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進央企|「天宮二號」總設計師:不再有天宮三號 三年後...

2020-12-18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戴玉璽)「天宮二號」後,不再開發「天宮三號」,中國將直接進入空間站時代,空間站預計2020年建成。11月21日,由中央網信辦、國資委聯合開展的「十九大精神進央企」網絡主題活動走進中國航天技術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簡稱航天五院),「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就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展做出上述介紹。

「天宮三號」任務已併入「天宮二號」

航天五院成立於1968年,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艘載人飛船、第一個月球探測器、第一顆商業出口衛星的誕生地。

2016年9月15日發射升空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也出自航天五院。據「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介紹,自2016年10月順利完成對接神州十一號之後,身負14個科研領域任務的「天宮二號」如今繼續執行著量子通信、暗物質探測等任務。

對於空間實驗室任務,朱樅鵬表示,「原先規劃是要發射『天宮二號』和『天宮三號』兩艘空間實驗室的,後來為了加快工程步伐,減少經費,經過可行性研究,將『天宮二號』和『天宮三號』的任務合併到一起完成。在建造空間站之前,就發射一個空間實驗室。」

朱樅鵬透露,中國航天空間站預計2020年建成,空間站將由3個20噸左右的結構組成,一個核心艙,兩個實驗艙,形成「T」字型結構。未來空間站將開展國際合作,甚至對接外國研製的艙段。

北鬥系統即將完成全球組網

航天五院的另一「王牌」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北鬥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介紹,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2000年左右建成試驗系統,2012年左右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由此也一舉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正式運行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導航定位性能與美國的GPS系統相當,優於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

謝軍透露,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計劃2018年前後完成18顆衛星發射,實現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前後完成35顆衛星發射,最終完成全球組網。據介紹,航天五院還攻克了星座星間鏈技術,實現了衛星與衛星、衛星與地面站的鏈路互通,解決了不能全球布站進行衛星境外監測的難題,這也是北鬥系統的一大特色。

2026年前後建成低軌移動寬帶網際網路衛星星座

據航天五院副院長林益明介紹,截至目前,航天五院已發射217顆空間飛行器,124顆星在軌穩定運行,已形成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導航定位、對地觀測、通信廣播、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等六大領域太空飛行器研製業務,承擔了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等國家重大工程的太空飛行器研製工作。

在「網際網路+」和商業航天大潮中,航天五院預計2026年前後建成低軌移動寬帶網際網路衛星星座,計劃在18個軌道面部署超過300顆星,實現全球覆蓋和移動寬帶服務,未來可通過智慧型手機直接進入衛星應用領域,實現通信、互聯與物聯等多重業務功能。

林益明表示,十九大報告專門提出「建設科枝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對於五院來講,要主動擔當起維護國家戰略安全和發展利益的使命和責任,走出一條國防軍工企業創新發展的道路。

