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宮一號完美回家 殘骸墜入南太平洋
來源:新京報在太空遊弋了近六年半的天宮一號,昨天「回家」了。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再入大氣層,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
天宮二號已回家,少量殘骸墜落南太平洋
遨遊太空近3年的天宮二號19日晚在預定時間內返回地球,少量殘骸墜落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用極其壯烈的方式為我國空間實驗室任務畫上圓滿句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證實,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於北京時間7月19日21時06分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天宮二號受控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
-
天宮二號下周將受控離軌,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效果圖。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據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試驗,計劃於北京時間2019年7月19日擇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將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西經160度~90度、南緯30度~45度)。
-
天宮一號墜入南太偏僻海域 長眠「太空飛行器公墓」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的消息,終結了幾周來部分外媒圍繞天宮一號命運的喧囂,這些媒體擔憂的、甚至是渲染的「失控太空飛行器威脅地球」的場景並沒有出現。西方權威科學家表示,天宮一號落在有「太空飛行器公墓」之稱的南太平洋的一塊水域,那裡是經常落入太空殘骸的區域。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消息公布後,很多外媒進行了報導。
-
為什麼南太平洋成為了天宮二號最後的歸宿地?
——美國民謠《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前天,在軌工作近3年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功成身退,在科技人員的控制下,離開正常工作軌道,回到地球母親的懷抱。在一千多天的工作中,她接待了來訪的神舟十一號飛船,在一個月的時間裡為太空人們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太空之家。
-
中國「傳奇」迎謝幕時刻,天宮2號落葉歸根回歸地球,落南太平洋
明天,不朽「傳奇」天宮二號就要結束其光榮使命回歸地球了。作為「天宮」系列的老二,它的完滿回歸,意味著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中的第二部完美收官,並為即將到來的第三步——建造空間站奠定了堅實基礎。自2016年9月成功發射入軌後,天宮二號就開啟了它的「勞模」生涯。之所以說它是「勞模」,是因為它的設計在軌壽命是2年,但截至目前,天宮二號已經在軌飛行超過1000天了。
-
外媒關注天宮一號「回家」:超期服役多年 墜入南太平洋
參考消息網4月3日報導 外媒稱,天宮一號4月2日在呼嘯著穿越大氣層的過程中遇高溫解體,碎片落入南太平洋。據法新社4月2日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表示,2018年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毀。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告訴記者,中方多次向聯合國外空司通報有關情況,保持信息公開透明。他還說:「據我了解,目前沒有發現對地面造成損害。」
-
天宮一號天外歸來:落於南太平洋 華美謝幕
4月2日,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流星般從天外回歸,結束了長達7年的太空之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證實,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墜落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兩位舞者,都來自中國: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11月3日凌晨1時36分,12把對接鎖準確啟動,上千個齒輪和軸承同步工作,天宮與神舟毫不猶豫地牽手相擁,開始12天的雙人太空之舞。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自動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
天宮二號成功實施兩次軌道控制:順利入軌-天宮二號,空間站,航天...
據最新消息,15日晚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確控制下,於16日成功實施了兩次軌道控制,順利進入在軌測試軌道。據悉,和之前的天宮一號相比,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的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和飛船返回,開展軌道高度與未來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不過飛行任務的軌道控制策略與測控模式更加接近未來空間站要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體室主任陳險峰說:「天宮二號目前狀態良好,各分系統工作正常。」
-
天宮二號:想你們!我要回來啦!
文字丨付毅飛製圖丨陸越Hi,我是天宮二號。想你們!自從2016年9月15日離開家鄉,我已經在太空工作快三年了,比設計的工作時間多出10個月。2016年9月15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還真是!只過了一個月時間,神舟十一號飛船就來看我了,還帶來兩名航天員帥哥。你好,天宮二號!
-
天宮二號獨家故事:1036天熱血青春!
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這是天宮二號與大氣層接觸帶來的絢麗閃光,它最後的生命軌跡定格在這瞬間。
-
天宮2號即將墜毀,不會有天宮3號了,將會有新的空間站!
