二號成功實施兩次軌道控制:順利入軌-天宮二號,空間站,航天...
    據最新消息,15日晚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確控制下,於16日成功實施了兩次軌道控制,順利進入在軌測試軌道。據悉,和之前的天宮一號相比,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的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和飛船返回,開展軌道高度與未來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不過飛行任務的軌道控制策略與測控模式更加接近未來空間站要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體室主任陳險峰說:「天宮二號目前狀態良好,各分系統工作正常。」
  • 天宮二號:古代神話與航天傳奇的完美融合
    作者:殷建光#中國天宮二號#【央視快訊:圓!滿!成!功!】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長張又俠宣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從昨晚開始,到今天早晨,天宮二號發射成功的消息刷滿朋友圈,在各大媒體,網站,天宮二號的相關報導,成為最紅的詞,我堅信,今天,天宮二號必然成為我們的網紅。因為天宮二號再次在太空彰顯中國力量,讓國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