相關焦點

  • 戚發軔:天宮三號2015年發射 或有兩對接裝置
    天宮一號升空之前,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採訪了原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他透露,天宮一號兩年使用期限過去後,我國將在2013年和2015年分別發射天宮二號和正在徵名的天宮三號空間實驗室,相比實驗性質的天宮一號,他們這兩個小兄弟才是真正的空間實驗室,並且天宮三號的直徑有望達到5米,搭載大推力的長徵5號火箭。
  • 天宮二號發射成功 標誌著我國將邁入空間站時代
    綜合新華社電 9月15日22時04分,搭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天宮二號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 天宮二號已回家,少量殘骸墜落南太平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證實,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於北京時間7月19日21時06分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天宮二號受控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
  • 天宮二號:古代神話與航天傳奇的完美融合
    作者:殷建光#中國天宮二號#【央視快訊:圓!滿!成!功!】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長張又俠宣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從昨晚開始,到今天早晨,天宮二號發射成功的消息刷滿朋友圈,在各大媒體,網站,天宮二號的相關報導,成為最紅的詞,我堅信,今天,天宮二號必然成為我們的網紅。因為天宮二號再次在太空彰顯中國力量,讓國人自豪。
  • 天宮二號獨家故事:1036天熱血青春!
    從這天起,坐落於北京航天城鄧莊南路9號的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有效載荷運控大廳監控大屏上的「天宮二號飛行圈數」,將定格在「16209圈」——這是天宮二號圍繞地球飛行的最終圈數。位於大屏中間的「天宮二號器上時」,則更為精確:1036天22小時——這是天宮二號整個生命周期,也記錄著金山所在的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天宮二號任務團隊千餘天來的相伴,「陪了近3年的天宮二號,終於要說再見了!」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有效載荷運控大廳。
  • 天宮二號成功實施兩次軌道控制:順利入軌-天宮二號,空間站,航天...
    據最新消息,15日晚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確控制下,於16日成功實施了兩次軌道控制,順利進入在軌測試軌道。據悉,和之前的天宮一號相比,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的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和飛船返回,開展軌道高度與未來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不過飛行任務的軌道控制策略與測控模式更加接近未來空間站要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體室主任陳險峰說:「天宮二號目前狀態良好,各分系統工作正常。」
  • 天宮二號:想你們!我要回來啦!
    文字丨付毅飛製圖丨陸越Hi,我是天宮二號。想你們!自從2016年9月15日離開家鄉,我已經在太空工作快三年了,比設計的工作時間多出10個月。2016年9月15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還真是!只過了一個月時間,神舟十一號飛船就來看我了,還帶來兩名航天員帥哥。你好,天宮二號!
  • 天宮二號「回家」帶來不少好消息
    來源:科技日報7月19日晚,天宮二號返回地球。從2016年9月發射至此,它的運行天數,定格在「1036」這個數字上。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在接近三年的工作時間裡都忙了些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了解到,天宮二號共搭載14項應用載荷,以及航天醫學實驗設備和在軌維修試驗設備,共開展了60餘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 ...合肥天氣今將轉晴;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是咱安徽樅陽人;530路公交...
    社會  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是咱安徽樅陽人曾在安慶讀電大  9月15日22時04分,搭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徵二號約575秒後,天宮二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天宮二號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記者了解到,讓安徽人自豪的是「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是銅陵市樅陽縣人,其曾在安慶電大讀書,求學經歷十分勵志。
  • 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組合體首張合影圖像傳回到地面
    京華時報訊(記者潘珊菊)昨天,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組合體首張合影圖像傳回到地面。10月23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上搭載的一顆伴隨衛星在太空中成功釋放,並且對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組合體進行了第一次拍照。  據了解,伴隨衛星回傳的首批圖像共有300多幅,全部來自衛星上搭載的一臺紅外魚眼相機。
  • 天宮二號上有多少讓人腦洞大開的「神器」?
    12345 第八問 2016-11-16 天宮二號上有多少讓人腦洞大開的「神器」?天宮二號裡的各種科技神器,真的是讓人眼界大開!除了「天極」望遠鏡,神奇的實驗爐,多波段紫外臨邊成像光譜儀,三維成像微波高度計等,中國人還帶了多少神器到太空?太空人們在太空都做了哪些科研項目?關於這些,你有啥特別想知道的,趕緊來@太空人吧!
  • 天宮2號即將墜毀,不會有天宮3號了,將會有新的空間站!
    天宮2號的全稱是天宮2號實驗室,它是在天宮1號中國自主研發的第2個空間實驗室,也是中國第1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目前天宮2號一直在空中正常的運行著,但是在一周之後天宮2號將會人為的受到控制,進入到大氣層並且墜毀。
  • 天宮二號,你的包裹已經發出,請注意查收
    三,二,一,點火。時鐘定格在4月20日19時41分28秒。隨著指令員的倒計時,「天舟一號」從海南省文昌市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區的地面拔地而起,向著太空中的小夥伴「天宮二號」飛去。在這趟航程中「天舟一號」充當了一個「快遞員」的角色,不僅承擔了給懸掛在銀河的「天宮」 「加油」和運輸貨物的重擔,還負責將未來空間站裡的廢棄物帶回大氣層進行燒毀。
  • 【2017年】「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
    這是繼ACP1000之後,中核集團又一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通過IAEA反應堆通用設計審查,這也是我國自主小堆技術首次面向國際同行審查,標誌著中核集團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多用途模塊化小型反應堆ACP100成為世界上首個通過IAEA安全審查的小堆技術,是全世界小堆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天宮二號是幹什麼的 五個問題讓您快速了解
    9月15日22時04分09秒,搭載天宮二號的空間試驗室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正式點火升空,至22時25分,天宮二號宣布發射任務正式成功。
  • 空間更敞亮噪音更小了天宮二號將成為航天員的太空之家
    空間敞亮噪音小天宮二號好比一套精裝房天宮二號承擔的使命中,包含了多項需要航天員執行的任務。那麼人類在天宮中,能住得舒坦嗎?如果說天宮一號是一個普通裝修的房子,天宮二號就是一套精裝房。在裝飾顏色、輔助設施、噪音控制等方面,天宮二號的設計都得到了改進。
  • 天宮二號升空背後的意義,你了解多少?
    ■樊晨還記得那年天宮一號順利升空時的舉國歡騰,還記得那年神八、神九和神十與天宮一號的「深情之吻」,而如今接替的天宮二號沐浴著中秋的皎潔月光,在長徵二號FT2運載火箭的託舉下,也成功踏上了太空旅程。如果說天宮一號是空間實驗室的特例,主要是為了完成交會對接任務,那天宮二號則完全是小型空間實驗室,其裝備更豪華、裝載量更高、內部環境更好,搭載了全新配套的空間應用系統載荷設備,將進一步用於驗證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科學家、航天員們也將在裡面展開各種工作和試驗,其在天宮二號上生活的時間也相對更長。值得一提的是,天宮二號的系統是模塊化設計,出現問題時可以快速更換和在軌維修,這在國內空間領域屬於首創。
  • 天宮三號提前竣工?中國超級火箭蓄勢待發,西方天價搶「門票」!
    與美國保持多年的3.7米火箭直徑相比,中國這款超級火箭直徑達4.5米,未來將為快舟21、快舟31提供巨大的推力,可一次將「天宮三號」的核心艙段發射升空,中國空間站項目因此有可能會提前竣工。據「快舟」火箭總設計師梁紀秋介紹,4.5米直徑火箭問世,將使我國火箭發射成本進一步降低至5000美元/公斤,比美國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更便宜。這也就意味著中國航天商業化市場將進一步擴大,佔據價格優勢「俘獲」其他有發射需要國家的「芳心」,從而擴大中國航天的影響力,向著「航天強國」再邁進一步!
  • 天宮二號要上天!提前看看科學家會做些什麼實驗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國將於9月中旬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打造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為我國空間站的建立奠定基礎。作為「天宮一號」的「繼承者」,天宮二號即將進行的各類實驗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4項,堪稱中國航天史上「最忙碌」的空間實驗室。那麼即將「上崗」的天宮二號都搭載了哪些讓人不明覺厲的科學實驗項目?科學家「上天入地」不辭勞苦探索的科學問題究竟有怎樣的價值?
  • 天宮二號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於北京時間2019年7月19日21點06分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天宮二號受控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