天宮2號的全稱是天宮2號實驗室,它是在天宮1號中國自主研發的第2個空間實驗室,也是中國第1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目前天宮2號一直在空中正常的運行著,但是在一周之後天宮2號將會人為的受到控制,進入到大氣層並且墜毀。
-
天宮二號完美謝幕,謝謝你為我們指明去往星辰大海的道路!
據「中國科普博覽」公眾號(kepubolan)消息,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在軌運行1036天後,天宮二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 天宮二號,一次在中國載人航天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獻上華麗終章,就此完美謝幕。今天,回頭看它的每一幕,依然感到震撼無比。
-
「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球? 航天專家:今年上半年會墜落但不會危害地面
朱樅鵬表示,我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讓它墜落。其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毀,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資料圖 天宮一號艙內1天宮一號運行狀態仍在定期更新實際上,天宮一號失控的說法毫無依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至今仍定期發布其軌道狀態。
-
殘骸將墜落南太平洋,天宮2號停止在軌運行,5年內趕超西方大國
圖為太空飛行器再入大氣層【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3362期】近日,據媒體報導,中國宣布天宮2號停止在軌運行,即將重返大氣層,而墜落目標選定在了南太平洋,對此,有俄羅斯專家稱中國太空站的第三步開始了,現在的天宮2號還只是實驗室,但中國已經在它上面驗證了建立大型空間站所需的技術,隨著天宮2號的殘骸將墜落太平洋,中國將開始建設大型空間站的計劃,將在5年內趕超西方大國。
-
[山西新聞聯播]天宮二號成功實施兩次軌道控制 順利進入在軌測試軌道
[山西新聞聯播]天宮二號成功實施兩次軌道控制 順利進入在軌測試軌道 天宮二號成功實施兩次軌道控制,順利進入在軌測試軌道。
-
十九大精神進央企|「天宮二號」總設計師:不再有天宮三號 三年後...
新京報快訊(記者 戴玉璽)「天宮二號」後,不再開發「天宮三號」,中國將直接進入空間站時代,空間站預計2020年建成。11月21日,由中央網信辦、國資委聯合開展的「十九大精神進央企」網絡主題活動走進中國航天技術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簡稱航天五院),「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就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展做出上述介紹。「天宮三號」任務已併入「天宮二號」航天五院成立於1968年,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艘載人飛船、第一個月球探測器、第一顆商業出口衛星的誕生地。
-
國際空間站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
天空是蔚藍色,宇宙是黑暗的,是閃亮的,是無限的,是畏懼的,同時也是充滿希望的另一個空間,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在太陽系中存活了將近50億年,和宇宙相比,地球微不足道,過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更好地在太空中工作,建立了國際空間站,如今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成為最後唯一的希望
-
天舟一號完成兩次軌道控制 運行狀態良好|貨運飛船|天宮二號|西安...
作為我國航天測控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所屬的三亞、廈門、喀什、渭南、青島等多個測控站點與遠望測量船組成測控網,對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持續跟蹤測控。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高級工程師 潘偉全:截至到今天上午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已經完成了兩次的軌道控制,目前,飛船的飛行狀況良好,後續還要再進行兩到三次的軌道控制,保證貨運飛船控制到天宮二號的後下方,
-
天宮二號升空背後的意義,你了解多少?
■樊晨還記得那年天宮一號順利升空時的舉國歡騰,還記得那年神八、神九和神十與天宮一號的「深情之吻」,而如今接替的天宮二號沐浴著中秋的皎潔月光,在長徵二號FT2運載火箭的託舉下,也成功踏上了太空旅程。如果說天宮一號是空間實驗室的特例,主要是為了完成交會對接任務,那天宮二號則完全是小型空間實驗室,其裝備更豪華、裝載量更高、內部環境更好,搭載了全新配套的空間應用系統載荷設備,將進一步用於驗證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科學家、航天員們也將在裡面展開各種工作和試驗,其在天宮二號上生活的時間也相對更長。值得一提的是,天宮二號的系統是模塊化設計,出現問題時可以快速更換和在軌維修,這在國內空間領域屬於首創。